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87122020239 果蔬产地保鲜与病害防治530问 化学工业出版社 高海生,李汉臣

9787122020239 果蔬产地保鲜与病害防治530问 化学工业出版社 高海生,李汉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高海生,李汉臣 著
图书标签:
  • 果蔬保鲜
  • 产地保鲜
  • 病虫害防治
  • 农业技术
  • 果蔬种植
  • 农产品质量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高海生
  • 李汉臣
  • 530问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聚雅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020239
商品编码:29563105853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8-04-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果蔬产地保鲜与病害防治530问

定价:28.00元

作者:高海生,李汉臣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4-01

ISBN:9787122020239

字数:282000

页码:32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30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作者总结了多年来从事果品蔬菜贮藏保鲜技术工作的经验和科研成果,并收集了部分新的实用技术资料,以通俗易懂的问答形式,系统介绍了果蔬产地贮藏保鲜先决条件、设施条件,果蔬产地的商品化处理与贮藏保鲜,南方水果、北方水果、主要干果、常见瓜果的产地贮藏保鲜技术与贮藏期病害防治技术,介绍了叶菜类、果菜类、茎菜类、根菜类蔬菜及食用菌产地贮藏保鲜与贮藏期病害防治技术,以及常见果蔬保鲜剂的配制与使用技术等,概括为530问。重点放在以自然冷源进行降温贮藏的“产地贮藏保鲜技术”和“贮藏期病害防治技术”上。在病害防治方面,力求使果蔬生产与贮藏环境相结合,使生产者投入成本低、见效快、技术容易掌握,一些贮藏保鲜技术当年使用、当年见效、当年获利。
本书可供果树(经济林)、蔬菜种植业者、经销人员、市场管理人员及各级农业技术人员阅读,并可作为大院校及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的理论与实践前沿 面向现代农业与食品工业的深度指南 本书聚焦于现代农产品从采摘到餐桌的全链条质量管理与增值技术,深入剖析了影响农产品品质、安全及货架期的关键因素,并提供了系统化的解决方案与前沿技术应用案例。本书旨在为农业技术人员、食品加工工程师、质量检验专家以及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提供一部全面、深入且具有高度实践指导意义的参考著作。 第一部分:农产品质量形成的生物学基础与环境调控 本部分系统阐述了决定农产品品质(包括营养成分、风味物质、色泽、质地等)的遗传基础与后天环境因素的复杂互动关系。 第一章:作物生长发育与品质指标的关联性解析 深入探讨了不同农作物的生理生化反应机制,重点分析了光照、温度、水分胁迫以及土壤养分管理如何精确调控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如花青素、类胡萝卜素的合成路径及其对最终产品色泽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详细阐述了成熟度指标的确定方法,区分了生理成熟与商品成熟的差异,并探讨了采摘时间窗口对后续贮藏寿命的决定性作用。 第二章:采后生理生化变化动力学 剖析了农产品采摘后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的速率变化规律及其对能量消耗和水分损失的影响。重点关注了采后酶促褐变、失水萎蔫的生化机制,特别是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调控策略。引入了先进的呼吸速率测定技术(如红外气体分析仪)在监测产品活力的应用。 第三章:环境因子对采后品质的精确控制 详尽介绍了不同气象参数(温度、相对湿度、气体组分)对常见果蔬贮藏特性的影响模型。阐述了低温贮藏的温度敏感区(如冷害的生理机理与预防),并对动态温湿度管理(DHM)在提升贮藏稳定性和降低能耗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案例分析。