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 中華國學經典精粹·儒傢經典讀本 原文+注釋+譯文 文白對照

易經 中華國學經典精粹·儒傢經典讀本 原文+注釋+譯文 文白對照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享遊天下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ISBN:9787550243712
商品編碼:28331483144
包裝:平裝
開本:32
齣版時間:2015-07-01

具體描述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商品名稱:   易經(中華國學經典精粹·儒傢經典必讀本)
ISBN:   9787550243712
齣 版 社:   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定    價:   12 元
作    者:   周鵬鵬,譯

  其他參考信息(以實物為準)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語種:中文
  齣版時間:2015-07-01   版次:1   頁數:160
  印刷時間:2015-07-01   印次:1   字數:130韆

  目 錄

【易經 目錄】

上經

乾【卦一】乾為天 / 005

坤【卦二】坤為地 / 008

屯【卦三】水雷屯 / 011

濛【卦四】山水濛 / 014

需【卦五】水天需 / 016

訟【卦六】天水訟 / 018

師【卦七】地水師 / 021

比【卦八】水地比 / 023

小畜【卦九】風天小畜 / 025

履【卦十】天澤履 / 028

泰【卦十一】地天泰 / 030

否【卦十二】天地否 / 032

同人【卦十三】天火同人 / 034

大有【卦十四】火天大有 / 036

謙【卦十五】地山謙 / 038

豫【卦十六】雷地豫 / 041

隨【卦十七】澤雷隨 / 043

蠱【卦十八】山風蠱 / 045

臨【卦十九】地澤臨 / 047

觀【卦二十】風地觀 / 049

噬嗑【卦二十一】火雷噬嗑 / 052

賁【卦二十二】山火賁 / 054

剝【卦二十三】山地剝 / 056

復【卦二十四】地雷復 / 058

無妄【卦二十五】天雷無妄 / 060

大畜【卦二十六】山天大畜 / 062

頤【卦二十七】山雷頤 / 064

大過【卦二十八】澤風大過 / 066

坎【卦二十九】坎為水 / 069

離【卦三十】離為火 / 071

下經

鹹【卦三十一】澤山鹹 / 075

恒【卦三十二】雷風恒 / 077

遁【卦三十三】天山遁 / 079

大壯【卦三十四】雷天大壯 / 082

晉【卦三十五】火地晉 / 084

明夷【卦三十六】地火明夷 / 086

傢人【卦三十七】風火傢人 / 089

睽【卦三十八】火澤睽 / 092

蹇【卦三十九】水山蹇 / 094

解【卦四十】雷水解 / 097

損【卦四十一】山澤損 / 099

益【卦四十二】風雷益 / 102

夬【卦四十三】澤天夬 / 104

姤【卦四十四】天風姤 / 107

萃【卦四十五】澤地萃 / 109

升【卦四十六】地風升 / 111

睏【卦四十七】澤水睏 / 113

井【卦四十八】水風井 / 115

革【卦四十九】澤火革 / 117

鼎【卦五十】火風鼎 / 119

震【卦五十一】震為雷 / 122

艮【卦五十二】艮為山 / 124

漸【卦五十三】風山漸 / 126

歸妹【卦五十四】雷澤歸妹 / 128

豐【卦五十五】雷火豐 / 130

旅【卦五十六】火山旅 / 132

巽【卦五十七】巽為風 / 134

兌【卦五十八】兌為澤 / 136

渙【卦五十九】風水渙 / 138

節【卦六十】水澤節 / 140

中孚【卦六十一】風澤中孚 / 142

小過【卦六十二】雷山小過 / 144

既濟【卦六十三】水火既濟 / 146

未濟【卦六十四】火水未濟 / 148


  精彩書摘

上經

乾【卦一】乾為天

[乾上乾下]

【原文】

乾①。元亨利貞②。

初九③:潛龍勿用④。

九二:見龍在田⑤,利見大人⑥。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⑦,夕惕若厲,無咎⑧。

九四:或躍在淵⑨,無咎。

九五:飛龍⑩在天,利見大人。

上九:亢龍有悔11。

用九12:見群龍無首13,吉。

【注釋】

①乾:《易經》的六十四卦卦象全部由兩副卦象上下組閤而

成,且以上為用,以下為體。乾作為六十四卦卦,由其原意“草

木萌生麯摺生長的樣子”引申,藉指天。

②元亨利貞:可概括為“元亨”“利貞”,是兩個錶示吉祥的

“貞兆辭”。元,大。亨,通。利,適宜。貞,正而固。

③初九:與“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等一起

錶示本卦的爻至第六爻,指的是爻的陰陽性和排列順序。在

《易經》中,每個卦畫都由六爻組成,從下嚮上依次排列,這裏的

“初”“二”“三”“四”“五”“上”錶示的是從下往上的順序。“九”

代錶陽性“-”,“六”代錶陰性“--”。

④潛龍:指鞦分時的龍星。勿用:不利。

⑤見:通“現”,齣現。田:大地。

⑥大人:指王公貴族。

⑦君子:這裏指的是有纔德的貴族。乾乾:形容勤勉努力的

樣子。

⑧夕:夜晚。惕:敬懼的樣子。厲:形容危險的情況。咎:過失

或災難。

⑨或:有人,這裏也是對貴族的一種指代。淵:深潭,深水潭。

⑩飛龍:指天上的星星。

11亢龍:指天空zui高處的龍星。有悔:指不吉利的占筮、蔔象。

12用九:乾卦中,當君子居於初位時,錶現齣的是“潛龍勿用”

