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技术图解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技术图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孟庆国 著
图书标签:
  • 食用菌
  • 工厂化栽培
  • 栽培技术
  • 图解
  • 农业科技
  • 种植技术
  • 菌类
  • 现代农业
  • 实用技术
  • 养殖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图书大厦旗舰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
ISBN:9787122315894
商品编码:29565565655
出版时间:2018-07-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技术图解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7-01
作者:孟庆国 译者: 开本: 16开
定价: 58.00 页数: 印次: 1
ISBN号:9787122315892 商品类型:图书 版次: 1

编辑推荐

1.图片丰富,图文并茂2.作者为食用菌研究员,农业科技特派员,资料全面,针对性、实操性强3.围绕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智能化、机械化、自动化,省时省力,效益高,减损邵4.具体操作步骤配图精细讲解,规模化生产,科学致富一步到位就靠它!

内容提要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是模拟生态环境、智能化控制、自动化机械作业于一体的生产方式。可实现周年栽培、标准化作业,经济效益较一般栽培显著提高,是高科技脱贫致富的好途径。本书在借鉴前人的生产经验和先进的科研成果基础上,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系统介绍了双孢菇、金针菇、杏鲍菇、蛹虫草工厂化生产中的菌种制作、栽培、病虫害防治、保鲜及加工技术,特别是在隧道式二次发酵技术,液体菌种发酵技术,利用杏鲍菇、金针菇菌糠生产饲料、肥料和栽培双孢菇、草菇、鸡腿菇等方面都有详细介绍,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可作为广大科技人员和经营、生产人员的参考资料。

作者简介

孟庆国,农业科学院微生物所,研究员,从事食用菌工作二十多年,主要侧重食用菌菌种选育和工厂化栽培。工作后参与主持多项省市食用菌课题,发表专著一部,发表论文50余篇,现为食用菌科技特派人员,食用菌科技创新团队主要成员。

