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

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李仪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05-09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ISBN:9787518048359
版次:1
商品编码:12346723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4-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208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编辑推荐

《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
心理学是一种思考方式,一种生活态度
掌握了它,就等于找到了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为我们打开全新的天地
掌握了它,就像找到人生的一盏明灯,引导着我们奋力前行
写给每个希望了解心理学、更好地理解人性、全面提升自身素质的人

内容简介

很多人觉得心理学是一块神秘的学术地带,虽然大多数人都希望对其有所了解,但却觉得不知从何入手。其实,心理学并没有那么复杂,也并非那么神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可以见到心理学实验的效应,而我们每个人也可以把它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
《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选取了当今公证的多个著名实验,其令人惊讶的结果和过程,往往会引发人生顿悟和遐想。自然界的规律、社会的规律往往和人生的规律惊人的相似。人生的真谛不在于悟了多久,而在于有没有悟到点子上。人的一生不停地在街头上进行各种各样的实验,并随时检验着实验的效果,有时还要反复实验。如果将人生比作以一生的时间跨度为实验周期,以人生布景为实场景的大实验也不为过。这是人一生下来就开始进行的、富有哲理与人文内涵的实验。
本书精心寻觅了许多实验,让读者在自然和社会两个层面,通过各种有趣的实验,实现对自我认识的感悟与提升。

作者简介

李仪
心灵疗愈系畅销书作家,长期致力于自我提升、心灵成长方面的研究。
他认为,当一个人把问题从外部世界转向内心的时候,就是成长与蜕变的开始;用心理学的眼光检视自己和周围,就找到了“我为什么是我”“现在为什么是这样”的答案。

