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前必读】:
本店销售的书籍品相可能因为存放时间长短关系会有成色不等,请放心选购。
付款后,不缺货的情况下,48小时内发货,如有缺货的情况下,我们会及时在聊天窗口给您留言告知。
发货地北京,一般情况下发货后同城次日可以到达,省外具体以快递公司运输为准。
望每位读者在收货的时候要验货,有什么意外可以拒签,这是对您们权益的保护。
注意:节假日全体放假,请自助下单;如需帮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祝您购物愉快!商家热线:010-57272736
基本信息
书名:食帖:酒的全事典
定价:69.80元
作者:林江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0867983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上帝造水,人类造酒。《酒的全事典》是超人气内容品牌「食帖WithEating」的第21本书,也是一本百科类的酒品指南书。书中将酿造酒、蒸馏酒和调制酒三大类进行详细介绍,中国、日本、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全球十多国国家酒文化探寻,近100种酒原料到特点超详解。
更有与酒相关的食谱大放送,另特附酒与健康实用性海报。
食帖WithEating,超人气内容品牌,探索有关食物的生活方式。
现已出版21本特集书 3本“食帖Lab”图书,全国同期热售。
《食帖01:Brunch吧!没那么赶时间》
《食帖02:只为喝杯好咖啡》
《食帖03:食鲜*高》
《食帖04:肉!肉!肉!》
《食帖05:全宇宙都在吃甜品》
《食帖06:理想身材,吃即王道!》
《食帖07:大丈夫生于厨房》
《食帖08:自给自足指南书》
《食帖09:了不起的面包》
《食帖10:早餐,真的太重要了》
《食帖11:美食漫画万岁!》
《食帖12:厨房,治愈人生的避难所》
《食帖13:腐的品格!初心者的发酵料理书》
《食帖14:小聚会教科书》
《食帖15:便当灵感集》
《食帖16:大满足!就爱锅料理》
《食帖17:蔬菜多好吃啊!》
《食帖18:真的,烤箱什么都能做》
《食帖19:下午茶时间到》
《食帖20:面的奥义》
《食帖21:酒的全事典》
食帖Lab000:《孤独的泡面》
食帖Lab001:《食帖的节气食桌》
食帖Lab002:《哇!沙拉的教科书》目录
目录
Opening 跳入这片酒海
Chapter 1 酿造之道
Guide 精酿的味道
Interview 群访 中国精酿啤酒的新浪潮
Interview 布莱顿·卡尼 包容多元而历久弥新,比利时啤酒100年
Guide 上帝造水,人类酿酒
Guide 以貌取酒的艺术
Interview 李美玉 永不停止的葡萄酒探索之路
Interview 阿尔伯特·科斯塔 活着一天,就享受这一天的生命
Interview 爱德华·君度 无酒不成席
Chapter 2 鸡尾酒的艺术
Guide 杯中风景
Guide 蒸馏酒的品格
Guide 威士忌:谷物与橡木桶的天作之合
Interview 艾琳娜·勒帕斯基 从饱读书到玩花样,调酒师艾琳娜的混搭哲学
Interview 让 探索之后,创造新的味道
Interview 铃木隆行 日式鸡尾酒里的季节
Interview 尾路直治 既然这世界上存在调酒师,就有它的意义
Chapter 3 酒的文化论
Guide 谷物、果实、香料、水分,一场与时间有关的酿造游戏
Guide 全世界喝酒的风景都不同
Interview 弗雷泽·艾伦 Hot Rum Cow 特立独行的酒杂志
Guide 饮酒与健康
Recipe 自己泡酒,感受时间的味道
Recipe 沪上午后,以酒下酒
Recipe 酒不但好喝,还更好吃
Recipe 酒如甜品,专属成人的甜蜜
Column 喝酒的人
食谱索引
插页世界的酒
海报酒与健康
别册 中·日本酒品鉴指南作者介绍
[受访人]
布莱顿· 卡尼(Breandán Kearney)
英国酿造与蒸馏学会认证啤酒侍酒师,比利时“虹吸酿酒厂”联合创始人。所经营的“比利时之味”(Belgian Smaak)获得 2016年《美味》(Saveur)杂志佳酒水奖。
李美玉(Mei Lee)
中国首位女性高级侍酒师,曾获中国侍酒师大赛、法国侍酒师大赛冠军。
[受访人]
布莱顿· 卡尼(Breandán Kearney)
英国酿造与蒸馏学会认证啤酒侍酒师,比利时“虹吸酿酒厂”联合创始人。所经营的“比利时之味”(Belgian Smaak)获得 2016年《美味》(Saveur)杂志佳酒水奖。
李美玉(Mei Lee)
中国首位女性高级侍酒师,曾获中国侍酒师大赛、法国侍酒师大赛冠军。
阿尔伯特· 科斯塔(AlbertCosta)
法雅酒庄(Vall Llach)继承者兼酿酒师,被评为2017年西班牙佳酿酒师。
爱德华· 君度(ÉdouardCointreau)
现居中国,出身于君度酒业家族,现任世界美食美酒博览会主席、世界美食美酒图书大赛评委会主席。
艾琳娜· 勒帕斯基(ElanaLepkowski)
通过读书和经营私家酒吧(home bar)自学成才的调酒师。2011年创建Stir & Strain,获选2014年与2015年《美味》(Saveur)杂志佳鸡尾酒。
让(Ran Van Ongevalle)
2017百加得传世鸡尾酒大赛全球总冠军,与家人一起经营 The Pharmacy(药房)酒吧。
铃木隆行(Takayuki Suzuki)
将日本的丸冰制作技术推广到海外,被称为“Mr. IceMan”(冰先生),并创立了铃木隆行调酒师学校。
尾路直治(Oji Naoji)
