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
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尼采
卡萨诺瓦◎司汤达◎托尔斯泰
9位作家,3种类型,合并同类,提取相似气质!
“历史上好的传记作家”茨威格一生写过16部传记,本书是《人类群星闪耀时》之外,茨威格具影响力传记,通过9位作家,书写了一部19世纪欧洲文学思想史!人们因《希腊罗马名人传》而记住普鲁塔克,也会因本书而记住茨威格!
一部好的传记,要能体现一个人之所以是他自己而非别人的独特之处,这是我们能够记住这个人的wei一理由。哪怕一个十恶不赦之人的传记,只要它完整地包含了因果、容纳了心灵,所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撕心裂肺的爱恨,终会悉数化为悲悯。于是,我们记住了那个立传的人,并且我们因为悲悯,在精神世界里与他的文字发生了共鸣。“历史上zui好的传记作家”的称号,茨威格当之无愧!
茨威格在《精神世界的缔造者》中写了九位作家:百科全书式叙事文学的天才——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悲剧气质型癫狂至精神错乱的殉魔者——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尼采;暴露自我呈现内心世界的心灵观察家——卡萨诺瓦、司汤达、托尔斯泰。茨威格用普鲁塔克“比较列传”的写法,将属于同一“精神类型”的人物放到一起,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给人的印象也更加深刻。这种“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提取了传记人物的“精神本质”,在描述九位精神世界缔造者的同时,缔造了另一个伟大、永恒的精神世界。
【作者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奥地利犹太裔作家,中短篇小说巨匠,擅长人物的心理分析,也是著名的传记作家。主要代表作有中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传记《三大师》《与魔的搏斗》《三作家》《罗曼?罗兰》,历史特写《人类群星闪耀时》,自传《昨日的世界》等。
【译者简介】
申文林,1934年生于河南卫辉,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德语文学专业,1957—1977年于兰州大学外语系任教,1978—1994年于河南师范大学外语系任教,一直从事德语、欧洲文学史、欧洲文化史的教学工作。主要译著有《忏悔荒唐年少时》《庚子见闻录》《心灵易帜》《三大师》等。
高中甫,1933年生于山东蓬莱,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员。著有《德国伟大诗人——歌德》《歌德接受史》《茨威格画传》(编著)等,编有《歌德精选集》《歌德诗选》《歌德绘画》《茨威格文集》(七卷)等,译有《亲合力》《茵梦湖》《莱辛寓言》《古希腊神话与传说》《十九世纪文学主流——青年德意志》《贝多芬》《莫扎特》《轮舞》《忆马勒》等。
茨威格在全世界所赢得的声誉实至名归……他zui让我欣赏的一点就是具有独特的天赋,能够凭借心理上和艺术创作上的技巧栩栩如生地重现历史上的某些时期和人物形象。
——托马斯?曼
茨威格驾驭语言至为纯熟,他善于表达一个对象,使得它的zui精致的细枝末节都变得形象鲜明具体。
——弗洛伊德评
前言
三大师
作者的话
巴尔扎克
狄更斯
陀思妥耶夫斯基
与魔的搏斗
作者的话
荷尔德林
克莱斯特
尼采
三作家
作者的话
卡萨诺瓦
司汤达
托尔斯泰
编后记
编后记
一部好的传记,重要的不是客观且面面俱到地罗列一个人的生平,更不是凭空且主观臆断地对一个人作出评价,而是将二者融合,挖掘人物生平背后的内心世界,通过典型事例展示最能体现一个人之所以是他自己而非别人的独特之处,以及唯有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才能得出的复杂而幽暗的精神世界。这是我们能够记住一个人的唯一理由。我们读完一部好的传记,就像看完一部好的电影,一定会产生某种震撼,这种震撼无论是善的还是恶的、积极的还是颓废的,它都会因为触动心灵而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一个完整的人生,哪怕是一个十恶不赦的人生,只要它完整地包含了因果、容纳了心灵,都会让人心生悲悯进而得到宽容。跌宕起伏的情节,撕心裂肺的爱恨,在作品之外看作品的时候,悉数化为悲悯。于是,我们记住了那个给我们震撼的人,并且我们因为悲悯,在精神世界里与他发生共鸣。