的卦象,則其餘各個相位者是可以“用”的。所以稱“用九”。用九

卦象與用六卦象相對,分彆錶示全陽、全陰,各自對應的是乾卦和

坤卦。

13群龍無首:指乾卦六條爻都為陽,所以是有“首”的,而由

乾卦進入坤卦,則是由全陽進入全陰,所以也就由有“首”變成瞭

無“首”。

【譯文】

乾卦包含元始、亨通、利和、貞正四個方麵的意義,就像種子

發芽、生根、破土、成長的生長變化。

蔔筮得齣的初九爻,就像是龍在水中剛剛萌生,但還沒有完全

長成,還不能急於動作。

九二爻,就像是水中的龍到瞭地上,雖然已經完全成形,但仍

應嚮大人尋求幫助。

九三爻,這時候的龍可能已小有所成,但仍需像君子那樣以天

為榜樣,通過勤奮不懈的努力,警惕可能的倒退,以保證即使在遇

到險境的時候,也能平安無事。

九四爻,這時候的龍已經能自由地在地上、水中行動瞭,沒有

什麼能擋得住它。

九五爻,此時的龍已經能飛上天空,就像是植物到瞭收獲的季

節一樣,處在全盛時期,但仍無法脫離大人的幫助。

上九爻,這時候的龍已經飛得太高,但因為自身的驕傲,已經

沒有大人願意幫它瞭,這會讓它有所悔悟。

用九爻,這種狀態下齣現瞭一群沒有首領引領的龍,這纔是大

吉的象徵。

【原文】

《彖》①曰:大哉乾元②!萬物資始③,乃統天④。雲行雨施,品

物⑤流形⑥。大明⑦終始,六位⑧時成,時乘六龍⑨以禦天。乾道變

化,各正性⑩命。保閤大和11,乃利貞12,首齣庶物13,萬國鹹14寜。

【注釋】

①《彖(tuàn)》:即《彖辭》,是對卦辭進行解釋的辭,相傳其

作者為孔子。彖,本來是一種動物,傳說中能咬斷鐵器。

②乾元:這裏指生命的本原。

③資始:可以依賴的初始狀態。資,憑藉、依賴。始,初始、

開始。

④統天:猶言“統屬於天”,受天的統率。統,統率。

⑤品物:指世間繁華的萬物。

⑥流形:像流水一樣可以變動成形。

⑦大明:太陽是天上zui光明的事物,所以被古人稱為“大明”。

⑧六位:指上、下、東、西、南、北六個方位,也用來指乾卦的

六爻。

⑨六龍:這裏緊承前句,也是喻指乾卦的六爻,意在說明六爻

的變動就像是六龍按時禦天一樣。

⑩性:這裏指屬性、活性。

11大和:也就是“太和”,指的是衝和的氣,其zui佳狀態在於和

諧與協調。

12貞:規律。

13庶物:萬物。

14鹹:皆,都。

【譯文】

《彖辭》上講,真是偉大啊!天地間的元氣,為世間萬物提供

瞭演變的初始條件,所以也能給大自然的變化做齣預示。於

是,流雲、降雨、萬物繁衍,便有瞭具體的形態。它就像太陽周而

復始地升降一樣,讓人們能夠分清上、下、東、西、南、北的方位,

顯現齣潛龍狀態至亢龍狀態的成長過程,並且與天道閤拍。隻有

經過這樣的變化,萬物纔能保持和諧協調的狀態,達到zui佳的

正道。如果每種生物的生長都遵循這個規律,那天下就能一片祥

和瞭。

【原文】

《象》①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②。“潛龍勿用”,陽

在下③也。“見龍在田”,德施普④也。“終日乾乾”,反復道⑤也。

“或躍在淵”,進無咎也。“飛龍在天”,大人造⑥也。“亢龍有

悔”,盈不可久⑦也。“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

【注釋】

①《象》:也就是《象辭》《象傳》,也是解釋卦爻的一種辭。

古時將卦辭的解釋叫“大象”,將爻辭的解釋叫“小象”,蘊含的是

“形象”“象徵”的意思。大象通過對上下相疊的兩個卦象進行分

析,得齣它們之間的關係,進而確定所應采取的行動。

②自強不息:即自我激勵,自我找尋永遠嚮上的力量。

③陽在下:指乾卦的zui下一爻——初九爻,此時代錶事物還處

在很弱小的階段,無法經受風霜的考驗。

④德施普:形容事物生長就像莊稼剛從土裏冒齣芽來,享受著

陽光雨露無所不在的恩澤,又像是不會走路的孩子,被包裹在父母

無盡的情之中。德,這裏指生養之德。施普,即“普施”,廣泛地

給予。

⑤反復道:指天道不停地産生作用。

⑥造:幫助。

⑦盈不可久:過於滿瞭就不會太長久。盈,滿。

【譯文】

《象辭》上講,天道周而復始地運行著,永遠沒有停息的時

候。所以君子要以天為法,戰勝自我,永遠嚮上。(初九爻)“水中

之龍初生,不要急於‘飛’”,因為這時陽氣還很微弱。(九二爻)

“龍到瞭地上”,在陽光雨露的滋潤下生長。(九三爻)“君子永遠

以天為榜樣”,學習靠的是積纍,這樣纔能學有所長。(九四爻)達

到“能齣入地上水中”的狀態,纔具有“飛”的基礎,這個時候纔

不會因為飛而招緻災禍。(九五爻)“龍飛上瞭天空”,這離不開大

人的幫助。(上九爻)“龍高高在上但有所悔悟”,這是因為認識到

“盈不可長久”的道理。“用九”,上天的品德讓他不會爭奪對龍的

領導啊。

坤【卦二】坤為地

[坤上坤下]

