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图书名称: | 《微腐败警示录——违纪违规100个典型案例剖析》 |
| 主编: | 本书编写组 编 |
| 出版社: | 中国方正出版社 |
| ISBN号: | 9787517401889 |
| 装帧: | 平装 |
| 定价: | 36.00元 |
|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
| 出版时间:2015-03 | 版次:1 | 开本:16 |
| 印刷时间:2015-03 | 印次:1 | 页数:225页 |
| 重量:克 | 字数:280千字 | |
组织人事方面
公共服务方面
财经管理方面
差旅活动方面
公务接待方面
公务用车方面
会议活动方面
办公用房方面
生活交往方面
“微腐败”,是相对于“大腐败”而言的,又可以称为小腐败、亚腐败、非典型腐败等等。“微腐败”实质上是一种潜规则,风行于世,却又见不得阳光。它有许多表现与作风问题互为缠绕,难以厘清。但正是这些小错小病,腐蚀着党员干部的心灵,扭曲了社会公众的价值观,败坏了我们的党风政风,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对待“微腐败”,必须坚持从严要求,坚持抓早抓小,坚持“零容忍”。
本书通过对100多个典型案例的评析,揭示了在组织人事、公共服务、财经管理、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办公用房、差旅活动、会议活动、生活交往等方面存在的“微腐败”现象和产生原因,并配以廉政提醒和相关法条链接,指明了对这些“微腐败”的预防治理对策和处理依据。本书既可以作为党员干部廉政教育提醒的生动教材,又能为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问责提供参考。
这本“正版现货 微腐败警示录:违纪违规100个典型案例剖析”的标题,给我一种直观的冲击感。“微腐败”这个词,比“腐败”二字更能引起我的共鸣,因为它更贴近普通人的感受,更像是“苍蝇不叮无缝蛋”那样,那些不起眼的小细节,往往是滋生问题的温床。我曾听说过一些关于“灰色地带”的说法,就是那些不算是违法,但却不符合规定,或者说在道德和职业操守上存在瑕疵的行为。这本书的出现,似乎就是要将这些“灰色地带”用“100个典型案例”的方式,赤裸裸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我特别想知道,这本书是如何定义“违纪违规”的,是仅仅局限于公职人员,还是也涵盖了企业内部的管理规定,甚至是行业规范?“剖析”二字,更是勾起了我的兴趣,我期待的不是简单的案例堆砌,而是对每个案例背后的“病灶”进行深入的诊断,包括问题的产生原因,涉及到的具体环节,以及对个人、组织和社会造成的长远影响。中国方正出版社的背景,让我对这本书的严谨性抱有一定的信心,相信它不会是哗众取宠的读物。我更愿意将这本书看作是一本“反面教材”,通过别人的错误,来警醒自己,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让自己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够更加谨慎,不触碰那些不该触碰的底线。
评分这本书的题目“正版现货 微腐败警示录:违纪违规100个典型案例剖析”吸引了我,原因在于它直接点出了“微腐败”这个概念,而且是以“警示录”的形式呈现。我一直觉得,很多时候,我们对于腐败的认知,要么是“高高在上”的宏大叙事,要么是对“大老虎”的围观,却很少关注那些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不易察觉的“小动作”。“微腐败”恰恰抓住了这一点,它可能就在我们身边,可能在我们不经意间发生,却在悄无声息地侵蚀着信任和公平。想象一下,如果一个部门,内部的风气就是“办事得有点表示”,那么即使没有明目张胆的索贿,这种“潜规则”也会让普通人感到无力和不公。“100个典型案例剖析”这个数量,让我觉得这本书的覆盖面会很广,能够反映出各种各样的“微腐败”现象,而且“剖析”二字,更是强调了其深度,不仅仅是列举,而是要解释其原因,说明其危害。我比较好奇的是,这些案例的来源是否真实可靠,是否经过了严格的核实,毕竟,“警示录”的生命力在于其真实性。来自中国方正出版社,这个名字本身给我一种稳定感,至少在内容真实性上,我会有一定的期待。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种“看见”的视角,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敏锐地捕捉到那些“微腐败”的信号,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也保护整个社会的环境。
