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入门书。
系统梳理产品经理必懂技术知识脉络:常用技术概念、客户端、服务器端、数据库及一些数据处理知识。
了解它们是什么、位于哪个层次、有什么作用、如何在设计上进行调整应对。
从产品设计方法论和运营层面补充产品经理的能力模型。
产品经理职业规划发展观。
1 产品思维与技术思维 1
1.1 产品经理为什么要懂技术 1
1.2 产品经理和工程师分别是干什么的 3
1.3 产品设计中需要注意的技术边界 5
1.4 工程师的思考方式:工程思维 7
1.5 入门产品经理的思考方式:功能思维 8
1.6 高阶产品经理的思考方式:产品思维 8
1.7 产品经理必须回答的8个问题 11
1.8 本章小结 13
2 互联网技术与产品 15
2.1 互联网技术发展史 15
2.2 互联网产品发展史 16
2.3 互联网开源社区和技术 17
2.4 互联网产品技术架构 22
2.5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特点 24
2.6 下一代互联网产品 25
2.7 下一代互联网产品经理 26
2.8 本章小结 26
3 产品经理学编程 28
3.1 产品经理为什么要学编程 28
3.2 主流编程语言介绍 30
3.3 编程语言中的数据类型 31
3.4 编程语言中的逻辑结构 37
3.5 数据的组织方式:数据结构 42
3.6 什么是程序 46
3.7 程序的Z小执行单元 46
3.8 程序与产品功能之间的关系 47
3.9 本章小结 48
4 产品经理学数据库 50
4.1 产品经理为什么要学数据库 50
4.2 关系型数据库 51
4.3 非关系型数据库 58
4.4 数据存储与恢复 60
4.5 从数据角度看产品设计 61
4.6 本章小结 62
5 产品经理学客户端技术 63
5.1 产品经理为什么要学客户端技术 63
5.2 Android基础技术及基本控件 67
5.3 Android界面布局原理 75
5.4 Android系统的权限控制 76
5.5 Android应用打包及发布 77
5.6 Android多屏幕适配 79
5.7 iOS基础技术及基本控件 81
5.8 iOS界面布局原理 86
5.9 iOS系统权限控制 86
5.10 iOS应用打包及发布 88
5.11 Web基础技术知识 89
5.12 如何判断产品问题是否出自客户端 97
5.13 本章小结 98
6 产品经理学服务端技术 99
6.1 产品经理为什么要学服务端技术 99
6.2 服务端的基本架构 101
6.3 数据接口及结构 103
6.4 服务端与客户端的交互模型 107
6.5 服务器部署及运维 108
6.6 云服务器 109
6.7 如何判断产品问题是否出自服务端 111
6.8 本章小结 112
7 产品经理学数据 113
7.1 什么是数据 113
7.2 数据分类及数据分析 114
7.3 数据指标 116
7.4 数据仓库 122
7.5 数据可视化 123
7.6 数据驱动下的产品与业务 124
7.7 本章小结 126
8 产品经理如何写一份高质量的PRD 128
8.1 PRD的基本结构 128
8.2 产品经理如何评判一个需求的价值 133
8.3 基于目标读者写作 136
8.4 PRD里的产品逻辑 137
8.5 PRD里的技术规则 140
8.6 常用的PRD写作工具介绍 141
8.7 功能型PRD与技术型PRD的区别 142
8.8 沟通胜过文档 143
8.9 本章小结 144
9 如何与工程师正确沟通 146
9.1 工程师是一个什么样的群体 146
9.2 如何向工程师阐述产品需求 148
9.3 如何从产品角度参与技术讨论 150
9.4 产品需求变动时的沟通方法 151
9.5 非技术背景产品经理的沟通技巧 153
9.6 用讲故事代替介绍功能 158
9.7 本章小结 159
10 产品经理的自我修养 160
10.1 三种类型的产品经理 160
10.2 产品经理的三项核心技能 165
10.3 懂技术不如懂产品 167
10.4 为什么懂得这么多还是做不好产品 168
10.5 设计完功能不等于做好了产品 170
10.6 理解场景比设计功能更重要 172
10.7 产品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176
10.8 如何跨越产品经理初级阶段 178
10.9 产品经理如何驱动技术团队 179
10.10 成为产品LDZ 180