【原文】

坤①。元,亨②。利牝馬之貞③。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

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④。安貞⑤吉。

初六:履⑥霜,堅冰至。

六二:直方大⑦。不習⑧無不利。

六三:含章可貞⑨。或從王事⑩,無成有終。

六四:括囊。無咎無譽。

六五:黃裳11。元吉。

上六:龍戰於野。其血玄黃12。

用六13:利永貞。

【注釋】

①坤:坤卦在八卦中是兩個坤上下相疊,且六畫都是陰爻,

用以代錶世間事物純陰柔順的狀態,以及相關的人倫義理方麵

的概念。

②元,亨:與乾卦中的“元亨”意思相同。

③利牝(pìn)馬之貞:指的是雌性馬的正道是跟隨領頭的牡馬

(雄性馬),長途運送重物。牝,指雌性的動物。貞,這裏指的是守

持正道。

④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在方位上,西南方屬陰,東北方屬陽,

所以雌馬在西南方嚮上隻能找到雌馬,在東北方嚮上纔能找到領

頭的牡馬。

⑤安貞:這裏指堅守平安的正途。安,平安。貞,世間的正道。

⑥履:原指鞋子,這裏用作動詞,踏過、走過。

⑦直方大:喻指大地的形勢。這裏的“直方大”,其實是從位、

體、用三方麵來形容美好的爻義。直,平直。方,指規整的形狀。大,

形容寬廣的樣子。

⑧習:熟習。

⑨含章可貞:指含蓄內斂地做事,胸懷纔華而不顯露在外。

⑩王事:大事,這裏指戰爭。在古代,戰爭和祭祀是君王zui重

視的事。

11黃裳:指黃色的裙子或褲子,象徵地位尊貴,也代錶著

吉祥。

12玄黃:形容血流不止的樣子。

13用六:是坤卦的爻名,錶示坤卦六條爻全為陰爻。

【譯文】

坤卦象徵的是大地的純陰至順、元始亨通的狀態,就像是雌

馬要選擇領頭的牡馬一樣。所以,君子在投奔領路人時,即便開始

的時候找錯瞭地方,但隻要後來找到瞭,就會對雙方都産生有利的

影響。就像雌馬開始的時候去瞭西南方,隻能找到同類的雌馬,

而後來到瞭東北方,纔找到頭馬,像這樣一心嚮著正道的方嚮,

結果當然是吉利的。

初六爻,就像是經過霜花之後,接下來就會變得更加寒冷,一

直到齣現堅冰。

六二爻,就像是道路及覆蓋著堅冰的河湖錶麵會變得平直、

規整、寬廣,即使無法找到常走的路也不會遇上不利的災禍瞭。

六三爻,此時的人胸懷纔華,正是盡情大膽做正事的時候,即

便不能立下大功也不會有壞的結局。

六四爻,這個時候,應該收斂起來不再言語,以避免齣現可能

的過失,不要貪戀榮譽。

六五爻,這個時候如果能穿上黃色裙裳,將會變得大吉大利。

上六爻,這時的牝馬還不知謙退,與龍在曠野裏大戰,它的鮮

血將天空大地全都染紅瞭。

用六爻,隻有懂得瞭陰陽轉換進退的道理,纔能讓事物永遠嚮

著有利的一麵轉化。

【原文】

《彖》曰:至哉坤元①!萬物資生,乃順承②天。坤厚載物,

德③閤無疆④。含⑤弘⑥光大,品物⑦鹹亨。“牝馬”地類,行地無

疆,柔順利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後順得常。“西南得

朋”,乃與類行;“東北喪朋”,乃終有慶。“安貞”之“吉”,應

地無疆。

【注釋】

①至:形容恰到好處。坤:這裏代指大地,為“陰”。元:這裏

指zui初的陰元氣及zui初的狀態。

②承:這裏是承受的意思。

③德:是《易經》中錶示事物形態性質的一個常用哲理性概念。

④無疆:兼指地域上的寬廣無涯及時間上的無限。

⑤含:蘊含,蘊藏。

⑥弘:形容宏大、深厚的樣子。

⑦品物:也就是品類的意思,指世間的各種事物。

【譯文】

《彖辭》上說,在坤陰元氣恰到好處的中,世間的萬物都

受到它的滋養,其實是在順承天意。載育著萬物的深厚大地,其美

德廣闊無邊。在大地的懷抱中,萬物都在茁壯地成長,都能各得其

所。就像牝馬隻有與大地同類,纔能任重負遠,馳騁不息,而且變

得非常柔順,並能在正道上順利地行走。而有所求的君子,zui開始

的時候找錯瞭方嚮,後來把心態和方嚮都順過來瞭,纔讓迴歸

瞭正常。就像是雌馬往西南方嚮隻能找到同為陰性的雌馬,而離開

瞭同類往東北方嚮走,就能找到頭馬。隻有一心嚮著正道行進,纔能

變得吉利,這也是對大地無邊恩德的應和,因而前途纔能一片光明。

【原文】

《象》曰:地勢,坤①,君子以厚德載物。“履霜,堅冰”,陰

始凝也。馴緻②其道③,至堅冰也。六二之動④,直以方也⑤;“不

習無不利”,地道光也。“含章可貞”,以時發也。“或從王事”,

知光大也。“括囊無咎”,慎不害也。“黃裳,元吉”,文在中也。

“龍戰於野”,其道窮也。“用六”永貞,以大終也。

【注釋】

①坤:這裏是順從、接納的意思。

②馴緻:也是順從的意思。

③道:這裏指的是自然之道。

④動:行動。

⑤直以方也:“直”和“方”同義,用於形容人的行為。

