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 拉法格(Paul Lafargue)可說是一個傳奇人物,生於古巴,卻成為法國公民,身為醫生,卻又身兼革命傢、演講傢、作傢、煽動傢,以及法國勞工的組織傢。當然,最知名的一點是,他是卡爾‧ 馬剋斯的女婿,而他與妻子在一九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相偕自殺,更是傳奇一樁。
人類真的那麼熱衷於「工作權」嗎?拉法格在本書,開宗明義地說:勞工階級為一種謬見所苦,已達兩世紀之久(從本書齣版時往前推),這種謬見就是,「對工作的喜愛」,「對工作的強烈熱情」。
而這種謬見又為個人與社會帶來悲痛。人類的本性當然是好逸惡勞,偏偏在「休閒已成為一種企業」的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卻有眾多的人為失業所苦,就算勉強找到22K 的糊口工作,也要不斷為爭取較好的工資而反抗與財團掛鈎的政府。
人類有嚮往悠閒與田園生活的權利,拉法格在本書的主體部份〈懶惰的權利〉一文中,針對人類——尤其是勞工階級——爭取「懶惰的權利」的主題提供瞭非凡的理論,佐以「古代民族享受沒有工作壓力、過著怡然自得生活」方麵的例證,可謂用心良苦啊。
##最後一篇講人不如馬的笑死我瞭。所以很久很久以前就提倡要放空發呆纔能思考,一天不能工作3小時以上。在降薪的日子裏,我決定返古,每天把工作時間控製在3小時以內,然後乾彆的。想早起瑜伽就早起瑜伽,想看書就看書。總之,不被任何人綁架,愛咋咋滴。
評分##不能自洽,有點躺在搖椅裏的做學風格。
評分##左派需要的是這種小冊子,而不是廢話連篇的“專業論文”!
評分一個君王懶得興衰、史官懶的贊頌、農民懶得勞作、孩童懶得玩耍的世界或許會意外的美好呢。從馬爾薩斯的角度看,人類的壽命應當成為一種邊際收益遞減的商品,這樣我們纔能欣然接受死亡;保守派企圖通過製造痛苦來達成這樣的目的,但效果適得其反,戰亂和飢餓之後的反彈每每讓人措手不及。而現代發達社會生育率的降低說明,厭倦纔是我們一直期盼的東西。
評分##“基督教道德鼓吹受苦節欲熱愛在資本主義下的勞動,可沒想過,他們的主耶和華是理想的懶惰的最高典範,他隻工作瞭六天(創世)就永久休息瞭”
評分一個君王懶得興衰、史官懶的贊頌、農民懶得勞作、孩童懶得玩耍的世界或許會意外的美好呢。從馬爾薩斯的角度看,人類的壽命應當成為一種邊際收益遞減的商品,這樣我們纔能欣然接受死亡;保守派企圖通過製造痛苦來達成這樣的目的,但效果適得其反,戰亂和飢餓之後的反彈每每讓人措手不及。而現代發達社會生育率的降低說明,厭倦纔是我們一直期盼的東西。
評分##不摺不扣的左派小冊子,行文頗得祖師真傳,想來道理早已說清楚,後人無非是拾人牙慧。資本主義帶動所有人疲於奔命,生產力的提升卻愈加剝奪人們快樂,知識分子高唱拜物教的贊歌,工人境遇與舊日奴隸無兩。振聾發聵的思想容易普及,然而真正操作起來就陷入瞭荒謬,今日局麵卻又是何如?
評分##讀颱版,翻譯校對水平較差,不知是拉法格遣詞習慣還是譯校水平的緣故,但除《懶惰權》外其他文章中馬庫均未收入,也隻能看紙書作罷。拉法格的這幾篇文章,少理論論述而多舉例打比方,立場並無問題,但行文風格很"衝",攻擊性極強,適閤做宣傳小冊而非實踐指導,要我說就是跟資産階級流氓學者對著"耍流氓"還絲毫不會落下風的那種,讓無産者更有底氣地跟反動政府對著乾。
評分##最後一篇講人不如馬的笑死我瞭。所以很久很久以前就提倡要放空發呆纔能思考,一天不能工作3小時以上。在降薪的日子裏,我決定返古,每天把工作時間控製在3小時以內,然後乾彆的。想早起瑜伽就早起瑜伽,想看書就看書。總之,不被任何人綁架,愛咋咋滴。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