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孩子爱吃的一日三餐 |
| 作者 | 王松青 |
| 定价 | 29.80元 |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 ISBN | 9787122242303 |
| 出版日期 | 2016-01-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精英职场妈妈手把手教授亲子厨房经验,让你上得职场,下得厅堂。 本书均为宝宝爱吃的菜品,并且由儿科专家审定。大量操作步骤图展示,即使没下过厨房的人也能一看就会。早餐、晚餐、零食应有尽有,制成的菜品食材、形态、口感都适合孩子,操作也不复杂,无须专业水平或特别技巧,厨艺不佳者完全可以做到。更有多种基础知识,从妈妈经验给读者以贴心指导。附有食材颜色替换表、儿童罩衣手工制作等实用知识。更有配套二维码视频,让您亲见亲子厨房的制作全过程。心动了吧?赶紧试试吧。 |
| 作者简介 | |
| 审定专家:王松青 三甲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青岛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贾娟 80后妈妈,网名西贝如月,毕业于青岛大学新闻传播系,曾任新东方培训机构HR总监,现留学德国。热爱生活、专注工作的金牛女人,喜欢制作美食、读书、写作与旅行,热心亲子教育和人才培养。 |
| 目录 | |
| Part1快乐的亲子厨房 孩子成长必需营养素◆2 针对孩子挑食有巧招◆4 需要纠正的喂养误区◆6 常用工具及使用方法◆7 怎样给食物做造型和装饰◆9 如何保证厨房安全◆12 Part2孩子爱吃的创意早餐 小鸡水煮蛋◆15 心形煎鸡蛋◆17 田园炒彩蔬◆19 双色小饼◆21 蜗牛◆23 圣诞树沙拉◆25 七星瓢虫三明治◆27 蛋心三明治◆29 黄金馒头夹◆31 蛋包饭◆33 菠萝虾仁炒饭◆35 向日葵米饼◆37 五彩蔬菜卷◆39 熊掌汤圆◆41 糯米烧麦◆43 蔬菜面条◆45 维生素披萨◆47 营养寿司◆49 趣味南瓜小馒头◆51 奶黄包◆53 Part3孩子爱吃的幸福午餐 棋子蔬菜蛋卷◆57 五谷凤尾虾球◆59 玉米虾团◆61 紫薯小饼◆63 花样鸡肉卷◆65 奶油黄刺球◆67 蓝莓山药◆69 松仁彩虹丁◆71 翠竹报春◆73 太阳肉◆75 红白小兔子◆77 七彩番茄汤◆79 穿肠意面◆81 红果饭团◆83 鸭丫咖喱饭◆85 芝麻营养饭团◆87 小蜜蜂寿司◆89 小提示 ◎菜名前带,有对应的二维码视频。 ◎带是可以同宝宝一起操作的步骤。 Part4孩子爱吃的温情晚餐 圆圆蘑菇宝◆93 鲜蔬鸟巢◆95 蛤蜊炖蛋◆97 肉末蒸蛋◆99 豆腐酿香菇◆101 豆腐宝盒◆103 清炒豆腐皮◆105 金针菇豆皮卷◆107 苹果鸡翅◆109 蜜汁南瓜山药泥◆111 花开芙蓉虾◆113 五谷南瓜◆115 紫薯苦瓜圈◆117 茄汁花鱼块◆119 萌趣饭团◆121 银耳莲子红枣羹◆123 番茄米饭盅◆125 四色小汤圆◆127 小猪豆沙包◆129 黄花蒸饺◆131 Part5孩子爱吃的加餐零食 原味芒果布丁◆135 双味奶布丁◆137 肉米花◆139 夹心热狗棒◆141 香酥鱿鱼圈◆143 酸奶盆栽◆145 水果串◆147 香蕉布丁卷◆149 奶香蛋黄小酥饼◆151 附录 食材颜色替换◆152 手工制作宝宝罩衣◆153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
| 序言 | |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进行了一次心灵上的放松。我发现作者的文笔非常细腻、富有生活气息。她分享的那些小故事,比如孩子第一次尝试酸味食物时夸张的表情,或者因为吃到自己喜欢的食物而发出的满足的“嗯”声,都让我感同身受。这让我觉得,做饭这件事,不必追求完美,只要是充满爱意的,就是最好的。书中很多食谱都强调“应季食材”的使用,这不仅是对环境的尊重,也能保证食材的最新鲜和最高营养价值。我跟着书中的指引去菜市场购买当季的菠菜和豌豆,发现味道确实比反季节的要好上好几个档次。它教会我放慢节奏,去感受食物本身的美好,而不是被外界的各种“标准”裹挟着前行。这本书的温度感,是我在其他很多技术性强的育儿书籍中学不到的。
