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介绍:
一本指导产后(月子)调养与恢复的书
为新妈妈产后恢复
照料新生宝宝提供了科学的建议和指导
通过科学饮食、合理运动,调理好体质
让身体得到快速恢复
作者
王琪
北京妇产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近30年实践
目录
章 坐月子,从产前开始
生宝宝是一生中的大事,从入院到出院,准爸爸、准妈妈们要解决大大小小无数个问题,临近生产,妈妈和家人免不了紧张和兴奋。准备好各项用品,提前了解分娩的过程,也是必不可少的功课。
16 临产前的准备
16 入院用品,一个都不能少
21 何时到医院待产
23 分娩征兆,准妈妈应该提早知道
27 紧张,静待宝宝来临
28 几件用品及使用方法
28 哺乳文胸:让乳房随时处在状态
28 一次性防溢乳垫:避免“湿胸”尴尬
29 内裤:私处护理好,预防各种妇科病
30 月子帽:防止产后头风
31 产后专用卫生巾:少疼痛,带来贴身的舒适感
32 骨盆带:避免大屁股
34 束腹带:让身材更快地苗条起来
35 选择剖宫产,你需要知道的事
35 什么情况需要剖宫产
36 剖宫产有风险
37 顺产进行时
37 顺产的好处
38 临产前要排空大小便
39 顺产当天要吃对
40 顺产的3个产程
45 选择适合的分娩姿势
47 缓和产痛的几种姿势
48 不同产程的姿势
50 顺产时可能会遇到的几种意外
是真的吗?
53 一旦发生破水,胎儿就会缺氧,必须尽快分娩,是真的吗?
54 打催产针可以生得快点儿,少宫缩时的痛苦,是真的吗?
55 临产时多吃巧克力可补充体力,是真的吗?
56 胎儿要是臀位,就得剖宫产,是真的吗?
57 高度近视的孕妇自然分娩时容易视网膜脱落,是真的吗?
第二章 顺产妈妈产后一周的关键调养
顺产会消耗妈妈大量的体力,所以产后必须注意及时补充营养,尽快恢复体力,才能更好地担负起照护宝宝的重任。
60 分娩当天:需要足够的营养支持
63 产后第二天:尽早下床活动
66 产后第三天: 调整身心,让母乳源源不断
69 会阴侧切是怎么回事?
70 侧切伤口疼痛怎么办?
71 会阴侧切后应怎样护理?
72 侧切伤口拆线后裂开怎么办?
72 会阴侧切影响性生活吗 ?
73 为什么我总是忽然就想哭?
是真的吗?
74 顺产妈妈肚子不易恢复,还会出现阴道松弛、长痔,是真的吗?
74 妈妈个子小,顺产会无力,是真的吗?
75 剖宫产要打开肚皮,会大伤气,是真的吗?
75 剖宫产比顺产出现意外的可能性小,是真的吗?
75 自然分娩时,宝宝被阴道挤过之后,会更聪明,是真的吗?
第三章 剖宫产妈妈产后一周的关键调养
剖宫产的妈妈,要承受更大的痛苦,精心的饮食调理和生活护理,能上缓解疼痛,让伤口愈合,帮助她们尽快恢复体力。
78 手术当天:排气后可以喝点汤和稀粥
82 产后第二天:以半流食为主
86 产后第三天:可以吃点肉
88 产后第四天:多样化的食物保证母乳营养
91 产后第五天:别被困扰
94 剖宫产后伤口疼痛怎么办?
95 剖宫产伤口发炎怎么办?
96 剖宫产后睡觉该怎么睡?
97 剖腹产后多久能用束腹带?
97 很担心剖腹产难看,要怎么做?
是真的吗?
98 剖宫产后,再生宝宝也必须剖宫产,是真的吗?
98 剖宫产的宝宝抵抗力比顺产宝宝弱,是真的吗?
99 剖宫产有助于维持身材,是真的吗?
99 剖宫产的宝宝没奶吃,是真的吗?
第四章 坐月子重要的是吃好
分娩消耗了妈妈大量的体力,一定要及时补充营养,这不仅能让身体更快恢复,也能为宝宝提供富有营养的乳汁。
102 产后周:高蛋白、高热量的开胃菜
104 产后第二周:促进气恢复的气血双补餐
106 产后第三周:提高母乳质量的催乳餐
108 产后第四周:平衡饮食,帮助身体完全恢复
110 第五周及以后:重质不重量,哺乳两不误
112 坐月子必吃的15种食物
112 小米健脾胃,补虚损,帮助快速恢复身体
114 黄豆提高乳汁质量
116 红小豆,通乳,消水肿
118 花生养血止血,预防产后贫血
120 银耳滋阴补气,润肠
122 木瓜让乳汁源源不断,还能
123 香菇增强抵抗力
124 红枣让气血足、睡眠好
125 莲藕开胃补气,滋阴养血
126 鸡蛋新妈妈的蛋白质来源
127 红糖化瘀镇痛,促进恶露排出
128 鲫鱼补虚通络,催乳
129 乌鸡调理产后气虚、血虚
130 牛肉提高母乳中的铁、锌含量
是真的吗?
