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滋味 《黄帝内经》饮食版!畅销书《黄帝内经说什么》作者徐文兵重磅新作! 湖北新华书店

饮食滋味 《黄帝内经》饮食版!畅销书《黄帝内经说什么》作者徐文兵重磅新作! 湖北新华书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徐文兵 著
图书标签:
  • 黄帝内经
  • 养生
  • 饮食
  • 中医
  • 健康
  • 徐文兵
  • 食疗
  • 滋味
  • 湖北新华书店
  • 经典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湖北新华书店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9061771
商品编码:25910361694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8-03-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饮食滋味 《黄帝内经》饮食版!畅销书《黄帝内经说什么》作者徐文兵重磅新作! 作者 徐文兵
定价 59.90元 出版社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 9787539061771 出版日期 2018-03-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胶订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我们这一代中国人,饮食结构和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流行摧毁了传统,营养和元素代替了味道……关于吃的一切都有了变化。怎样吃才是中国人的饮食之道,才真正能抚慰中国人的身心呢?
为什么选择读《饮食滋味》?因为,《饮食滋味》讲的是适合中国人每个人体质的饮食之道。也许你会觉得,活了这么多年,别的不敢说,如何饮食是根本不用学的。其实,读完这本书,你的饮食观和人生观将会有巨大的改变。
本书是《黄帝内经说什么》的作者徐文兵老师从《黄帝内经》等经典中总结出的zui适合中国人体质的饮食营养智慧,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解答我们的身体真正缺什么,应该吃什么以及怎样吃的重大生命问题。



   作者简介
徐文兵
徐小周,字文兵,知名中医专家,中医教育家。自幼随母亲魏天梅学习中医,1984年考入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毕业后留校工作。1997年公派赴美讲学,同年被授予密苏里州堪萨斯城荣誉市民。后考取美国针灸师、中医师资格证书,获马里兰州针灸师执照。
1998年回国,先后创办北京厚朴中医药研究所,北京厚朴中医诊所,厚朴中医学堂。先后师从裴永清教授、周稔丰教授、苏有余先生,始终奉行崇古复古的理念,孜孜不倦地致力于中医临床和理论的研究和实践,倡导亲近自然回归传统,以闻道、行道、证道为己任,惠及患者遍布海内外,桃李满天下,成为独领的一代中医教育家和医学家。
2007年出版专著《字里藏医》,其繁体中文版于2011年在中国台湾出版后,当年即被《中国时报》评为年度生活类十大好书。2008年年底,与梁冬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频道宣讲《黄帝内经》,相关对话丛书一套6册也先后出版。2009年于中国气象频道主持《四季养生堂》栏目,相关音像和图书《四季养生法》于2012年出版。

   目录
目录

“以人为本”还是“以食物为本”——中西方营养学的大区别
1.希望人人都能懂点儿中医营养学02
2.饮食滋味的“滋”是什么10
3.饮食滋味的“味”是什么17
4.中医的饮食观和西医一样吗21
5.中医营养学的讲究26
第二章
为什么要“应地而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1.吃的终目的是“求和”32
2.谁吃,什么时候吃,在什么心情下吃41
3.各种食物,自有老天给的不同能量48
第三章
一生的营养之路——“五谷、五畜、五果、五菜”
1.为什么中医说五谷养人——“五谷为养”52
2.为什么中医说吃肉只是为身体锦上添花——“五畜为益”59
3.为什么中医说水果是五谷、五畜吃多以后帮助消化的一种东西——“五果为助”70
4.为什么中医说蔬菜当主食——“五菜为充”75
第四章
如何通过饮食来调神
1.饮食的味道比饮食本身重要得多82
2.五味是如何调神的87
第五章
饮食饮食,缺“饮”不可
1.有多少人,一生都不识“水”为何物98
2.喝什么不重要,喝完的结果才重要109
3.喝进去的东西不等同于我们的(体液)114
4.卫气:推动体液运行的动力120
第六章
吃适合自己的
1.汤对人好在哪儿126
2.汁对人好在哪儿128
3.浆对人好在哪儿132
4.液对人好在哪儿136
5.胶对人好在哪儿140
6.糜对人好在哪儿142
7.髓对人好在哪儿145
第七章
你会喝酒吗
1.世上有多少人会饮酒152
2.酒无美恶,过则为灾158
第八章
你会“消”“化”食物吗——使用水、油、火的智慧
1.食物为什么要烹164
2.帮助身体消的方法有哪些167
3.会吃的人要懂焯、煮、蒸之道170
4.吃油好吃天然油(胡麻油、猪油)173
5.会吃的人要懂煎、炸、烹、爆(炒)之道177
6.会吃的人要懂炙、烧、烙、炮、焖之道179
第九章
你会吃酱、茶、酒、肉、蛋吗
1.“不得其酱不食”:豆豉、纳豆、酱豆腐(臭豆腐)、豆瓣酱等184
2.什么人喝什么茶190
3.喝酒好喝粮食酒192
4.如何吃肉、蛋才能保证好吃又营养195
第十章
芳香类食材对人有什么好处
1.辛、香、温的食材对人有什么好处202
2.酸味对人有什么好处207
3.肉药:唤醒我们的消化系统209
4.不同的香料分别对人有什么好处212
第十一章
调身的智慧
1.为什么饮食要调和五味218
2.要想活到天年,先把自己的五脏调好再说221
第十二章
调肝的智慧
1.知道什么时候该“补”“泻”“损”“益”224
2.肝气虚、肝气实的人会得什么病225
3.自己在家如何调肝229
第十三章
调心的智慧
1.心病分为心病、心包病两种,你是哪一种242
2.心病还要经方医245
3.心包病是个什么病253
第十四章
调脾的智慧
1.脾胃不好有什么表现262
2.治疗脾病有什么名方264
第十五章
调肺的智慧
1.肺不好有什么表现272
2.治疗肺病有什么名方274
第十六章
调肾的智慧
1.肾不好有什么表现282
2.治疗肾病有什么名方286
第十七章
《辅行诀》中的食疗名方
1.养生补肝汤294
2.调中补心汤295
3.建中补脾汤296
4.宁气补肺汤297
5.固元补肾汤298
6.“小汤”变“大汤”之法299







