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心 [Empathy]

同理心 [Empathy]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英] 罗曼·克兹纳里奇(Roman Krznaric) 著,黄煜文,林力敏 译



下载链接1
下载链接2
下载链接3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4-20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 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84215
版次:1
商品编码:12267031
品牌:中信出版
包装:精装
外文名称:Empathy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8-01-01
用纸:纯质纸
页数:286
字数:150000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真正的高情商,是拥有同理心。
同理心是职场中看不见的竞争力,是一种理想,一种力量,更是一场改变人际关系的革命!
同理心*研究者揭示6大习惯,让你轻松搞定客户,更懂老板,与他人融洽相处。

内容简介

几千年来,我们一直注重向内看,认识自己。现在,是时候向外看了,我们需要走出自我,探索他人的生活与视角。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外观时代,而外观时代的核心就是同理心。
从销售管理到婚恋家庭,从社会关爱到政治行动,在人生的很多竞技场上,同理心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理心是21世纪值得拥有的关键能力,正以看不见的方式深刻影响着我们的发展。
罗曼·克兹纳里奇在《同理心》一书中指出,同理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是人类成就自己的核心所在。作为同理心领域的*研究专家,作者提出了高同理心人士拥有的6个习惯,这些习惯能够让你更好地理解他人,迸发创意。同理心不仅可以成就个人事业,而且正在引发全球变革,改变我们的生活。

作者简介

同理心*研究者,作家、文化思想家,英国“人生学校”的创办讲师之一。他被英国《观察家报》评选为“英国重要的生活哲学家”之一。他的著作在政治和生态活动家、教育改革者、企业家、设计师中拥有极大的影响力,其作品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他创建了世界上*个同理心博物馆和电子图书馆。他目前担任国际慈善组织及联合国等组织的顾问,协助这些组织通过宣传同理心和对话,促进社会变革。

目录

前言 同理心:从根本改变的力量 VII
二十几岁的年轻设计师穆尔,摇身一变成了85岁的老太婆,让她从全新的角度设计商品。她的“同理心模式”启发了一整个世代的设计师,让他们更了解使用者的感受。
人际关系的革命 VII
培养高度同理心的6个习惯 XII
高同理心人士的6个习惯 XIV
解决同理心赤字的问题 XVII
“内观”到“外观” XXIII
同理心的挑战 XXIX
习惯1:打开你的同理心开关 001
你的童年与青少年经历如何影响你发挥同理心的能力?你认为从以自我为中心转变为将心比心的关键是什么?原因为何?
科幻小说还是科学事实? 003
人本来就自私,不是吗 005
为何有人会冲进火灾现场救素昧平生的人 010
三山实验——两三岁小孩即有同理心 013
越常被冷落的孩子,越有暴力倾向 017
挑战达尔文:演化显示合作与竞争一样重要 020
为什么看恐怖电影时手心会冒汗 026
我们能借助学习让自己更有同理心吗 033
重新架构你的心智 039
习惯2:进行想象的跳跃 043
回想你试着为他人设身处地地着想的一段经历。你因此获得什么改变?你对哪种人难以拥有同理心,原因又是什么?你该如何靠同理心跨越你们之间的鸿沟?
如果同理心对我们有好处,我们为什么不多使用它? 045
偏见:贴标签逻辑 046
权威:平凡的邪恶 050
距离:无法看见自己的行为后果,所以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054
否认:过多信息造成同理心疲乏 057
辛德勒的转变:开始把犹太人当人看 060
同理心小练习:每一天有多少人参与你的生活? 065
找出你跟他人共有的部分,以及你跟他人的差异 069
对敌人投以同理心 076
成为蝙蝠是什么感觉? 083
习惯3:探索与实践同理心 085
你打算如何善用假期,接触来自不同文化或社会经历背景的他人?想一下哪个人的政治或宗教立场与你截然相左,你该如何让自己更理解那个人的观点?
成为丹尼尔·戴–刘易斯 087
融入:成为一名隐秘同理心者 089
探索:同理心的旅程将如何改变你 101
曼德拉:我爱我的敌人,我痛恨的是令我们相残的体制 105
旅行,驱散偏见迷思的最好方式 108
合作:为什么应该参加地方合唱团 112
学习同理心的语言 119
习惯4:锻炼对话艺术 121
你跟陌生人的哪次谈话最出乎意料且发人深省?你家中最大的压力与误解来源是什么?你该怎么促成谈话,让彼此更了解对方的感受与需求?
谈话危机 123
对陌生人充满好奇 125
积极倾听 134
卸下面具 140
关心他人 145
怀抱创意精神 150
保持大胆无惧 151
你对自己有同理心吗? 154
习惯5:坐着椅子旅行 157
哪部电影、小说或其他作品特别激发了你的同理心,改变了你为人处世的方式?数字文化如何影响到你的心境、个性与人际关系?减少上网会让你更能发挥同理心,还是适得其反?
你有办法在自家客厅改变世界吗? 159
戏剧与电影:用敌人的眼光看待战争 160
摄影:影像的政治力量 169
文学:我们能从小说中学习同理心吗? 175
在线文化:从数位革命到同理心革命? 181
颂扬出神作用 191
习惯6:激起同理心革命 193
想出一个你非常关心的社会或政治议题,思考该如何诉诸同理心,唤起更多民众关注那个议题并采取实际行动?你该对生活做出哪些改变,借以加深你对自然界的同理心?
全球携手发挥同理心 195
英国史上最多陌生人彼此接触的时期 196
第一波浪潮:人道主义在18 世纪风起云涌 201
第二波浪潮:人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逐渐提升 208
第三波浪潮:人际关系在神经科学时代渐渐深化 213
生物同理心的未来展望 221
推动革命浪潮 226
结语 同理心大未来 229
你未来最可能培养这6个习惯之中的哪一个?而在接下来的48小时以内,你会踏出怎样的第一步?
同理心谈话 230
高同理心人士的六大习惯 231
同理心博物馆 233
致 谢 243
注 释 245
参考文献 265