评分说实话,我买这本书之前,对市面上那些所谓的“育儿美食宝典”已经有点审美疲劳了。大多都是图文并茂,看起来漂亮,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处处是坑——要么材料难找,要么步骤复杂到需要提前半小时准备,根本不符合我们忙碌的上班族父母的日常节奏。然而,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的“实用主义”精神。它不是在炫耀厨艺,而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我尤其喜欢它关于“如何利用周末时间进行备餐”的那一章节。作者非常体贴地设计了一套“周日批量制作”的方案,比如一次性蒸好几份基础的米糊或肉泥,然后分装冷冻。这样一来,工作日晚上只需要花十分钟加热和组合,就能为孩子端上一顿热乎乎的饭菜。这种规划能力极大地减轻了我的精神负担。书里的排版也做得很人性化,很多关键信息是用醒目的图标或加粗字体标注出来的,即使在厨房手忙脚乱的时候,也能快速定位到需要的温度或时间参数,这点小设计,深得我心。
评分这本关于家庭日常饮食的书,简直是新手父母的救星!我记得我刚开始做辅食那会儿,简直手忙脚乱,各种食材的搭配比例、烹饪时间和注意事项,看得我一头雾水。市面上那些动辄上百种食谱的书,翻起来像是在看专业论文,让人望而生畏。但是这本书,它完全不一样。它把三餐的逻辑梳理得非常清晰,从孩子不同月龄的生长发育特点出发,推荐的食谱既营养均衡,又操作性极强。比如,它对“如何巧妙地隐藏蔬菜”这一点,真是下了不少功夫,我的宝宝现在居然主动去吃西兰花泥了,这简直是奇迹!而且,作者在讲解每一个步骤时,语气都非常亲切,就像邻居家经验丰富的大姐姐在传授秘诀,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我特别欣赏它对食材安全性的强调,从挑选到清洗,每一个细节都反复叮嘱,这对于我们这些对孩子入口东西格外谨慎的家长来说,是定心丸一般的存在。我强烈推荐给所有正处于“辅食炼狱”期的家长们,它真的能让你感受到,原来给孩子做饭也可以是一件充满乐趣和成就感的事情。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不仅仅是一本食谱集,更像是一本家庭营养教育的入门指南。我过去总是凭感觉喂孩子,总担心是不是蛋白质不够,是不是维生素缺了。这本书没有采用枯燥的表格来列举营养成分,而是通过“这道菜主要补充什么能量”这样的描述,让我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膳食结构的重要性。比如,它会解释为什么要在上午提供富含铁的食物,以及如何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来提高吸收率。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远超死记硬背。另外,它对处理“孩子挑食”这个问题提供的建议也十分有建设性。作者提出的“多感官刺激法”,鼓励我们将食物的颜色、形状做得更有趣一些,而不是简单粗暴地“不吃就饿着”。我试着用书里的方法把南瓜泥做成小花的形状,宝宝的接受度明显提高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培养的是家长长期科学喂养的思维模式,而不是应急的食谱速查手册。
评分这本书在应对突发状况方面的表现也相当出色,这绝对是资深家长们非常看重的一点。例如,当孩子因为感冒或者出牙不适而食欲不振时,我们往往会束手无策。这本书专门设置了一个小章节,专门针对不同“小毛病”时的饮食调整提供建议。比如,生病时要避免油腻,推荐清淡的米汤和蒸蛋羹,并且给出了精确到克数的调整建议,而不是泛泛地说“少吃点”。更让我惊喜的是,它还考虑到了“社交场合的喂养问题”。在“外出就餐怎么办”一节中,它指导家长如何在餐厅环境下,巧妙地从大人菜肴中提取出适合宝宝的部分,并简单处理,避免了在外面不得不喂不健康零食的尴尬局面。这种对真实生活场景的预判和解决方案,显示出作者对育儿过程的深刻理解和同理心,让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