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必懂的技术那点事儿-成为全栈产品经理

产品经理必懂的技术那点事儿-成为全栈产品经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唐韧 著
图书标签:
  • 产品经理
  • 技术
  • 全栈
  • 互联网
  • 职业发展
  • 技能提升
  • PM
  • 产品思维
  • 技术栈
  • 行业洞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灌南新华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330780
商品编码:26850728215
包装:平装-胶订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12-01

具体描述


内容介绍
《产品经理必懂的技术那点事儿:成为全栈产品经理》以非技术背景产品经理学习技术为主题,将技术知识以简单并且易于理解的方式讲述出来,帮助非技术背景产品经理了解技术、学习技术,旨在帮助产品经理高效地与技术人员进行沟通与合作,避免不懂技术带来的困扰。 《产品经理必懂的技术那点事儿:成为全栈产品经理》主要内容围绕产品经理需要了解的互联网基础技术知识展开,涉及客户端、服务器端、数据库及一些数据处理知识。同时,J产品经理需具备的一些软实力,例如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了详细介绍。另外,对产品经理必懂的运营“技术”做了详细阐述。 《产品经理必懂的技术那点事儿:成为全栈产品经理》适合非技术背景的产品经理、设计师、运营、市场等互联网岗位的读者阅读,也适合想了解产品经理工作及准备从其他职能转型为产品经理的读者阅读。

关联推荐

产品经理入门书。

系统梳理产品经理必懂技术知识脉络:常用技术概念、客户端、服务器端、数据库及一些数据处理知识。

了解它们是什么、位于哪个层次、有什么作用、如何在设计上进行调整应对。

从产品设计方法论和运营层面补充产品经理的能力模型。

产品经理职业规划发展观。

 
目录
1 产品思维与技术思维 1 1.1 产品经理为什么要懂技术 1 1.2 产品经理和工程师分别是干什么的 3 1.3 产品设计中需要注意的技术边界 5 1.4 工程师的思考方式:工程思维 7 1.5 入门产品经理的思考方式:功能思维 8 1.6 高阶产品经理的思考方式:产品思维 8 1.7 产品经理必须回答的8个问题 11 1.8 本章小结 13 2 互联网技术与产品 15 2.1 互联网技术发展史 15 2.2 互联网产品发展史 16 2.3 互联网开源社区和技术 17 2.4 互联网产品技术架构 22