精彩书摘

科幻小说还是科学事实
星历3196年。星舰企业号在寇克舰长指挥下,奉命前往贾纳斯六号行星上的矿业殖民地进行调查。据报当地出现奇怪生物,近来杀死50名矿工,而且破坏珍贵的设施。寇克舰长与他信赖的瓦肯人大副史波克,在地底深处的隧道里遇见了这个生物,那生物看起来像一团熔化的岩石。寇克与史波克对它发射光束枪,它负伤逃脱。不久,寇克跌进一个房间,里头到处是圆形的小硅石,数量约有数千颗,那个奇异生物也在里面。但现在那个生物已经受伤,看起来无法带来什么威胁。寇克希望能跟它沟通,以了解整个暴力事端。史波克主动表示他能帮忙。
“舰长,你知道瓦肯人有联系两个心灵的能力吗?”史波克说完,慢慢将手伸向那个生物,他闭上眼睛,聚精会神地连接生物的心灵。
“痛!痛!痛!”史波克突然大叫,踉跄地退后。
从这段短暂的同理心接触中,史波克得知这个生物自称霍尔塔, 她因为矿工无意间压碎了她的孩子而感到痛苦,她的孩子本来即将从这些遍布于矿坑的圆形小硅石里孵化。霍尔塔攻击矿工的唯一理由就是为了保护这些蛋。
得知这点后,寇克舰长告诉矿工不要碰触霍尔塔的蛋,而霍尔塔也会让矿工自由挖掘这里的珍贵矿产。《黑暗中的恶魔》(The Devil in the Dark)是星际迷航原初系列的经典,于1968 年推出,故事最终圆满结尾。史波克的瓦肯人“心灵结合”能力再度化解了一场纷争。
这是科幻小说还是科学事实?人类也许不具有像瓦肯人那样的同理心能力:只要将手指碰触对方的头骨,就能与对方的思想和情感相通。然而,现代科学有一项最令人振奋的发现,那就是我们远比自己想象的更像瓦肯人。传统达尔文观念认为驱策人类的主要动机是自利,以及为了自我保存而产生的好斗驱力,也就是说,人类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动物,但我们最好将这种观念抛诸脑后。根据对人性的最新理解,人类是有同理心的动物,天生具有与他人心灵相通的能力。
要发展同理心能力,首先必须掌握一个现实,那就是我们是谁。我们必须挖出潜在态度(德国社会学家卡尔·曼海姆称之为“世界观”),偏偏认知自我内在的这部分长久以来一直不受西方文化重视。如果我们一直认为自己不过是利己的动物,那么我们将不会有机会做出改变。想改变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认识到这项令人惊喜的发现,也就是人类是有同理心的动物。本章将介绍这则至今鲜为人知的故事,表明我们是如何发现自己拥有同理心的自我。这则故事从一名17世纪哲学家的理论开始,然后一路来到最新的关于镜像神经元的脑部研究,其间将历经对心理学历史的考察、针对失去父母的幼儿的研究,以及对黑猩猩情感生活的调查。
高同理心人士的第一个习惯是“打开你的同理心开关”,也就是更深入了解人性中体现同理心的一面。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了解两件事。首先,同理心能力是人类祖先遗传给我们的,也就是说,同理心历经了长久的演化过程。其次,同理心可以在我们的人生中不断扩展,因此我们随时都可以加入这场同理心革命。将同理心深植在我们的心灵中,可以作为日后培养其他5个同理心习惯的完美基础,使心灵做好准备,设身处地为人着想。
我们要从哪里开始学习大脑的同理心能力呢?首先,我们要探索人类文化最强大的一种说法,并且了解这种说法的根源:人类本质上是自私的。
人本来就自私,不是吗
我们对人性感到悲观,甚至发表一些愤世嫉俗的看法。西方各国进行的调查数据显示,我们刻板地认为“绝大多数人不可信任”且“绝大多数人只为自己着想”。1 人性自利的假定如此深植人心,以至我们几乎未曾注意到它的存在。“喔,这是人性。”人们总是用这句话来描述卑鄙、以自我为中心或负面的行为。另一方面,当看见有人做出关心与慷慨的行为时,我们却从未耸耸肩说:“嗯,你觉得意外吗?慷慨本来就是人性。”2 同理心、仁慈与其他慈善行为向来被视为人性的例外。
然而,这种人性观点如此根深蒂固并不让人意外。它确实反映了一部分现实,人的确生性自私好斗。但这种人性观也仅是一则人性故事,300 多年前经由有影响力的哲学家宣扬才流传至今,这是我们的文化遗产,一种逐渐渗透到我们的集体想象中的意识形态。找出谁该为此事负责,可以让我们重新发现自我的同理心。主要“嫌犯”有 4 位。
在近代西方思想中,人性自利的说法始于英国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他在1651 年出版的作品《利维坦》(Leviathan)中指出,如果人类处于“自然状态”,也就是不存在任何政府形式的状态,结果将是“所有人对抗所有人的战争”,而人生将是“孤独、贫穷、卑鄙、残酷而短暂的”。霍布斯的结论是,像人类这种天生喜爱追逐私利与诉诸暴力的生物,需要权威的政府加以限制。虽然霍布斯试图提出普世性的说法,但他的观念终究属于他生存时代的产物:他对人性的负面看法,无疑受到他所处时代的影响,当时霍布斯正处于英国内战的血腥动荡中。尽管如此,《利维坦》依然成为西方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20世纪80年代,当我攻读政治专业时,《利维坦》依然排在书单的前列。