目录

**章 双孢菇工厂化栽培1 **节双孢菇概述1 一、形态特征2 二、双孢菇生活史4 三、生长发育条件6 第二节双孢菇菌种生产9 一、菌种的概念9 二、菌种的分级10 三、菌种的生产流程11 四、菌种的生产计划12 五、优质菌种的标准12 六、主要栽培品种15 七、双孢菇母种生产20 八、原种、栽培种生产(麦粒菌种的生产)32 第三节工厂化双孢菇栽培场所及生产安排45 一、工厂化双孢菇栽培场所45 二、工厂化周年生产安排46 三、投入和经济效益46 第四节双孢菇栽培原料及培养基配方47 一、栽培原料及特性47 二、培养料配方55 三、碳氮比及计算56 四、培养料中含氮量及计算58 第五节双孢菇发酵技术58 一、发酵的必要性58 二、发酵过程中微生物活动规律和培养料理化性状的变化59 三、我国发酵技术的发展历史60 四、双孢菇二次发酵60 五、双孢菇隧道式三次发酵72 第六节双孢菇工厂化播种、发菌管理73 一、菌种选择和使用73 二、工厂化播种75 三、双孢菇工厂化覆土前发菌管理77 第七节双孢菇覆土及覆土后发菌管理80 一、覆土作用80 二、覆土材料要求和选择81 三、覆土时间82 四、覆土前的准备工作83 五、覆土方法83 六、工厂化覆土后发菌管理87 第八节双孢菇工厂化出菇管理89 一、诱导双孢菇原基形成阶段管理(以100m2出菇面积为例)89 二、出菇管理阶段90 第九节双孢菇采收95 一、采收时机95 二、采收卫生要求96 三、采收方法96 四、采收后管理97 五、分级要求98 六、撤料、消毒、培养料再利用99 第十节双孢菇的包装、保鲜、运输与储藏101 一、包装101 二、保鲜101 三、加工102 四、双孢菇的运输与储藏105 第十一节双孢菇病虫害防治技术105 一、主要竞争性病害105 二、主要侵染性病害115 三、主要生理性病害121 四、双孢菇主要虫害127 五、双孢菇病虫害综合防治131 第二章 金针菇工厂化栽培134 **节金针菇概述134 一、金针菇形态特征135 二、金针菇营养需求136 三、金针菇环境需求137 四、金针菇生活史139 五、培养特征139 第二节厂址选择、厂房与设备、栽培方式和生产安排140 一、工厂化金针菇厂址选择140 二、工厂化厂房设计与设备141 三、工厂化金针菇栽培工艺流程、栽培方式、时间安排145 第三节工厂化金针菇菌种选择和生产146 一、菌种的选择146 二、优质菌种的标准147 三、菌种生产147 第四节金针菇栽培袋(瓶)的制作163 一、栽培容器163 二、栽培原料和配方166 三、栽培原料的配制方法169 四、装袋、装瓶173 五、灭菌、冷却177 六、接种183 七、培养191 第五节工厂化金针菇出菇管理193 一、瓶栽工厂化金针菇出菇管理193 二、袋栽工厂化金针菇出菇管理203 第六节金针菇栽培中常见问题和处理措施212 第七节金针菇的保鲜和加工217 一、金针菇的保鲜217 二、金针菇深加工产品218 第八节工厂化金针菇菌糠的再利用220 一、工厂化金针菇菌糠种菜220 二、工厂化金针菇菌糠喂牛224 三、利用金针菇菌糠制作双孢菇菌种227 四、利用金针菇菌糠做燃料228 第三章 杏鲍菇工厂化栽培229 **节杏鲍菇概述229 一、菇体形态230 二、生活史230 三、营养需求231 四、环境需求231 第二节杏鲍菇的栽培季节、场所、工艺流程、方式233 一、栽培季节233 二、场所、工艺流程、方式233 第三节杏鲍菇菌种选择和制作237 一、栽培菌种选择237 二、优质菌种标准238 三、菌种生产239 第四节杏鲍菇出菇菌袋(瓶)的生产249 一、原材料准备、配方249 二、配料、拌料249 三、装袋、装瓶250 四、灭菌与冷却251 五、接种251 六、菌丝培养254 第五节杏鲍菇出菇管理255 一、工厂化袋栽出菇管理255 二、工厂化瓶栽出菇管理264 第六节杏鲍菇生产中常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措施267 第七节杏鲍菇加工274 一、杏鲍菇切片烤干274 二、杏鲍菇速溶即食营养保健麦片274 三、麻辣杏鲍菇酱的制作275 第八节工厂化杏鲍菇菌糠的再利用276 一、杏鲍菇废菌袋覆土出菇276 二、杏鲍菇菌糠栽培双孢菇279 三、杏鲍菇菌糠栽培姬松茸技术286 四、杏鲍菇菌糠种植鸡腿菇288 五、杏鲍菇菌糠种植草菇289 第四章 蛹虫草工厂化栽培294 **节蛹虫草概述294 一、蛹虫草名称及分类地位294 二、蛹虫草经济价值294 三、蛹虫草栽培状况295 四、蛹虫草的生物学特征296 第二节栽培季节、工艺流程、生产设备、场所、原料及方式300 一、栽培季节、工艺流程300 二、栽培场所和原料301 三、生产设备302 四、栽培方式303 第三节蛹虫草菌种选择和制作306 一、蛹虫草菌种选择306 二、蛹虫草菌种退化原因和防控方法307 三、蛹虫草菌种的制作308 第四节蛹虫草的养菌和转色324 一、发菌期管理324 二、转色管理327 第五节蛹虫草出草管理329 一、诱导原基329 二、子实体生长期管理332 三、出草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334 第六节采收、分级、干制、包装和储藏337 一、采收337 二、分级339 三、干制339 四、包装343 五、储藏343 第七节蛹虫草加工344 一、蛹虫草菌粉、蛹虫草含片345 二、蛹虫草补酒346 三、蛹虫草口服液347 四、蛹虫草泡茶348 五、蛹虫草营养面条349 六、蛹虫草炖牛肉349 七、蛹虫草炖母鸡349 附录351 附录1名词注释351 附录2常用主辅料碳氮比(C/N)354 附录3培养基含水量计算表354 附录4常见病害的药剂防治355 附录5常见虫害的药剂防治356 附录6菌种生产管理357 附录7车间安全生产操作规程358 附录8发酵料仓建造施工及配套设备(安广杰提供)359 附录9双孢菇工厂化生产技术流程(安广杰提供)364 附录10双孢菇生产管理记录表(安广杰提供)367 参考文献372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一本名为《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技术图解》的书籍的详细简介,内容不包含该书的任何信息,重点突出其他相关领域的知识体系,力求内容充实且具有专业性。 --- 《现代设施农业与环境控制系统集成:从理论到实践的深度解析》 书籍简介 本书聚焦于现代设施农业领域的前沿技术与系统集成,旨在为农业科技工作者、设施农业管理者以及高端农业项目开发者提供一套全面、深入且具有高度实践指导价值的技术参考手册。全书内容围绕“精准环境控制”、“高效资源利用”和“智能化决策支持”三大核心支柱展开,构建了一个跨学科的知识框架,涵盖了从基础物理环境构建到复杂生物过程调控的全链条技术体系。 第一部分:设施环境的物理基础与工程设计 本部分深入探讨了现代温室、植物工厂等设施环境构建的底层物理学原理与工程实践。内容详尽分析了不同气候带下,结构材料的选择对热力学性能的影响,重点阐述了被动式节能技术,如遮阳系统的优化设计、地源热泵在温室热量平衡中的应用,以及新型复合保温材料的性能评估标准。 