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不是得到就是学到 吴淡如 9787807036968

爱情,不是得到就是学到 吴淡如 9787807036968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吴淡如 著
图书标签:
  • 爱情
  • 情感
  • 两性关系
  • 成长
  • 吴淡如
  • 心理学
  • 自我提升
  • 人生感悟
  • 散文集
  • 女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天乐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上海百家出版社
ISBN:9787807036968
商品编码:29698052163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7-1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爱情,不是得到就是学到

定价:23.00元

作者:吴淡如

出版社:上海百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1-01

ISBN:9787807036968

字数:130000

页码:22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281kg

编辑推荐


如果爱情曾经伤害过我们,何尝不是我们先点头同意。苦与乐,都是爱情的面相——如果没有得到什么,那要学到些什么啊。

内容提要


对于爱情,我也曾一派任性和傻气,于是自尝苦果,于是开始质疑。尔后学会疗伤,学会为自己敷药。学会尽快找到伤口,而不是忽视伤处;学会珍惜,知道一切都不是理所当然该给我的;也明白记恨无益,留不得时,强留更是无聊。
学会改变一下顽固:学会在该坚持时坚持,该把持时把持。也学会了更改设定码:“爱情,不是得到,就是学到。”凡是陪过我们一段的人,必有他出现的因由,与他存在于我们记忆中的价值。也许不愿想起,但也不需抹煞,不必言恨。

目录


作者介绍


吴淡如,台湾大学法律系学士、中文研究所硕士。畅销书作家和电台、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自1995年至今都是台湾省畅销排行榜上女性作家名,并二度获得金钟奖佳教育节目主持人及佳谈话性节目主持人提名。 她说自己天生反骨,十岁就立志当作家,尽管有人劝她写作

