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寶寶這一年:1歲,安全感建立關鍵期 每長大一歲,你的孩子都會變得與以往截然不同! |
| 作者 | 侯魏魏 |
| 定價 | 28.00元 |
| 齣版社 | 北京理工大學齣版社 |
| ISBN | 9787564057749 |
| 齣版日期 | 2012-07-01 |
| 字數 | |
| 頁碼 | |
| 版次 | 1 |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16開 |
| 商品重量 | 0.300Kg |
| 內容簡介 | |
1歲孩子的心理特點是什麼? |
| 作者簡介 | |
| 侯魏魏 |
| 目錄 | |
| Chapter 01 開放的內心——1歲幼兒的心理關鍵點 Chapter 02 寵溺與愛——和1歲幼兒的相處與溝通 Chapter 03 自由與規律——1歲幼兒的生活 Chapter 04 發現與引導——1歲幼兒的性格“萌芽” Chapter 05 自然輕鬆的教與學 Chapter 06 嬰兒也“難纏” Chapter 07 以感官為主的練習性遊戲 |
| 編輯推薦 | |
| 同類書★★★★★推薦跨越三個世紀,暢銷全世界的育子經典——盡在卡爾威特男孩窮著養,女孩富著養(*暢銷版本)(*適閤中國國情和社會文化的教育理念)哈佛傢訓(把*好的給你*愛的人!!!一本好書不僅要具備道德情感的力量,更要具備思想智慧的力量。) 這是一套按照年齡係統介紹幼兒心理的教育指導作品 美國心理學傢路易絲·埃姆斯指齣: 每長大一歲,你的孩子都會變得與以往截然不同! 1歲,他很乖巧; 2歲,他變得非常叛逆; 3歲,他開始決心做個好孩子; 4歲,他又變得粗野! …… 每一年,你都需要重新認識和瞭解你的孩子! 1歲,建立安全感*重要的時期,這個時期是不可逆的,錯過瞭就再也彌補不迴來; 2歲,自我意識萌發的時期,認識到“我”的關鍵期,要幫助孩子建立“我”的概念; 3歲,取悅媽時期,媽媽如果此時對孩子進行規則教育,會事半功倍; 4歲,狂野粗暴的時期,詛咒敏感期,但同時也是熱情奔放的年紀,內嚮的孩子可以利用此時進行適當調整; 5歲,開放並逐漸走嚮自律的時期,可以有意識培養孩子的自律精神; 6歲,叛逆期,自我意識高速發展,自律精神更加突齣,培養孩子獨立精神*好的時期。。。。。 如果你不知道這些,那麼你會感覺孩子在某些年齡總是那麼難帶;如果你知道瞭孩子心底的秘密,你會發現孩子*難帶的時期正是能夠讓他們迅速成長的時期。 |
| 文摘 | |
| 序言 | |
我對這本書中關於“一歲寶寶認知發展”的章節印象特彆深刻。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齣孩子這個月齡應該會做什麼,而是深入挖掘瞭這些“裏程碑”背後的發展邏輯。比如,為什麼孩子突然迷戀上瞭開閤櫃門?作者解釋說,這其實是他們在探索因果關係和物體恒存性的重要一步。這種知識層麵的提升,讓我看待孩子的每一個“小動作”都充滿瞭敬畏和欣賞,而不是簡單地認為是“搗亂”。我不再急於用閃卡或益智玩具去“填鴨式”地教育孩子,而是學會瞭如何“順應”和“引導”他的自然發展。書中對於如何利用日常的傢務活動來構建親子互動場景的設計也十分巧妙,比如一起洗菜、把衣服分類放進洗衣機,這些看似平凡的瞬間,都被賦予瞭教育的意義。這讓我對“遊戲化學習”有瞭全新的認識,不再覺得學習一定要在固定的“學習時間”裏完成。
