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经济评论(2017 No.1)

世界银行经济评论(2017 No.1)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埃里克·埃德蒙兹(Eric Edmonds),[美] 尼娜·帕维克里克(Nina Pavcnik) 著,徐广彤,肖皓元,朱旭敏,尹志超 译
图书标签:
  • 世界银行
  • 经济发展
  • 国际经济
  • 经济评论
  • 2017年
  • No
  • 1
  • 学术期刊
  • 经济学
  • 发展经济学
  • 研究报告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0114530
版次:1
商品编码:12295964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12-01
页数:456
字数:44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世界银行经济评论》是一本专业期刊,旨在传播与发展领域以及与世界银行谋求发展权利普遍相关的发展经济学研究成果。本书寻求在定量发展政策分析领域提供*新的和*好的研究,着重于政策的相关性和经济学的应用方面,而不是纯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

作者简介

[美]埃里克·埃德蒙兹(Eric Edmonds),美国达特茅斯学院。
妮娜·帕维克里克(Nina Pavcnik),美国达特茅斯学院。

目录

发展中国家的汇款与脆弱性
  【茱莉亚·贝丁(Giulia Bettin) 安德拉·F.利斯比特罗(Andrea F.Presbitero)
  尼古拉·L.巴达弗拉(Nikola L.Spatafora)】/1
关于移民收入和汇款流动的不对称信息
  【加内什·塞珊(Ganesh Seshan ) 罗伯塔斯·朱布里克斯(Robertas Zubrickas)】/38
人道主义背景下考量现金和凭证转移:来自刚果民主共和国的证据
  【珍妮·C.艾克儿(Jenny C.Aker)】/68
预算规则、资源盛衰: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
  【桑塔耶那·德瓦拉坚(Shantayanan Devarajan) 雅兹德·迪索(Yazid Dissou)
  德尔芬·S.高(Delfin S.Go) 谢尔曼·罗宾森(Sherman Robinson)】/110
印度农村地区的公共品供给:小微金融团体集体行动的收益
  【保罗·卡西尼(Paolo Casini) 劳尔·范德维尔(Lore Vandewalle)
  查济·瓦哈吉(Zaki Wahhaj)】/148
真正的造假:南非大调查数据造假的普遍性和影响
  【阿登·费恩(Arden Finn) 魏马尔·兰霍德(Vimal Ranchhod)】/196
谷物价格暴涨与“以邻为壑”政策反应:一个全球整体经济分析
  【汉斯·G.詹森(Hans G.Jensen) 吉姆·安德森(Kym Anderson)】/241
海啸之后的志愿服务:民主化的效应
  【蒂亚戈·弗雷里(Tiago Freire) J.弗农·亨德森(J.Vernon Henderson)
  阿里·坤克罗(Ari Kuncoro)】/268
对于腐败的新的跨境衡量
  【拉尼·艾斯克利萨(Laarni Escresa) 卢西奥·比斯(Lucio Picci)】/302
容积定价政策对农民水管理机制以及水利用的影响:中国湖北灌溉系统水用户组织案例
  【董斌(Bin Dong) 凯伊·凯基萨(Kei Kajisa)】/340
对佣金实施监管的影响:来自印度共同基金市场的证据
  【桑托斯·阿纳古尔(Santosh Anagol) 维嘉雅·马里斯蒂(Vijaya Marisetty)
  雷努卡·塞纳(Renuka Sane) 布凡内斯瓦伦·维努古帕尔(Buvaneshwaran Venugopal)】/373
地铁扩张对德里空气污染的影响
  【迪普·戈尔(Deepti Goel) 索诺姆·古普塔(Sonam Gupta)】/418
《全球经济展望:迈向可持续增长的路径》 本书简介 在全球经济格局持续演变的背景下,理解驱动当前宏观经济动态的关键因素,以及如何构建更具韧性和包容性的增长模式,是政策制定者、学者和商界领袖面临的共同挑战。《全球经济展望:迈向可持续增长的路径》汇集了多位顶尖经济学家的深度分析与前瞻性见解,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细致的框架,用以审视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结构性转变以及潜在的增长机遇。 本书并非对特定年份(如2017年)某一特定期刊的简单回顾或替代,而是聚焦于贯穿2010年代中后期至当前(2020年代初期)全球经济面临的一系列长期性、结构性议题,这些议题的复杂性远超单一报告所能涵盖的范畴。 第一部分:全球增长的再平衡与结构性挑战 本部分深入探讨了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增长动力的深刻变化。核心议题集中于潜在增长率的持续下滑及其背后的驱动因素。 