1    产品思维与技术思维  1

1.1  产品经理为什么要懂技术  1

1.2  产品经理和工程师分别是干什么的  3

1.3  产品设计中需要注意的技术边界  5

1.4  工程师的思考方式:工程思维  7

1.5  入门产品经理的思考方式:功能思维  8

1.6  高阶产品经理的思考方式:产品思维  8

1.7  产品经理必须回答的8个问题  11

1.8  本章小结  13

2    互联网技术与产品  15

2.1  互联网技术发展史  15

2.2  互联网产品发展史  16

2.3  互联网开源社区和技术  17

2.4  互联网产品技术架构  22

2.5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特点  24

2.6  下一代互联网产品  25

2.7  下一代互联网产品经理  26

2.8  本章小结  26

3    产品经理学编程  28

3.1  产品经理为什么要学编程  28

3.2  主流编程语言介绍  30

3.3  编程语言中的数据类型  31

3.4  编程语言中的逻辑结构  37

3.5  数据的组织方式:数据结构  42

3.6  什么是程序  46

3.7  程序的Z小执行单元  46

3.8  程序与产品功能之间的关系  47

3.9  本章小结  48

4    产品经理学数据库  50

4.1  产品经理为什么要学数据库  50

4.2  关系型数据库  51

4.3  非关系型数据库  58

4.4  数据存储与恢复  60

4.5  从数据角度看产品设计  61

4.6  本章小结  62

5    产品经理学客户端技术  63

5.1  产品经理为什么要学客户端技术  63

5.2  Android基础技术及基本控件  67

5.3  Android界面布局原理  75

5.4  Android系统的权限控制  76

5.5  Android应用打包及发布  77

5.6  Android多屏幕适配  79

5.7  iOS基础技术及基本控件  81

5.8  iOS界面布局原理  86

5.9  iOS系统权限控制  86

5.10  iOS应用打包及发布  88

5.11  Web基础技术知识  89

5.12  如何判断产品问题是否出自客户端  97

5.13  本章小结  98

6    产品经理学服务端技术  99

6.1  产品经理为什么要学服务端技术  99

6.2  服务端的基本架构  101

6.3  数据接口及结构  103

6.4  服务端与客户端的交互模型  107

6.5  服务器部署及运维  108

6.6  云服务器  109

6.7  如何判断产品问题是否出自服务端  111

6.8  本章小结  112

7    产品经理学数据  113

7.1  什么是数据  113

7.2  数据分类及数据分析  114

7.3  数据指标  116

7.4  数据仓库  122

7.5  数据可视化  123

7.6  数据驱动下的产品与业务  124

7.7  本章小结  126

8    产品经理如何写一份高质量的PRD  128

8.1  PRD的基本结构  128

8.2  产品经理如何评判一个需求的价值  133

8.3  基于目标读者写作  136

8.4  PRD里的产品逻辑  137

8.5  PRD里的技术规则  140

8.6  常用的PRD写作工具介绍  141

8.7  功能型PRD与技术型PRD的区别  142

8.8  沟通胜过文档  143

8.9  本章小结  144

9    如何与工程师正确沟通  146

9.1  工程师是一个什么样的群体  146

9.2  如何向工程师阐述产品需求  148

9.3  如何从产品角度参与技术讨论  150

9.4  产品需求变动时的沟通方法  151

9.5  非技术背景产品经理的沟通技巧  153

9.6  用讲故事代替介绍功能  158

9.7  本章小结  159

10    产品经理的自我修养  160

10.1  三种类型的产品经理  160

10.2  产品经理的三项核心技能  165

10.3  懂技术不如懂产品  167

10.4  为什么懂得这么多还是做不好产品  168

10.5  设计完功能不等于做好了产品  170

10.6  理解场景比设计功能更重要  172

10.7  产品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176

10.8  如何跨越产品经理初级阶段  178

10.9  产品经理如何驱动技术团队  179

10.10  成为产品LDZ  180

10.11  本章小结  183

11    产品经理工作中会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85

11.1  解决问题前先定位问题  185

11.2  产品经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187

11.3 “聚焦答案”而非“聚焦问题”  193

11.4  一个可能的解决问题模型  194

11.5  从问题和答案中获取洞察力  195

11.6  一个需求从无到有经历了什么  196

11.7  MVP:化繁为简的方法  198

11.8  如何合理地把握产品节奏  201

11.9  非技术背景产品经理三大生存指南  202

11.10  本章小结  206

12    产品经理的职业发展  207

12.1  产品助理的日常工作及晋级  207

12.2  产品经理的日常工作及晋级  209

12.3  产品总监的日常工作及晋级  213

12.4  从产品助理到产品总监的跨越  216

12.5  如何系统化地提高产品能力  218

12.6  本章小结  225

13    产品经理必懂的运营“技术”  226

13.1  产品与运营的关系  226

13.2  产品运营与业务运营的区别  228

13.3  如何围绕产品设计运营方案  232

13.4  如何通过产品杠杆提升运营效率  237

13.5  本章小结  238

