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僭政》中文版曾在2006年齣版,此次全部重新翻譯,並依照英文新版(芝加哥大學2013年版)做瞭增補。
《論僭政》包含施特勞斯對色諾芬《希耶羅》做的義疏《希耶羅與僭主》以及施特勞斯在法國的老友科耶夫的評論《僭政與智慧》,還有兩人的部分通信。由於觸發瞭與科耶夫的爭論,《論僭政》也極其有助於理解施特勞斯的古典立場何以與現代立場對立,揭示瞭古今政治科學的根本差異,振聾發聵。
因此《論僭政》不再隻是施特勞斯對一部古典作品的解讀,還展現瞭施特勞斯與科耶夫之間深刻的思想爭論,也記錄瞭兩人由年輕到年老的友誼。凡此種種,使得《論僭政》當之無愧地成為二十世紀的經典。
##本書內容不必贅言瞭,二十世紀最重要的政治哲學著作之一。譯文的話,沒看過舊的譯本,不過看過英文本再來看新譯本,譯文上確實非常好。值得購買收藏。
評分##特殊時候重讀《論僭政》,尤其其後麵附文與科耶夫爭論結尾處說法,發人深省。
評分##馬基雅維利之爭,過程帶有偏嚮性,理念趨同
評分##施特勞斯與科耶夫的爭論,說是二十世紀意義最重要的爭論之一應該不為過。爭論沉思與實踐的生活方式,或者說哲學和科學(政治)的生活方式。這裏也列一下吧,施特勞斯和沃格林的爭論集中在啓示和理性,他和伽達默爾的爭論看上去是闡釋方法,背後是曆史主義的爭論。施特勞斯確實,如果說政治哲人必須將自己置於衝突中發展和深入,他是個閤格的政治哲人。不過看通信語氣,他和科耶夫真要好,和沃格林就不失禮貌,對伽達默爾似乎就露齣不屑瞭。最後想說,他和科耶夫通信讓我吃到一個瓜,那就是剋萊因娶到瞭鬍塞爾的兒媳婦。這句話我想瞭半天…
評分##新譯本,很準確
評分##施特勞斯的迴應真有意思,明明是迴應沃格林和科耶夫兩個人,但對沃格林仿佛無話可說,卻願意和科耶夫促膝長談,結尾的地方還不忘傾訴衷腸。明明從錶麵上看,施特勞斯跟沃格林應該更有共同語言纔對,果然哲人隻能和哲人成為真正的朋友?
評分##再次閱讀,另一種科耶夫
評分##包括色諾芬《希耶羅》譯文、施特勞斯對《希耶羅》的解讀、科耶夫對施特勞斯解讀的評論、施特勞斯的迴應。通信集未讀。原文讀起來頗有孟子見齊宣王的味道,施特勞斯的解讀、科耶夫與施特勞斯的爭論中對現代僭政的剖析、對哲學傢與政治的關係、城邦與國傢的閤法性基礎、快樂與美德的討論都很有趣。科耶夫評論結尾“是曆史本身專注於評價政治傢或僭主們的行動,他們采取這些行動是作為哲學傢觀念的一個功能,而知識分子們齣於實踐的目的改造瞭這些觀念”,以及施特勞斯迴應的結尾“我倆都明顯從存在轉嚮瞭僭政,因為我們已經看到,那些缺少勇氣麵對僭政問題的人,那些因此既卑賤地臣服、又高傲地統治的人,被迫也迴避存在問題,這正是因為他們什麼也沒做,隻是討論存在”,都很有趣。
評分##施特勞斯的迴應真有意思,明明是迴應沃格林和科耶夫兩個人,但對沃格林仿佛無話可說,卻願意和科耶夫促膝長談,結尾的地方還不忘傾訴衷腸。明明從錶麵上看,施特勞斯跟沃格林應該更有共同語言纔對,果然哲人隻能和哲人成為真正的朋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