评分不得不說,這本書在“過渡期”的處理上,給瞭我極大的幫助。一歲左右是孩子從嬰兒期嚮幼兒期過渡的關鍵節點,這個階段的挑戰是多維度的,包括輔食的精細化過渡、睡眠模式的重新調整,以及社交能力的萌芽。這本書沒有把這些問題孤立起來談,而是將它們放在一個“整體發展”的框架下進行分析。例如,在談到斷夜奶時,作者並沒有強硬建議“一刀切”,而是結閤孩子的輔食攝入量、白天活動量以及情緒穩定度給齣瞭分層級的建議。這種“個性化定製”的理念,讓我覺得作者真正理解瞭每個寶寶的獨特性。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自我意識萌芽”的那段描述,當孩子開始喊“不要”的時候,作者鼓勵我們要理解這是他“邊界感”建立的第一步,並教我們如何用肯定對方情緒但堅持原則的方式來迴應。這本書,確實是幫助我從“養育者”蛻變為“引導者”的寶貴財富。
评分這本書簡直是為新手爸媽們量身定做的指南!我最近剛好在為我那剛滿一歲的寶貝尋找一些實用的育兒建議,結果發現瞭這本。我得說,從翻開第一頁開始,我就被作者那種細膩的觀察力和深入淺齣的講解方式所吸引。書裏沒有那種空泛的理論說教,全是圍繞著孩子在特定年齡段可能齣現的各種“小狀況”展開的,比如突然的夜醒增多、對陌生環境的抗拒,甚至是語言爆發前的“沉默期”。最讓我覺得貼心的是,作者總能在我感到手足無措的時候,提供一個既科學又充滿人文關懷的解決方案。比如說,在討論“分離焦慮”那一部分時,書中建議的“五分鍾告彆法”,我迴傢試瞭兩次,效果立竿見影,寶寶竟然真的接受瞭短暫的分離,這讓我整個人都輕鬆瞭不少。而且,這本書的排版和插圖設計也十分友好,閱讀體驗很舒服,不會讓人覺得枯燥,很多小提示都被巧妙地設計成瞭卡片形式,方便隨時查閱。可以說,它不僅僅是一本育兒書,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永遠在綫的育兒專傢陪伴在側,讓我對未來這一年的挑戰充滿信心。
评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簡直是一股清流,一點都不像傳統育兒書籍那種嚴肅得讓人想打瞌睡的調調。它更像是一個資深媽媽在跟你分享她壓箱底的育兒心經,幽默風趣又不失專業深度。我最喜歡的地方是,作者非常坦誠地討論瞭父母自身的“情緒管理”問題。她承認,在孩子一歲這個階段,父母的精力和耐心常常麵臨極限挑戰,與其假裝自己是超人,不如學會如何“自救”。書中專門闢瞭一章來討論如何在高壓下保持冷靜,以及如何和伴侶分工協作,甚至提到瞭如何給自己擠齣“五分鍾放空時間”。這真的是太接地氣瞭!很多育兒書隻教你怎麼帶娃,卻忘瞭“帶娃的人”也是需要被照顧的。正是這種對成人心理的關注,讓這本書讀起來倍感親切和理解,感覺自己被看見瞭,不再是孤軍奮戰的“孤島”。
评分讀完這本書,我感覺我的育兒焦慮值直綫下降瞭至少百分之四十。我原本以為養育一個一歲的孩子,就是要時刻緊綳神經,生怕哪裏做錯瞭就“毀瞭”孩子的未來。但這本書顛覆瞭我的這種固有觀念。它強調的重點不是“完美育兒”,而是“有質量的陪伴”和“建立穩定的聯結”。書中對“安全感”的闡述尤其深刻,它不是通過物質的堆砌來實現的,而是通過你對孩子情緒的及時迴應和穩定一緻的作息規律來構建的。我特彆欣賞作者對“規則的建立”這一塊的論述,她沒有鼓吹嚴厲的管教,而是提倡用溫和而堅定的方式設定界限,讓孩子在可控的環境中探索世界。比如,對於孩子開始扔東西的行為,書裏提齣瞭一個“你可以扔玩具,但不能扔食物”的區分原則,這讓我學會瞭如何區彆對待孩子的探索欲和不良習慣。這種實操性極強的建議,讓我在日常育兒中找到瞭平衡點,不再是跟著感覺走,而是有瞭明確的行動綱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