14    产品经理必懂的技术名词  240

14.1  类、对象、抽象和实例  240

14.2  工程师口中的“打印”是什么意思  241

14.3  工程师口中的“写死”是什么意思  242

14.4  架构和框架  242

14.5  控件和组件  243

14.6  进程与线程  244

14.7  什么是“脚本”  245

14.8  同步处理和异步处理  246

后记  247

显示全部信息

《产品经理必懂的技术那点事儿-成为全栈产品经理》 内容梗概 本书是一本旨在帮助产品经理突破技术壁垒,实现职业跃升的实践指南。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优秀的产品经理不再仅仅是市场需求和用户痛点的收集者、梳理者,更需要对产品背后所依赖的技术有着深刻的理解,能够与工程师进行顺畅的沟通,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到技术决策中,从而打造出真正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本书并非一本深奥的技术原理讲解手册,而是专注于为产品经理量身定制,精选那些与产品设计、开发、交付、迭代紧密相关,且对产品经理工作效率和决策质量有着直接影响的关键技术知识点。它旨在构建一座连接产品与技术的桥梁,让产品经理摆脱“技术盲区”的困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栈产品经理”。 本书内容详解: 第一部分:理解技术基石——互联网架构与核心技术 模块一:互联网架构的全局观 从零到一:理解客户端与服务器 客户端: 深入浅出地介绍Web客户端(浏览器)、移动客户端(iOS, Android)的工作原理,包括HTML、CSS、JavaScript的基础概念,以及它们如何渲染用户界面。理解Native App与Web App的区别和各自的优势。 服务器: 讲解服务器的基本概念,包括Web服务器(Nginx, Apache)、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的作用。理解HTTP/HTTPS协议的工作流程,请求(Request)与响应(Response)的构成。 核心架构模式: 单体应用(Monolithic Architecture): 介绍其特点、优缺点,以及适用的场景,帮助理解早期软件开发模式。 微服务架构(Microservices Architecture): 详细阐述微服务的概念、设计原则、优势(独立部署、弹性伸缩、技术多样性),以及其带来的挑战(服务发现、分布式事务、API网关)。通过实际案例说明微服务如何在复杂系统中发挥作用。 SOA(面向服务的架构): 作为微服务的演进前身,简要介绍其理念,帮助理解服务化思想的演变。 数据存储的奥秘: 关系型数据库(SQL): 讲解MySQL, PostgreSQL等主流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包括表、字段、索引、SQL查询语言(SELECT, INSERT, UPDATE, DELETE)的基础知识。理解主键、外键、事务(ACID特性)的概念。 非关系型数据库(NoSQL): 介绍Redis, MongoDB, Cassandra等不同类型的NoSQL数据库,理解它们各自的适用场景(键值存储、文档存储、列族存储、图数据库)。掌握数据模型的选择对于产品性能和扩展性的重要性。 缓存技术: 深入讲解Redis等分布式缓存的应用,理解缓存的原理、失效策略、一致性问题,以及如何通过缓存提升系统响应速度和并发能力。 模块二:支撑业务的关键技术 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 强调API在现代软件开发中的核心地位。 RESTful API: 详细介绍RESTful设计原则,包括资源、HTTP动词(GET, POST, PUT, DELETE)、状态码的含义。理解如何通过API设计实现解耦和可扩展性。 GraphQL: 介绍GraphQL的优势,如何解决RESTful API的过度获取(Over-fetching)和信息不足(Under-fetching)问题,以及其在移动端和复杂数据查询场景的应用。 RPC(远程过程调用): 简要介绍gRPC等RPC框架,理解其在服务间通信的效率和优势。 消息队列: 讲解RabbitMQ, Kafka等消息队列的作用,理解异步通信、削峰填谷、事件驱动架构的原理。掌握消息队列如何解耦系统,提升系统的健壮性和可伸缩性。 搜索引擎: 介绍Elasticsearch等搜索引擎的基本原理,理解倒排索引、分词、搜索算法,以及如何为产品提供强大的搜索功能。 DevOps与CI/CD: DevOps理念: 解释DevOps如何打通开发(Dev)与运维(Ops)的界限,提升协作效率和交付速度。 CI/CD(持续集成/持续交付): 详细讲解CI/CD流程,包括代码提交、自动化构建、自动化测试、自动化部署。理解Jenkins, GitLab CI等工具在流水线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加速产品迭代。 第二部分:技术思维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 模块三:需求分析与技术可行性评估 将模糊的需求转化为清晰的技术指标: 学习如何将用户故事、功能需求映射到具体的技术实现细节。例如,用户说“我需要搜索”,产品经理需要思考是全文搜索、模糊搜索、还是范围搜索,这背后对应着不同的技术选型和实现复杂度。 技术可行性分析: 掌握在早期阶段评估技术实现的可行性、成本和周期。理解技术债务(Technical Debt)的概念,如何在权衡功能优先级时避免不必要的债务累积。 系统复杂度评估: 学习如何从技术角度评估一个功能的复杂度,例如,涉及到跨多个服务、需要处理大量数据、还是对实时性有极高要求。 数据埋点与数据收集: 理解数据埋点背后的技术逻辑,如何定义有效的埋点方案,以及这些数据如何被收集、存储、清洗,最终服务于数据分析和产品优化。 模块四:产品设计与技术边界的探索 UI/UX设计与前端技术的联动: 理解前端工程师如何将UI/UX设计稿转化为可交互的界面。