【譯文】

《象辭》上講,大地的性質博大無邊,於是君子以大地為效仿

對象,用寬厚的德性接納天下萬物。(初六爻)“經過霜花到堅冰

的變化”,陰氣會變得越來越重。這其實是自然變化的必然結果,

在變成堅冰的過程中,陰氣一直在發揮作用。六二爻中顯示的行

動,其實是取法於平直且規整的大地,“不熟悉的事情也不會導緻

不好的結果”,顯示齣大地的德性無所不在地佑護著萬物。(六三

爻顯示)“懷著纔華,盡可大膽乾正事”,是因為到瞭自我展現的時

候。無論是從政還是從軍,知識積纍到一定程度,潛能就可以得

到發揮瞭。(六四爻)“收斂不語,避免過失”,其實是在講要謙虛

謹慎地行事,以免齣現大的災難。(六五爻)“穿著黃色裙裳,就

會迎來大吉大利”,則是因為這種顔色能錶現齣個人的內在之美。

(上六爻)“(與)龍在野地大戰”,則錶示陰盛不退,已經到窮途

末路的程度。用六中說使事物轉嚮永遠有利的一麵,其實是在顯

示zui終的循環。

屯【卦三】水雷屯

[坎上震下]

【原文】

屯①。元亨,利貞。勿用有攸②往。利建侯③。

初九:磐桓④。利居貞,利建侯。

六二:屯如邅如⑤,乘馬班如⑥。匪寇婚媾。女子貞不字,十

年乃字⑦。

六三:即⑧鹿無虞,惟入於林中。君子幾,不如捨。往吝。

六四:乘馬班如,求婚媾。往吉無不利。

九五:屯其膏⑨。小貞吉,大貞凶。

上六:乘馬班如,泣血漣如⑩。

【注釋】

①屯:指鑽齣地麵生長,這裏是一種初生的象徵,此時往往環境

險惡。

②攸(yōu):這裏有艱難的意思。

③侯:本意指諸侯,這裏喻指事物初生後麵臨艱難狀態時所

要藉助的力量。

④磐桓(pán huán):重石壓在樹之上,這裏喻指睏難重重導

緻徘徊不前的狀態。

⑤屯如邅(zhān)如:形容堆聚在一起讓人難以行走。屯,聚

積。邅,難於行走。

⑥班如:形容原地迴鏇、不嚮前走的樣子。

⑦字:古代對女人齣嫁的一種稱法。

⑧即:本意為接近,這裏指追逐。

⑨膏:肥肉。

⑩漣如:形容水波蕩漾的樣子,這裏用來形容血和淚不斷流

淌的樣子。

【譯文】

屯卦所象徵的是萬物初生時候的狀態,這種狀態對選擇生長

的道路非常有幫助。這個時候不要急於得到zui後結果,而是要多加

強自身的力量。

初九爻顯示,個人還沒到齣頭的日子,還需經曆諸多波摺,所

以需要堅守正確的方嚮,加強自身的力量。

六二爻顯示,此時的狀態仍然是徘徊難進,即便騎上快馬也

隻能原地轉圈。不是要當強盜,而是要求婚,但那女孩子要等十年

再嫁。

六三爻顯示,這時候追逐野鹿卻沒有掌管山林的人提供幫

助,稍有遲緩就會讓野鹿逃入深不可知的樹林。與其窮追不如捨

棄,這是明智君子的做法,窮追下去隻會徒增心中的悔意。

六四爻顯示,騎在馬上卻又心生猶豫,想去求婚卻又猶豫不

前,但這次將會吉祥順利。

九五爻顯示,要善於努力打通艱難的局麵,如果任艱難積纍,

就會齣現難以剋服的睏局。

上六爻顯示,騎在馬上徘徊不前,哭起來卻又血淚如雨。

【原文】

《彖》曰:屯,剛柔始交①而難生。動乎險中,大亨貞。雷雨

之動滿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寜。

《象》曰:雲雷,屯②。君子以經綸③。雖“磐桓”,誌行正

也。以貴下賤,大得民也。六二之難,乘剛也。“十年乃字”,反

常也。“即鹿無虞”,以從禽也。君子捨之,往吝窮也。“求”而

往,明也。“屯其膏”,施未光也。“泣血漣如”,何可長也?

【注釋】

①剛柔始交:屯由坎上震下相疊而成,其中震為雷,坎為雨,雷

雨並作,錶現的正是一種陰陽相交的狀態。

②雲雷,屯:這也是從屯卦的卦象上說的。坎為水,震為雷,雲

在雷之上,錶現的是乾打雷的天氣,錶示下雨睏難的情況。

③經綸:本意為整理絲綫,這裏引申為治理國傢。

【譯文】

《彖辭》中講:屯卦所象徵的,是剛健與柔順開始交閤,並艱

難地進行著新生命的創造。即便是前進中危險時刻伴隨左右,也

是非常容易達到目的的正途。就好像雷雨交加的天氣裏大水湧動

的狀態,又好比天地産生之初原始混沌的狀態,所以這個時候應

該加強自身的力量,而不是盡享太平的時光。

《象辭》中講,雲和雷的卦象組成瞭屯卦,讓君子能夠從雨

水和雷電的威嚴中,感受到生命的艱難,並從中得到治理國傢的

體會。(初九爻顯示,)雖然“前進途中睏難重重”,但隻要是誌

嚮和行動沒有,地位尊貴而能謙和待下的君子,是可以大得

民心的。六二爻中顯示的艱難,是因為柔比剛更強大。“要再等十

年纔能齣嫁”是一種很反常的情況。(六三爻)“追逐野鹿的時候

卻沒有掌管山林的人提供幫助”,君子隻能嚮著獵物逃跑的方嚮

瞎跑。如果君子不能選擇放棄,那麼一味地追下去將會徒生悔

意,一無所獲。(六四爻)為求婚而去,將是一種非常明智的舉動。

(九五爻)把“事業初創時”的艱難歸結為九五所布施的恩德還

沒有惠及更多的人。(上六爻)“哭得血淚如雨”的情況,隻是暫

時的,不會長久持續的!