人口结构转型的影响: 详细分析了发达经济体和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如中国、巴西)正在经历的劳动力萎缩和人口老龄化对生产率和储蓄率的长期影响。探讨了如何通过提高劳动参与率、延迟退休年龄或移民政策来部分抵消这些负面效应。 生产率增长的“停滞之谜”: 考察了尽管技术进步(如信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的初步普及)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依然疲软的现象。书中引入了新的计量模型,区分了技术扩散的“涓滴效应”不足与现有统计方法对无形资产贡献度衡量的滞后性。 全球价值链(GVCs)的演变与重塑: 评估了全球化进程中的“逆转”或“区域化”趋势。分析了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疫情冲击如何加速了供应链的多元化和“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现象的出现。重点关注了新兴经济体在价值链升级中的机遇与挑战。 第二部分:宏观经济政策的边界与有效性 在低利率和高债务水平的“新常态”下,财政和货币政策的传统工具箱面临严峻考验。本部分着重探讨了政策组合的有效性与可持续性。 非常规货币政策的遗产与退出策略: 深入剖析了量化宽松(QE)和负利率政策对资产价格、财富分配以及通胀预期的长期影响。讨论了在通胀压力回归的背景下,如何安全、有序地收紧货币政策,同时避免引发金融市场动荡或经济衰退。特别关注了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的潜在角色。 财政空间与代际公平: 鉴于政府债务占GDP比重普遍攀升,本书批判性地审视了财政政策刺激的效率。研究了不同类型的公共支出(如基础设施投资与社会福利转移)对长期增长的边际效益差异。探讨了税收政策改革(如全球最低企业税的实施)如何影响资本流动和国内税基的稳健性。 金融稳定与宏观审慎工具: 面对影子银行体系的扩张和金融创新带来的新风险,本书强调了宏观审慎政策(如逆周期资本缓冲、贷款价值比限制)在维护系统稳定中的关键作用。分析了气候变化相关的金融风险如何被纳入监管框架。 第三部分:不平等、气候变化与包容性增长 可持续增长不仅仅关乎经济产出的增长速度,更关乎增长的质量和分配的公平性。本部分将焦点投向了影响社会稳定的两大结构性力量。 收入与财富不平等的经济后果: 通过跨国比较数据,展示了收入差距扩大对总需求、人力资本投资以及政治极化的复杂反馈机制。探讨了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公共服务投资如何作为缩小不平等、提升长期潜能的有效手段。 向绿色转型的经济学: 气候变化不再是遥远的威胁,而是迫在眉睫的经济约束。本书系统评估了碳定价机制(碳税与排放交易体系)的成本效益分析,并探讨了“绿色投资”如何创造新的增长点(如可再生能源技术、能效提升)。分析了转型过程中对化石燃料依赖型经济体的公正转型(Just Transition)挑战。 新兴市场的韧性与治理挑战: 关注了撒哈拉以南非洲和部分南亚国家的人口红利窗口期的战略选择。强调了加强制度质量、打击腐败、以及构建有效公共服务体系对于实现可持续中等收入陷阱突破的重要性。 结论:塑造一个更具韧性的全球经济 本书的结论部分提出了一个综合性的政策议程,呼吁全球合作,以应对跨越国界的挑战。它强调,未来的经济政策需要更加注重长期导向而非短期反应,将环境可持续性与社会包容性内化为核心增长目标,从而构建一个真正意义上能够抵御冲击、惠及全民的全球经济体系。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套深入理解当前复杂经济图景所需的理论工具和实证基础。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本来对经济类的期刊有些敬而远之,总觉得会充斥着冷冰冰的数字和理论。然而,《世界银行经济评论》(2017 No.1)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这本期刊的编辑们仿佛有一双点石成金的手,将原本可能枯燥的经济议题,包装成了引人入胜的故事。我被其中关于全球贫困减缓策略演变的分析深深吸引。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数据,而是通过梳理过去几十年间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减贫方面的实践经验,揭示了政策有效性的关键因素。文章详细阐述了从单纯的经济增长驱动到更加注重包容性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以及赋权弱势群体等理念的转变过程。当我读到关于教育和医疗投入如何成为打破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时,我深受触动。作者还特别强调了地方社区在制定和实施减贫项目中的重要作用,这让我看到了希望,也让我明白,脱贫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通过精心的设计和持续的努力实现的。整篇文章充满了人情味,让我在分析经济问题时,也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