10.11 本章小结 183
11 产品经理工作中会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85
11.1 解决问题前先定位问题 185
11.2 产品经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187
11.3 “聚焦答案”而非“聚焦问题” 193
11.4 一个可能的解决问题模型 194
11.5 从问题和答案中获取洞察力 195
11.6 一个需求从无到有经历了什么 196
11.7 MVP:化繁为简的方法 198
11.8 如何合理地把握产品节奏 201
11.9 非技术背景产品经理三大生存指南 202
11.10 本章小结 206
12 产品经理的职业发展 207
12.1 产品助理的日常工作及晋级 207
12.2 产品经理的日常工作及晋级 209
12.3 产品总监的日常工作及晋级 213
12.4 从产品助理到产品总监的跨越 216
12.5 如何系统化地提高产品能力 218
12.6 本章小结 225
13 产品经理必懂的运营“技术” 226
13.1 产品与运营的关系 226
13.2 产品运营与业务运营的区别 228
13.3 如何围绕产品设计运营方案 232
13.4 如何通过产品杠杆提升运营效率 237
13.5 本章小结 238
14 产品经理必懂的技术名词 240
14.1 类、对象、抽象和实例 240
14.2 工程师口中的“打印”是什么意思 241
14.3 工程师口中的“写死”是什么意思 242
14.4 架构和框架 242
14.5 控件和组件 243
14.6 进程与线程 244
14.7 什么是“脚本” 245
14.8 同步处理和异步处理 246
后记 247
显示全部信息这是一本写得非常有“情怀”的书,让我看到了作者对于产品经理角色演进的深刻思考。他反复强调,在数字化浪潮下,产品经理不再仅仅是需求的收集者和沟通者,而是需要成为连接商业与技术的桥梁,甚至在某些方面要具备一定的技术“直觉”和“判断力”。书中有很多关于“技术趋势”的解读,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以及这些趋势如何影响产品设计和商业模式。作者也花了很大的篇幅来阐述“赋能”的概念,即产品经理如何利用技术来赋能团队、赋能用户,从而创造更大的价值。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技术债务”的讨论,作者将其比喻为“隐藏的成本”,并说明了产品经理如何识别和管理技术债务,这对于长期产品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当我期待看到一些具体的“技术实操”指导时,比如如何阅读系统架构图、如何理解API文档的含义、或者如何参与技术评审时,书中提供的信息就显得比较笼统。作者更像是站在一个“管理者”或者“战略家”的角度,去指导产品经理如何“使用”技术,而不是去“理解”技术本身。因此,这本书更适合那些已经有一定技术基础,或者想要从战略层面去提升自己对技术认知的产品经理,对于那些和我一样,希望能从零开始,或者说从“一”开始,建立起扎实技术理解的产品经理来说,可能还需要再寻找其他的资料。
评分这本《产品经理必懂的技术那点事儿》与其说是“技术那点事儿”,不如说更像是一部“产品经理的心灵鸡汤”加上一点点“技术术语的科普”。读完之后,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非常有热情地在鼓励产品经理拥抱技术,并用一种非常积极的口吻描绘了“全栈产品经理”的美好前景。书中有不少章节都在讲述,为什么产品经理需要了解技术,以及了解技术能带来什么好处,比如提升沟通效率,更好地判断技术可行性,甚至是做出更具创新性的产品。作者也用了一些生动的比喻来解释一些基础的技术概念,例如将数据库比作一个图书馆,将API比作一个点餐窗口。这些比喻确实能帮助技术门外汉建立一些初步的印象。但是,当我尝试去寻找书中是否有关于“如何构建一个简单的后端服务”、“如何理解前端MVC架构”、“如何进行SQL查询优化”之类的具体操作指导时,却发现内容非常有限。书中更多的是在强调“思维方式”的转变,比如“拥抱变化”、“迭代思维”,这些当然很重要,但它们更多的是属于产品管理的方法论,与具体的技术实践关联并不直接。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像是给想要进入厨房的人提供了一份菜单,告诉他们要做什么菜,为什么要做这些菜,但并没有真正教他们如何去切菜、如何调味、如何控制火候。