濛【卦四】山水濛

[艮上坎下]

【原文】

濛①。亨②。匪③我求童濛④,童濛求我。初筮⑤告,再三瀆,瀆

則不告⑥。利貞。

初六:發⑦濛。利用刑人,用說⑧桎梏⑨。以往吝。

九二:包濛,吉。納婦⑩吉,子剋傢。

六三:勿用取11女,見金夫12不有躬。無攸利。

六四:睏濛,吝。

六五:童濛,吉。

上九:擊濛。不利為寇13,利禦寇。

【注釋】

①濛:卦象為上艮下坎,也就是上為山下為水的樣子,象徵的

是濛稚的樣子。濛卦排在屯卦的後麵,也錶現齣事物發展的先後順

序,正像《周易淺述》中說的那樣:“物生必濛,濛在物之稚。”

②亨:這裏指事物處在濛稚時,如果能得到閤理的啓發,必然

會達到亨通的狀態。

③匪:通“非”,不。

④童濛:即“濛童”。古代小孩進入私塾接受教育,稱發濛、

開濛。

⑤筮(shì):以蓍草進行演卦占問的過程。

⑥“初筮”句:以莊重的蔔卦過程比喻濛童求教,老師啓濛的

過程。

⑦發:啓發。

⑧說:這裏應為“脫”,含解脫之意。

⑨桎梏(zhì ɡù):古代刑具,是一種木製的腳鐐、手銬。

⑩納婦:指迎娶自己的妻子。

11取:能“娶”,嫁娶。

12金夫:也就是“武夫”,指手拿武器的男人。

13寇:指過分的、不恰當的嚴厲。

【譯文】

濛卦錶現的是濛昧未開,可至亨通的狀態。不是我去請求濛

童學習,而是濛童主動要求我啓濛。通常,剛剛求問一次就施以教

誨,連續多次讀亂,讀亂瞭就不嚮他施教。所以說濛卦有利於堅守

正道。

初六爻,啓濛教育,就是要啓發人們不要走上犯罪的道路。讓

他悔恨過去沒有好好學習。

九二爻,包容濛昧是吉祥的,迎娶新媳婦同樣也是吉祥的,兒

子可以治傢。

六三爻,如果女子品行不端,就不能娶這樣的女子,因為她

見到手執武器的男人也會不懂規矩,娶這樣的女子不會有好的

結果。

六四爻,當人睏於濛昧狀態時,就會變得孤陋寡聞,結果也不

會太好。

六五爻,濛昧的兒童是吉祥的,因為兒童柔順謙遜,願意接受

教育。

上九爻,教育童濛的過程中不能操之過急,要針對濛童的缺

點加以剋服,要多調動其自身的力量來剋服所犯的。

【原文】

《彖》曰:濛,山下有險①。險而止②,濛。濛“亨”,以亨行

時中③也。“匪我求童濛,童濛求我”,誌應也。“初筮告”,以剛

中也。“再三瀆,瀆則不告”,瀆濛也。濛以養正,聖功也。

《象》曰:山下齣泉,濛。君子以果④行育德。“利用刑人”,

以正法也。“子剋傢”,剛柔接也。“勿用取女”,行不順也。“睏

濛”之“吝”,獨遠實也。“童濛”之“吉”,順以巽也。“利用禦

寇”,上下順也。

【注釋】

①山下有險:這是針對濛卦卦象的說法,濛卦艮上坎下,艮代

錶山,坎代錶水,所以說是“山下有險”。

②險而止:這也是從濛卦卦象上說的。艮代錶山,含有“止”的

意思。

③時中:這裏是說九二處在下卦的中間,是“治濛”過程中應該

把握的適中時機。

④果:指卦象所彰顯的答案。

【譯文】

《彖辭》上講,濛卦的卦象是山下有險,有危險就要停下來,

否則就是濛稚愚昧。濛的卦辭是“亨”,說明順應亨通的道路施教

是可以的。“並不是我要求濛童來嚮我求教,而是濛童主動要求我

啓濛”,說明雙方的誌趣能夠相應,“剛剛求問一次就施以教誨”,

說明啓濛的老師行為適當,“連續多次讀亂,讀亂瞭就不嚮他施

教”,是說這種行為是對正常啓濛程序的擾亂。啓濛的過程,就是

要培養孩子的正直品行,這是一項神聖的事業。

《象辭》說,濛卦象徵著山下有泉水,但是要讓甘泉流齣來,

還必須找準泉眼的位置。這是成長的象徵啊!因此,君子要以此

象來進行啓濛,培養有德性的人。(初六爻)講利於給孩童樹立正

確的學習榜樣。(九二爻)講“兒輩能治傢”是因為九二和六五相

接應。(六三爻)講“不能娶行為不閤乎禮儀的女子”,因為六三的

行為沒有順應禮節。(六四爻)講人處於“睏於濛昧”的境地,是因

為疏遠有篤實纔學的老師。(六五爻)講懂得虛心嚮老師求教的孩

童,結果會很吉祥,說明六五對濛師謙卑恭順。(上九爻)講針對

自身的缺點,及早進行糾正,纔更有利於上下和諧順和。

需【卦五】水天需

[坎上乾下]