132 月子里多吃鸡蛋恢复得更快,是真的吗?
132 产后不能喝水,只能喝米酒,是真的吗?
133 月子里吃蔬菜水果会伤脾、伤牙,是真的吗?
133 产后必须卧床休息,否则会内脏下垂,是真吗?
第五章 产后常见不适的护理与调养
俗话说,月子病月子里治,月子里精心调养,不仅能扫除各种不适,还能让你的体质得到的提升。
136 产后恶露不尽
138 产后
142 产褥热
144 产后
146 产后抑郁
152 产后贫血
155 产后
158 腰酸背痛
161 乳房肿胀
162 乳头皴裂
163 急性乳腺炎
164 奶水不足
是真的吗?
167 月子里一定要捂,以免将来落病根,是真的吗?
167 月子里不能洗澡、洗头和刷牙,是真的吗?
169 产后多喝红糖水能,是真的吗?
169 月子里要禁盐,是真的吗?
第六章 快速恢复好身材
产后6个月内是恢复身材的黄金时间,只要在这段时间合理安排好饮食和运动,都能很快重现往日的风采。
172 产后
172 产后三原则
173 产后,抓住关键的6个月
174 塑身运动轻松做
178 饮食,不只是节食
180 产后皮肤紧致
183 吃对食物,让皮肤紧致如初
183 自我按摩,让松弛的皮肤一点点恢复弹性
184 产后
184 饮食配合必不可少
185 适当使用产品
186 产后
186 别担心,妊娠斑会自己消退
187 食物大盘点
188 皮肤护理是基础
189 剖宫产淡化
189 别抓挠,防感染
190 术后护理要到位
190 正确按摩可消
191 如果很难恢复,不如积极面对
192 产后防脱发
192 脱发是因为激素变化
192 愉悦的心情可少脱发
193 饮食和护理都不能少
194 防止乳房下垂
194 母乳喂养避免下垂
195 护理得好,乳房才会挺拔
196 爱运动的妈妈都“挺美”
197 坚持哺乳让你恢复得更快
第七章 宝宝的喂养与护理
月子期间,妈妈不仅要恢复身体,照顾宝宝也是一项繁重的工作。了解一些照顾新生宝宝的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202 各种特殊情况的喂养
202 早产宝宝怎么喂
204 双胞胎宝宝怎么喂
206 宝宝怎么喂
208 黄疸宝宝怎么喂
210 剖宫产妈妈怎么哺乳
211 乳房异常时怎样哺乳
213 母乳不足时怎么喂
215 宝宝的基础护理
215 眼、耳、口、鼻、皮肤的护理
216 脐带、生殖系统、臀部的护理
218 为宝宝洗脸、洗头发、洗澡
221 给宝宝剪指甲、理发
222 测体温
222 换尿布及纸尿裤
224 宝宝吃饱了吗
226 读懂宝宝的声音
227 大小便是否正常
228 让宝宝安稳地睡觉
230 新生儿常见状况及处理
232 宝宝吐奶怎么办
234 得了湿疹怎么办
236 宝宝腹泻了怎么办
附录
238新生儿抚触
这本“坐月子调体质月子 书产后书产后食谱月子餐食谱如何坐月子月子食谱坐月子书科学坐月子产后恢复书 图片色”我买了之后,感觉它在产后情绪管理这个环节的处理上,简直是神来之笔。我原以为这类书籍大多会聚焦于身体的恢复和月子餐的制作,毕竟是“食谱”和“调体质”的名头摆在那里。但这本书里,专门辟出了一章来谈论新妈妈产后的心理落差和激素波动带来的情绪起伏。它没有用那种生硬的、说教式的口吻,而是用了很多真实案例和过来人的经验分享,让我感觉非常亲切。比如,它详细分析了“产后抑郁”和“产后情绪低落”之间的细微差别,并且给出了非常实用的自我调节小技巧,比如如何和伴侣有效沟通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一味地忍耐。书中建议的“每日十分钟正念呼吸法”我坚持下来后,确实感觉到焦虑感有了明显的缓解。更让我惊喜的是,它推荐了一些非常简单易行的“情绪急救包”概念,里面包含了一些能迅速带来愉悦感的小物件和活动,比如特定的香薰、舒缓的音乐列表,甚至是如何快速整理一下床铺以重获掌控感的小窍门。这些细节的设置,让这本书超越了传统的产后护理指南,更像是一位贴心、懂你的闺蜜在身边陪伴。这种对“内在恢复”的重视,绝对是它区别于市面上其他同类书籍的最大亮点,让我觉得物超所值,因为它照顾到了我最脆弱、最需要被理解的那一部分。