在主动式环境调控系统方面,书籍详细剖析了多模式通风系统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包括侧开窗、天窗联动控制与负压通风系统的能效比分析。关于光照工程,本书超越了简单的光照强度参数,深入讲解了光谱配比对植物生理代谢的调控机制。内容涵盖了LED光源的驱动技术、如何根据植物生长周期动态调整红蓝光比例,以及基于光合有效辐射(PAR)的精准计量与反馈控制模型。特别地,对光诱导的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的机制研究进行了详细阐述,提供了优化照明方案以提升经济作物附加值的工程路径。 第二部分:水肥一体化与精确营养管理 本卷集中于设施农业中水和营养元素的高效循环利用技术,强调节水和零排放的绿色生产理念。详细介绍了无土栽培基质的物理化学特性分析,包括岩棉、椰糠、珍珠岩等介质的保水性、透气性及离子交换能力的标准测试方法。 关于水培与雾培技术,本书提供了从管道布局、水流速度控制到营养液再循环的工程规范。重点解析了营养液配方的动态调整算法,该算法综合考虑了作物种类、生长阶段、环境胁迫因子(如高湿、低温)对特定离子吸收速率的影响。书中详述了膜过滤与臭氧/紫外线消毒技术的集成,以确保营养液的无菌和循环稳定性,并给出了电导率(EC)、pH值传感器的高精度校准规程。针对微量元素管理,本书提供了螯合剂选择与应用的最佳实践指南,用以解决铁、锰等元素的沉淀与生物不可用性问题。 第三部分:作物生理模型与智能决策系统 这是本书最具前瞻性的部分,探讨了如何将复杂的生物学知识转化为可执行的自动化控制指令。内容首先介绍了作物生长动态模型的构建,包括基于环境输入(光、温、CO2)预测生物量累积和形态建成的数学框架。 在二氧化碳(CO2)施肥技术方面,本书超越了简单的浓度提升,详细分析了CO2在叶片气孔导度的响应、与光合作用效率的非线性关系,并设计了基于日照强度与作物冠层密度动态调整CO2释放速率的自适应控制策略。 核心内容在于物联网(IoT)在农业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书中详细列举了各类先进传感器的原理与选型,如高精度温湿度探针、冠层温度红外测温仪、叶面湿度传感器等。更重要的是,本书提供了数据采集、存储与云计算平台搭建的架构指南,强调数据清洗、异常值剔除的重要性。最终,这些数据被用于驱动专家决策系统,实现对灌溉、遮阳、通风等子系统的协同优化控制,例如,构建了一个基于机器学习的病虫害早期预警模型,通过分析环境数据(如夜间最低温、相对湿度变化率)提前预测特定真菌病害的爆发风险,从而指导预防性干预措施。 第四部分:设施农业的运营管理与经济效益评估 本部分关注设施农业的商业化运营和可持续发展。内容涵盖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建立,包括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溯源方案设计。在经济效益分析上,本书提供了详细的投资回报率(ROI)评估模型,考虑了初始资本支出、能源消耗(特别是制冷与照明)的年度波动,以及不同产品组合策略下的边际效益分析。此外,还探讨了标准化操作流程(SOP)在保证周年稳定产出和人力资源高效配置中的关键作用。 本书图文并茂,大量引用了工程设计图纸、系统拓扑图和实验数据曲线,确保了理论的严谨性与工程的可操作性达到高度统一。它不仅是技术手册,更是推动现代设施农业向高精度、高效率、智能化方向发展的关键参考书。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刚开始尝试食用菌栽培的爱好者,我之前看了不少网络上的零散信息,但总是感觉碎片化,缺乏系统性。很多时候,当我遇到一些具体问题时,例如“为什么我的菌包长毛了但不出菇?”或者“如何判断出菇的最佳时机?”等等,都很难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这本书的书名《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技术图解》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痛点。“工厂化”暗示着规范、高效和可复制的流程,而“图解”则意味着直观易懂。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搭建起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让我明白从菌种的选育、培养基的制备,到出菇的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最后的采收和加工,整个流程是如何环环相扣的。尤其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不同种类食用菌(比如香菇、平菇、金针菇等)在工厂化栽培过程中,在温度、湿度、通风、光照等方面的具体参数设置,以及相应的设备要求。此外,我还想了解如何在规模化生产中,实现成本控制和效益最大化,比如如何优化培养基的原料成本,如何提高出菇率和产品质量。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或者成功的经验分享,让我少走弯路,能够真正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成果,让我的食用菌种植之路更加顺畅。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吸引人,封面上彩色印刷的食用菌图片鲜艳欲滴,让人一看就对书中的内容充满期待。我平时就对种植一些菌类很感兴趣,但总觉得自己在操作上有些摸不着头脑,很多细节上的问题总是困扰着我。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我第一反应就是它可能会有一套系统性的讲解,而且“图解”二字更是打消了我对文字晦涩难懂的顾虑。我特别看重书籍的实用性,尤其是技术类的书籍,如果能够配上清晰的插图,对于我这种动手能力稍弱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从最基础的菌种选择,到具体的培养基配方,再到温度、湿度、光照等关键环节的控制,都能有详尽的图文说明。比如,在菌丝培养阶段,不同菌种的培养基配比有什么差异?如何判断菌丝是否长势良好?在出菇阶段,又该如何模拟自然环境,调控各种条件以促进子实体发育?我希望书中能有大量的图片,最好能涵盖不同菌种、不同生长阶段的典型照片,并配有详细的标注,让我能一目了然地了解每一步的操作要领。我买这本书的目的就是想把它作为一本操作手册,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翻出来,找到对应的解决方案。所以,我对这本书的图文质量和信息准确性有着很高的要求。

