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胎儿的情商 智商 健康
定价:11.00元
售价:7.5元,便宜3.5元,折扣68
作者:强利
出版社:京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7-01
ISBN:9787807243830
字数:
页码:13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159kg
胎儿期是生命的起点。根据临床研究发现,随着胎儿周数的不同,胎儿不仅能听、能看,甚至还能思考。越来越多的父母相信,胎教可以孕育出高智商、高情商的优质宝宝,天才儿童的诞生绝非偶然。
书中介绍了胎儿生长发育与胎教的知识,内容包括教您认识腹中的宝宝,孕妇的内、外环境对胎儿的影响,孕妇的疾病对胎儿的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与营养,孕妇的疾病对胎儿的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与营养,孕妇的修养与胎教,丈夫在胎教中的作用以及胎教的方法等。全书图文并茂,形式新颖独特,插图生动形象,语言通俗亲切,充满着对宝宝的爱心。
一、认识腹中的宝宝
胎儿的生长发育过程
胎儿的宫内生活
胎儿的视觉
胎儿的听觉
胎儿的触觉
胎儿的大脑发育
胎儿的本领
胎儿需要什么
二、母体内、外环境对胎儿的影响
情绪
夫妻关系
职业
放射线
噪音
饮酒
吸烟
病毒
工作及家务劳动
睡眠
睡觉体位
电热毯
淋浴
散步
宠物
音乐
电视
化妆品
服装
骑车
坐飞机
性生活
早孕反应
近亲结婚
生育年龄
血型
三、孕妇疾病对胎儿的影响
四、胎儿的生长发育与营养
五、孕妇的修养与胎教
六、丈夫在胎教中的作用
七、胎教的具体方法
一、认识腹中的宝宝
胎儿的生长发育过程
人类的生命是从肉眼无法看见的和的结合,精卵相遇相拥的一刹那开始的。受精过程一完成,一个新的生命——受精卵就诞生了。
这颗小小的受精卵从0.2毫米左右的大小开始发育,经输卵管初步分裂,在受精后7~11日左右到达着床,然后渐渐地长大。
习惯上,以28天(4周)为一个妊娠月,妊娠期约为280天(40周),即10个妊娠月。
8周末以前,医学上称它为胎芽;从第9周开始到足月妊娠这段时间,则称为胎儿期。
3周的小胎芽
3周左右的胎芽,其大小刚能用肉眼看到,长度为5毫米至1厘米,重量不足1克。从外表上看身体是二等分,头部非常大,占身长的一半。头部直接连着躯体,有长长的尾巴,其形状很像小海马。这时还看不出和其他动物的胎芽有什么区别。胳膊、腿大体上有了,但因为太小还看不清楚。
7周的胎芽
妊娠7周末左右,胎芽的身长约为2.5厘米,重量是4克左右。
这时,小胎芽长长的尾巴逐渐缩短,头和躯干也能区别清楚了,大体上像个人形,头特别大,约占身长的二分之一。
手、脚已能看清,甚至5个手指及脚趾都已分开,连指头长指甲的部分也能看得出来。眼睛、耳朵、嘴也大致出现了,已经像人的脸了。但是,眼睛还分别长在两个侧面。骨头还处于软骨状态,有弹性。
胃、肠、心脏、等内脏初具规模.特别是已明显地发育。
神经管鼓起,大脑快速发育。
从外表上还分不出性别,但内外生殖器官的原型已经能被辨认。羊膜腔里积有羊水,胎儿好像漂浮在里面。
……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本书带给我的感受,那一定是“赋能”。它不是一本告诉你“应该做什么”的书,而是一本告诉你“你可以做到什么”的书。整本书的结构逻辑非常清晰,从最初的细胞发育,到后期的感官建立,再到对未来性格的塑形,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最妙的是,它成功地打破了“孕期是单向的付出”这一传统观念。作者反复强调,胎儿也在积极地“学习”和“回应”母亲,这使得整个孕期变成了一场双向奔赴的美妙旅程。我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被动的孕育者,而是一个主动的、充满智慧的协作者。这种被尊重和被认可的感觉,极大地提升了我在孕期中的自我效能感。读完之后,我把这本书郑重地放在了床头柜上,随时准备翻阅,它已经成为我孕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其价值远超一本书本身的重量。