茨威格是一个伟大的传记作家,而并不仅仅是那个我们所熟知的写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德语小说家。2014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巴西福塔莱萨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时,提到了茨威格的《巴西:未来之国》一书,茨威格这个名字再次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书籍有书籍的命运,一个作家以什么样的方式被人们记住,尤其是被另一个国家的读者记住,有时候真不是作家及其作品本身所能决定的。事实上,我们忽略了很多国外重要的作家作品,正如因为种种原因拔高了很多作家作品的地位。
而作为传记作家的茨威格,应当被人们记住。茨威格一生写过16部传记,它们是:
一、作家传记
1.《回忆埃米勒?维尔哈伦》(1917)
2.《代博尔德-瓦尔莫:一个女诗人的生活画像》(1920)
3.《罗曼?罗兰:其人其作》(1921)
4.《精神世界的缔造者》[《三大师》(1920)、《与魔的搏斗》(1925)、《三作家》(1928)]
二、心理学家传记
《精神疗法》(梅斯梅尔、玛丽?贝克?艾迪、弗洛伊德,1931)
三、历史人物传记
1.《约瑟夫?富歇: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1929)
2.《安托瓦内特:一个普通人的肖像》(1932)
3.《玛利亚?斯图亚特》(1935)
4.《鹿特丹人伊拉斯谟的胜利与悲剧》(1935)
5.《异端的权利:卡斯特利奥对抗加尔文》(1936)
6.《麦哲伦》(1938)
7.《亚美利哥:一段历史谬误》(1942)
四、历史特写
《人类群星闪耀时》(1927)
五、未完成的作家传记
《巴尔扎克》、《蒙田》
六、自传
《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死后出版)
茨威格被称为“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他一生创作的这16部传记,涉及罗曼?罗兰、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荷尔德林、尼采、司汤达、托尔斯泰、蒙田、弗洛伊德、富歇、伊拉斯谟、加尔文、麦哲伦等数十位文学、哲学、心理学,以及政治、宗教、航海领域的著名人物。在这数十位著名人物的传记中,茨威格写得最得心应手的显然是作家传记。作家写作家,更能把握传记人物的心理,茨威格恰恰又是人物心理分析、内心情感刻画的能手。他不会像其他传记作家那样“仅限于依次罗列事实和具体的重大事件”,而是“意识到内心的存在”,注意到“内心的多义性及其神秘深度”,深入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他曾说:“我在写作上的主要志趣,一直是想从心理学的角度再现人物的性格和他们的生活遭遇。这就是我为许多名人撰写评论和传记的缘故。”但他的心理分析,是建立在研究原始材料的基础之上的,他“既不美化历史人物,也不做自然主义的临摹”(舒昌善),而只是加以“升华、冷凝、提炼”。
在茨威格的作家传记中,最有分量的当是以“精神世界的缔造者”为主题的《三大师》、《与魔的搏斗》与《三作家》。这1部3卷的巨著写了九位作家:百科全书式叙事文学的天才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悲剧气质型癫狂至精神错乱的殉魔者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尼采,暴露自我呈现内心世界的心灵观察家卡萨诺瓦、司汤达、托尔斯泰。