文摘



序言



《心之所向,行之所往:当代青年情感觉醒与自我成长指南》 导语: 在信息爆炸与高速变化的时代洪流中,个体的情感世界如同汪洋中的孤舟,时常迷失于外界的喧嚣与自身的迷惘之间。我们渴望深刻的联结,却又恐惧受伤;我们追求圆满的爱情,却常常在“得到”与“失去”的反复拉扯中消耗心力。本书并非提供一套僵硬的爱情公式,而是深入探讨当代青年在亲密关系、自我认知与人生选择中所经历的复杂心路历程。它是一面透彻的镜子,映照出我们内心深处对于爱、归属感以及独立性的真实诉求。 第一章:迷失的罗盘——现代情感图景的剖析 本章首先勾勒出当代社会中情感关系的诸多困境。虚拟社交的兴起模糊了“真实”与“表演”的界限,使得建立深度信任变得异常困难。我们习惯于快速筛选信息,这种“超市购物式”的择偶倾向,如何侵蚀了我们对长期承诺的耐心与能力? “快餐式”亲密关系的反思: 探讨“搭子文化”、“陪伴式”关系的兴起,剖析其背后的情感需求缺口。当关系建立在便利而非深刻理解之上,我们如何应对随之而来的空虚感? “完美人设”的陷阱: 社交媒体构建的理想伴侣形象,如何加剧了个体对现实关系的苛责与不满足?这种对“完美”的追逐,本质上是对自身不安全感的投射。 代际情感模式的冲突: 审视父辈的“义务式”情感模式与年轻一代追求“自我实现式”情感模式之间的张力。当个人价值被置于关系之上时,旧有的相处规范如何被重塑? 第二章:内在的疆域——重建自我价值与边界感 真正的爱,始于对自我的清晰认知。本章将焦点从“寻找对的人”转向“成为对的自己”。只有当我们清晰地知道自己是谁、想要什么、能承受什么时,才能建立健康、平等的亲密关系。 价值锚点的重建: 如何区分“自我价值”与“被爱程度”?解析过度依附于伴侣认可来定义自身价值的危险性,引导读者建立由内而外的自信体系。 情感边界的科学设定: 边界感并非疏远,而是保护亲密关系不被消耗的“屏障”。探讨如何识别、设立并坚守自己的情感、时间与精力边界,避免在关系中过度付出或被过度索取。 “拒绝”的力量: 学习在不引发内疚感的前提下,温和而坚定地拒绝不符合自身需求的邀约或要求。理解拒绝,是成熟个体对自我主权的确认。 第三章:学习与成长——关系中的“非零和博弈” 本书的核心观点之一是:任何一段重要的关系,其价值不仅在于“是否成功维系”,更在于它为我们带来了多少关于人性、沟通与自身的宝贵经验。我们将“失败”的定义,从“分手”拓展为“未从中吸取教训”。 冲突的转化术: 冲突是关系深化的催化剂,而非终结者。系统性地分析冲突产生的根源(需求错位、沟通模式偏差),并教授有效的“非暴力沟通”技巧,将指责转化为共同解决问题的合作。 “情绪的携带”与“责任的分担”: 如何区分“伴侣的感受”与“自己的情绪责任”?探讨如何避免将原生家庭带来的负面情感包袱,不加过滤地投射到新的关系中。 “学到”的内涵解析: 深入阐述“学到”并非指通过一段关系掌握了如何拴住人心,而是获得了看清人性复杂、理解自己需求盲点的智慧。每一段经历,无论长短,都提供了提升情商和关系技能的训练场。 第四章:独立而联结——构建可持续的亲密关系模型 本章探讨如何在高水平的独立性基础上,构建既有深度又具韧性的伴侣关系。成熟的关系是两个独立圆圈的相互渗透,而非互相吞噬。 “空间感”与“共振区”的平衡: 如何在保持个人爱好、社交圈与职业发展的同时,确保情感上的高度联结?探讨如何创造高质量的“共振时间”,而非低效的“时间堆砌”。 长期承诺的理性审视: 承诺并非一种束缚,而是一种共同选择。探讨在面对不确定性时,如何建立基于“共同愿景”而非“当下感觉”的长期承诺基础。 单身状态的深度价值挖掘: 对于选择或处于单身状态的读者,本章强调单身绝非“等待被拯救”的过渡期,而是进行深刻自我探索、拓展生命广度的黄金时期。学会与孤独共处,是学会爱他人的前提。 结语: 爱情的本质,是一场持续的自我发现之旅。我们所追寻的并非一个完美无缺的“对的人”,而是通过与另一个灵魂的交织,更深刻地理解自己、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并最终学会以成熟、宽容与智慧去爱。这本书,是献给所有勇敢探索内心、不惧成长的灵魂的指南。它鼓励我们放下对“得到”的执念,拥抱每一次“学到”的机会,最终走向内心的丰盈与真正的自由。 (全书约1500字)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是一本让我读完后,忍不住反复回味的佳作。它不像很多心灵鸡汤那样,给你短暂的慰藉,然后就烟消云散。《爱情,不是得到就是学到》更多的是一种沉淀,一种思考的启迪。我一直认为,爱情最美好的模样,是两个人能够共同成长,互相成就。然而,现实往往是,我们常常在关系的漩涡中迷失自己,甚至为了所谓的“得到”而妥协、改变,直到失去自我。吴淡如老师在这本书里,恰恰点醒了我这一点。她并没有教你如何去“赢得”爱情,而是引导你去审视自己在爱情中的状态,去理解爱情的本质,去认识到,即使是那些最终未能延续的感情,也教会了我们如何去爱,如何去付出,如何去理解人性中的复杂。那些看似“没有得到”的结局,往往是我们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一课,让我们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更懂得珍惜什么。这本书让我开始重新定义“成功”的爱情,那不再是简单的牵手或结婚,而是心灵的成熟和成长的喜悦。