上海 Oji cocktail & whisky 酒吧主理人兼调酒师。曾获得 2005 年 PBO 专业调酒师机构鸡尾酒节日本冠军, 2009 年 HBA 日本酒店调酒师协会鸡尾酒大赛亚军,入围2010帝亚吉欧鸡尾酒大赛日本决赛十强。
弗雷泽· 艾伦(FraserAllen)
CEO,出版人,2012年创办酒文化杂志HotRum Cow;2015年接手承办“世界威士忌日”。
[特约撰稿人]
支彧涵
WhiskyEnjoy(享威)创始人,爱丁堡威士忌学院中国首席讲师。威士忌收藏家。
醉猫
SSI 国际清酒利酒师,公众号“喵星吃喝”主笔。
张春
作家。已出版作品集《一生里的某一刻》、《在另一个宇宙的1003天》。
蘑菇小面
编辑,美食摄影师。
yimi
美食内容主编。
野孩子
毕业于高分子材料学专业的美食爱好者,“甜牙齿”品牌创始人。
徐块块
18 岁就开始打造理想田园生活的无锡少女。文摘
序言
这本书真是一本宝藏!我原本以为这只是一本普通的食谱书,没想到打开后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作者的文笔非常细腻,把每道菜的做法写得清晰明了,即使是厨房新手也能轻松上手。更让我惊喜的是,书里不仅仅是教你做菜,更是在分享一种生活态度。比如,有一道“晨光吐司”的做法,作者用了很大篇幅描述了如何选择新鲜的面包、如何搭配不同的果酱,甚至提到了早上阳光洒在餐桌上的感觉。读着读着,我仿佛都能闻到烤面包的香气,感受到那种悠闲惬意的早晨时光。这种将烹饪与生活美学结合的方式,真的太打动人了。我尝试做了几道菜,比如那道“深夜拉面”,汤底的熬制过程描述得非常讲究,每一步都透露出作者对食材的尊重和对味道的极致追求。做完之后,那份满足感,不仅仅是吃饱了肚子,更是心灵上的一种慰藉。这本书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饮食习惯,不再只是为了果腹,而是更注重食物带来的情感连接和仪式感。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耳目一新的是它对“食材起源”的探索深度。很多美食书会告诉你用A牌的酱油或B品牌的橄榄油,但这本书却深入挖掘了这些基础调味料背后的故事。作者会花大篇幅去介绍某一种盐的矿藏地质结构,或者某种香料的种植气候要求。这让我意识到,我们日常烹饪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配料,其实背后凝聚了多少自然界的馈赠和农民的辛劳。读到关于“好酱油的酿造周期”那一章时,我简直被震撼了,那种耗时耗力的传统工艺,与现在追求效率的社会节奏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对本源的追溯,让我在日后的烹饪中,对每一滴油、每一撮盐都更加珍视。它培养了一种更具责任感的消费观和饮食观,让“吃”的行为不再是简单的摄入,而是一种对产业链和自然环境的理解和尊重。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排版简直是艺术品级别的享受。我特别喜欢它那种简约而不失质感的风格。纸张的触感温润,油墨的颜色饱和度恰到 আত্মার,拿在手里就有一种沉甸甸的满足感。很多美食书籍的图片往往拍得很华丽,但有些失真,而这本书里的图片,拍得非常“真实”却又极富意境。它们不是那种刻意打光、过度修饰的样片,而是充满了烟火气的日常瞬间。比如有一页展示如何切洋葱的特写,刀刃与食材接触的纹理都清晰可见,让人立刻就能理解动作的要领。而且,这种摄影风格与文字的搭配简直是天作之合,文字的诗意和图片的写实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提升了阅读体验的层次。我甚至舍不得在书页上做任何标记,生怕破坏了它整体的美感。这本书放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次路过,都会忍不住想翻开看看。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巧妙,它不是简单地按照食材分类或菜系划分,而是建立了一种基于“场景”的叙事逻辑。比如,有一个章节叫做“雨夜的慰藉”,里面介绍的都是一些操作简单、能快速带来温暖感的食物,比如热牛奶、红糖姜茶,以及一种用剩饭做的焦香小点心。这种代入感极强,让你一翻到那个主题,立刻就能感受到作者想要传达的情绪。再比如“朋友到访的轻食方案”,推荐的菜品既能拿得出手,又不会让主人在厨房里忙得团团转。这种“为读者着想”的设计理念,让这本书的使用价值大大提升。它不像那种高冷的米其林指南,而是更像一个贴心又博学的厨房闺蜜,总能在你需要的时候,给出最恰当的建议。阅读它,就像进行了一次与自己生活节奏的深度对话。
评分我是一个对地方小吃情有独钟的人,这本书里关于“城市味道”的篇章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作者似乎走遍了中华大地,用文字和味蕾记录下了那些即将失传或正在被现代都市生活挤压的“老味道”。她没有用高高在上的姿态去点评,而是用一种近乎于倾听者的姿态,记录下了那些手艺人的坚持和执着。比如,她描述一家老字号锅贴店的传承故事,从第一代师傅的手艺到第三代年轻人如何坚守传统配方,那种对匠人精神的描摹,让人肃然起敬。这些故事远比单纯的食谱更吸引我,它们赋予了食物以时间和历史的厚度。读完这部分,我立刻计划了一次“寻味之旅”,想去拜访书里提到的那些小店,亲自尝尝那种带着年代感的味道。这本书不仅仅是食物的指南,更是一部微型的地域文化志,充满了人情味和历史的温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