18世纪,自利的意识形态在苏格兰启蒙运动中找到了新的支持者,那就是思想家亚当·斯密。在这则故事中,他也是个不寻常的人物,他决定了我们理解同理心的方式。然而,斯密对同理心的看法,却完全被他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的激进自利理论给掩盖过去。斯密认为,在经济市场上,当买家与卖家都致力于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时,商品与劳务将会由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最有利于整体社群的状况下进行分配。斯密写道,“在提升社会利益方面,个人追求自己的利益,通常要比自己实际追求社会利益更有效”。这个想法的力量在于,它为自利行为提供充分的经济与政治理由,这有助于解释斯密在工业革命时何以深获商业与政治精英的欢迎。之后,“看不见的手”成为新古典经济思想的支柱。新古典经济思想在20世纪后半叶成为主流,而且在撒切尔主义与里根经济学的市场意识形态中获得政治表达。这个经济思想的领导人物,如奥地利贵族哈耶克,他呼应斯密的说法,主张“尽管只是追求己利,却能为同胞带来最大的利益”。3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The Origin of Species)出版于1859年,书中肯定了霍布斯与斯密的说法。达尔文的“物竞天择”理论强化了人类天性自私的观点:推动人类演化的驱动力是竞争而非合作。事实上,达尔文的人性观没那么简单,但这种被简化诠释的达尔文观念后来被“社会达尔文主义者”加以普及,例如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他创造了“适者生存”一词。斯宾塞认为,富人不需要因为自己的财富而感到罪恶,因为这是他们的才能与优越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结果。斯宾塞的作品在美国特别畅销。经济学家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思写道,“斯宾塞是美国的福音,因为他的观念符合美国资本主义的需要”。4 20 世纪70 年代,达尔文的理论出现不同的诠释,演化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表示,人类其实是“传递基因的机器”。5 他的隐喻“自私的基因”成了著名的科普用语,尽管道金斯从未主张基因拥有自主意志,却刚好与思想史的悠久主题遥相呼应,强调自利潜伏在我们人类的心灵深处。
最后一位关键人物是弗洛伊德,他的作品把人性自利的观点深深固结在西方人的心灵中。在《文明及其缺憾》(Civi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中,弗洛伊德试图去除所有对人性的浪漫幻觉,特别是当时的欧洲已经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人类不是温和的生物,”弗洛伊德写道,相反,人类有“好斗的倾向”。即使是婴儿,也会无情地寻求自己的利益。与霍布斯一样,弗洛伊德相信,如果没有适当的控制,人类会变成“野蛮的兽类,要他们体贴同类是不可能的”。人类受到性欲与好斗心的驱使,不会爱人如己,而是会“不征得他人同意,向他人发泄性欲,抢夺财物,羞辱他人,让他人痛苦,折磨并且杀死他人”。6在这个性欲主导的人性观里,人就像怪物一般,没有同理心容身之处。
所以,身处21世纪初的我们,已经有300多年的时间完全浸淫在这个主导一切的信息里:自利最终决定了我们的面貌。而毋庸置疑,这个信息已完全被吸收到西方文化之中。我们的语言表现方式更是强化了人性黑暗的一面,如“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与“男人不坏女人不爱”。经济学课程假定人是理性而自利的行动者。翻开报纸,你常看到的是冲突的报道而非合作的新闻,同理心的行为很少登上报纸头条。好莱坞电影充满了暴力血腥,却美其名曰“动作片”。孩子从阅读农场动物故事,快速跳升到玩计算机游戏,游戏的内容通常是打打杀杀,仿佛陷入霍布斯的噩梦之中。然而我们似乎觉得这很正常。