了解响应式设计、跨平台开发(React Native, Flutter)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对产品体验和开发效率的影响。 后端服务设计与数据结构: 学习如何从产品需求出发,与后端工程师共同设计清晰、高效的API接口和数据模型。理解数据一致性、数据安全、接口性能对用户体验的关键影响。 技术选型对产品体验的影响: 探讨不同的技术方案(例如,选择强一致性还是最终一致性;选择关系型数据库还是NoSQL)对产品性能、可用性、可扩展性以及用户体验的潜在影响。 技术创新与产品可能性: 关注新兴技术(如AI/ML、区块链、IoT)在产品中的应用前景,理解技术趋势如何驱动产品创新,并为产品设想新的可能性。 模块五:项目管理与技术团队协作 敏捷开发与Scrum: 深入理解敏捷开发的核心原则,学习Scrum框架中的角色、事件、工件(Sprint Planning, Daily Scrum, Sprint Review, Sprint Retrospective)。理解产品经理在Scrum团队中的定位和职责。 版本控制与代码管理: 掌握Git的基本概念和常用命令(commit, push, pull, merge, branch),理解版本控制对于团队协作和代码管理的重要性。 Bug跟踪与问题排查: 学习如何有效地记录、分类和追踪Bug,理解Bug生命周期。在面对技术问题时,如何与工程师有效沟通,辅助问题定位和解决。 项目风险管理: 从技术角度识别项目风险,如技术难题、集成问题、性能瓶颈,并与团队共同制定应对策略。 有效的沟通与协作: 学习如何用工程师能理解的语言沟通需求,理解工程师的工作流程,建立互信互助的合作关系。 第三部分:进阶与视野——成为真正的全栈产品经理 模块六:数据驱动的产品优化 数据分析工具与方法: 介绍Google Analytics, Amplitude, Mixpanel等常用数据分析工具,以及A/B测试、漏斗分析、用户分群等核心数据分析方法。 从数据中发现问题与机会: 学习如何利用数据来验证产品假设、识别用户行为模式、发现潜在的产品问题和改进点。 指标定义与监控: 理解核心业务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KPIs)的定义,以及如何建立有效的指标监控体系,及时发现业务异常。 模块七:产品安全与合规性 基本安全概念: 了解数据加密(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身份认证、授权、SQL注入、XSS攻击等常见安全威胁。 数据隐私与合规性: 理解GDPR、CCPA等数据隐私法规的基本要求,以及产品设计和数据处理中需要注意的安全合规事项。 与安全团队的协作: 学习如何与安全工程师合作,将安全性和隐私保护融入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全过程。 模块八:技术趋势洞察与未来展望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在产品中的应用: 探讨推荐系统、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等AI技术如何赋能产品,提升用户体验和智能化水平。 低代码/无代码平台的理解: 介绍低代码/无代码平台的兴起,以及它对产品开发模式可能带来的变革。 云计算与Serverless: 讲解AWS, Azure, GCP等云计算服务,以及Serverless架构如何降低运维成本,提升开发效率。 持续学习与成长: 强调产品经理需要保持对技术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持续关注行业动态,不断更新知识体系。 本书特点: 实战导向: 每一个技术点都紧密围绕产品经理的实际工作场景展开,提供可落地的方法论和案例。 循序渐进: 内容由浅入深,从基础概念到进阶应用,帮助产品经理逐步建立技术思维。 语言通俗易懂: 避免使用过多的技术术语,用清晰、简洁的语言讲解复杂的概念。 跨领域融合: 强调技术、产品、运营、设计的融合,帮助产品经理构建全面的产品认知。 “全栈”思维培养: 旨在培养产品经理的“全栈”视角,使其能够从技术角度思考产品问题,并与技术团队进行更深层次的沟通与协作。 目标读者: 所有希望提升技术理解能力,突破职业瓶颈的产品经理。 初级产品经理,希望快速建立技术知识体系。 资深产品经理,希望深化技术洞察,更好地领导技术团队。 对产品管理感兴趣,但缺乏技术背景的相关从业者。 希望成为一名更全面、更具影响力的“全栈产品经理”的各位。 通过阅读本书,你将能够更自信地与工程师对话,更准确地评估技术方案,更有效地推动产品落地,最终成为一名真正能够驾驭技术、创造卓越产品的“全栈产品经理”。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是一本写得非常有“情怀”的书,让我看到了作者对于产品经理角色演进的深刻思考。他反复强调,在数字化浪潮下,产品经理不再仅仅是需求的收集者和沟通者,而是需要成为连接商业与技术的桥梁,甚至在某些方面要具备一定的技术“直觉”和“判断力”。书中有很多关于“技术趋势”的解读,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以及这些趋势如何影响产品设计和商业模式。作者也花了很大的篇幅来阐述“赋能”的概念,即产品经理如何利用技术来赋能团队、赋能用户,从而创造更大的价值。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技术债务”的讨论,作者将其比喻为“隐藏的成本”,并说明了产品经理如何识别和管理技术债务,这对于长期产品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当我期待看到一些具体的“技术实操”指导时,比如如何阅读系统架构图、如何理解API文档的含义、或者如何参与技术评审时,书中提供的信息就显得比较笼统。作者更像是站在一个“管理者”或者“战略家”的角度,去指导产品经理如何“使用”技术,而不是去“理解”技术本身。因此,这本书更适合那些已经有一定技术基础,或者想要从战略层面去提升自己对技术认知的产品经理,对于那些和我一样,希望能从零开始,或者说从“一”开始,建立起扎实技术理解的产品经理来说,可能还需要再寻找其他的资料。