【原文】

需①。有孚②,光亨③,貞吉。利涉大川。

初九:需④於郊。利用恒,無咎。

九二:需於沙⑤,小有言,終吉。

九三:需於泥⑥。緻寇至。

六四:需於血⑦,齣自穴。

九五:需於酒食,貞吉。

上六:入於穴⑧,有不速之客⑨三人來,敬之終吉。

【注釋】

①需:需卦的下卦為乾,代錶著天;上卦為坎,代錶著雲、水,

錶示的是天上積聚著浮雲,即將降雨。所以卦名為需。

②孚:誠信。

③光:大。亨:形容非常通暢。

④需:此處為等待、停留的意思。

⑤沙:沙地。

⑥泥:這裏指的是泥濘不堪的地方。

⑦血:形容傷勢之重。

⑧穴:指上古時期人們的住所,為依地勢所建的建築,通常是

在地下挖齣一個洞穴,然後在洞穴的上麵搭建一部分屋頂。

⑨不速之客:指沒有受到邀請的人。速,邀請。

【譯文】

需卦的卦象是等待的象徵。這需要人具有誠信的品德。隻有

光明正大,事情纔會變得亨通順利,變得光明而亨通。守持正本可

以得到吉祥的結果,對渡過大河巨流有利。

初九爻,在郊外等待的時候,一定要有耐心和恒心,靜候時機

齣現,纔不會招來禍患。

九二爻,在沙灘中等待,雖然會遭到彆人一點非難,但耐心等

待終會吉祥。

九三爻,在泥濘中等待,會給賊人乘機搶劫製造機會。

六四爻,在血泊中等待時,一定要用盡全力逃脫齣來。

九五爻,準備好酒肴美食等待,可以守持正道然後獲得吉祥。

上六爻,在陷入危難的時候,如果有三位客人不請自到,但仍

然很恭敬地對待他們,結果也會變得吉祥。

【原文】

《彖》曰:需,須①也。險在前也②,剛健而不陷,其義不睏

窮矣。“需。有孚,光亨,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利涉大

川”,往有功也。

《象》曰:雲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③。“需於郊”,不

犯難行也。“利用恒,無咎”,未失常也。“需於沙”,衍在中也。

雖“小有言”,以終吉也。“需於泥”,災在外也。自我“緻寇”,

敬慎不敗也。“需於血”,順以聽也。“酒食,貞吉”,以中正也。

“不速之客”來,“敬之終吉”,雖不當位,未大失也。

【注釋】

①須:等待。

②險在前也:這是從需卦的卦象上說的,坎在上乾在下,所以

說“坎(險)在前也”。

③君子以飲食宴樂:需卦卦象啓示人們要學會等待。在等待期

間,君子需要以吃喝、飲酒作樂的方式,積蓄力量。

【譯文】

《彖辭》上說,需卦有著等待的象徵。因為前麵存在著險阻的

情況,剛健有力而又不恃勇冒險的人,是不至於落到無路可走的地

步的。從需卦的卦象上看,“因為心懷誠信,前途顯得光明而亨通,

所以堅持正道就會獲得吉祥”,就是因為取得瞭高位還能保持中

正不偏的態度。而“有利於渡過大江大河”,所以結果必定是成

功的。

《象辭》上說,水汽聚集於天上成為雲層,雖然烏雲滿天,但

還沒下雨,因為時機不成熟,還需等待。在這個時候,君子不妨吃

吃喝喝,飲酒作樂,在等待中積蓄力量。(初九爻)“雨水已經下

到郊外”,不能再冒險輕率前行瞭。(初九爻)“必須有所準備,結

果沒有害處”,是說初九沒有脫離常規。(九二爻)“在沙灘中等

待”,雖然不得不經受一些指責和非難,但重視起來,還是能化險

為夷。(九三爻)“在泥濘中等待”,說明災禍還沒有危及自身,但

還是需要小心謹慎,以避免陷於危險。(六四爻)“在血泊中等待”

的時候,要沉著冷靜地等待時機,多聽從彆人的意見。(九五爻)

“情況好轉的時候,要懂得用酒食招待客人”,以使情況變得

無缺。(上六爻)“即使有客人不請自來”,也要“態度恭敬並熱情

地招待”,以免造成更大的損失。

訟【卦六】天水訟

[乾上坎下]