讨论了气体成分(如氧气、二氧化碳、乙烯)对呼吸代谢的诱导或抑制效应,为气调贮藏(CA)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二部分:现代保鲜技术体系与工程化应用 本部分侧重于介绍当前主流及新兴的采后保鲜技术,并从工程化角度探讨其在规模化生产中的实施细则。 第四章:物理性保鲜技术的高效能应用 全面梳理了气调贮藏(CA)、超气调贮藏(UHP-CA)的参数优化,包括氧气浓度梯度控制、二氧化碳毒性阈值管理。详细介绍了辐射保鲜技术(如紫外线、X射线)在抑制微生物生长和延缓衰老方面的作用机制与剂量控制标准。深入探讨了气相阻隔包装材料的选择标准、水蒸气透过率(WVTR)的计算及其对失重率的预测模型。 第五章:化学与生物学保鲜策略的集成 系统介绍了食用涂膜技术,包括基于壳聚糖、淀粉、蛋白类涂层对水分和气体交换的调控机理。着重阐述了1-MCP(1-甲基环丙烯)处理在乙烯敏感型果蔬中的应用效果与最佳施用规范,并讨论了生物源保鲜剂(如植物提取物、拮抗微生物)在替代化学防腐剂方面的潜力。阐明了臭氧、二氧化氯在清洗和表面消毒中的安全操作规程与残留物控制标准。 第六章:农产品干燥与冷冻工程化原理 针对高水分农产品的减损化处理,本书详细解析了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FD)和微波干燥的传质与传热过程。重点对比了不同干燥技术对产品复水性、维生素保留率及感官特性的影响。在冷冻部分,深入探讨了快速冷冻(IQF)技术对冰晶形成、细胞结构损伤的最小化作用,并介绍了玻璃化转变温度(Tg’)在确定冷冻贮藏稳定性的关键作用。 第三部分:采后病害管理与质量安全追溯 本部分将质量安全置于核心地位,探讨了采后病害的流行规律、诊断技术以及现代追溯系统的构建。 第七章:采后常见病害的病原学与流行病学 详细描述了导致腐烂、褐变、霉变的主要真菌(如灰霉病菌、镰刀菌)、细菌及线虫的生物学特性。着重分析了贮藏条件(高湿、温度波动)与病害爆发的耦合关系,并引入了基于环境监测数据的早期预警模型。特别关注了潜在的真菌毒素(如赭曲霉毒素A)在贮藏过程中的迁移与积累风险。 第八章:非接触式病害诊断与早期干预技术 介绍了利用高光谱成像(HSI)、热成像技术对采后产品进行无损快速检测的方法学。阐述了如何通过分析光谱特征差异来区分生理性失调与真菌侵染的早期信号。探讨了利用脉冲电磁场(PEMF)等新型物理手段在不损伤产品的前提下抑制病原菌活性的研究进展。 第九章:全程质量控制与数字化追溯体系构建 探讨了从田间管理、采收、分选、包装到物流配送各个环节的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的建立与实施细则。详细介绍了基于物联网(IoT)和区块链技术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架构设计,包括数据采集终端(传感器)、数据存储与加密、以及面向消费者的信息展示界面设计,确保信息的透明性与不可篡改性,构建消费者信任的桥梁。 全书配有大量来自产业一线的实际数据图表、工艺流程图及关键参数设定范围,确保理论指导与实际操作的无缝对接。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是一本从书名就能感受到其专业度和实用性的书。看到“果蔬产地保鲜与病害防治530问”这样的书名,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一定是为那些真正关心果蔬品质的人准备的。我一直觉得,我们日常接触到的水果蔬菜,其最终的品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产地阶段的保鲜处理。这本书的书名就点出了这个关键环节,让我非常期待它能解答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关于果蔬保鲜的种种困惑。例如,为什么有些水果在常温下很快就熟透甚至变质,而有些却能在冰箱里存放很久?产地是如何通过特定的方法来控制果蔬的呼吸作用,延缓成熟和衰老过程的?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简单易行的家庭保鲜技巧,让我也能在家中复制一些产地的保鲜优势?同时,书名中的“病害防治”也牢牢吸引了我。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自己无法辨认的果蔬病症,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详尽的病害指南,帮助我准确诊断问题,并且提供有效的、最好是环保的解决方案。毕竟,我非常希望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使用,追求更健康的食品。化学工业出版社的名字,让我对本书内容的科学严谨性充满了期待,相信它会是一本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宝贵参考书。