评分

这本《产品经理必懂的技术那点事儿》与其说是“技术那点事儿”,不如说更像是一部“产品经理的心灵鸡汤”加上一点点“技术术语的科普”。读完之后,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非常有热情地在鼓励产品经理拥抱技术,并用一种非常积极的口吻描绘了“全栈产品经理”的美好前景。书中有不少章节都在讲述,为什么产品经理需要了解技术,以及了解技术能带来什么好处,比如提升沟通效率,更好地判断技术可行性,甚至是做出更具创新性的产品。作者也用了一些生动的比喻来解释一些基础的技术概念,例如将数据库比作一个图书馆,将API比作一个点餐窗口。这些比喻确实能帮助技术门外汉建立一些初步的印象。但是,当我尝试去寻找书中是否有关于“如何构建一个简单的后端服务”、“如何理解前端MVC架构”、“如何进行SQL查询优化”之类的具体操作指导时,却发现内容非常有限。书中更多的是在强调“思维方式”的转变,比如“拥抱变化”、“迭代思维”,这些当然很重要,但它们更多的是属于产品管理的方法论,与具体的技术实践关联并不直接。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像是给想要进入厨房的人提供了一份菜单,告诉他们要做什么菜,为什么要做这些菜,但并没有真正教他们如何去切菜、如何调味、如何控制火候。所以,虽然作者的意图是好的,但对于真正想“懂技术”的产品经理来说,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实践性还有待加强。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希望通过这本书,让读者明白,产品经理“懂技术”并非是要成为一个全能的开发者,而是要具备一种“技术思维”,能够更好地理解技术、运用技术、并与技术团队高效协作。书中反复强调了“赋能”和“驱动”的概念,以及产品经理如何通过对技术的理解,来更好地服务于用户需求和商业目标。作者也花了大量篇幅来分析当前的技术发展趋势,以及这些趋势对产品创新可能带来的影响。例如,书中关于“AI赋能”的部分,就阐述了AI技术如何在用户体验、运营效率等方面为产品带来新的可能性。我也很欣赏书中关于“技术债务”的讨论,作者将其比喻为“隐形的成本”,并说明了产品经理如何通过识别和管理技术债务,来保障产品的长期健康发展。然而,当我期待在书中找到一些关于具体技术点的讲解,比如“如何理解RESTful API”、“如何进行简单的数据库查询”、“如何评估一个技术方案的可行性”时,却发现内容非常有限。书中更多的是在讲“产品经理应该如何与技术打交道”,以及“为什么产品经理要了解技术”,但并没有提供太多关于“技术本身”的深入讲解。所以,这本书更像是一本“产品经理的技术认知启蒙读物”,它拓宽了产品经理的视野,但对于那些希望深入了解具体技术细节,并将其应用于日常工作中的读者来说,可能还需要补充更多的专业书籍。