评分我最欣赏这本书的一点,是它对“科学喂养”与“传统习俗”之间的平衡艺术探讨得极其到位。市面上很多产后书籍要么是完全倒向西方的“科学”标准,把所有传统习俗都斥为糟粕;要么就是泥古不化,要求产妇完全遵从老一套,让人无所适从。这本书的处理方式则非常成熟和人性化。它没有全盘否定传统坐月子的智慧,而是用现代营养学和生理学的视角去解构和优化这些传统做法。比如,对于“恶露排出”期间的饮食禁忌,它不仅解释了传统上的原因,还结合了现代医学对炎症反应和子宫恢复的认知,给出了既能保证营养摄入,又不过分油腻的替代方案。书里有一段关于“捂月子”的讨论,它没有简单地反对或支持,而是详细分析了不同地区气候和现代居住环境的差异,指导读者如何根据自身体质和环境来决定保暖的度,避免过度捂热导致的中暑或汗液排不畅。这种尊重文化背景,同时强调个体差异的写作风格,让我这个既想遵循长辈期望,又希望科学坐月子的新妈妈,找到了一个完美的交汇点。它提供的是一个思考框架,而不是一套僵硬的指令,这对于自主性较强的现代女性来说,简直太重要了。
评分关于“食谱”的部分,虽然不是这本书的主打,但其体现出的食材选择的精妙与季节性调理理念,实在值得称赞。很多月子餐食谱的通病是食材过于固定,比如永远是猪蹄、花生、红枣,吃到后期会让人味觉疲劳,而且营养结构也可能过于单一。这本书的食谱设计明显融入了“动态调理”的概念。它将整个月子期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比如第一阶段的“排净与收缩”,第二阶段的“滋补与修复”,第三阶段的“健体与回春”。每个阶段推荐的食材和烹饪方式都会随之变化。举个例子,在强调子宫恢复的初期,它推荐了更多富含铁质和温性利水的食材组合;到了后期,则会着重加入健脾胃、帮助乳汁质量提升的粗粮和时令蔬菜。最棒的是,它还提供了很多“快速替换方案”,如果家里刚好没有某种特定的药材或食材,它会立刻给出几种同样具有相似功效的替代品,这对于平时需要快速备餐的忙碌妈妈来说,无疑是极大的便利。这种细致入微,又充满灵活性的食谱编排,体现了作者深厚的专业功底和对实际操作的深刻理解。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视觉呈现,是我在众多育儿书中感受到的一个“惊喜包”。我购买的是带有“图片色”的版本,本以为会是一些老套的、低像素的食物照片。结果完全出乎意料!它的配图质量非常高,不仅是食物的成品图拍得赏心悦目,让人看了就有食欲,更重要的是,那些操作步骤的图示清晰到令人感动。比如演示如何正确地包裹艾草包、如何操作特定的产后拉伸动作,这些图示的线条简洁明了,关键的受力点和肌肉群都有明确标注,完全避免了文字描述可能产生的歧义。而且,整本书的色调处理非常柔和,大量使用了米白、淡绿和暖黄等色系,阅读体验极为舒适,即使在灯光不那么充足的夜晚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这种对用户体验的重视,从内页设计到纸张的触感都能体现出来,让人在身心俱疲的产后阶段,拿起这本书时,能感受到一种莫名的平静和被尊重的体验。它成功地将一本实用的工具书,打造成了一件让人愿意珍藏和反复翻阅的“伴读品”。
评分这本书在产后身体机能恢复的进阶指导方面,简直就是一本“宝典”,远超出了我预期的“食谱”范畴。我原本以为它会集中在产后前两周的清汤寡水阶段,但令我惊喜的是,它对“中期与后期恢复”的规划非常细致,尤其是在骨盆和腹直肌分离的自我评估与初步干预上。书中用清晰的图解展示了如何通过简单的居家自测来判断自己的腹直肌分离程度,并且针对不同程度给出了不同强度的、温和的自我修复运动建议。这些动作的难度设置非常合理,即使是身体还比较虚弱的妈妈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起点,完全不用担心运动过猛造成二次损伤。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还涉及到了“产后性生活重建”这一敏感话题。它不是简单地给出一个时间点,而是从心理准备、盆底肌恢复、以及伴侣沟通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探讨,提供了一套非常温柔且全面的指导,帮助夫妻双方安全、舒适地回归亲密关系。这种对产后生活方方面面都给予深入关照的态度,让我觉得这本书真正做到了“全方位产后恢复”的承诺,而不是只停留在表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