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真正的蒙氏教育在家庭:50个经典探索游戏造就孩子认知力
定价:48.00元
作者:【美】白玛琳(Marlene Barron, Ph.D.)【马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5-01
ISBN:978750866909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蒙台梭利教育,发掘孩子一生内驱力的教育
真正的蒙氏教育,是尊重孩子本性的教育
真正的蒙氏教育,是2~10岁孩子迫切需要的教育
真正的蒙氏教育,要求家长准备*适合的环境,提供*恰当的支持
真正的蒙氏教育,在家庭。
国际幼教教母白玛琳亲自设计的50个
经典蒙氏探索游戏,培养孩子敏锐的认知力。
全面渗透蒙氏教育理念精髓,逐级递深,
家长利用家庭时间和日常事务,蒙台梭利教育,发掘孩子一生内驱力的教育
真正的蒙氏教育,是尊重孩子本性的教育
真正的蒙氏教育,是2~10岁孩子迫切需要的教育
真正的蒙氏教育,要求家长准备*适合的环境,提供*恰当的支持
真正的蒙氏教育,在家庭。
国际幼教教母白玛琳亲自设计的50个
经典蒙氏探索游戏,培养孩子敏锐的认知力。
全面渗透蒙氏教育理念精髓,逐级递深,
家长利用家庭时间和日常事务,
就能培养敏于认知的孩子,
同时建立积极深厚的亲子情感。
特别适合认同新式教育理念的2-10岁孩子的父母。目录
章关注我们自己, 以及身边的小生命
1、把自己填起来
2、搭骨架
3、身体里的故事
4、动起来
5、平衡感
6、千差万别的脚
7、调查蚂蚁
8、蠕虫计划(简洁版),一罐蠕虫
9、蠕虫计划(完整版),蠕虫箱
10、蛛网画廊
11、蓝色燕麦片
12、蜗牛的踪迹
13、蜗牛壳有螺旋
14、水底世界
第二章蓝绿色星球
15、活的/不是活的
16、生命卡
17、晚间散步
18、月夜
19、定向越野!
20、火山
21、恐龙时间轴
22、收藏家的背包
23、生根发芽
24、调查蒲公英
25、找对树
26、收集木头
27、口袋花园
28、风帽
29、做风筝
30、踩影子
31、画影子
32、水坑做的镜子
33、人工降雨
34、液体固体圆舞曲
35、罐子里的元素
36、温暖的风
第三章有趣的技术
37、吸管盒
38、剪刀评测
39、操场模型
40、我的房子
41、物理盒子
42、肉桂卷里的化学
43、仓鼠之家
44、做一个更好的狗盆
45、袜子做的秤
46、下沉或上浮
47、拆解电话
48、观察轮子
49、电与光
50、我的小灯
作者介绍
白玛琳教授从事蒙台梭利教育已经超过50年,是国际蒙台梭利教育领域的先驱,被誉为“国际幼教教母”。她是美国纽约大学教授,美国蒙台梭利协会前任会长,美国蒙台梭利教师培训认证委员会前任理事,美国蒙台梭利协会东南亚事务执行大使。她创办了斯坦藤岛蒙台梭利学校,曾任纽约市西部蒙台梭利学校的校长。
白玛琳教授一直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推广蒙台梭利教育法,她在北美洲、欧洲、亚洲和非洲等世界各地做过多次蒙台梭利教师培训。近十年来,她专注于促进亚洲蒙台梭利教育的发展,重点在中国和俄罗斯推广蒙台梭利教育。
骆思洁是莱斯利大学早期教育专业硕士,在美国波士顿具有10年的蒙台梭利早教教师经验。目前,她是中国蒙台梭利教育项目的顾问和教育专家。
文摘
序言
这本《真正的蒙氏教育在家庭:50个经典探索游戏造就孩子认知力》听起来就像是为我们这些在家里摸索如何科学育儿的父母准备的宝典啊!我最近正好在为我家那个精力旺盛的小家伙寻找一些既能玩得开心又能学到东西的活动。市面上关于蒙特梭利教育的书籍实在是汗牛充栋,很多讲的理论都深奥晦涩,拿到家里实施起来总觉得隔着一层纱,总担心自己理解不到位,反而把孩子带偏了。我尤其看重“经典探索游戏”这个关键词,这说明它不是那些哗众取宠、玩一次就丢在一边的玩具清单,而是经过时间检验、真正能触及孩子内在成长需求的活动。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那种细致入微的指导,不仅仅是告诉我“做什么”,更重要的是“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在孩子操作过程中,我这个观察者和引导者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比如,关于感官训练的部分,我特别期待能看到如何利用家中唾手可得的材料,搭建出既安全又充满挑战性的环境。毕竟,蒙氏教育的核心魅力就在于它将学习融入生活,让孩子成为自己探索的主人。如果这本书能真正实现“将专家的理念转化为家庭可操作的实践”,那它绝对是每个注重早期教育的家庭书架上不可或缺的一本工具书,它承诺的不仅仅是认知力的提升,更是对孩子独立性和内在秩序感的培养,这才是为人父母最深切的期盼。
