【拍前必读】:
本店销售的书籍包含(二手旧书、新书)均为正版,品相可能因为存放时间长短关系会有成色不等,请放心选购。
付款后,不缺货的情况下,48小时内发货,如有缺货的情况下,我们会及时在聊天窗口给您留言告知。
发货地为北京,一般情况下发货后同城次日可以到达,省外具体以快递公司运输为准。
二手书籍,8成新左右,不缺页,不影响阅读和使用,发货前会再次检查。
二手书籍,没有光盘、学习卡等附带产品。
二手书籍,或多或少都有笔记和重点勾画,比较挑剔和习惯用新书的买家请谨慎购买。
望每位读者在收货的时候要验货,有什么意外可以拒签,这是对您们权益的保护。
注意:节假日全体放假,请自助下单;如需帮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祝您购物愉快!商家热线:010-57272736
基本信息
书名:红色将帅 十大元帅 聂荣臻元帅
定价:26.80元
作者:姚有志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513911627
字数:
页码:16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金戈铁马,浴血鏖战,他们是缔造人民军队的璀璨群星!沃血中华,舍生忘死,他们在革命史上留下了耀目英名!
内容提要
本套丛书选取了聂荣臻元帅一生中的精彩片段,全方位展示出聂荣臻元帅的一生。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在那个群星璀璨,英雄辈出的时代,他是从硝烟弥漫的战场走来的英雄。几十年戎马生涯,他挥兵塵战。神州大地纵横驰骋,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他是那个时代的骄傲,他是聂荣臻元帅。
目录
作者介绍
姚有志少将,曾任中国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部长,战略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军事科学学会理事,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会长,中国军事科学学会战略分会会长。长期从事军事战略理论研究工作,具有深厚的军事战略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先后在军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十余部,完成研究报告三十余份上报军委总部。相关理论专著有《毛大战略》《邓战略思想论》《战略学》(2001年版)《27世纪战略理论遗产》《军事战略学教程》《世纪论兵》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略指导教程》等。
文摘
《红色将帅·十大元帅 聂荣臻元帅》:
困苦的童年
在四川省江津县(今属重庆市),有个山清水秀的吴滩镇范家坪村。
在范家坪阡陌交错的水网田中间,有一座小小的院落。这座小院是建在一整块巨大石板上的,所以远近的人们都把它叫做“石院子”。
“石院子”非常幽静,竹丛茂密的枝叶把小院遮掩起来,挡住了酷暑时的烈日。院内还有一条在石板上由人工凿成的小溪穿院而过,溪水嬉戏着,欢快地从小院流过,使小院显得更加清爽可爱。中国的开国元帅聂荣臻就诞生在这里,那是1899年12月29日。聂荣臻出世来到这个家里,给整个愁云密布的家庭似乎带来了一些欢乐和希望。
祖父为了给经济上破了产的儿子聂仕先精神上一些慰藉,在给孙儿命名上更是加倍地用心,他很费了一番工夫,引经据典,后终于从《孝经》上找到了这样一句话:“百福骈臻得双全。”按照家谱上的排列,男娃这一辈是个“荣”字,于是取名荣臻,字福骈,小名双全。名字起好以后,大家都非常满意。
给初生的孩子起个好名字,能使他摆脱这样的困境吗?能把他从痛苦的深渊里解救出来吗?
事实证明,在吃人的旧社会,这不过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不幸还是接踵而来。晚年聂荣臻回忆道:“在江津,聂姓是大家族。我出生的时候,家庭已经破落了。从我记事时候起,打下深深烙印的,不是家乡的山水风光,孩提时代的欢乐,而是日月的艰辛,农村的动荡和农民生活的苦难。”
聂荣臻的父亲聂仕先,生活在多灾多难的家庭中,过早担起一家生活的重担,磨炼出老成持重,少言寡语,意志坚强,待人处事公道的性格。这种性格遗传给了聂荣臻。聂荣臻的母亲唐氏,是乡间的大家闺秀,心地善良,温柔娴慧,她极力分担丈夫的忧愁劳累,勤俭持家,这些也给了聂荣臻极大的影响。
聂姓家谱记载,聂荣臻的先祖为了生存,由江西迁徙贵州,再迁徙江津,花不多的钱买下已经破烂不堪的三重堂式的石院子。几代过去,聂家就成为当地的大家族了。但是到聂荣臻出生时,父亲已经破产,虽然伯父和叔父比较富有,外祖父家更是当地殷富,时不时在生活上对他们有一些资助,但却不能从根本上使他们摆脱贫困。
童年时期的聂荣臻,饱尝寒酸之苦。他曾经对舅父说:“同样是人,为什么生活不一样呢?我想,要是看见这些穷苦人都有饭吃才好。”
聂荣臻曾经看见父母在自己非常困难的条件下,拿出仅有的一点木料为给聂家当过厨工的俞大爷做了棺木,安葬了老人。凡是比自己更困难的人求助,父母总是尽力帮助。点点滴滴,塑造了聂荣臻善良正直的心灵。
父母的言传身教,使聂荣臻懂事很早,四五岁就帮助母亲干家务活了,六七岁就闹着要上学读书。由于家庭困难,聂荣臻8岁才被送到外祖父家读私塾。私塾先生是前清秀才,要求学生很严格。虽然聂荣臻聪慧好学,几乎过目成诵,但他很快就对摇头晃脑、咬文嚼字的私塾先生不满足了。他想知道他熟读的《论语》、《孟子》、《幼学琼林》等等书中的意思,就利用空闲去请教长辈。这样,聂荣臻扎扎实实读了4年书。几十年后,聂荣臻回忆说,那几年学习为我以后打了个相当扎实的基础。
辛亥革命胜利后,各地开始兴办新式学校,聂荣臻在私塾无理遭到体罚,被打了耳光,脸、耳红肿多日。于是就借机离开私塾,进了插旗寺小学,以后又转人离吴滩镇20余华里的九如镇高等小学。这所小学开设军事课,设在长江边的沙滩上。无论天阴天晴,学校都坚持上军事操练课,并制作了操练使用的木枪。这一段军事课无疑为他以后的军事生涯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有一次,一位同学跟聂荣臻开玩笑,把他的木枪弄断了。聂荣臻个子高,扛的是全班长的一支枪,枪短了,放在肩膀上很别扭。星期天回家,他专门去找木匠为他做了一支。木匠以前听说过他外祖父家被人偷过腊肉的事,以为做假枪吓唬小偷的,所以特意选了青杠杂木,还上了一层黑漆。不仔细看,真以为是一支呢,聂荣臻爱不释手。练习射击时,聂荣臻按照老师指定的河对岸的目标,认真体会射击要领。当然,他并没有想到他会和军事结下不解之缘。