   编辑推荐
★为中国人体质度身定做的家常饮食营养学经典!

★迄今为止,市场上关于营养学的书籍大多基于西方的“以食物营养价值为本”的营养学理念,都是教我们应该吃什么营养成分高的食物,不应该吃什么营养价值低的东西,而没有一本教我们如何能够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以人的本能为主,顺应四季的流变来选择适合每一个中国人体质的饮食营养书。

★作为饮食版《黄帝内经》,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我们中国人到底应该如何吃才符合生命之道:“饮食的味道比饮食本身重要得多”“吃什么不重要,是不是饥了,是不是饿了,是不是馋了,这几点很重要”“人,越吃新奇特的东西,元气消耗越大;而越吃常食,身体会惯性运作,消耗就越小”“同样是你,但你在不同时间、不同心情下,用不同方法吃进去的食物,*后所产生的影响都是不一样的”“饥的时候要吃饱,饿的时候要吃好”“吃肉是需要挑部位的”……

★本书内容源于徐文兵精品付费课程——《饮食滋味》,销量过千,好评如潮。本次出版,徐文兵老师对课程内容做了进一步修订完善,更便于读者理解学习和操作。


   文摘

   序言

饮食滋味:从《黄帝内经》到餐桌的智慧 这是一本关于食物与健康的探索之旅,一场穿越时空的养生盛宴。 在现代社会,我们似乎越来越依赖科技的力量来解决健康问题,然而,古老的智慧却常常被我们遗忘。殊不知,隐藏在日常饮食中的,是与我们生命息息相关的健康密码。当古老的东方医学经典《黄帝内经》遇上充满烟火气的餐桌,当对生命规律的深刻洞察与对食物滋味的细致品味相结合,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本书《饮食滋味:从《黄帝内经》到餐桌的智慧》,正是这样一次别具匠心的尝试。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饮食的书,更是一本关于生命、关于健康、关于如何通过最自然、最贴近生活的方式来滋养身体的书。它将带领我们深入《黄帝内经》的智慧殿堂,但又不会止步于古籍的文字,而是将其精髓巧妙地融入到我们日常的饮食选择和烹饪实践中,让古老的养生理论“活”起来,变得触手可及。 一、追溯本源:《黄帝内经》的饮食智慧 《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的奠基之作,它以“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的宏观视角,阐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其中对饮食的论述尤为精辟。它强调,饮食是人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生命之源。然而,《黄帝内经》所倡导的饮食之道,并非简单的营养摄取,而是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和养生智慧。 本书将从《黄帝内经》的多个维度,细致解读其关于饮食的精髓: 五味与五脏的对应关系: 《黄帝内经》认为,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分别对应肝、心、脾、肺、肾五脏。了解这种对应关系,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为何某些食物能够滋养特定的脏腑,又为何某些味道的过度摄入会损伤身体。例如,甘味入脾,适量的甘味能健脾益气;酸味入肝,适量的酸味能滋养肝血,但过酸则可能伤筋。本书将深入浅出地解析这些关系,帮助读者在日常饮食中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食物的性味与寒热温凉: 食物的“性”与“味”是《黄帝内经》描述食物属性的重要概念。比如,生姜的性味是辛、温,具有发汗解表的功效;而西瓜的性味是甘、寒,具有清热解暑的作用。理解这些属性,能够帮助我们根据季节、气候、个人体质以及身体的实际状况,来选择最适合的食物,达到“顺时而食”、“因人而异”的养生目的。本书将一一梳理常见食物的性味归经,并提供具体的应用指南。 “辨证施食”的原则: 《黄帝内经》强调整体观,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疾病的产生与人体的阴阳失衡、脏腑功能紊乱密切相关。因此,饮食也需要根据个体的具体体质和病症来进行调整,这便是“辨证施食”。本书将引导读者了解如何根据自己是偏寒、偏热、偏虚、偏实等不同体质,来选择相应的食物,从而达到调养身体、防治疾病的目的。 “食饮有节”的重要性: 规律的饮食、适量的进食,是《黄帝内经》反复强调的养生法则。《黄帝内经》指出,“饮食不节,乃伤生也”。本书将探讨“食饮有节”的具体内涵,包括进食的时间、食量、以及进食时的状态,并提供实用的建议,帮助读者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二、从经典到餐桌:现代饮食的健康指南 《黄帝内经》的智慧虽然博大精深,但对于现代人而言,如何将其真正落地,转化为日常的饮食行为,却需要更具体的指导。《饮食滋味:从《黄帝内经》到餐桌的智慧》正是弥合这一鸿沟的桥梁。 本书将《黄帝内经》的饮食原则,转化为一系列贴近现代生活的实用建议: 一日三餐的智慧安排: 早餐、午餐、晚餐,看似简单的三餐,在《黄帝内经》的理念中却蕴含着养生之道。