目录

第一章 你的心理,是否被人暗示了
经典实验:谁是“杀人”凶手// 002
相关实验 A. 关于墨菲效应// 003
     B. 谁烧伤了我的手//003
测测你自己:暗示——巴布尔效应//005
小贴士:与快乐相关的心理暗示// 006
小结// 008
第二章 探秘潜能
经典实验:挑战高难度的乐谱//012
相关实验 A. 爱,有着不可思议的潜能//013
     B. 逼迫,也许真能让人飞翔//014
测测你自己:探索你的未知潜能//015
小贴士:九大潜能必为你所用//016
小结// 018
第三章 自信,让人更加高贵
经典实验:自信能够提高成绩//022
相关实验 A. 小狗因何而死//023
     B. 美丽的秘诀//024
测测你自己:信心小测试//025
小贴士:增强信心有秘诀//027
小结//028
第四章 “心理黑子”
经典实验:“心理衍射论”//030
相关实验 A. 蜜蜂与苍蝇 // 031
     B. 一张“偏方”//032
测测你自己:偏执小测验// 033
小贴士:心理“黑子”//033
小结//035
第五章 认识自己,照顾自身的灵魂
经典实验:巴纳姆规律//038
相关实验 A. 我们喜欢处处抬高自己//039
     B. 这罐子是满的吗?// 041
测测你自己:走迷宫,找自己// 042
小贴士:马斯洛需求理论//044
小结//045
第六章 你的记忆,是否受到了操控
经典实验:被篡改的记忆// 048
相关实验 A. 为记忆“编码” // 049
     B. 如何将记忆遗忘//050
测测你自己:荒岛寻宝 //051
小贴士:“似曾相识”的感觉// 052
小结//053
第七章 傻瓜不是天生的,蠢材都是后天制造的
经典实验:智商决定了成绩?//056
相关实验 A. “让人聪敏”的奥秘//057
     B. 谁决定孩子的智商//058
测测你自己:爱因斯坦之谜// 059
小贴士:爱因斯坦的智商// 060
小结//061
第八章 性格,是先天遗传OR后天影响
经典实验:双胞胎性格的对照// 064
相关实验 A. 遗传和环境共同塑造性格//067
     B. 某些习惯可能是受遗传的影响//068
测测你自己:判断性格测试//069
小贴士:什么影响了我们的性格?//070
小结//072
第九章 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了高度
经典实验:罗森塔尔实验//074
相关实验 A. 小白鼠的死亡// 075
     B. 告诉自己你能行//076
测测你自己:我一定要//076
小贴士:皮格马利翁和他的幸福生活// 077
小结// 078
第十章 拆掉思维那堵墙
经典实验:一盒火柴的作用// 080
相关实验 A. 单刃改双刃//081
     B. 药方的多种效果//081
测测你自己:一枚曲别针//082
小贴士:心理受功能所固//083
小结// 084
第十一章 完美,将束缚你的世界
经典实验:瑕疵也是一种美//086
相关实验 A. 真实比完美更可爱// 087
     B. 完美主义者的心理压力 // 088
测测你自己:你是完美主义者吗? //088
小贴士:最完美的是“断臂维纳斯”// 089
小结 //090
第十二章 你要控制你自己
经典实验:谁能多等20分钟 //092
相关实验 A. 暴怒的野马 // 093
     B. 征服了自己才能征服其他// 093
测测你自己:你的自控力是多少// 094
小贴士:如何提高自制力// 095
小结//096
第十三章 毛毛虫效应
经典实验:“苦命”的毛毛虫 //100
相关实验 A. 好感也有盲从性 //100
     B. 所罗门实验 // 101
测测你自己:自主性小测试//103
小贴士:苏格拉底的“苹果” //104
小结 // 105
第十四章 刻板印象的束缚
经典实验:人不能机械地归类 //108
相关实验 A. 跳蚤的高度 //109
     B. 性别的印象 //110
测测你自己:你有大男子主义/小女人主义吗?//110
小贴士:博客火了// 112
小结 //113
第十五章 你寻找的幸福,就在自己身边
经典实验:中国城市幸福指数//116
相关实验 A. 主观的幸福 //117
     B. “冰激淋”实验 //119
测测你自己:你离幸福有多远 //120
小贴士:幸福的诀窍 // 121
小结 // 121
第十六章 增减效应
经典实验:阿伦森的实验 //124
相关实验 A. 递减的奖励 //125
     B. 朝三暮四 //126
测测你自己:哪种人会轻易迷惑你 // 127
小贴士:生活中的增减效应 //128
小结 // 129
第十七章 团队的威力
经典实验:积雪的解决方法 // 132
相关实验 A. 网络的集体语言//133
     B. 挑战者号的灾难//134
测测你自己:你在团队中的角色//135
小贴士:团体迷思 //139
小结 //142
第十八章 爱情的迷宫 //143
经典实验: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144
相关实验 A. “爱情毒药” //145
     B. 相约在危桥 //145
测测你自己:假如你化身为彩蝶 //146
小贴士:爱情三角理论 //147
小结 //148
第十九章 情感,妙不可言
经典实验:斯德哥尔摩症候群 //150
相关实验 A. 感性的呼吁 //151
     B. 温度的安全感 // 152
测测你自己:你给的关怀足够吗? // 153
小贴士:“饥渴的皮肤” // 153
小结 //154
第二十章 幸福的婚姻是什么样子
经典实验:交叉的圆圈 // 158
相关实验 A. 婚姻方程式 //159
     B. “门当户对”的婚姻 // 160
测测你自己:你心中婚姻的样子 // 161
小贴士:不相称的婚姻 // 163
小结 // 163
第二十一章 合作,才生双赢
经典实验:囚徒困境 // 166
相关实验 A. 合则两利,分则两败// 167
     B. 私欲,置人于死地 // 168
测测你自己:合作能力测试 // 169
小贴士:鲶鱼效应 //170
小结 // 172
第二十二章 道德两难法
经典实验:偷药的海因斯 // 174
相关实验 A. 诚信,是最宝贵的品质 // 176
     B. 雨夜的选择 // 177
测测你自己:你的道德取向 //178
小贴士:道德负心理 / 180
小结 // 182
第二十三章 初次见面,让人难以忘怀
经典实验:美的标准 //184
相关实验 A. “多看”效应 // 185
     B. 晕轮效应 // 186
测测你自己:你的魅力源自哪里? // 186
小贴士:相似互补 // 189
小结 //189
第二十四章 “人来疯”的行为
经典实验:社会促进效应 // 192
相关实验 A. 异性效应 // 193
     B. 越是渴望越失望 //194
测测你自己:你是容易受人影响的人吗?// 195
小贴士:群体变化// 196
小结// 197

精彩书摘

第六章 你的记忆,是否受到了操控

※※经典实验:被篡改的记忆

在生活中,假如我们缺少了记忆的话,一切智慧活动和心理发展都无从谈起。就算人发生了暂时性失忆,也会对人的心理活动造成重大的影响。但是,记忆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正确反映出我们过去的经验呢?换而言之,记忆的精确度有多大?

劳夫塔斯是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心理学家,1975年她通过自己的实验得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结论。这个结论让我们不禁怀疑,我们的记忆能力还靠谱吗?