这时的聂荣臻,还是一心扑在书本上,借一盏如豆的油灯,静心读书。他专门把古人的一句话“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立志时”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
序言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本以为会是一本比较枯燥的官方传记,但翻开后才发现,它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叙事手法非常灵活,穿插了大量当事人的回忆和珍贵的历史档案资料,使得整个故事鲜活了起来。读到他与家人、战友之间的情感片段时,我几次动容,那份超越个人得失的奉献精神,在那个年代是多么可贵。特别是一些关于他主持科技发展、参与“两弹一星”工程的章节,展现了他作为一位高级领导人,不仅在军事上有建树,在国家建设的宏观层面,也展现出非凡的远见卓识。那种为了国家富强而鞠躬尽瘁的精神,读起来让人热血沸腾,深感责任之重。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很用心,配图的质量很高,很多老照片的出现,更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让人爱不释手,忍不住一页一页地往下读,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评分这是一部值得反复品读的著作。我花了相当长的时间来消化书中的信息量,因为它不仅仅是讲述“发生了什么”,更深入地探讨了“为什么会发生”以及“从中能学到什么”。作者在梳理复杂的战役脉络时,展现了大师级的梳理能力,即便涉及到多个部队、多条战线,读者也能清晰地把握住主线和重点。我尤其佩服聂帅在处理跨部门、跨军种协调时的艺术,那种既坚持原则又懂得变通的领导风格,是现代管理者应该学习的典范。每当读到他临危受命,力挽狂澜的时刻,我都会停下来,想象那个场景,感受他所承受的巨大压力。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全景式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一位伟人在动荡年代是如何炼成的,他的思想是如何与时代背景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对于理解那个时代的精神内核,这本书提供了绝佳的钥匙。
评分这本关于聂荣臻元帅的传记,简直是一部生动的历史画卷,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作者的笔触细腻而有力,不仅仅是对一位将帅生平的客观记录,更深入地挖掘了他内心的世界和决策背后的考量。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他早年留学经历的描绘,那种对科学、对革命的痴迷与探索精神,为他日后的军事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阅读过程中,我能真切感受到他那种沉稳、睿智的特质,如何在血与火的洗礼中,逐渐淬炼成一位卓越的军事家和政治家。那些关于战略部署、攻防决策的细节,被讲述得既专业又引人入胜,即便是对军事不太了解的读者,也能从中体会到运筹帷幄的魅力。这本书不仅仅是缅怀一位英雄,更是一堂深刻的党史和军史教育课,让人在敬佩之余,更添一份沉思: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需要多么坚定的信念和非凡的智慧,才能带领队伍走向胜利。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功底非常扎实,读起来有一种古典文学的美感,但内容却是紧贴历史事实的硬核传记。不同于那种过度美化的叙事,作者似乎努力想还原一个有血有肉、有智慧也有局限的真实人物。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他对后世教育和科技工作的关怀,这显示了他卓越的战略眼光,明白“枪杆子”之外,更需要“脑子”来支撑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这种跨越军事、科技、教育等多维度的深度挖掘,让这本书的厚度远超一般的军事回忆录。它像一座灯塔,不仅照亮了过去的路,也为我们今天探寻国家发展的正确方向,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参照和精神指引。总而言之,这是一部严肃、深刻、极具阅读价值的史学佳作,强烈推荐给所有对中国近现代史感兴趣的读者。
评分老实说,我不是一个特别热衷于阅读军事题材书籍的人,但这本书成功地吸引了我。它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好,高潮迭起,低谷沉思,让人物形象立体饱满,而不是一个脸谱化的英雄符号。我发现聂帅的魅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他的谦逊和实事求是的作风。书中详细记录了他如何倾听基层声音,如何尊重科学规律,在复杂局势下保持清醒的头脑。这对于我们今天在处理工作和生活中的决策制定,都有极大的启发意义。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没有回避历史的复杂性,对一些争议性的事件也进行了客观的探讨和分析,这让整本书显得更加真诚和有力量。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中国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那不仅仅是靠勇气,更是靠智慧、组织和对人民的无限忠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