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薄薄的小書,用最簡潔的方式描述數學之美與樂趣所在,並且批判今日僵化的數學教育(背公式、大量的習題),忽略瞭帶領學生思考問題的過程:然而,正是在對數學的思考當中,人纔是活著的,孩子的心智會打開,主動產生興趣。
本書對於美國K-12(從幼稚園到十二年級)的數學教育做齣瞭強烈的批判,然而在颱灣,問題也是一樣嚴重。我們本來可以給孩子更好的數學體驗,讓他們喜歡上數學,有好奇心,這全看我們怎麼教。隻要那一點點的改變。
##長達100頁的吐槽和47頁發自肺腑的教導
評分##數學就是發問一個問題,找到唯一的真相,解釋為什麼。數學就是無用之用,是藝術,是發現神啓的過程。
評分##下班後通勤路上就讀完瞭。據說原書稿也就25頁…最妙的部分是對話體,還有第二部分用倉鼠&石頭堆來講述數學的「生命體」「行為」~
評分##告訴你,從一個數學傢的眼中,什麼是真正的數學,而不恰當的教育又是如何在摧毀數學教育
評分##數學物件的內在屬性VS特定文化架構下的世俗屬性……
評分##迴答書封答案:1學習數學史2利用遊戲性、聯覺等在玩樂裏學習(強調主動發現)。整本書作者都在用一種數學最牛逼學不好數學就是文化教育的失敗的論調。用書開頭的引言來舉例:要學造船要緊的是渴望大海,教你怎麼釘釘子是會磨損造船的興趣的——為什麼非要造船那我隻是想造一把椅子怎麼辦?我在想真正熱愛數學這門學科的人,任何的基礎訓練都會使得他砥礪前行。咦我有點天纔論傾嚮。作者愛的太深,都忘記瞭興趣是天生的……希望這本書能發揚光大,使得有朝一日,數學不再是應試科目。
評分##感覺自己就是作者無情批判的那種中小學數學教育受害者 沒有興奮好奇和美的感知 也沒有大的picture 隻有機械照搬 支離破碎
評分##下班後通勤路上就讀完瞭。據說原書稿也就25頁…最妙的部分是對話體,還有第二部分用倉鼠&石頭堆來講述數學的「生命體」「行為」~
評分##長達100頁的吐槽和47頁發自肺腑的教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