评分

当我拿到这本书时,我脑海中充满了对“全栈产品经理”的憧憬,以为会读到许多关于如何编写简单代码、如何理解数据库原理、甚至如何进行系统部署的“干货”。然而,实际阅读体验却是一次“意料之外的旅程”。作者在书中更多地是在描绘一种“理想化的产品经理”的图景,一个能够与工程师无障碍沟通,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技术决策的产品经理。书中充斥着各种关于“视野”、“格局”、“协同”、“创新”这样的词汇,以及大量关于“为什么产品经理需要懂技术”的论证。作者分享了很多他个人的经验和感悟,比如如何通过与工程师的深度交流来发现产品机会,或者如何运用“数据驱动”的思维来验证产品假设。这些内容本身并没有错,也非常有启发性。但遗憾的是,关于“技术”本身,书中涉及的内容非常有限。即使提到了某些技术名词,也多是为了说明某种商业价值或者管理理念,而非深入讲解其技术原理或应用方法。例如,书中提到“微服务架构”,但并没有解释它与传统单体架构的区别,也没有讨论其优缺点。同样,关于“敏捷开发”,更多的是强调其流程上的意义,而较少涉及具体的技术实践。这本书更像是一本“产品经理成长哲学”,而不是一本“产品经理技术指南”。我希望找到的是如何“做”的技术,而不是关于“为什么要做”的哲学。

评分

这本书我一直放在书架上,但直到最近才真正静下心来翻阅。起初,我被书名吸引,认为它会直击产品经理在技术层面常遇到的痛点,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然而,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作者似乎更侧重于宏观的视野,探讨的是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产品经理如何从战略层面去理解技术的作用,而不是深入到具体的技术细节。比如,书中反复强调“赋能”和“驱动”,以及产品经理如何通过技术洞察来发现新的市场机会,或者如何与研发团队建立更高效的沟通机制。我期待的关于敏捷开发流程中的具体实践、API设计原则、或者数据库选型考量等内容,在这本书里并未得到详细的展开。书中的案例分析也偏向于商业模式的创新,而非技术实现层面的挑战。这让我有些许失望,因为我希望找到一本能够解答“技术小白”产品经理在面对开发需求、技术评估时,具体该如何操作的指南。虽然书中的一些关于“技术思维”的阐述,比如如何站在用户和业务角度思考技术可行性,确实有启发性,但总的来说,它更像是一本“产品经理与技术的关系论”,而不是一本“产品经理的技术实操手册”。我仍然觉得这本书在拓宽产品经理的视野方面有一定价值,只是和我最初设想的“必懂的技术那点事儿”有所偏差,它更多的是一种“理解”和“驾驭”技术的哲学,而非“掌握”和“运用”技术的工具箱。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