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天敌昆虫应用研究方法
定价:150.00元
作者:(英)马克·A.杰维斯,:汪云刚,申科,刘本英,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4-01
ISBN:978710923579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马克?A.杰维斯编的《天敌昆虫应用研究方法(精)》为Jervis和Kidd(1996)著作的修订扩充版,主要为相关专业学生和研究人员介绍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研究和评价的很适技术和方法。本书既非实践手册,也不是“菜谱”,多数章节主要介绍天敌的主要生物学特征,穿插介绍相关的观察和试验研究方法。其间大多未详细描述研究程序,但在必要时提供了指导,对于特定课题,读者可能需要查阅相关文献。
目录
●前言
●**章搜索行为
●1.1 寄生性昆虫和捕食性昆虫的行为
●1.2 方法论
●1.2.1 因果法
●1.2.2 功能法
●1.2.3 比较法
●1.3 寄生性天敌试验前处理
●1.3.1 饲养
●1.3.2 寄生性天敌的经历
●1.3.3 性比
●1.4 行为数据的处理
●1.4.1 行为的记录方法
●1.4.2 行为数据分析
●1.4.3 田间行为研究
●1.5 寄主/猎物定位行为
●1.5.1 引言
●1.5.2 寄生性天敌和捕食性天敌的寄主/猎物栖境定位
●1.5.3 寄生性天敌的寄主定位
●1.5.4 对寄生性天敌气味和斑块标记的反应
●部分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所传递的“生态智慧”。作者并没有将天敌昆虫仅仅视为一种工具,而是将其置于整个生态系统的大背景下进行探讨。他反复强调,了解和利用天敌昆虫,需要对自然界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尊重。书中关于“可持续性”的论述,让我对未来的农业发展有了新的思考。传统的化学防治手段,虽然能在短期内解决问题,但往往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更严重的次生灾害。而引入天敌昆虫,则是一种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模式。这种模式不仅能有效控制病虫害,更能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农产品的品质,甚至增强农田的生物多样性。这本书让我认识到,真正的“科学应用”并非是征服自然,而是学习自然,并从中汲取智慧,找到与自然共生的最佳途径。这种理念,对我而言,比任何具体的技术方法都更加重要和宝贵。
评分作为一个有几年种植经验的园艺爱好者,我一直苦恼于如何有效地控制虫害,尤其是那些顽固的、难以根除的害虫。市面上有很多农药产品,但用多了总觉得不放心,对环境和植物本身都有一定的影响。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像一道曙光!我最看重的是它关于“应用研究方法”的论述。作者没有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详细介绍了如何科学地识别害虫,以及如何筛选和培养适宜的天敌昆虫。他提出的实验设计方案,步骤清晰,逻辑严谨,让我觉得自己也能够动手去实践。特别是关于如何评估天敌昆虫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如何将其引入到实际种植环境中的技术指导,对我来说价值连城。我迫不及待地想尝试书中的一些方法,比如在家里的阳台上,尝试利用瓢虫来控制蚜虫,或者在我的果树上,引入某种特定的寄生蜂。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更环保、更可持续的病虫害防治新方向。
评分这本书的包装实在是太让人惊喜了!刚拿到的时候,我还以为是送错了什么小礼品,原来只是书的包装纸就已经设计得如此用心。浅绿色的底色,上面点缀着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昆虫图案,每一个都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要从纸上跳出来一般。翻开书页,一股淡淡的书香扑鼻而来,不像有些新书那种刺鼻的化学味道,感觉非常天然和环保。书的纸张质感也很好,厚实且带有微光,翻阅的时候不会轻易产生折痕,而且印刷的字迹清晰锐利,一点也不费眼睛。封面的设计更是独具匠心,采用了简洁而不失大气的风格,主色调是深邃的蓝色,搭配着一只展翅欲飞的蝴蝶,翅膀上的纹路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给人一种神秘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感觉。装订也很牢固,即使经常翻阅,也不用担心书页会脱落。总的来说,这本书从外在到内在,都透露出一种对品质的追求,让人在阅读之前就已经心生喜爱,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了解其中的内容。
评分我一直对自然界中的平衡法则很着迷,尤其是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总觉得其中蕴含着无穷的智慧。这本书的标题虽然有些专业,但读完第一部分,我便被作者深入浅出的讲解所吸引。他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晦涩难懂的术语,而是从一个非常宏观的视角,描绘了生态系统中物种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我特别喜欢他举的关于草原生态的例子,详细阐述了食草动物如何控制植被生长,而食草动物数量的增加又如何反过来催生了天敌的数量。这种链条式的解释,让我对“天敌”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不再仅仅局限于“捕食与被捕食”这么简单的关系。作者还巧妙地将一些历史上的农业实践与现代的生态学理论相结合,让我看到了人类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是如何在无意中利用或破坏了这种自然的平衡。读这本书,感觉就像是在进行一场思维的探险,不断地解锁新的认知,对自然界产生了敬畏之心。
评分这本书的翻译质量真的非常出色!我平时阅读一些国外引进的学术书籍,经常会遇到一些生硬的、翻译腔很重的段落,读起来非常费劲。但这本书完全没有这个问题,语言流畅自然,行文风格也很符合中文的阅读习惯。即使是涉及到一些比较专业的生物学概念,译者也能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清楚,让非专业读者也能轻松理解。我尤其欣赏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保留了原文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同时又赋予了文字生动的生命力。例如,在描述某种天敌昆虫的捕食行为时,文字就充满了画面感,仿佛能看到它们在植物叶片上敏捷地穿梭,捕获猎物的场景。这种翻译水平,不仅仅是文字的转换,更是一种文化的传递和思想的沟通。我很想知道这位译者在翻译这本书时,是否也同样投入了对天敌昆虫这个领域的浓厚兴趣,才能够做到如此出色的翻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