评分

这本《爱情,不是得到就是学到》真是一本让我触动至深的书。我之前对爱情的理解,总是带着一种非黑即白、非赢即输的执念。总觉得,如果这段感情没有走向圆满,没有成为我们常说的“得到”,那就是彻头彻尾的失败,是人生中无法弥补的遗憾。然而,吴淡如老师在这本书里,用她一贯的温暖而深刻的笔触,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视角。她没有回避爱情中的痛苦和失落,但她更侧重于那些在关系中沉淀下来的智慧和成长。读着读着,我突然意识到,即使一段感情最终画上了句号,那段经历留给我的,绝不仅仅是伤痛。每一次的付出,每一次的心动,每一次的争吵,甚至是每一次的眼泪,都化作了滋养我成长的养分。那些曾经以为是“失去”的东西,其实都在悄无声息地塑造着更成熟、更通透的自己。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那些所谓的“失败”的感情,原来它们才是人生最宝贵的学分,教会我如何去爱,如何去面对分离,如何更好地认识自己。这种“学到”的感觉,比单纯的“得到”来得更加持久和有力量,让我对未来的人际关系充满了期待和勇气。

评分

初翻开《爱情,不是得到就是学到》,我并没有抱着特别高的期望,毕竟市面上关于爱情的书籍实在太多了,大多数都流于表面,或是贩卖焦虑。但这本书却像一股清流,缓缓注入我的心田。吴淡如老师的文字,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刻意的煽情,却有着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她谈论爱情,更多的是从人生的高度和哲学的角度去剖析。我尤其喜欢她关于“放下”的论述,那是一种深刻的洞察,懂得适时放手,不是软弱,而是一种智慧。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痛苦,不是因为爱得不够深,而是因为抓得太紧,不肯接受现实,也不愿接受自己曾经付出的努力可能会付诸东流。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爱情,不应该成为束缚,而应该成为让我们变得更好的动力。即使最终没有“得到”,那份在过程中学会的理解、包容、以及对自我价值的肯定,才是最珍贵的财富。她用一个个生活化的例子,让我们看到,即使是看似平淡的日常,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读这本书,就像和一位智慧的长辈在聊天,娓娓道来,却让你醍醐灌顶。

评分

坦白说,在阅读《爱情,不是得到就是学到》之前,我对爱情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是被影视剧和流行文化所塑造的,充满了戏剧性和不切实际的幻想。总觉得爱情就应该是一场轰轰烈烈的邂逅,然后顺利地走向幸福的结局。但这本书,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内心深处对爱情的盲点和执念。吴淡如老师以一种非常平和却极具穿透力的笔触,讲述了爱情中那些被我们忽略的,却又无比重要的部分。她让我意识到,真正的成长,往往来自于那些并不那么完美的经历。那些曾经以为的“失去”,其实都是宝贵的“学到”。她用一种“不是得到,就是学到”的句式,巧妙地概括了爱情的真谛,点明了即使关系结束,我们也从中汲取了养分,获得了宝贵的经验,让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更明智、更从容地面对情感。这本书让我对爱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人生有了更豁达的态度。

评分

我一直认为,谈论爱情,最难能可贵的是真诚和智慧。《爱情,不是得到就是学到》这本书,恰恰具备了这两点。它没有回避爱情中的现实困境,也没有故作高深地探讨那些虚无缥缈的理论。吴淡如老师用一种极其贴近生活,却又充满哲思的语言,与读者进行了一场关于爱情的深度对话。她笔下的爱情,不是浪漫的童话,而是现实的烟火,有甜蜜,也有苦涩,但最终,都会沉淀出对生命的理解和对自我的认知。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让我明白,即使一段感情最终未能如愿以偿,也并非全然的失败。那些在关系中所经历的,所学习到的,所感悟到的,都是我们人生中不可多得的财富,它们让我们变得更加坚韧,更加懂得珍惜,也更加清楚自己真正需要什么。这种“学到”的力量,远比单纯的“得到”更能支撑我们走过人生的起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