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特殊需求孩子的正面管教
定价:32.00元
作者: 简·尼尔森, 史蒂文·福斯特,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6-05-01
ISBN:978755027544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家庭教育畅销书《正面管教》作者力作。
2.养育特殊需求孩子的“黄金准则”。
3.帮助孩子学会有价值的社会和人生技能
内容提要
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有一个幸福而充实的人生。特殊需求的孩子们有能力积极成长和改变。
运用正面管教的理念和工具,特殊需求的孩子们就能够培养出一种越来越强的能力,为自己的人生承担起责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与自己的家里、学校里和群体里的重要的人建立起深入的、令人满意的、合作的关系,从而实现自己的潜能。
这是家庭教育畅销书《正面管教》系列中一本针对特殊需求孩子的书籍,其作者既有正面管教理论的创始人,也有两位在研究、教育特殊需求孩子方面拥有超过25年丰富经验的特殊教育专家。
本书正是正面管教理论应用于特殊需求孩子教育领域的经典之作。其语言简洁、条理清晰,既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正面管教的理论,又结合十多个成功案例,详细说明了这些理论的具体运用方法。
目录
译者的话
引言
章“可是我的孩子不一样!”
第2章试试这些新镜头!
第3章理解大脑——你的和他们的
第4章积极的暂停
第5章汉娜的故事:认可并支持你的孩子的
第6章杰米的故事:增强孩子的归属感与价值感
第7章瑞奇的故事:影响你的孩子的潜能
第8章本吉的故事:进入你的孩子的世界
第9章娜塔莉娅的故事:给孩子提供建立情感联结和做出贡献的机会
0章戴蒙的故事:关注孩子,而不是关注标签
1章兰斯的故事:通过互动激励你的孩子
2章阿里的故事:相信你的孩子——自我实现的预言
3章综合运用:日常生活中的正面管教
结语/211
致谢/215
附录/219
作者介绍
【美】简·尼尔森(JaneNelsen)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加利福尼亚婚姻和家庭执业心理治疗师,美国“正面管教协会”创始人。她是7个孩子的母亲,22个孩子的奶奶或外祖母,还是2个孩子的曾祖母。曾经担任过10年的有关儿童发展的小学、大学心理咨询教师。她是18本著作的作者或合著者(被翻译成16种语言,在美国超过400万册,在美国之外的国家超过200万册),是众多育儿及养育杂志的顾问。
【美】史蒂文·福斯特(StevenFoster)具有资质的正面管教导师、职业临床社会工作者,美国正面管教协会品质与资质委员会负责人。他曾参与、领导并设计过很多治疗计划。
【美】艾琳·拉斐尔(ArleneRaphael),具有资质的正面管教导师、执业特殊教师,有超过25年为患有自闭症谱系障碍和其他特殊需求的孩子服务的经验。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没有局限在“如何让孩子听话”这个狭隘的目标上,而是致力于培养孩子的内在动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注意到,书中有好几处都强调了“赋权”(Empowerment)对孩子成长的作用。它引导我们思考: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一个只会服从权威的人,还是一个有能力为自己选择负责的人?这种宏大的教育愿景贯穿始终。我个人最欣赏的是它处理“错误”的态度。作者将错误视为最好的学习机会,并提供了一套系统的方法来“复盘”错误,而不是草草翻篇。书中对“羞耻感”和“内疚感”在管教中的负面影响分析得极其透彻,让我开始反思自己过去无意中对孩子造成的那些心理阴影。这本书的文字密度很高,信息量巨大,但因为它是由一个个可操作的小单元组成的,所以消化起来并不会觉得压力山大。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每次都能从中提取新领悟的厚重之作。
评分这本书对于处理日常的亲子冲突,简直是急救包级别的存在!我特别喜欢作者在介绍各种策略时,总是附带一个“家长自测问卷”,让我们先审视自己的心态和准备度。这就像给技术操作前先做系统检查一样重要。我以前总是冲动行事,现在学会了在行动前,先用书里教的“暂停三秒钟”技巧来冷静下来。书中关于如何处理“兄弟姐妹间的争吵”那一章,提供了非常实用的“中立第三方”介入模式,避免了家长不自觉地偏袒任何一方。而且,这本书的论述充满了对孩子潜能的坚定信念,读着读着,自己好像也被赋能了,对未来充满信心。它教会我,管教不是一场权力斗争,而是一场需要智慧和耐心的合作项目。对于希望建立平等、互信家庭关系的父母来说,这本书提供了清晰、温暖且富有操作性的蓝图。它让我看到了,教育孩子可以如此充满力量而又充满爱意。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的排版和插图设计非常用心。它不像有些育儿书那样文字堆砌,而是大量运用了流程图和关键概念的视觉化呈现,即便是阅读时间碎片化的家长也能快速抓住重点。尤其是关于“积极倾听”的技巧部分,作者提供了一张“倾听雷达图”,详细列出了无效倾听和有效倾听的区别,我甚至把那张图打印出来贴在了冰箱上。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带着一种非常坚定的、不退让的温和力量。它不鼓吹无原则的溺爱,而是明确指出,爱的前提是尊重和界限。书中有一个案例分析,是关于孩子长期撒谎的问题,作者提供的解决方案完全颠覆了我过去“抓到就严惩”的旧观念,转而从“为什么需要撒谎”这个核心需求入手。这种深度挖掘根源的态度,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一般的育儿指南,更像是一本家庭关系的深度修复手册。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管教”这个词的理解都升华了。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得很有逻辑性,像是一步步引导你从认识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路线图。我个人特别喜欢它对“后果自然与逻辑后果”的区分讲解,这点很多市面上的管教书籍容易一带而过,但这本书却花了大量的篇幅来拆解。我试着在家里应用了书里提到的“后果日志”,记录孩子行为发生前后我的反应和孩子的情绪变化,效果惊人。之前我总觉得孩子不听话是故意跟我作对,读完后才意识到,很多时候是因为我自己的“反应”模式出了问题。书中很多章节都在强调家长自身的“情绪稳定度”,这对我这个容易被孩子点燃怒火的家长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它没有给我们提供那种“一劳永逸”的速效药方,反而是提供了一套动态的思维框架,让你在面对突发状况时,能够迅速切换到解决问题的模式,而不是陷入指责和惩罚的怪圈。对于想要深入理解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家长来说,这本书的理论深度和实践指导的平衡拿捏得非常好。
评分天哪,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新手家长量身定做的!我最近才开始接触正面管教的理念,本来还挺迷茫的,结果翻开这本书,就像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宝藏。作者的文笔特别亲切,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读起来非常舒服。她把一些复杂的情绪管理和行为引导的理论,用非常生活化的例子讲得明明白白。比如,她分享了自家孩子在超市发脾气时的处理方法,那种真实感瞬间拉近了和读者的距离。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共情”的部分,以前总觉得夸奖和鼓励就是“正面”,这本书却深入剖析了如何真正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而不是只盯着表面的“坏行为”不放。书里有一章专门讲如何设立清晰的界限,同时又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我以前在这方面总是做得不好,常常是吼完又后悔。这本书提供的具体脚本和练习,让我茅塞顿开,感觉自己终于有工具可以去实践了,而不是光停留在理论层面。强烈推荐给所有想用更智慧、更温柔的方式与孩子沟通的父母!这本书不仅仅是教你如何“管教”,更是教你如何“连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