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3-6歲,媽媽如何開發孩子的潛能
定價:29.80元
作者:雲曉
齣版社:朝華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10-01
ISBN:978750543264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00kg
編輯推薦
3~6歲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期,此時的媽媽是孩子潛能、智力、個性的奠定者和開啓者,好媽媽成就好孩子。這一時期僅有對孩子的愛還不夠,好的父母需要獲得並使用科學、有效的技巧。雲曉主編的這本《3-6歲,媽媽如何開發孩子的潛能》的**特色,就是圍繞孩子(3~6歲)的成長特徵,進行科學的闡述,為傢長提供具體的建議和可實施的解決方法,以便於父母對孩子進行科學的早期潛能開發。本書適閤傢有3~6歲寶貝的中國傢長參考閱讀。
內容提要
3~6歲,是孩子能力發展和潛能開發的“加速期”。這時候的他們,不再是一個凡事都需要父母關懷和照顧的小寶寶瞭,而是越來越像一個“小大人”,進入瞭學習能力培養、潛能開發的關鍵時期。《3-6歲,媽媽如何開發孩子的潛能》融閤瞭近百位幼兒園教師與媽教育心得,將為媽媽們深入揭示在3~6歲階段,那些“教孩子知識”“培養孩子好習慣”“塑造孩子好個性”的好方法!《3-6歲,媽媽如何開發孩子的潛能》由雲曉主編。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初翻這本書時,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的結構安排得極其人性化。我是一個時間非常碎片化的職場媽媽,很多育兒書的篇幅太長,讓人望而生畏。但這本書的排版和章節劃分,明顯考慮到瞭我們這類讀者的需求。我發現它有很多小小的“實踐清單”和“觀察筆記”的模闆,這對我來說簡直是救星。我平時總想記錄寶寶的成長瞬間,但總是因為沒有閤適的方式而不瞭瞭之。這本書似乎預料到瞭這一點,將復雜的理論拆解成瞭可以立刻在客廳地闆上操作的小任務。我還沒有完全嘗試書中的所有活動,但光是看著那些步驟清晰的圖示和簡潔的文字描述,我就覺得掌握瞭一項新技能。它讓我意識到,開發潛能並不是非要去上什麼昂貴的早教班,而是藏在每天的擁抱、一次共同閱讀繪本,甚至是一次專注的眼神交流之中。這種“化繁為簡”的功力,非常值得稱贊,讓育兒這件事的難度係數瞬間降低瞭不少。
评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有一種魔力,它不是那種居高臨下的說教,而是充滿瞭對孩子世界最真誠的尊重。我常常在閱讀一些育兒書籍時,會因為那些“必須”、“應該”的措辭而感到焦慮,仿佛自己一不留神就會錯過什麼“最佳時機”。然而,這本書的文字基調卻異常平和、富有同理心。它似乎在告訴我:“沒關係,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節奏,我們要做的是成為他最好的觀察者和支持者。”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談及挫摺教育和情緒管理時所采取的態度,那不是簡單地告訴傢長如何“製止”負麵情緒,而是教我們如何與孩子一起“命名”並“穿越”這些復雜的情感。這種深層次的心理洞察,對於構建一個安全、有彈性的傢庭環境至關重要。讀完其中關於接納孩子“不完美”的章節後,我明顯感覺自己對待孩子的小脾氣多瞭一份耐心和理解,這比學會任何技巧都來得寶貴。
评分說實話,市麵上關於“潛能開發”的書籍多如牛毛,很多都傾嚮於介紹一些華而不實的“秘訣”,看完之後除瞭錢包空瞭,心靈上並沒有得到真正的充實。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將“潛能開發”重新定義為一種“生活方式的滲透”,而不是一項額外的“任務”。我特彆喜歡其中一個章節,似乎是關於如何設計一個“激發探索欲”的傢庭環境。它沒有要求傢長去購買昂貴的教具,反而鼓勵我們重新審視傢裏的舊物——一塊舊毯子如何變成秘密基地,一個紙箱如何成為火箭飛船的駕駛艙。這種低成本、高迴報的創造力培養方式,完全契閤瞭我追求的極簡和可持續的育兒觀。它讓我明白,真正的潛能,是植根於孩子與真實世界互動的渴望之中,而傢,就是最好的實驗室。這本書更像是一份“解放傢長”的指南,讓我們從繁重的“教育者”角色中抽身,重新享受和孩子一起“發現世界”的純粹樂趣。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直讓人眼前一亮,那種柔和的色調和充滿童趣的插圖,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注意力。我是一個新手媽媽,對如何引導我傢那個活潑好動的寶寶感到既興奮又手足無措。我特彆關注那些關於如何建立親子連接和早期認知啓濛的章節,雖然我還沒來得及細讀每一個角落,但從目錄和前言就能感受到作者那種細膩而堅定的育兒理念。它似乎不隻是提供一套“標準答案”,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鄰傢長輩在耳邊輕聲細語,分享著那些經過時間沉澱的智慧。我尤其期待書中關於如何通過日常生活中的小遊戲來激發孩子好奇心的部分,因為我傢寶寶對重復性的指令總是提不起興趣,我更希望能找到那種“潤物細無聲”的引導方法。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它不是那種高高在上、充滿理論術語的育兒聖經,而是一本真正能落到實處的、充滿人情味的育兒夥伴,讓人讀起來倍感親切和放鬆,感覺自己不是一個人在摸索前行。
评分我是一位偏愛實證和數據支持的讀者,所以對那些空泛的口號總是持保留態度。這本書在這一點上做得相當到位,它巧妙地將兒童發展心理學的基本原理融入到日常案例分析中,讀起來既有理論的深度,又不失實踐的溫度。例如,在討論到語言爆發期的問題時,作者不僅僅是建議多跟孩子說話,而是會解釋不同年齡段大腦對聲音刺激的敏感區域有何不同,以及為什麼重復性的韻律在構建語音識彆中如此關鍵。這種有理有據的論述,極大地增強瞭我對所學方法的信任感。我甚至因此去翻閱瞭一些相關的學術資料來交叉驗證,發現書中的建議都建立在成熟的早期教育研究基礎之上。對於那些希望在科學指導下進行育兒的傢長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既紮實又易懂的知識框架,讓人感覺自己不是在盲目跟風,而是在進行一項有明確目標的、科學的“潛能投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