评分我必须得说,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远超出了我原本的预期。很多人谈论孕期,往往聚焦在营养和分娩的恐惧上,但这本书却大胆地将视角拉到了更宏大、更长远的人类发展层面。它没有回避关于遗传、环境影响这些沉重的话题,反而以一种非常积极和赋能的态度去引导读者思考。书中有一章节专门讨论了“早期环境的记忆编码”,探讨了孕期压力源如何通过表观遗传机制影响孩子成年后的应激反应模式。这简直是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过去的一些生活习惯,意识到原来我现在的一点点放松和调整,都可能是在为孩子的未来构建更坚实的心理地基。这种前瞻性的视角,让我不再仅仅关注“这周宝宝长了多少”,而是开始关注“我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母亲的起点”。对于追求卓越育儿的父母来说,这本书提供的理论支撑和思考框架是极其宝贵的财富。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用词实在太有考究了,完全没有那种传统科普读物的刻板印象。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论述复杂生理机制时所采用的比喻,简直是化繁为简的大师。比如,她用“细胞的微型工厂”来解释胎盘如何高效运作,用“神经元之间的悄悄话”来描述大脑皮层的初步构建过程,这些形象的描述让我这个非医学背景的人也能轻松理解那些原本深奥的生物学知识。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穿插的那些“小贴士”和“自测练习”,完全是实操性的,而不是空泛的口号。例如,针对如何通过声音刺激来促进胎儿听觉发育的那几个小练习,我试着在散步时对着肚子轻轻哼唱,虽然不知道宝宝是否真的“听懂”了,但至少那个互动的过程,让我感觉和宝宝的连接更紧密了。这种将科学知识与日常实践完美结合的编辑手法,使得整本书读起来非常流畅,知识点也更容易被吸收和内化,绝对不是那种读完就忘的“一锤子买卖”。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给我一种很温暖很安心的感觉,那种柔和的色调,配上宝宝安睡的侧影,简直是治愈系满满。我本来还担心内容会过于学术化,读起来会枯燥乏味,毕竟“情商、智商、健康”这几个词听起来就挺“硬核”的。然而,翻开第一页我就被作者娓娓道来的叙事方式吸引住了。她没有直接抛出那些复杂的理论,而是从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入手,仿佛在跟老朋友聊天一样,分享着她多年来观察和研究的心得。比如,她提到一个孕期情绪波动很大的母亲,和后期宝宝性格出奇地独立坚韧之间的微妙联系,这种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的手法,让我这个新手妈妈(或者准妈妈)立刻找到了代入感。读完第一部分,我感觉自己对胎儿的感知不再是冰冷的数据,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正在积极与外界互动的生命个体。这不仅仅是一本指导手册,更像是一份温柔的“孕期心灵鸡汤”,让人在面对孕期的各种不确定性和焦虑时,能找到一种坚定的力量和正确的方向。那种感觉,就像是迷雾中突然出现了一盏指路明灯,让我对接下来的旅程充满了期待。
评分这本书的作者,她的文字里透露着一种非常难得的“平衡感”。她既有权威专家那种基于扎实研究的严谨性,但又完全没有高高在上的架子。她的语气总是那么的接地气,充满了人文关怀。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胎儿的睡眠周期”那一块的描述。她没有简单粗暴地说“你要保证宝宝睡得好”,而是细致地分析了胎儿在子宫内如何形成生物钟,以及母亲的作息如何直接影响这个过程,并提供了非常人性化的调整建议。例如,她建议孕晚期可以适当地在固定的时间播放一段舒缓的音乐,作为一种“预设的安抚信号”。这种不施加额外压力的引导方式,真的非常贴心。很多育儿书读起来让人压力山大,觉得做不到就对不起孩子,但这本书读完后,反而让我感到释然——原来很多时候,保持平和的心态本身,就是给宝宝最好的礼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