本书将根据《黄帝内经》关于日夜节律、脏腑活动规律的论述,为读者提供科学合理的餐次安排建议,以及每餐应该侧重的内容,例如“晨起一杯温水,唤醒身体”、“午时饭食易消化,补充能量”等。 时令食材的妙用: “不时,不食”是《黄帝内经》强调的重要原则。顺应自然,选择当季盛产的食材,不仅口感最佳,营养也最为丰富,更能符合身体的需求。本书将针对不同季节,介绍当季的代表性食材,并结合《黄帝内经》的理论,讲解这些食材的养生功效,以及如何通过简单的烹饪方式,最大化地发挥其滋养作用。从春季的鲜嫩蔬菜,到夏季的瓜果瓜菜,再到秋季的温润谷物,以及冬季的滋补炖品,都将一一呈现。 家常菜的养生升华: 我们每天都在烹饪,但你是否知道,一道家常菜,也可以蕴含着养生的智慧?本书将选取一些经典的家常菜肴,结合《黄帝内经》的五味、五行、寒热等理论,进行养生解读。例如,如何通过调配食材和调味料,让一道普通的蔬菜汤,也能达到健脾益气的效果;如何在一道肉菜中,平衡其温补的属性,避免上火。本书将提供一些巧妙的烹饪技巧和搭配建议,让你的厨房变成养生乐园。 “食疗”的实践应用: “药食同源”的理念,在《黄帝内经》中有着深刻的体现。许多食物本身就具有药物般的疗效,通过合理的饮食,可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本书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具有食疗作用的食材和食谱,例如,针对感冒的姜汤,针对脾胃虚弱的粥品,针对失眠的安神汤等,让读者在日常饮食中,就能轻松获得健康。 生活方式与饮食的融合: 《黄帝内经》强调“形神合一”,健康的身体离不开健康的生活方式。本书还将探讨饮食与起居、情志、运动等生活方式的相互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调整饮食,来配合健康的生活习惯,达到整体的养生效果。例如,在情绪低落时,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安神作用的食物;在运动后,需要补充哪些营养物质等。 三、滋味之外的境界:品味生命本身的智慧 《饮食滋味:从《黄帝内经》到餐桌的智慧》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吃什么”、“怎么吃”的书,它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引导。它鼓励我们放慢脚步,重新审视我们与食物的关系,重新品味生活本身的滋味。 尊重自然,回归本真: 在一个充斥着加工食品和快餐文化的时代,本书提醒我们回归食材本身,尊重自然规律,选择天然、健康的食物。体会食物最原始的滋味,感受自然的馈赠。 mindful eating(正念饮食): 关注食物的颜色、香气、口感,细细品味每一口食物,这是一种对食物的尊重,也是对身体的尊重。正念饮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消化吸收,并能让我们从食物中获得更多的满足感。 家庭的温暖与传承: 饮食是连接家庭的重要纽带。本书鼓励读者将《黄帝内经》的饮食智慧融入到家庭饮食中,为家人烹饪充满关怀与健康的佳肴,传承这份珍贵的养生文化。 对生命的敬畏与感恩: 通过了解食物的来源、其蕴含的能量,以及它们如何滋养我们的身体,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珍贵,并对自然和食物产生敬畏与感恩之心。 本书的目标读者: 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养生智慧感兴趣的读者。 希望改善自身健康状况,寻求自然、健康饮食方法的读者。 关注食材选择、烹饪技巧,并希望将养生融入日常饮食的读者。 为人父母,希望为家人提供健康饮食的读者。 对《黄帝内经》有兴趣,但觉得其晦涩难懂,希望找到易于理解和实践的读者。 《饮食滋味:从《黄帝内经》到餐桌的智慧》将是一次身心之旅,一次智慧的启迪。它将引领你走进一个充满健康、美味与智慧的新境界,让你在享受舌尖上的滋味时,更能滋养生命的根本。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认为,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石在于饮食。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种小毛病也开始显现,让我不得不开始关注养生。市面上的养生书籍琳琅满目,但我总觉得少了些什么,似乎都过于强调某个单一的方面,或者过于依赖某种“秘方”。直到看到《饮食滋味 《黄帝内经》饮食版!》这本书的介绍,尤其是它与《黄帝内经》的联系,以及作者徐文兵的名字,我便被深深吸引。我相信,《黄帝内经》作为中医的经典之作,其关于饮食的论述,一定蕴含着经过时间检验的智慧。《黄帝内经说什么》的成功,也让我对徐文兵老师的解读能力充满信心。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揭示《黄帝内经》中关于“吃”的奥秘,让我明白如何通过合理的饮食,来平衡身体的阴阳,调养脏腑,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可能是我通往健康生活的一条新路径。

