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23
★ 图文并茂教授正确的舌象拍照方法
★ 详解8个舌诊小公式,简单实用,现学现懂
★ 20个临床舌诊和脉诊的对比分析,快速入门
★ 舌诊ABCD找茬法,日常保健的小秘诀
所谓“一日学舌诊”,并不是说舌诊技术是一日可得的,而是指本书内容轻松。书中主要讲了舌诊基础、诊断技巧、舌诊全息论和整体分析
舌像是中医望诊的一个重要内容。舌诊因为容易客观化和方便记录入档,而成为学习中医诊治一个简单切入口。同时,舌诊有一套“定位系统”——舌是人体的全息,舌头可以视为躯干部位的微缩图,舌头的不同部位可以代表身体不同部位的情况。本书通过简单明了的知识架构,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舌诊及其应用,还穿插了人体运行机理、疾病产生机理和判断方法。经由这种精准的舌诊技术和动态分析系统的训练,你可以通过舌判断身体哪个部位出了问题,甚至可以知道这些问题从何而来。
熊旻利,女,1984 年出生于湖南常德。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同期辅修针灸推拿学专业。毕业后先后师从多位脉诊、针灸、伤科大家,在临床上形成舌脉相参、外治为重、针药并用的综合思路。临床之余从事中医及自然医学文化传播工作。从2016 年1 月开始,熊医生在金华佗微信课堂邀请下进行了一系列舌诊讲座,用一种“轻盈欢快”的方式传授了“八大舌诊要素”“全息规律集合”以及“舌诊辨证思路”等知识,受到欢迎。
本书作者熊旻利医生,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通过对舌诊长期、细致地观察与学习,博采众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儿童健康讲解》作者李辛老师
第一章 舌诊概论及入门
第一节 舌诊教育现状和方向
第二节 正确的舌象拍照“姿势”
第三节 怎么划分舌面部位?
第二章 舌诊小公式
第一节 舌诊小公式总论
第二节 舌诊小公式之一:舌头大小
第三节 舌诊小公式之二:舌质色
第四节 舌诊小公式之三:没有齿痕≠脾不虚 / 039
第五节 舌诊小公式之四:凸起、凹陷的“地形” /
第六节 舌诊小公式之五:舌苔薄厚
第七节 舌诊小公式之六:裂纹有两种
第八节 舌诊小公式之七:干湿度
第九节 舌诊小公式之八:气滞点、红点及斑
第三章 舌诊气机运行分析法
第一节 “天人合一”的水液循环模型
第二节 “内—中—外”立体三焦模型
第三节 郭辛二模型相结合:舌诊辨证水平抬升的杠杆
第四章 全息舌诊总论:临床选择全息的要点
第五章 ABCD 四步辨舌法(找茬儿法)
第六章 舌诊和治疗系统的百搭
第一节 郭志辰老师空间医学舌诊用药法简介
第二节 薛振声老师全息汤解析(舌面拆析)
第三节 基于舌诊的针灸及外治法选方思路
第七章 临床舌脉对照案例
推荐书目
结束语
序 言
舌象是中医望诊的一个重要内容。
舌居于口腔之中,表面没有皮肤与毛发的覆盖,可以视为身体内部组织的延续,所以能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
大体而言,舌部望诊的重点,与面部和整体望诊是一样的,即神、色、形、态。神,意指患者张嘴、舌头伸出的那一刻(包括动态过程)所呈现的形象与体态,以及在医者心里显现出的感受。一般可以分为“有力与虚弱”“清洁与浑浊”“稳定或颤抖”等,借此可以了知病人身心状态的定与散、清与浊、正与邪。
舌诊的主要内容,可以通过舌苔与舌体两部分来学习。
舌体可以视为人体深部的状态,从其“大小、软硬、润枯、丰瘪”, 可以了知人体体质的虚实、厚薄、寒热;从其颜色的变化(常色、红赤、青紫、暗色、苍白、无华),可以推断出人体气血是否充盈,以及在邪正相争过程中人体反应力的强弱、发病层次的深浅和病势的进退出入情况。
舌苔与舌体,在望诊意义指向上的区别,可视为“标与本”的差异。舌苔犹如地表的草坪或青苔,有其正常的形态、颜色、厚薄度和分布均匀度,舌体就是承载这些草坪或青苔的土地。
于是我们就容易理解了,舌体提示的信息,更多是关于机体本来的状态,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体的基本状态;而舌苔更能反映近阶段人体气机运行和邪正反应的变化。这是“标与本”的不同, 也代表着“表与里”的差别。
