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群书治要(精)中华经典普及文库 | 作者 | (唐)魏徽 等撰,沈锡麟 整理 |
| 定价 | 40.00元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 ISBN | 9787101103762 | 出版日期 | 2014-10-01 |
| 字数 | 650000 | 页码 | 619 |
| 版次 | 1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大32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群书治要》为唐贞观初年,魏征、虞世南、褚亮等人整理辑纂的一部资政巨著。该书五十余万字,始自黄帝,下迄晋代,摭拾经史子集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经典的资政史料,是“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的摭拾宝典。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序 经部 卷一 周易 卷二 尚书 卷三 诗 卷四 春秋左氏传(上)(原缺) 卷五 春秋左氏传(中) 卷六 春秋左氏传(下) 卷七 礼记 卷八 周礼 周书 国语 韩诗外传 卷九 孝经 论语 卷十 孔子家语 史部 卷十一 史记(上) 卷十二 史记(下) 吴越春秋 卷十三 汉书(一)(原缺) 卷十四 汉书(二) 卷十五 汉书(三) 卷十六 汉书(四) 卷十七 汉书(五) 卷十八 汉书(六) 卷十九 汉书(七) 卷二十 汉书(八)(原缺) 卷二十一 后汉书(一) 卷二十二 后汉书(二) 卷二十三 后汉书(三) 卷二十四 后汉书(四) 卷二十五 魏志(上) 卷二十六 魏志(下) 卷二十七 蜀志 吴志(上) 卷二十八 吴志(下) 卷二十九 晋书(上) 卷三十 晋书(下) 子部 卷三十一 六韬 阴谋 鬻子 卷三十二 管子 卷三十三 晏子 司马法 孙子兵法 卷三十四 老子 鹗冠子 列子 墨子 卷三十五 文子 曾子 卷三十六 吴子 商君子 尸子 申子 卷三十七 孟子 慎子 尹文子 庄子 尉缭子 卷三十八 孙卿子 卷三十九 吕氏春秋 卷四十 韩子 三略 新语 贾子 卷四十一 淮南子 卷四十二 盐铁论 新序 卷四十三 说苑 卷四十四 桓子新论 潜夫论 卷四十五 政论 仲长子昌言 卷四十六 申鉴 中论 典论 卷四十七 刘虞政论 蒋子万机论 政要论 卷四十八 体论 典语 卷四十九 傅子 卷五十 袁子正书 抱朴子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简直像是一本浓缩的政治哲学宝典,每次翻阅都能在某个章节中找到解决当下困惑的钥匙。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仁政”的论述,它不仅仅是口号,更是具体可行的施政方略。作者们反复强调“民为邦本”,把民众的福祉放在国家存亡的首位,这在许多历史时期都是难能可贵的。读到那些关于如何避免奢靡、如何节俭治国的内容,更是让人反思当代社会的一些现象。书中提到的“德治”思想,强调以身作则、以德化民,与现代社会提倡的法治并不矛盾,反而是一种更为根本的治理之道。它不是简单的法律条文的堆砌,而是着眼于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和公民道德。这种超越时代的智慧,让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远见卓识。
评分我一直认为,想要理解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就必须去阅读那个时代的经典著作。《群书治要》正是这样一本能够让我们窥见唐朝乃至更早时期政治智慧的宝藏。书中展现的对于权力、责任、伦理道德以及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至今仍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它教会我们,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仅在于军事力量的强大,更在于其内在的政治清明、民心所向。读到书中关于如何选拔人才、如何培养忠臣良将的部分,更是让人感同身受。它提醒我们,管理者不仅要有能力,更要有品德,要有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这种对“人”的重视,是任何现代管理理论都无法替代的。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所传递的跨越时空的智慧。它不是一本教你如何在短期内获得成功的“秘籍”,而是一部引导你思考国家长远发展和政治伦理的“指南”。当我阅读到书中关于如何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论述时,深感其前瞻性。作者们并没有给出简单的答案,而是通过分析历史经验教训,引导读者自己去思考和探索。这种启发式的阅读体验,让我受益匪浅。它让我认识到,真正的治理之道,是建立在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对历史规律的尊重之上的。这本书的排版也十分精美,阅读起来赏心悦目,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经典之作。
评分拿到这本《群书治要》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期间陆陆续续地读了一些,每次翻开都能带来新的启发。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很典雅,纸张的质感也很舒服,作为一本中华经典普及文库,它确实做到了“精”字,拿在手里就有一种沉甸甸的厚重感,让人忍不住想要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内容方面,它汇集了历代治国安邦的精华,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个领域,很多论述在今天看来依然振聋发聩。作者们对国家治理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君主和臣民责任的明确界定,都让我深受触动。尤其是一些关于如何选贤任能、如何明辨忠奸的篇章,读来让人感觉穿越时空,与古人进行了一场深刻的思想对话。沈锡麟先生的整理工作也十分到位,使得这部古籍在现代读者面前焕发了新的生命力,阅读起来通俗易懂,但又不失原著的古朴韵味。
评分作为一名对历史和政治管理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我必须说《群书治要》是一次非常值得的投资。这本书的内容逻辑清晰,论据充分,虽然是古代文献,但其精炼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丝毫不会感到枯燥。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智者,在向你娓娓道来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书中关于如何处理内政外交、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如何应对突发危机等问题,都有着非常独到的见解。而且,它不仅仅局限于理论层面,很多内容都结合了历史上的具体案例,使得这些道理更加生动形象,易于理解和记忆。它帮助我构建了一个更为宏观和系统的国家治理框架,让我对“国家”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