【原文】

訟①。有孚②窒惕③,中④吉終凶。利見大人,不利涉大川。

初六:不永所事⑤,小有言,終吉。

九二:不剋⑥訟,歸而逋⑦。其邑⑧人三百戶,無眚⑨。

六三:食舊德⑩,貞厲,終吉。或從王事,無成。

九四:不剋訟,復即命渝11,安貞,吉。

九五:訟,元吉。

上九:或锡之鞶帶12,終朝13三褫14之。

【注釋】

①訟:上卦為乾,為天;下卦為坎,為水。從卦象上來看,這一

卦象與需卦恰恰相反,闡述的是“爭”,含有爭論之意,也有訴訟

之意。

②孚:這裏指讓人信服的事情。

③窒惕(zhì tì):指讓人放棄警覺的意思。

④中:中間、中庸的位置。

⑤永所事:指長期堅持所爭訟的事情。永,長久、持久。所事,

所爭訟的事情。

⑥剋:這裏是成功、勝利的意思。

⑦逋(bū):逃亡。

⑧邑:封邑,封地。

⑨眚(shěnɡ):本義是眼睛齣瞭毛病,泛指身體齣現的各種病

癥,可引申為災禍或過錯。

⑩舊德:指先人的遺産。

11命渝:通“命諭”,也就是zui終的判決。

12鞶(pán)帶:主要供貴族佩戴的、用皮革做成的寬大的腰

帶,這裏藉指官位。

13終朝:指從日齣到日落,也就是一整天。

14褫(chǐ):剝奪,剝離。

【譯文】

訟卦象徵著訴訟、打官司。之所以發生訴訟,是因為人們心中

的誠信被堵塞、心中放棄瞭警惕,如果有所畏懼,就可能會堅守不

偏不倚的正道,就會齣現好的局麵;而如果堅持訴訟到底,則可

能會有所凶險。如果有德高望重的大人物齣麵調和,則可能會比

較有利,如果不接受調和,則可能會被拖入爭訟的深淵,讓事情

變得更加復雜。

初六爻,不進行長期的訴訟,可能會有一些小的爭議和指責,

但結果是好的。

九二爻,如果在爭訟中落敗瞭,就趕緊逃迴傢,用小邑中的

三百戶人傢做掩護,可以避開災禍。

六三爻,雖然舊時的德業可以享受,但仍需處處小心,堅守

正道,纔能化險為夷。跟隨君王做事,沒有功績。

九四爻,如果在爭訟失敗後重新過正常的生活,安分守己,結

果必然會是好的。

九五爻,如果爭訟得到公正的裁決,結果也是非常好的。

上九爻,即使爭訟獲勝瞭,還獲得瞭君王的賞賜,但是也可能

會碰到君王反悔,還會剝奪給你的奬賞。

【原文】

《彖》曰:訟,上剛下險①。險而健,訟②。“訟。有孚窒惕,

中吉”,剛來而得中也。“終凶”,訟不可成也。“利見大人”,尚

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於淵也。

《象》曰:天與水違行③,訟。君子以作事謀始。“不永所

事”,訟不可長也。雖“小有言”,其辯明也。“不剋訟,歸[而]

逋”,竄④也。自下訟上⑤,患至掇⑥也。“食舊德”,從上吉也。

“復即命渝,安貞”,不失也。“訟,元吉”,以中正也。以訟受

服,亦不足敬也。

【注釋】

①上剛下險:訟卦卦象上乾下坎,乾錶剛強,坎錶危險。

②訟:爭訟,訴訟。

③天與水違行:形容爭訟是因雙方兩相乖戾而導緻的。

④竄:伏竄。

⑤自下訟上:處在低位的人訴訟處於高位的人,也可以引申為

“民告官”現象。

⑥掇(duō):收拾,拾取。

【譯文】

《彖辭》說:訟卦卦象上剛強下險詐,象徵著險詐的人和剛

強的人碰到一起,必然會産生爭訟。“訴訟是因為誠信遭到阻塞、

放鬆瞭警惕,隻有走中庸路綫纔能免於禍患”,隻要做到理直氣壯

但言語不過激就可以瞭。“如果爭論不休,對雙方都不好”,說明不

知收斂就會兩敗俱傷。“這時zui好的辦法是嚮大人求助”,說明訴

訟的判決還能保持中正。“不利於渡過人生的災難”,是說不接受

大人的裁決,可能被拖入苦難的深淵。

《象辭》說,天和水都改變瞭原本的規律,這是要産生訟卦

的卦象。君子從這樣的卦象中領悟到,不管做什麼事,一開始應該

想好事情的結果。(初六爻)“切勿把爭訟長久地拖下去”,是說長

久爭訟對誰都沒有好處。即使在爭訟中受到一些中傷,但爭訟終

將會辨析清晰。(九二爻)“如果沒有勝訴,就隻能趕緊往迴逃”,

是因為九二屬於下而與上爭訟,將麵臨災禍,但因為及時躲避而中

止禍患。(六三爻)“雖然有舊時的德業可以享受”,順從上級的

領導,結果也能不算太差。(九四爻)“迴歸正理,轉變心態安於正

道”,也不失為一種正確的選擇。(九五爻)“訴訟獲得公正的裁

決”,是因為堅持瞭中庸的道路。(上九爻)如果因為爭訟而得到君

王的奬賞,就會引發眾人心中的不服。

師【卦七】地水師

[坤上坎下]

【原文】

師①。貞②,丈人③吉。無咎。

初六:師齣以律,否臧④凶。

九二:在師中,吉,無咎。王三锡命⑤。

六三:師或輿屍⑥,凶。

六四:師左次,無咎。

六五:田有禽。利執言⑦,無咎。長子⑧帥師,弟子⑨輿屍。

貞凶。

上六:大君⑩有命,開國承傢,小人勿用。

【注釋】

①師:本卦下坎上坤,坎為水,坤為地。地下齣現瞭大量的

水,並且水流是隨勢而行的,所顯現的正是軍旅的象徵,所以起卦

名曰師。

②貞:這裏指的是兵眾應當堅守自己的根本。

③丈人:原指德高望重的人,這裏引申為軍隊的主帥。

④否臧(pǐ zāng):形容不好的事情,這裏指軍人不守軍紀的

事情。

⑤锡命:下令嘉奬有功的將士。

⑥輿屍:指用車運送屍體。輿,本意為“車”,這裏是名詞用作

動詞,用車運送。

⑦執言:這裏是抓獲俘虜的意思。

⑧長子:這裏指擔任指揮官的剛正的長者。

⑨弟子:這裏是相對於“長子”而言的,指無德行的人。

⑩大君:指君主、君王。

【譯文】

師卦象徵的是國傢的軍隊:堅守自己的職責,由德高望重富有

經驗的長者統率著,這樣的軍隊必然會井然有序,碰不上什麼重

大的災禍。

初六爻,軍隊齣徵作戰的時候,必須要有嚴明的紀律,否則會

因為軍紀不良遭遇凶險。

九二爻,作為統帥,必須不偏不倚,這樣便不會招緻災禍,可

以得到君主的重用和奬賞。

六三爻,如果不斷有士兵的屍體被從戰場上運迴來,必定是

遭遇瞭凶險的事情。

六四爻,這個時候,應該暫時撤齣戰場,以免遭到更大的

損失。

六五爻,田野中有野獸,利於圍獵;任命有德行威望的長者統

領軍隊,於作戰有利;委任無德行的人做統帥,會引發糟糕的事

情,守持中正纔能避免凶險。

上六爻,軍隊凱鏇時,君主可以頒布詔命,分封德高望重的人

做諸侯、上卿、大夫,但對於沒有德行的小人,則不可以重用。

【原文】

《彖》曰:“師”眾也。“貞”正也。能以眾正,可以王矣。剛

中而應①,行險而順,以此毒天下,而民從之,吉,又何咎矣!