劳夫塔斯找来150个自愿参加实验的大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劳夫塔斯为他们播放一段车祸事故的片段,其中事故只持续了4秒钟。片段播放结束后,劳夫塔斯将这群受试者分为A、B两组,每人必须回答10个问题。在A组中第一个问题是这样的:影片中的肇事车辆冲过停车标志牌的时候有多快?而B组的第一个问题是:影片中肇事车辆右转弯的时速是多少?最后,两组受试者都被问道:该片中,你有没有看到标志牌?结果A组中有约占53%的人回答他们在影片中看到了标志牌,而B组中仅有约占35%的人说他们看到了。其实,发生撞车事故是由于肇事车辆的司机冲过了停车标志牌后与迎面而来的车辆相撞而引起的,实验表明——我们的回忆会在适当的提示中被更多地唤起。

接下来,A组的受试者被问道:那辆白色跑车在乡间公路上的时速有多快?B组的学生则需要回答:那辆白色跑车经过乡间公路的农仓时时速是多少?最后,劳夫塔斯问这两组受试者:你们有没有在影片中看到农仓?结果B组受试者有17.3%说看见过,而A组学生只有2.7%说看见过。但实际上影片中并没有出现农仓。由此可见,我们的记忆在一个不经意的错

误提示中被篡改了。

美国警察认为这个结论对刑事调查有着直接的意义。劳夫塔斯指出,证人通常会在整个刑事案件调查过程中被多次讯问,比如警察对犯罪现场的讯问、检察官对案件的讯问、法官的讯问等。不管是在哪些讯问中,一些错误的信息很可能会误导证人的记忆,甚至改变证人的真实记忆。

所以劳夫塔斯认为,事件的完全再现并不能完全依靠证人的记忆,因为在讯问过程中很有可能改变了证人的真实记忆,这说明了:人的记忆并不是单纯地对过去的经验进行再现,而往往是对过去经验的再造。

※※相关实验

A. 为记忆“编码”

实验原理:自创记忆编码+联想。

实验主持人:锦州记忆研究所李维。

实验对象:李维。

实验过程及结果:

放置一块黑板于舞台中央,在上面写一些阿拉伯数字,让观众随便说一些什么,说出的内容依次按照阿拉伯数字记下来,在这个实验过程中李维并没有看黑板,但他能把这些全记下来。不管是要求他讲出数字相关内容,还是讲出相关内容的数字号码,他都能马上说出来,而且还表现出倒背如流的水平。

实验原理:

这种表演看似显得不可思议,其实只是运用记忆术而已,产生了“培哥效应”罢了。运用这种方法并不困难,你可自创一套记忆编码,举例来说,(1)帽子,(2)眼镜,(3)围巾,(4)衣服,(5)腰带,(6)裤子……牢牢掌握后通过联想与要记的材料相联结。假如你要记住以下几个词汇:(1)大象,(2)打气,(3)洗澡,(4)电风扇,(5)自行车,(6)水……这样你就可以进行联想了,比如记到大象头上戴了一顶帽子。记住“水”时,将它和裤子产生联想——用水来洗裤子。通过这样的联想,记什么都不再显得那么困难了。

实验联想:

这种记忆方法的固定编码有很多,你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部位编号,也可以按照亲友的名字进行编码。我们将这种方法运用到学习中,就可以避免学习枯燥和记不住等难题,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了。

B. 如何将记忆遗忘

实验原理: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

实验主持人: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

实验对象:艾宾浩斯。

实验过程及结果:

随着时光的迁移,我们的一些记忆会渐渐变得淡薄,更有甚者会消失不见,相信大家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是什么原因让记忆消失了呢?这其中有什么规律可循吗?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1885年的一项相关实验后,发布了实验结论的图表,这就是有名的“艾宾浩斯曲线”。他以“无意义”的音节作为记忆的对象(在心理学实验中使用有意义的词是不允许的,因为有意义的词会引起不同联想,对记忆产生干扰,从而影响实验结果),并将“无意义”的音节分为八组,每组八个,首先测出自己要记住这些音节总共需要多长时间,结果大约用了1000秒的时间。过了20分钟后,当他将相同的内容重复记忆后,结果显示整整缩短了近600秒的时间,用百分比来表示省时率的话,即省时60%,与此相反,遗忘率是40%……

通过这个图表表明,遗忘的时间是长短不一的,不是说一天固定丢掉多少记忆,第二天也是如此。事物在记忆的最初阶段最容易被遗忘,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如记忆某事物相当长时间,该事物几乎不可能被遗忘,“先快后慢”就是记忆遗忘的规律。