也就是说,临床诊治中,舌苔的厚与薄、洁与腻、致密与剥脱, 以及种种颜色的变化,比起舌体的变化,在层次上可以视为“功能态水平”的变化,在发病时间上可视为更表面和“标”的变化。
以上,为望诊的基本格局。
在临床中,更要时时坚持“整体观念”,切勿拘泥于一个或者少数几个舌象的变化,而轻易给出诊断,这样的诊断往往是不够完整、不够细致的。所以必须“四诊合参”,把局部的病症、反应和患者的叙述,纳入患者本人“形-气-神”的整体格局中来综合判断,方能形成有关人体的“神机与气机”、本气的“虚实与开阖”,以及邪正斗争的“强与弱”、病势走向的“进与退”的总体认识。这个时候, 清晰的舌象就能够起到再次“澄清”并强化诊断证据链的作用。
本书作者熊旻利医生,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通过对舌诊长期、细致地观察与学习,博采众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我与熊医生相识于黄山太平湖畔的平源堂整合医学中心,创办人薛史地夫教授和熊医生邀我为之作序,乃成上文。
祝愿同学同好深入学习,继承经典与前贤所得。
是为序。
李 辛
2017 年3 月
序 言
舌象是中医望诊的一个重要内容。
舌居于口腔之中,表面没有皮肤与毛发的覆盖,可以视为身体内部组织的延续,所以能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
大体而言,舌部望诊的重点,与面部和整体望诊是一样的,即神、色、形、态。神,意指患者张嘴、舌头伸出的那一刻(包括动态过程)所呈现的形象与体态,以及在医者心里显现出的感受。一般可以分为“有力与虚弱”“清洁与浑浊”“稳定或颤抖”等,借此可以了知病人身心状态的定与散、清与浊、正与邪。
舌诊的主要内容,可以通过舌苔与舌体两部分来学习。
舌体可以视为人体深部的状态,从其“大小、软硬、润枯、丰瘪”, 可以了知人体体质的虚实、厚薄、寒热;从其颜色的变化(常色、红赤、青紫、暗色、苍白、无华),可以推断出人体气血是否充盈,以及在邪正相争过程中人体反应力的强弱、发病层次的深浅和病势的进退出入情况。
舌苔与舌体,在望诊意义指向上的区别,可视为“标与本”的差异。舌苔犹如地表的草坪或青苔,有其正常的形态、颜色、厚薄度和分布均匀度,舌体就是承载这些草坪或青苔的土地。
于是我们就容易理解了,舌体提示的信息,更多是关于机体本来的状态,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体的基本状态;而舌苔更能反映近阶段人体气机运行和邪正反应的变化。这是“标与本”的不同, 也代表着“表与里”的差别。
也就是说,临床诊治中,舌苔的厚与薄、洁与腻、致密与剥脱, 以及种种颜色的变化,比起舌体的变化,在层次上可以视为“功能态水平”的变化,在发病时间上可视为更表面和“标”的变化。
以上,为望诊的基本格局。
在临床中,更要时时坚持“整体观念”,切勿拘泥于一个或者少数几个舌象的变化,而轻易给出诊断,这样的诊断往往是不够完整、不够细致的。所以必须“四诊合参”,把局部的病症、反应和患者的叙述,纳入患者本人“形-气-神”的整体格局中来综合判断,方能形成有关人体的“神机与气机”、本气的“虚实与开阖”,以及邪正斗争的“强与弱”、病势走向的“进与退”的总体认识。这个时候, 清晰的舌象就能够起到再次“澄清”并强化诊断证据链的作用。
本书作者熊旻利医生,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通过对舌诊长期、细致地观察与学习,博采众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我与熊医生相识于黄山太平湖畔的平源堂整合医学中心,创办人薛史地夫教授和熊医生邀我为之作序,乃成上文。
祝愿同学同好深入学习,继承经典与前贤所得。
是为序。
李 辛
2017 年3 月
一日学舌诊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一日学舌诊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一日学舌诊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