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古汉语论稿--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丛书
定价:49.00元
作者:王雲路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1-07-01
ISBN:978710107818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目录
論漢語詞彙的核心義
一一兼談詞典編纂的義項統方法
試談韻律與某些雙音詞的形成
論具體語素與抽象語素的結合
一一並列複音詞中特殊的一類
論四聲調序與複音詞的語素排列
中古漢語詞彙研究的回顧與思考
談談詞綴在古漢語構詞法中的地位
試論外族文化對中古漢語詞彙的影響
試說翻譯佛經新詞新義的產生理據
論類推在詞語產生方式中的作用
論詩歌注解中的似是而非現象
日本漢籍與近代漢語研究舉隅
試說“鞭恥”
一一兼談一種特殊的並列式複音詞
談“摒擋”及其相關詞語的附加式構詞特點
釋“踊躍”及其他
一一兼談詞義演變的相關問題
……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发现这本书的参考资料部分做得极其详尽,几乎可以看作是一份独立的、高质量的中古汉语研究资源索引。对于任何想在这个领域继续深耕的人来说,这部分内容的价值可能与正文本身一样重要。作者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引用和评述非常公允和全面,既肯定了前贤的贡献,也清晰地指出了当前研究的局限性,这种严谨的学术态度非常值得赞赏。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因为对某个小注或引文的出处感到好奇,然后根据他提供的线索去查找原始文献,每一次的“寻宝”过程都让我对这部著作的学术厚度有了更深的体会。它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一个可以让你继续向外探索的巨大知识网络。这本书的编纂,体现了作者极高的学术责任感和对后学者的深切关怀。
评分这本书的论述风格给我一种强烈的“历史现场感”。作者在阐述语音或词汇的流变时,总能巧妙地将我们拉回到那个特定的历史语境中去理解其存在的合理性。他不是简单地罗列“什么变成了什么”,而是深入挖掘了促成这种变化的社会、文化乃至地理因素。我尤其喜欢他对于某些中古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残留痕迹的追溯,那些看似毫不相干的现代用法,在他抽丝剥茧的分析下,历史的脉络瞬间清晰起来。这使得原本枯燥的语言学研究,变得生动起来,充满了人世间的烟火气。这本书的魅力就在于,它让我们看到,语言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鲜活的人类迁徙、交流和思想演变的历史,而作者就是那位手持火把,带领我们穿梭时空的引路人。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真的很有研究者的风范,纸张的质感摸起来很舒服,那种微微泛黄的色调,让人感觉像是捧着一份跨越时空的珍贵手稿。打开扉页,那些严谨的字体和规范的引文格式,立刻就将我带入了一个严肃的学术殿堂。我特别欣赏它在细节上的处理,比如页边距的留白恰到好处,既不显得空旷,又能让人在阅读中充分思考。对于一个对古代文献整理学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来说,光是翻阅这本书,就已经是视觉上的一种享受。作者在开篇的概述部分,那种对研究领域历史脉络的梳理,清晰而有条理,为后续的深入探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尽管我还没有完全啃完其中的每一个字句,但仅仅是这种整体的阅读体验,就已经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期待。这本书不仅仅是一堆文字的堆砌,更像是一件精心制作的工艺品,体现了出版方和作者对学术研究的尊重。
评分说实话,作为一名非专业出身的爱好者,这本书的阅读门槛确实有点高,很多专业术语和理论模型初次接触时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我不得不频繁地借助其他工具书去理解作者提到的某个特定学派的观点。但这并非是作者的过失,恰恰说明了这本书的学术纯粹性和前沿性。它没有为了迎合大众而稀释自己的核心内容,依然保持着高度的专业姿态。这种“硬核”的风格,反而让我产生了一种“征服”它的欲望。每当我成功理解了一个复杂的概念,那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阅读一篇论文,更像是在参与一场顶尖学者的研讨会,虽然我只是一个旁听者,但那种思维的碰撞感是实实在在的。如果说入门书籍是带你走进一扇门,那么这本书,就是将你直接带入了城堡深处,你需要自己去探索其中的秘密。
评分我尝试着去阅读其中关于音韵演变的那几个章节,发现作者的论证逻辑真是环环相扣,几乎不留一丝可以被挑战的空隙。他似乎总能在看似矛盾的史料之间,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点,从而推导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我记得有一次,我停下来思考了一个他提出的关于某个声母在特定历史时期消失的原因,花了快半个小时才理清他铺设的逻辑链条。这种阅读过程不是轻松的消遣,而是一种智力的角力,需要读者保持高度的专注力。这种学术深度是我在许多泛泛而谈的入门读物中找不到的。尤其是在引用了大量罕见碑刻和地方志的佐证时,我感受到了作者扎实的田野功底和文献挖掘能力。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敢于直面那些被主流研究忽略的“灰色地带”,并用严谨的考据将其点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