评分说实话,我对市面上很多所谓的“教育秘籍”都抱持着一种审慎的态度,毕竟每个孩子的成长轨迹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灵丹妙药。但是,当看到这本书的书名中提到了“50个经典探索游戏”,我的兴趣立刻就被勾起来了。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有效地平衡孩子的自由探索与家长的适当引导之间的关系?很多时候,家长一不小心就变成了“监督者”而非“协助者”,反而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我非常好奇,这50个游戏是如何被精心挑选出来的,它们是否涵盖了精细动作、逻辑思维、语言发展等多个关键领域?我期待的不是那种堆砌式的游戏列表,而是具有内在逻辑和递进关系的课程设计。比如,一套关于空间感的练习,应该如何从二维的平面认知逐步过渡到三维的构建?另外,书籍的作者背景“【美】白玛琳”也让我觉得这套方法论可能吸收了西方教育体系中注重实践和个性化发展的精华。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阐述每一个游戏的准备材料、操作步骤,以及最重要的——家长提问的技巧。因为在蒙氏教育中,一句恰当的提问比直接给出答案更能激发孩子的思考,这点非常考验家长的功力,如果这本书能在这方面提供实战范例,那就太棒了。
评分我最近一直在为我的孩子如何从“模仿式学习”过渡到“主动建构知识”而苦恼。我们现在用的大部分早教App或者绘本,虽然色彩鲜艳,互动性强,但总感觉孩子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不是主动地去“发现”知识。因此,这本关于“真正的蒙氏教育在家庭”的书籍,对于我来说,简直就是一剂清醒剂。我非常看重“认知力”这个核心目标,这里的认知力,我理解的绝不仅仅是背诵多少单词或者认识多少形状,而是孩子理解事物内在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设想这本书会提供一系列围绕日常生活场景设计的活动,比如如何用豆子和勺子进行专注力练习,或者如何通过整理衣橱来建立分类和序列的概念。我希望这些游戏设计能体现出蒙氏教育中“工作即学习”的哲学,让孩子在看似简单的重复劳动中,建立起对秩序的内在需求和强大的执行力。如果书中的设计能够做到让孩子在“做”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理解数学、科学的初级概念,那它就超越了一般的益智游戏手册的范畴,真正成为了家庭教育的指南。
评分我最近一直在尝试减少孩子对电子屏幕的依赖,但发现如果不用一些高质量的、能够抓住孩子注意力的替代品,效果往往不佳。这本书提到的“50个经典探索游戏”,让我看到了希望。我期待的是,这些游戏的设计能够达到一种近乎“魔力”的吸引力,让孩子主动放下平板电脑,转而投入到真实的、三维的世界中去探索。我特别关注的是“认知力”的提升,这在现代社会中,意味着信息筛选和深度思考的能力。我希望书中的活动能够引导孩子进行“错误修正”,也就是当孩子操作不当时,教具本身就能提供反馈,而不是依赖家长的指正。这才是培养孩子自我纠错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一步。如果这50个游戏能像乐高积木一样,具有极高的可重玩性和可拓展性,允许孩子在掌握了基础操作后,自行设计出更复杂的玩法,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就不仅仅是提供了一套固定的游戏方案,而是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孩子无限创造力的大门。我非常期待能从中找到那些能让我的孩子在专注中忘记时间、在操作中体验到“我能行”的宝贵瞬间的活动。
评分从一个资深“育儿经验交流群”成员的角度来看,市面上流传的育儿理念常常相互矛盾,让家长们无所适从。有些人推崇“富养”,有人强调“放养”,而我总觉得,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在一个安全、有序、充满尊重的环境中,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因此,这本书中“真正的蒙氏教育”的定调非常吸引我。我希望它能明确区分出哪些是蒙氏教育的“核心精髓”,哪些是容易被误解的“表面操作”。例如,蒙氏教具的使用,很多人只关注教具本身的设计,却忽略了教具背后的教学意图。我期望这本书能深入剖析这50个探索游戏的“设计原理”,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选用特定的材质、特定的尺寸,以及为什么强调单项技能的重复练习。这种深度解析,对于我们这些渴望扎实掌握教育理念的家长来说,至关重要。它应该能帮助我们建立起一套清晰的教育观,不再被各种新潮的育儿口号所左右,而是专注于为孩子打造一个真正有利于其心智成长的家庭环境,这种建立在理解之上的实践,才更具持久的生命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