评分读到“正版现货 微腐败警示录:违纪违规100个典型案例剖析”这个书名,我的第一反应是,终于有一本书把那些隐藏在角落里的“小问题”给摆到了明面上。我们都知道,很多大问题的根源,往往都源自一些不起眼的小瑕疵。尤其是在我们追求效率和便利的过程中,有时候会不自觉地模糊掉一些界限,比如人情往来中的一些“小恩小惠”,或者为了完成任务而采取的一些“变通”手段。这些事情如果単独来看,似乎都算不上大事,但如果形成一种普遍现象,那就会对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造成侵蚀。“微腐败”这个词,我觉得非常精准,它触及到了问题的本质,不是那些惊天动地的大贪污,而是那种润物细无声的侵蚀。而“100个典型案例剖析”,这听起来就像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份“活生生”的教材。我尤其期待的是,这本书在剖析案例的时候,是否能够深入到行为的动机、产生的背景、以及最终的后果。仅仅罗列案例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让我们明白“为什么会发生”,以及“为什么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中国方正出版社的背景,也让我觉得这本书的内容会比较严谨,不会流于表面。我个人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面镜子,让我们在看到别人的“影子”时,也能审视自己,发现自己可能存在的“微腐败”倾向,从而及早地进行自我纠正。
评分这次偶然翻到一本关于“正版现货 微腐败警示录:违纪违规100个典型案例剖析”的书,虽然我没有细读,但仅仅从书名和出版社的背景,就让我产生了非常多的联想。首先,中国方正出版社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官方的、严谨的色彩,这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即便只是通过书名去猜测,也会倾向于认为其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真实性。 “警示录”三个字,更是直接点明了这本书的核心功能——警醒世人,防微杜渐。我总觉得,很多人对腐败的认识,往往停留在一些轰轰烈烈的“大案要案”上,那些距离我们普通人生活似乎有些遥远。但“微腐败”这个概念,一下子就把问题的切入点拉近了,它更贴近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模糊地带,那些看似微不足道,但日积月累却可能酿成大祸的行为。这本书的标题暗示了它收录了100个典型案例,这数量本身就很有分量,意味着它覆盖面可能很广,能够从多个角度展现“微腐败”是如何发生的,又是如何蔓延的。作为一名普通的读者,我更关注的是,这本书能否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警示”,让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能够更清晰地识别出那些潜在的风险,从而避免走上弯路。不知道书中对于“违纪违规”的具体界定是如何的,是偏向于法律层面,还是更侧重于党纪政纪的层面,这一点让我颇为好奇。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真实的案例,深入浅出地剖析这些问题,而不是一味地进行枯燥的说教。
评分“正版现货 微腐败警示录:违纪违规100个典型案例剖析”这个书名,在我看来,是一种非常直接的提醒。我们都知道,很多问题,尤其是涉及权力运行的问题,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从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动作”开始,然后一步步升级。所以我对“微腐败”这个概念特别感兴趣,它就像是提醒我们,要时刻警惕那些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小诱惑”,小小的便利,或者小小的“人情”。“警示录”的性质,意味着这本书的目的不是为了揭露,而是为了警醒,这让我觉得非常有意义。而“100个典型案例剖析”,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据库,能够让我们从大量的具体事例中,看到“微腐败”是如何发生的,它可能出现在哪些环节,又可能带来哪些后果。我希望这本书在剖析案例时,能够不仅仅停留在描述层面,而是能够深入到行为者的心理动机,以及制度上的漏洞,这样才能真正起到警示作用。中国方正出版社的名字,让我觉得这本书至少在出版的规范性上是有保障的,我期待它能够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有价值的见解,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防范“微腐败”,从而维护一个更加健康、公正的社会环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