《象》曰:地中有水,師。君子以容民畜②眾。“師齣以律”,

失律凶也。“在師中,吉”,承天寵③也。“王三锡命”,懷萬邦④

也。“師或輿屍”,大無功也。“左次,無咎”,未失常也。“長子

帥師”,以中行也。“弟子輿屍”,使不當也。“大君有命”,以正

功也。“小人勿用”,必亂邦也。

【注釋】

①剛中而應:在六爻之中,“九二”陽爻,性剛,位置在下卦

的中位,而另有一個“六五”陰爻,也處在中位,陰響應陽,故而相

“應”。應,響應。

②畜:通假字,通“蓄”,積蓄的意思。

③天寵:喻指“九二”與“六五”之間的響應關係。

④懷萬邦:指招徠周邊諸侯國。懷,招徠的意思。邦,指城邦、

國傢。

【譯文】

《彖辭》上說:軍隊是眾人的集閤體,貞代錶正義。能讓眾人

組成正義之師的人,就可以做君主瞭。如果居於中間位置的剛健

者能得到響應,在遇到險境時就能順利通過。以這樣的方式來督

治天下,而百姓也樂意追隨,就不會招來災禍。

《象辭》中說:地上的水流,就像是民眾聚集起來一樣,這就

是師卦的卦象。(初六爻)君子從中領悟到,要懂得愛護百姓,積蓄

民力。“軍隊嚴守紀律”,是說沒有良好的軍紀作保證,軍隊作戰

必定發生凶險。(九二爻)“統率軍隊,舉措適中,吉祥”,是說統

帥得到君主重用,就能實現君主統下的誌嚮。(六三爻)“如果

不時將死者屍體運迴來”,說明無德行的人做統帥不能知己知彼,

頻遭失敗,沒有什麼功績可以言說。(六四爻)“懂得暫時撤齣戰

場,以避免更大損失”,說明六四沒有失掉通常的方法。(六五爻)

君主任命有纔德的人做軍隊的統帥因而戰無不勝,這樣的軍隊必

然會勝利。“因為委任沒有纔德的人做統帥,招緻大敗而迴”,說

明君主用人不當,嘗到瞭任人唯的苦果。(上六爻)“君主發布詔

命分封功臣”,說明君主是在按功勞大小進行公正的封賞。“對小

人則不予重用”,是因為對小人予以重用,必然會危害並擾亂邦國

的安寜。


  前言

前言

在儒傢經典中,《易經》被尊為“六經之首”,尊享著無比

崇高的地位。而在道傢經典中,《易經》也享有同於其在儒傢

經典中的地位,被道傢奉為“三玄之冠”。真正算得上是“群

經之首,大道之源”。

作為華夏文明長河中智慧與文化的結晶,經過五韆年的

發展,《易經》已經成為我們生活各個方麵的重要元素符號,

深深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對於《易經》,曾給齣這樣的定位:

“易道廣大,旁及天文、地理、樂律、兵法、韻學、算數,以逮

方外之爐火皆可援易以為說。”可以說,無論從廣度還是深度

上講,《易經》的影響都是世所罕見的,也從來沒有一部著作

能夠産生如此廣泛而重要的影響。

數韆年來,中國的文人學士們都將《易經》作為一部值得

日日、時時研讀的經典,研習並遵從其中的道理。孔子說“居

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宋人葉采也曾講

“雙雙瓦雀行書案,點點楊花入硯池。閑坐小窗讀周易,不知

春去幾多時”,唐代虞世南說“不讀《易》不可為將相”,醫學

傢孫思邈說“不知《易》便不足以言知醫”,足見《易經》對後

世人的重大影響和吸引力。

然而,雖然書名為“易”,但真正能夠參得透、講得清這本

書的人,實是少之又少。從古至今,關於《易經》的著作浩如煙

海,每傢都從自身的感受和角度齣發,試圖解讀《易經》中深含

的觀點,但鮮有成功者。就此,宋代理學大師硃熹曾說“《易》

難看,不比他書”,同時又說“是聖人事,非學者可及也”。

具體來說,《易經》以眼花繚亂的八卦、六十四卦符號為

載體,並配閤晦澀艱深的卦辭、爻辭闡述世事、事理,文辭艱

澀。雖然以卦爻為工具和載體,但《易經》並不是一部關於蔔

筮的作品,而更像是古人關於世界、人生體悟的綜述,旨在引

導人們重新認識自身所生活的這個世界,進而體悟它深蘊的

哲學,獲得源源不斷的生活智慧和前進動力。

對於這本經典,連硃熹這樣的大傢都連呼“《易》難看”,

更彆說對傳統文化知之甚少的現代人瞭。這也就難怪會有一

些現代人,將《易經》視作一部“天書”。

鑒於此,我們精選古本正源,並兼采眾傢著作,經過精心

審校,以文白對照的形式,再現這部偉大著作的精華。本書按

照《易經》六十四卦的順序,每卦獨成一節,以原文、注釋、譯

文三個闆塊的形式,在力求保持《易經》原有意味的基礎上,

努力在讀者和原著之間搭建起一座橋梁,以期每一個現代人

都能讀齣《易經》中的思想韻味。

因為本書是在博采眾傢思想的基礎上進行的解讀,所以

書中一些地方難免齣現不夠精準到位的問題,或有其他疏漏

之處,萬望讀者朋友指正,我們將不勝感激。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