评分

作为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颇为着迷的读者,我一直对《黄帝内经》这部医书心怀敬意。然而,深奥的古文和精深的理论常常让我觉得可望而不可即。直到徐文兵老师的《黄帝内经说什么》面世,我才真正体会到“化繁为简,深入浅出”的魅力。他的解读方式,将那些冰冷的文字变得有温度,有生命力,让我看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因此,当得知他推出《饮食滋味 《黄帝内经》饮食版!》时,我毫不犹豫地加入了期待的行列。饮食,作为日常生活中最基础的养生方式,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黄帝内经》中关于饮食的论述,更是其中最宝贵的部分之一。我非常好奇,徐文兵老师将如何把《黄帝内经》中关于饮食的精髓,以一种贴近我们现代生活的形式展现出来。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教会我如何根据季节、根据体质,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食物,真正做到“食疗于未病之时”。

评分

对于我这样一个在快节奏生活中常常顾不上好好吃饭的人来说,这本《饮食滋味 《黄帝内经》饮食版!》的出现,无疑是一记警钟,也是一盏明灯。我常常觉得身体有些小毛病,但又说不清是哪里出了问题,也懒得去医院做一堆检查。但我隐约觉得,这些都可能和我的饮食习惯息息相关。乱吃、吃得不规律、吃太多重口味的东西,这些都是我常有的毛病。当我看到这本书的介绍,尤其是提到“《黄帝内经》饮食版”时,我立刻就联想到了中国几千年来积累的关于饮食养生的智慧。我相信,如果能从这部古老经典的源头去理解饮食,或许就能找到解决我这些困扰的根本方法。我期待这本书能像一本生活指南,教会我如何“顺应四时,食养五脏”,如何通过日常的饮食,来调理身体,提升免疫力,远离疾病。

评分

最近偶然间在书店翻到这本《饮食滋味 《黄帝内经》饮食版!》,书名就足够吸引我了。我一直觉得,现代人太过于依赖药物和各种保健品,反而忽略了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我们每天吃的食物。食物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更是我们身体的燃料,是构成我们身体的原材料,它对我们的健康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而《黄帝内经》这部经典,又是我们传统养生智慧的集大成者,我相信它一定蕴含着许多关于饮食的深刻道理。徐文兵老师的名字也让我感到亲切,他的解读总是那么生动有趣,能够把枯燥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他的上一本畅销书一样,用一种我能够理解的方式,将《黄帝内经》中关于饮食的智慧传递给我,让我能够真正地“吃出健康”,而不是仅仅追求“吃好”。

评分

一直以来,对中国传统养生文化都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黄帝内经》,更是我心中的瑰宝。但这本书的晦涩难懂,常常让我望而却步。直到我遇到了徐文兵老师的作品,才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他的《黄帝内经说什么》让我看到了这部古老经典的智慧之光,也因此深深地被他的解读所吸引。这次得知他推出了《饮食滋味 《黄帝内经》饮食版!》,我更是迫不及待地想要一探究竟。我一直相信,饮食是养生的根本,也是最贴近我们日常生活的学问。《黄帝内经》作为中华医学的奠基之作,其关于饮食的论述,定然蕴含着无尽的宝藏。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将那些深奥的理论,转化为易于理解、便于实践的指导,让我能从中获得切实的好处,在日常饮食中,找到通往健康与长寿的钥匙。这本书的出版,无疑是给了我一个绝佳的机会,去重新审视我的饮食习惯,去理解食物的真正力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