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世說新語》以其廣泛而豐富的內容含量和純熟精美的語言藝術,被推崇為魏晉南北朝時期“誌人”軼事小說中當之無愧的佼佼者,同時也確立瞭它在中國古代小說史上承先啓後、不可忽視的地位。它通過記載士族階層的瑣聞軼事,再現瞭漢末至南朝宋初兩多年的政治、軍事、思想、文化、社會風尚以及文人的精神風貌和纔情。
文摘
陳仲舉①言為士則,行為世範。登車攬轡②,有澄清天下之誌。為豫章太守③,至,便問徐孺子④所在,欲先看之。主簿⑤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⑥。”陳曰:“武王式商容之間⑦,席不暇暖。吾之禮賢,有何不可!”周子居⑧常雲:“吾時月不見黃叔度⑨,則鄙吝之心⑩已復生矣!”郭林宗至汝南⑾,造袁奉高⑿,車不停軌,鸞不輟軛⒀。詣黃叔度,乃彌日信宿⒁。人問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頃之陂⒂,澄之不清,擾之不濁,其器深廣,難測量也。”[注釋]①陳仲舉:陳蕃,字仲舉,東漢人,官至太傅。
②登車攬轡:錶示初到職任。③豫章:郡名,治所在今江西南昌。太守:郡長官。④徐孺子:徐稚,字孺子,終身隱居不仕。⑤主簿:機構或地方官府屬官,掌管文書簿籍。⑥府君:對太守的尊稱。廨:官署。⑦武王:指周武王姬發。式:通“軾”,車廂前部扶手的橫木。商容:商代賢人,因直諫被紂王廢黜。⑧周子居:周乘,字子居,東漢汝南安城(今河南省汝南東南)人。⑨時月:指一段時間。
黃叔度:黃憲,字叔度,東漢汝南慎陽(今河南省正陽)人,與周子居同舉孝廉,以學、行著稱。⑩鄙吝之心:鄙俗貪婪的情懷。⑾郭林宗:郭泰,字林宗,東漢人。
汝南:郡名,治所在今河南平輿北。⑿袁奉高:袁閬,字奉高,東漢人,官至太尉掾。⒀“車不”二句:指車子不停下,這裏形容下車的時間極短。鸞,通“鑾”,車鈴,裝在軛首或車轅頭的橫木上,鈴內有彈丸,車行則搖動作響。軛,架在拉車牲口脖子上的麯木。⒁彌日:連日。信宿:留宿兩夜。⒂陂:池塘。
[譯文]陳蕃的言談是讀書人的模範,行為舉止是世人的典範,他自從做官後,便有革新政治的誌願。他擔任豫章太守時,一到便打聽徐稚的住所,想要先去訪問他。主簿告訴他說:“大傢都希望您先到官署。”陳蕃說:“周武王獲得天下後,連墊席都還沒坐暖,就趕快去商容居住過的裏巷緻敬。我以尊敬賢人為先,有什麼不可以呢?”周子居常說:“我一段時間不看到黃叔度,鄙陋貪吝的念頭就又滋長起來瞭!”郭林宗來到汝南,訪問袁奉高,車輪的轍印還沒有消失,就又離去瞭。
他去訪問黃叔度,卻整日留連,連住兩夜。有人問其中的緣故,郭林宗說:“黃叔度的修養如浩瀚無邊的頃之池,難以看清,難以混濁,他的器量深厚寬廣,難以測量。”李元禮①風格秀整,高自標持,欲以天下名教②是為己任。後進之士,有升其堂③者,皆以為登龍門。
李元禮嘗嘆苟淑、鍾皓④,曰:“荀君清識難尚⑤,鍾君至德可師。”陳太丘詣苟朗陵⑥,貧儉無僕役,乃使元方將車⑦,季方持杖後從⑧,長文⑨尚小,載著車中。既至,荀使叔慈應門⑩,慈明行酒⑾,餘六龍下食⑿。文若⒀亦小,坐著膝前。於時⒁太史奏:“真人⒂東行。’’[注釋]①李元禮:名膺,字元禮,東漢人,曾任隸校尉。②名教:以儒傢所主張的正名定分為準則的禮教。③升其堂:登上他的廳堂。④荀淑:字季和,東漢潁川郡人,曾任朗陵侯相。他和鍾皓(字季明)兩人都清高有德,名重當時。⑤尚:超齣,。⑥陳太丘:陳定,字仲弓,東漢潁川許(今河南許昌)人,曾官太丘(縣名,治所在今河南永城西北)長,故稱。荀朗陵:荀淑,曾任朗陵侯相,故稱。⑦元方:陳紀,字元方,陳定長子。將車:駕車。⑧季方:陳諶,字季方,陳寔少子。後從:跟在後麵。⑨長文:陳群,字長文,陳寔孫子。⑩荀:指荀淑。叔慈:荀淑第三子,名靖,字叔慈。應門:在門口迎接。⑾慈明:荀淑第六子,名爽,字慈明。行酒:依次斟酒。⑿餘六龍:指靖、爽以外的六個兒子。荀淑有八個兒子,都有纔能,時人稱為“八龍”。下食:上菜。⒀文若:荀淑之孫,荀鯤之子,名或,字文若。⒁於時:正在這時。⒂真人:有纔德的人。
【譯文]李元禮(李膺)風度超常,品性端莊,而又自視很高,他希望在全國推行儒傢禮教,把使人辨明是當作自己的使命。後輩讀書人如有機緣得到他的教誨,都認為是登上瞭龍門。
……
作者介紹
劉義慶(403—444)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字季伯,文學傢。自幼纔華齣眾,愛好文學,並廣招四方文學之士,聚於門下。劉宋宗室,襲封王,公元444年(元嘉21年)死於建康(今南京)。除《世說新語》外,還著有《幽明錄》。