评分

我是一名在农村从事食用菌种植多年的老农民,虽然有一定的经验,但总感觉自己的技术停留在比较传统的模式,对于如何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一直有些迷茫。看到《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技术图解》这个书名,我立刻觉得这本书可能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宝藏”。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学习到一些先进的、适用于大棚或车间化生产的栽培技术。我理解“工厂化”意味着更高的效率和更可控的环境,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设计和建设标准化食用菌栽培大棚或车间的具体指导,包括选址、结构、通风、供暖、照明等方面的建议。同时,我最关心的是如何通过科学的管理,提高产量和质量,减少损耗。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讲解不同种类食用菌在不同生长阶段的最佳环境参数,以及如何利用自动化设备来精确调控这些参数。此外,对于病虫害的防治,我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比传统方法更有效、更环保的解决方案,最好能有具体的药剂选择和使用方法,以及物理防治的措施。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更新我的种植理念,学习一些实用的新技术、新方法,让我能够从“靠经验”转向“靠科学”,真正实现我的食用菌种植事业的转型升级,提高我的经济收入。

评分

作为一名对美食和健康生活方式有追求的城市居民,我一直对各种新鲜、高品质的食用菌情有独钟。我经常在超市购买,但总觉得市售的食用菌在口感和新鲜度上,有时不如我期待的那样。所以,我一直在考虑自己在家尝试栽培一些容易种植的食用菌,比如平菇或者金针菇,但总是担心自己没有足够的技术和经验,会把事情搞砸。《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技术图解》这个书名,虽然听起来有点专业,但“图解”二字给了我很大的信心。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非常贴近生活、易于理解的方式,教会我如何在家庭环境或小型工作室中,进行食用菌的栽培。我最期待的是,书中能够提供一些适合新手入门的菌种推荐,以及详细的家庭式栽培步骤,包括如何准备培养基(比如是否可以使用一些常见的家庭材料),如何搭建简易的栽培环境(比如如何利用纸箱、塑料桶等),以及如何在家中模拟适宜的温湿度和光照条件。我希望书中能够有大量生动的插图,展示每一步的操作细节,比如如何接种、如何保湿、如何通风等等。此外,我还想了解一些关于食用菌的采摘、清洗和初步加工的小技巧,让我能够更好地享受到自己亲手栽培的美味。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体验到从一颗小小的菌种,到餐桌上的美味,这种成就感和乐趣。

评分

我是一位对农业科技发展一直保持关注的读者,尤其是近年来食用菌产业的蓬勃发展,让我对其中的技术奥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曾经读过一些关于食用菌栽培的科普文章,但总觉得过于浅显,无法深入了解其精髓。《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技术图解》这个书名,让我眼前一亮。我期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非常专业和严谨的视角,深入剖析食用菌在工厂化环境下的栽培机理和关键技术。我希望书中能够涉及生物技术、工程技术以及管理技术等多个层面。例如,在生物技术方面,我希望能了解不同食用菌的菌种改良、优良品系选育的最新进展,以及在培养过程中如何利用生物技术提高产量和品质。在工程技术方面,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工厂化栽培所需的各类设备,如自动化温湿度控制系统、通风设备、光照设备、灭菌设备等的工作原理、选购要点以及日常维护保养。此外,我非常关心工厂化栽培的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趋势,希望书中能有所体现,比如利用物联网技术进行远程监控和管理,以及采用环保的栽培方式,减少废弃物排放。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引领我进入食用菌产业技术的前沿,让我能够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现代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的科学体系。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