评分

我最近拜读了《世界银行经济评论》(2017 No.1),不得不说,这次的选文水准非常高。其中,我特别想赞赏的是那篇探讨气候变化对全球粮食安全影响的专题。这篇文章以其宏大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将一个看似遥远的问题拉近到我们眼前,让我们不得不正视其紧迫性。作者不仅列举了极端天气事件(如干旱、洪涝)对农作物产量造成的直接打击,更深入地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土壤肥力乃至病虫害传播的间接影响,勾勒出一幅严峻的图景。但这篇文章的价值远不止于此,它还积极地探索了应对策略,从推广耐候性强的作物品种,到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再到构建更具韧性的供应链,每一个建议都充满了科学依据和实践可能性。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国际合作在解决这一全球性挑战中的作用的强调,呼吁各国携手共进,分享知识和资源,共同构建一个可持续的未来。读完这部分,我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也对那些默默耕耘在农业科研和政策制定一线的人们肃然起敬。

评分

这次阅读《世界银行经济评论》(2017 No.1)的过程,对我来说是一次充满启发的智识之旅。我特别被其中关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的文章所吸引。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将城市化描绘成一个一帆风顺的过程,而是深入分析了其背后复杂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维度。文章详细阐述了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可能带来的交通拥堵、住房短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同时也挖掘了城市作为创新引擎、经济增长极以及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公共服务的潜力。我尤其欣赏作者对“包容性城市发展”理念的强调,以及对如何通过科学的城市规划、有效的公共服务供给以及鼓励社会参与来应对挑战的深入探讨。文章中引用的案例研究,从亚洲新兴大都市的规划经验到非洲快速扩张的城市区域的治理实践,都让我受益匪浅。这让我认识到,城市化既是挑战,更是重塑发展模式、提升民众福祉的巨大机遇,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以更智慧、更可持续的方式去引导和管理。

评分

《世界银行经济评论》(2017 No.1)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其中,我最感兴趣的莫过于关于全球贸易格局演变与科技创新的相互作用。这篇文章的研究视角非常独特,它不仅仅停留在宏观的贸易数据分析,而是深入到科技进步如何重塑国际贸易的微观层面。作者详细阐述了数字技术、自动化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如何降低了贸易成本,创造了新的贸易模式,并改变了全球价值链的构成。我尤其欣赏作者对“服务贸易”增长潜力的关注,以及对“数字化平台”在连接买卖双方、促进中小企业参与国际贸易方面所扮演角色的细致描绘。文章还探讨了技术变革可能带来的挑战,例如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以及数字鸿沟的加剧,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例如加强技能培训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这让我深刻理解到,科技创新并非孤立的存在,而是与全球经济深度融合,共同塑造着我们所处的时代。

评分

这本《世界银行经济评论》(2017 No.1)简直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刚拿到手的时候,我本来以为会是枯燥乏味的学术论文集,但事实证明我大错特错了。编辑们显然在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上下了极大的功夫,使得每一篇文章都像一颗璀璨的宝石,散发着独特的智慧光芒。我尤其被其中一篇关于新兴市场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潜力的分析所吸引。作者用详实的数据和精辟的论证,层层剖析了技术进步如何驱动经济增长,以及如何弥合数字鸿沟,促进普惠发展。文章中引用的案例研究,从亚洲四小龙的转型到非洲新兴经济体的崛起,都让我印象深刻。作者并没有回避挑战,而是深入探讨了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监管框架等关键要素,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读完这部分,我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智能手机在偏远村落普及,在线教育打破地域限制,电子商务为小企业打开全球市场……这一切都让我对未来充满期待。而且,整本期刊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还兼顾了可读性,很多地方的语言表达都非常生动形象,没有使用过多的晦涩术语,即便是非经济学专业的读者也能理解其中精髓。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