评分

拿到这本书,首先吸引我的是它那直击问题核心的书名——“果蔬产地保鲜与病害防治530问”。数字“530”给我一种非常具体和全面的感觉,仿佛这本书已经预料到了读者可能遇到的几乎所有相关问题,并且一一给出了答案。我对果蔬的保鲜一直感到很头疼,尤其是在家里,买回来的水果蔬菜总是容易烂掉,造成很大的浪费。而这本书强调的是“产地保鲜”,这让我看到了解决问题的根源。我非常想知道,在果蔬采摘之后,直到它们被送到消费者手中之前,是如何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来延长其货架期,保持其新鲜度和营养价值的。比如,关于包装材料的选择、冷链运输的具体要求,甚至是温湿度控制的精确度,这些细节是否都会在书中被一一剖析?同时,“病害防治”也是我非常关心的一点。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不明原因的果蔬病害,让辛苦种植的成果付之东流。这本书以“问”的形式来呈现,我期待它能解答我诸如“为什么我的番茄会出现脐腐病?”“如何预防苹果的黑星病?”等实际种植中遇到的棘手问题,并且给出科学、可行的防治措施,最好是能够介绍一些生物防治或物理防治的方法,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化学工业出版社的背景,让我相信这本书在内容上会具有相当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评分

打开这本厚重的书,扑面而来的是一种务实的专业气息。书名“果蔬产地保鲜与病害防治530问”非常直接地抓住了问题的核心,让人一眼就知道这本书的定位和价值。我尤其对“产地保鲜”这一概念感到好奇。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往往是终端市场的果蔬状态,但真正的关键在于它们在产地是如何被精心处理和储存的。这本书能否揭示那些不为人知的产地保鲜奥秘?比如,在采摘的最佳时机、采摘后的预处理、不同种类的果蔬在包装和储存上的差异化策略,甚至是一些先进的保鲜技术,如气调包装、涂膜保鲜等,是否都会在书中得到深入浅出的介绍?这对我理解整个果蔬产业链,以及如何在源头上减少损耗,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而“病害防治”的部分,更是贴近实际生产和生活的痛点。许多时候,果蔬病害的发生和发展,是让种植者最头疼的问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全面的病害图谱,让我们能够准确识别各种病症,并且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的防治方法。更重要的是,我期待书中能介绍一些绿色、可持续的病害防治策略,例如利用天敌、生物制剂,或者改进栽培方式来预防病害的发生,而不是一味地依赖化学农药。化学工业出版社的专业背景,让我对本书内容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充满信心。

评分

这次收到的这本书,从它厚实的装帧和密密麻麻的文字来看,就知道内容量一定非常丰富。我对农产品在产地端的保鲜技术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总觉得这才是真正从源头上保证食品质量的关键。很多时候,我们在市场上看到的蔬果,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已经损失了很多营养和风味,而这本书的书名恰恰点出了“产地保鲜”这一重要环节。我很好奇,这本书会如何讲解那些在果蔬采摘后,在运往市场的过程中,或者在储存仓库里,所采取的各种保鲜措施。比如,温度、湿度、气体成分的控制,这些听起来都像是高科技的领域,但我想,作者一定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来介绍,甚至可能会包含一些简易的、小农户也能操作的方法。另外,“病害防治”也是一个非常吸引我的部分。无论是对于农民朋友,还是对于家庭种植爱好者来说,如何识别果蔬上的病害,又如何及时有效地进行防治,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期待书中能提供详细的病害图谱,以及不同病害的针对性防治方案,最好是能够介绍一些绿色、环保的防治手段,而不是单纯依赖化学农药。毕竟,健康的食品才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化学工业出版社的名字,也暗示着这本书可能在技术层面会有更深入的探讨,或许会涉及到一些物理、化学的原理在保鲜和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评分

收到一本书,迫不及待地翻开,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相当朴实,没有花哨的插图,只是一行行清晰的文字,点出了书名和作者,以及出版社。这种风格往往预示着内容的扎实和实用。我一直对果蔬的储存和保鲜非常感兴趣,特别是那些能够在家中就能简单操作的方法,总觉得这些知识能够大大减少食物的浪费,也为日常生活增添一份便利。想象一下,刚从市场上买来的新鲜水果,如何才能让它们在冰箱里多待几天,依然保持着脆嫩的口感和饱满的风味?或是那些容易在潮湿环境下滋生的病害,有没有什么天然或者低成本的方法能够有效预防,避免辛辛苦苦种出的蔬菜在即将成熟时毁于一旦?这本书的书名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能够解答我心中这些挥之不去的疑问。化学工业出版社的名字也让我对这本书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有了初步的信心,毕竟,专业的出版社通常在内容的选择和编辑上有着更严谨的把关。作者的名字,高海生和李汉臣,虽然对我来说是第一次接触,但结合书名和出版社,我期待他们能带来最前沿、最实用的信息。整本书的装帧也很舒服,纸张的质感不错,印刷清晰,阅读起来不会有压迫感。我喜欢这种简单明了的呈现方式,总觉得这样的书,内容才是真正的重点。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