作為一名文學愛好者,我對那些經典的文學作品總是抱著極大的敬意。一直以來,《世說新語》這個名字在我心中都占據著一個特殊的位置。它被譽為“中國古代筆記小說的鼻祖”,其語言的精煉、人物的鮮活、故事的趣味,都讓我心生嚮往。我一直想找一本能夠讓我深入瞭解這部著作的版本,去感受那些流傳韆古的經典故事,去領略魏晉名士的風采。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給我一次精神的遨遊,讓我沉浸在那個充滿智慧和風趣的時代,去品味那些簡短卻意味深長的對話,去感受那些名士們超凡脫俗的氣度。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本古籍,更是一份寶貴的文化遺産,一份值得我用心去珍藏和品讀的禮物。
评分我對於曆史上的那些風雲人物,總是充滿瞭濃厚的興趣。特彆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那個時代的人物,似乎都帶著一種與眾不同的氣質,他們不拘泥於世俗,不畏懼權貴,活得真實而灑脫。而《世說新語》,在我看來,就是記錄那個時代最好的窗口。我一直想通過這本書,去瞭解那些名士們的真實生活,去聽他們是如何談笑風生,是如何應對人生的起伏,是如何展現自己的纔華和風度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給我一次穿越時空的旅行,讓我親身去感受那個時代的文化氛圍,去領略那些偉大靈魂的精神世界。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段曆史的迴響,一種文化的傳承,一份對人生智慧的探索。
评分我一直對中國古代的文人雅士生活充滿嚮往,總覺得他們生活得很有情調,很有品味。而《世說新語》這個名字,在我腦海中就代錶著一種清雅脫俗的境界,一種不落俗套的生活態度。《世說新語》究竟講瞭些什麼?我對此充滿瞭好奇。是那些關於纔子佳人的風流韻事,還是那些關於君臣父子的權謀鬥爭?亦或是,那些關於生活瑣事的妙趣橫生?我多麼想通過這本書,去瞭解那個時代的人們是如何生活的,他們是如何思考的,他們是如何錶達自己的情感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我走進一個充滿智慧和趣味的古老世界,讓我看到那些鮮活的人物,聽到他們有趣的對話,感受到那個時代獨特的文化氛圍。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種精神的寄托,一種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评分我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在書店裏被這本書吸引住的。當時我正漫無目的地翻閱著,突然目光被它吸引。書的封麵設計簡潔大氣,透著一股古樸的韻味,封麵上“中華傳統國學經典名著”的字樣,更是讓我心頭一動。我一直覺得,我們民族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而《世說新語》作為其中的瑰寶,更是承載瞭無數的智慧和風采。我特彆欣賞那種簡練而精闢的語言風格,寥寥數語,卻能勾勒齣一個鮮活的人物形象,或是點撥齣深刻的人生哲理。這本書,對我而言,就像一本珍貴的寶藏,裏麵蘊含著取之不盡的文化財富。我希望通過閱讀它,能夠更好地理解我們民族的精神根源,能夠汲取先賢的智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帶給我一次精神的洗禮,一次文化的熏陶,讓我在紛繁復雜的現代社會中,找到一份寜靜和力量。
评分一直以來,我對魏晉名士的灑脫風流、玄言清談充滿瞭好奇,總覺得他們身上有一種與眾不同的精神氣質,能夠超脫塵世的煩惱,活得自在而灑脫。《世說新語》這個名字,在我心中就承載著這樣一種古老而迷人的韻味。我一直想找一本真正能讓我領略那段曆史和人物風貌的譯本,而不是那種枯燥的史書或過於白話的解讀。當我看到這本書的包裝,厚重而典雅,再看到“全本·典藏”這幾個字,心中便湧起一股莫名的期待。我想要讀的,是那些原汁原味的對話,是那些簡短卻意味深長的故事,是那些閃耀著智慧光芒的言辭。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穿越韆年,與那些偉大的靈魂對話,感受他們的風骨,體悟他們的境界。那些關於纔情、風度、名士風流的傳說,我多麼希望能親眼見證,親身感受。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本古籍,更是一扇通往那個時代的窗口,一扇通往名士心靈深處的門。我期待它能帶給我驚喜,帶來對曆史更深層次的理解,帶來對人性更細膩的洞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