实验联想:

记忆遗忘是有规律的,不光是艾宾浩斯,在他之后也有很多人做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虽较前者而言有些偏差,但曲线的运动规则“八九不离十”。根据艾宾浩斯的结果,美国某公司就开发出了一款记忆核系统(Memoy Nucleon System),该系统能帮助人们提高学习效率,利用每个人不同的记忆遗忘点(亦是最佳记忆点),通过简单的人机交互,在大家的学习

时间接近遗忘点时,重复所学内容,以此来达到加深其记忆的目的。我们也可以利用该规律,在记忆力到临界点时,不断重复信息,以此达到牢牢掌握该内容的目的。

※※测测你自己:荒岛寻宝

将自己想象成一位探险家,在某荒岛上四处寻宝,经过一番周折后,发现四扇门,凭自己的感觉猜猜哪扇门背后藏着惊天宝藏?

A.雕花双扇金属门

B.陈旧的双扇木门

C.沉重单扇石门

D.模糊的单扇毛玻璃门

测试结果

A.说明你是个记得快,忘得更快的人。举例来说,昨天你在“昆百”影城看的电影,今天你就能记成“百昆”剧院。没错,你的忘性就是

如此之大。

B.选择该项的人说明你根本没什么记忆,对于小时候的记忆用拼凑来说一点也不为过,你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好像……好像……”,天哪!

C.你的记忆力中规中矩,可以用“一目十行,过目即忘”来形容!最让你难忘的事却偏偏是那些让你出糗的片段!另外,你有一项强大的记忆功能,对人的相貌可以做到过目不忘。

D.该选项代表了最好的记忆力,你不是路盲,在认路方面你堪称是“老马识途”!你对孩童时期的记忆也超乎了别人的想象,连哪天做过什么事情、事情发生的地点你都记得,你真厉害!

※※小贴士:“似曾相识”的感觉

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突然觉得眼前的一幕似曾相识,甚至是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事情你都可以预见,就像你经历过这些事情一样,但你又不能准确说出该记忆源自何处。

当今科学也无法完全解释这一现象。据美国某心理学会的调查显示,“似曾相识”的经历在超过三分之二的成年人身上发生过。想象力越是丰富就越有可能发生该现象;喜欢旅行的人比不喜欢的人经历“似曾相识”的概率更高;较其他人而言,高学历的人更容易产生这种感觉(也许这是因为他们在托尔斯泰或哪位文学巨匠的著作中经历过独特的感受)。调查还发现,青年时期是发生“似曾相识”概率最高的阶段,然后随年龄增加而降低。特别是当人们开始枯燥单一的生活后,发生这样现象的概率低了很多。

当弗洛伊德理论在一个世纪以前还是心理学研究的主流时,“似曾相识”的现象被心理学家看成是亚健康人群潜意识的矛盾体现。但现在的心理学家认为“似曾相识”这一现象不一定发生在深层次潜意识矛盾冲突的基础之上,健康的大脑也会产生这一感觉。而且,这种感觉常常出现在压力和疲惫感大的人群中。与此同时,“jamais vu”(法语)也会随之出现,即见到熟悉的事物时却什么也想不起来。

心理学家认为,产生该种现象可能是因为人们接受的信息过多但对信息的来源并未注意。似曾相识感渠道广泛,有的是虚幻的,有的是真实的。当你遇到已经忘记的某电视剧或是小说的情节时,很有可能会把它当成是之前的经历。或者,当身处电视剧中的真实场景时,表面看上去是忘记了,但潜意识还会勾起某些回忆。心理学家还指出,有时,人们是不需要真实的记忆的,熟悉的感觉有时候是大脑在作祟。

※※小结

俄国教育家鲁宾斯坦曾这样说过:“假如没有记忆,我们便会成为转瞬即逝之物。从将来看过去,所看到的便会是一片死寂而已。而所谓现在,随着它一分一秒地流逝,也会一去不复返地消失在过去之中。”由此不难发现其对记忆推崇之至。失去了记忆,人就像无家可归的流浪儿一样,更加失去了生命传承下去的意义。

如果我们丧失了记忆,我们将丧失从事一切活动的能力。人生在世不过几十载,你将忘记一切,更加不会懂得亲情、爱情、友情……这一切,都将消失。

如果没有记忆,这个世界将会少言寡语,人们不懂得喜怒哀乐,幸福更是无从找寻。

如果我们丧失了记忆,就没有幸福的童年、没有激情的青年……曾经的经历,都会变 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