霍布斯、斯密、达尔文与弗洛伊德,在这4位强有力的思想家以及他们的追随者的持续思想攻击下,我们一直相信同理心与自利一样,都是人性的一部分。这当中最大的悲剧是,人们至今只认识到人性的一部分,也就是强调自利的自我,以为人性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因此,今日当我们听到这么多有关“同理心的人”的讨论时,我们的感受是什么?而我们又是如何发现自己拥有一个具有同理心的大脑?
为何有人会冲进火灾现场救素昧平生的人
令人吃惊的是,当我们在西方文化中追溯同理心思考的根源时,这些源头作品的作者居然与自利心叙事的作者是同一人。斯密在《国富论》中宣扬追求自利对社会有利,但他另一本比《国富论》早 17 年出版的作品《道德情操论》(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却对人类动机提出更复杂与更完整的描绘,而这部分是针对霍布斯悲观的自然状态所做的响应。7 斯密在《道德情操论》的开头写道:“无论人有多么自私,在他的本性中显然存在着一些原则,使他关注他人的命运,使他人的幸福成为他的必要之物,虽然他无法从他人的幸福得到分毫好处,但光是看到他人幸福,就足以令他感到愉快。”在这句话之后,斯密开创了世上第一篇论述完整的同理心理论——当时还称为“同情心”——他指出,我们生来有能力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而斯密把这种能力描述成我们可以“想象自己是那个受苦的人”。斯密的观点获得同时代的苏格兰哲学家休谟的支持,休谟认为,“在我们被揉成人形的过程中,加入了一些鸽子的微粒,又添入了一些野狼与毒蛇的成分”。
达尔文也清楚察觉,日常生活并非总是充斥着张牙舞爪的自私者,他认识到人其实有善良的一面。达尔文注意到许多哺乳类动物具有社会性,举例来说,狗与马会因为与同伴分离而伤心难过。他因此相信人类一定也存在着“社会本能”,这解释了为什么有人会冲进失火的建筑物去救素不相识的人,即使这么做可能危及他的性命。在《物种起源》出版多年之后,达尔文已转而相信合作互惠跟竞争一样,也是演化过程的重要环节。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The Descent of Man)中强调同理心,可惜当时未获重视,我们只能从现在开始恢复其应有的价值。8
斯密与达尔文无法忽视这个明显的事实,那就是人是社会动物,人会关心其他人,并且为其他人的利益而行动,即使这么做有可能损及自己的利益。斯密与达尔文可以从人们对自己的家人与朋友的关切看出这一点,但18、19世纪兴起的人道主义组织(例如反对童工的组织)也让他们有更深的体会。然而,社会的主流人群鲜少有意愿聆听他们提出的人有同理心的说法。自利的故事无疑更让政治人物与实业家我行我素,前者对人类福祉毫不在意,后者只关心如何让工厂获得便宜的劳工。
直到20世纪初,心理学成为显学之后,同理心的概念才获得应有的关注。英文empathy (同理心)这个词的根源可以溯至德文Einfühlung ,后者字面上的意思是“神入”(feeling into)。Einfühlung 在19世纪因为德国哲学家西奥多·利普斯(这位哲学家现已无人提起,但当时曾获得弗洛伊德大力赞赏)的提倡而大受欢迎。利普斯把 Einfühlung 视为哲学的审美概念,指人投入艺术作品与自然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可以让人对艺术作品与自然做出情感上而非理性上的回应。1909 年, 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蒂奇纳认为英文也应该拥有对应 Einfühlung 的词汇,于是他创造了 empathy 这个词(根据古希腊文 empatheia 所创,意思是“in”加上“suffering”)。此后,empathy 的意义就经历了一连串的变化,带来复杂的语言学遗产,必须加以阐明才能理解其中的内容。
心理学家很快就将同理心从艺术领域挪用来表示模仿的形式。在一本20 世纪30 年代广泛流行的心理学教科书里有一张照片,一名撑竿跳选手成功跃过横杆,而底下的观众无意识地抬起双腿,脸上露出纠结的神情,仿佛他们自己也在进行撑竿跳。这张照片的标题叫“同理心”。作者接着提到听众经常会模仿台上演讲者的表情,举例来说,当演讲者微笑,台下的听众也会不自觉地跟着微笑。这是同理心的经典例证。9
然而,从1940 年之后,同理心的两个早期意义,即艺术的鉴赏模式与情感上的模仿,逐渐转化成另外两种取向。这两种取向,大家在今日的心理学教科书中都可以查到:首先,同理心是视角的转换(有时又称为“认知同理心”);其次,同理心是分享的情感反应(又称为“情感同理心”)。那么,这两种取向的意义是什么,这两种概念又是怎么来的?