所以,虽然作者的意图是好的,但对于真正想“懂技术”的产品经理来说,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实践性还有待加强。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希望通过这本书,让读者明白,产品经理“懂技术”并非是要成为一个全能的开发者,而是要具备一种“技术思维”,能够更好地理解技术、运用技术、并与技术团队高效协作。书中反复强调了“赋能”和“驱动”的概念,以及产品经理如何通过对技术的理解,来更好地服务于用户需求和商业目标。作者也花了大量篇幅来分析当前的技术发展趋势,以及这些趋势对产品创新可能带来的影响。例如,书中关于“AI赋能”的部分,就阐述了AI技术如何在用户体验、运营效率等方面为产品带来新的可能性。我也很欣赏书中关于“技术债务”的讨论,作者将其比喻为“隐形的成本”,并说明了产品经理如何通过识别和管理技术债务,来保障产品的长期健康发展。然而,当我期待在书中找到一些关于具体技术点的讲解,比如“如何理解RESTful API”、“如何进行简单的数据库查询”、“如何评估一个技术方案的可行性”时,却发现内容非常有限。书中更多的是在讲“产品经理应该如何与技术打交道”,以及“为什么产品经理要了解技术”,但并没有提供太多关于“技术本身”的深入讲解。所以,这本书更像是一本“产品经理的技术认知启蒙读物”,它拓宽了产品经理的视野,但对于那些希望深入了解具体技术细节,并将其应用于日常工作中的读者来说,可能还需要补充更多的专业书籍。
评分当我拿到这本书时,我脑海中充满了对“全栈产品经理”的憧憬,以为会读到许多关于如何编写简单代码、如何理解数据库原理、甚至如何进行系统部署的“干货”。然而,实际阅读体验却是一次“意料之外的旅程”。作者在书中更多地是在描绘一种“理想化的产品经理”的图景,一个能够与工程师无障碍沟通,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技术决策的产品经理。书中充斥着各种关于“视野”、“格局”、“协同”、“创新”这样的词汇,以及大量关于“为什么产品经理需要懂技术”的论证。作者分享了很多他个人的经验和感悟,比如如何通过与工程师的深度交流来发现产品机会,或者如何运用“数据驱动”的思维来验证产品假设。这些内容本身并没有错,也非常有启发性。但遗憾的是,关于“技术”本身,书中涉及的内容非常有限。即使提到了某些技术名词,也多是为了说明某种商业价值或者管理理念,而非深入讲解其技术原理或应用方法。例如,书中提到“微服务架构”,但并没有解释它与传统单体架构的区别,也没有讨论其优缺点。同样,关于“敏捷开发”,更多的是强调其流程上的意义,而较少涉及具体的技术实践。这本书更像是一本“产品经理成长哲学”,而不是一本“产品经理技术指南”。我希望找到的是如何“做”的技术,而不是关于“为什么要做”的哲学。
评分这本书我一直放在书架上,但直到最近才真正静下心来翻阅。起初,我被书名吸引,认为它会直击产品经理在技术层面常遇到的痛点,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然而,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作者似乎更侧重于宏观的视野,探讨的是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产品经理如何从战略层面去理解技术的作用,而不是深入到具体的技术细节。比如,书中反复强调“赋能”和“驱动”,以及产品经理如何通过技术洞察来发现新的市场机会,或者如何与研发团队建立更高效的沟通机制。我期待的关于敏捷开发流程中的具体实践、API设计原则、或者数据库选型考量等内容,在这本书里并未得到详细的展开。书中的案例分析也偏向于商业模式的创新,而非技术实现层面的挑战。这让我有些许失望,因为我希望找到一本能够解答“技术小白”产品经理在面对开发需求、技术评估时,具体该如何操作的指南。虽然书中的一些关于“技术思维”的阐述,比如如何站在用户和业务角度思考技术可行性,确实有启发性,但总的来说,它更像是一本“产品经理与技术的关系论”,而不是一本“产品经理的技术实操手册”。我仍然觉得这本书在拓宽产品经理的视野方面有一定价值,只是和我最初设想的“必懂的技术那点事儿”有所偏差,它更多的是一种“理解”和“驾驭”技术的哲学,而非“掌握”和“运用”技术的工具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