前言/序言

前言 同理心:从根本改变的力量
人际关系的革命
同理心是一种令人感到关爱与温暖的情感。许多人把同理心等同于日常的善意与体贴,以及对他人的关切与照顾。本书的观点与此不同。事实上,同理心是一种理想,它具有一种力量,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甚至为社会带来根本的变迁。同理心可以引发革命,但这里指的不是旧式革命,例如制定新法律、创立新制度或新政府,而是更根本的事物:人际关系的革命。
过去10 年,全球出现了一股热潮,政治活跃分子与专栏作家, 企业导师与宗教领袖纷纷鼓吹大家秉持同理心去思考与行动。英美占领运动的抗争者搭起“同理心帐篷”,举办“同理心行动”工作坊。在卢旺达,90% 的人口收听的广播剧刻意在故事情节里插入同理心的信息,例如住在邻村的胡图族与图西族,两族的民众努力制止种族仇恨再度发生。“同理心生根计划”是加拿大推动的一项教育改革,让孩子在教室里学到同理心的技巧,日后当他们走出教室时,即能成为倡导同理心的老师。这项计划已经推广到英国、新西兰与其他国家,总计有数十万的学童受到启发。一名德国社会企业家在世界各地建立连锁博物馆,博物馆内部一片漆黑,参观者必须由导盲的服务人员引领参观。这么做是为了让一般明眼人也能体会盲人平日的不便与辛苦。这些做法全属于同理心历史浪潮的一部分,挑战极端个人主义。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让我们不知不觉变得过于关注自己的生活,以致对他人的存在视若无睹。 同理心 [Empathy]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同理心 [Empathy]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同理心 [Empathy]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同理心 [Empathy]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很好的心理学书籍 好好学习一下

评分

还没有看啊,偷懒中。纸质和封装都很好。

评分

618大促买的 经济实惠 还是正版的 相当值得 京东买书就是爽啊

评分

现在的人确实缺少同理心,觉得全世界欠自己的

评分

618大促买的 经济实惠 还是正版的 相当值得 京东买书就是爽啊

评分

包装干净送货快认真阅读学习吧

评分

非常好 是正品 ,物流速度快!

评分

618搞活动买的,留着慢慢看!送货神速、包装好,正品!凑够字数赚点京豆吧!

评分

质量非常好,与卖家描述的完全一致,非常满意,真的很喜欢,完全超出期望值,发货速度非常快,包装非常仔细、严实,服务态度很好,运送速度很快,很满意的一次购物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同理心 [Empathy]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