正如我们因为《希腊罗马名人传》而记住普鲁塔克,后世也当因为《精神世界的缔造者》而记住茨威格。作为传记作家的茨威格,恰恰与伟大的普鲁塔克一脉相承。茨威格在《精神世界的缔造者》第二部《与魔的搏斗》的“作者的话”中说:普鲁塔克在他的《希腊罗马名人传》里,“总是把一个希腊人物和一个罗马人物对照着描写,以使得他们个性背后的精神投影,作为一种典型更好地凸显出来。我也效法这位传记和历史方面的德高望重的先祖,在其精神上相邻的领域——文学性格学方面——做一些相似的尝试……我打算把这一系列命名为‘精神世界的缔造者’”。茨威格采用普鲁塔克“比较列传”的写法,将属于同一“精神类型”的人物放到一起,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给人的印象也更加深刻。好比我们在谈论一个人的时候,再多的自然描述也不及拿另一个人来作比较让人印象深刻:我们说他长得像谁,我们说他的性格跟谁很像,这样我们就一下子把握住了他的个人特征,我们就能够一下子记住他。茨威格的《精神世界的缔造者》正是采用了这种数学上“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提取同类人物的“精神本质”——在描述精神世界的缔造者的同时,同样缔造了另一个伟大、永恒的精神世界。
我不得不说,这本书的叙事方式简直令人着迷。作者并没有采用枯燥的学术论证,而是以一种近乎文学化的语言,将九位不同凡响的思想家带到了我的面前。他们不再是教科书上的冰冷名字,而是鲜活的个体,他们的思想如同生命体一样,在作者的笔下生长、演变、碰撞。我尤其喜欢作者在分析他们作品时所展现出的那种独特的视角,他能够从看似寻常的句子中挖掘出深层的含义,并且将这些含义与更宏大的哲学体系联系起来。通过这种比较,我不仅看到了这九位作家各自的独特贡献,也看到了他们之间那些微妙的、却又至关重要的思想传承和演变。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人类的精神世界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由无数个这样伟大的头脑,一代又一代地不断积累、创新、修正而形成的。它让我对“创造”有了更深的敬畏,同时也激发了我探索更深层思想的动力。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思考作者提出的观点,反思自己的认知,这种思想上的互动,是阅读一本好书最宝贵的收获。
评分近期阅读的一本书,让我在思想的海洋里遨游了许久。这本书所展现的,并非是简单的文学鉴赏,而是一次对九位在人类精神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作家思想的深度挖掘与比较。作者以其非凡的洞察力,将这些来自不同时代、不同背景的创作者,置于一个宏大的比较视野之下。我被书中对他们思想的细腻剖析所深深吸引,作者不仅梳理了他们各自的核心观念,更重要的是,他揭示了这些观念是如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编织出我们今天所熟知的精神世界。这种比较性的叙述方式,让我在欣赏每一位作家独特魅力的同时,也能更清晰地理解他们思想的演进轨迹和对后世的深远影响。这本书不是一本填鸭式的知识手册,而更像是一位睿智的导师,引导我进行独立的思考,去探究那些关于存在、关于意义、关于人类潜能的终极问题。它让我重新审视了“创造”的意义,明白了那些推动文明进步的思想火花,往往源于对已知边界的不断拓展和对未知世界的勇敢探索。
评分这本书让我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仿佛一直以来困扰着我的一些关于思想、关于创造的疑问,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了解答。作者选择的这九位作家,每一个都是各自时代的巨匠,他们的作品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他们对生命、对世界、对人类存在的深刻思考的结晶。令人惊叹的是,作者能够将这些截然不同,甚至有时截然相反的思潮,巧妙地编织在一起,勾勒出一幅宏大的精神图景。他并非简单地介绍他们的生平,而是着力于挖掘他们思想的深度和广度,以及这些思想如何相互碰撞、相互影响,最终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个思想的博览会,既能欣赏到不同风格的艺术品,又能深入了解它们的创作理念和背后故事。我特别着迷于作者如何分析这些作家在面对社会变革、哲学难题时的反应,他们是如何运用文字来回应、挑战甚至重塑当时的思想格局。这本书不仅让我对这九位作家有了更深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它点燃了我对人类思想史的好奇心,让我想要去探索更多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智慧宝藏。
评分最近读完一本极其引人入胜的书,它带我踏上了一段关于人类思想深邃探索的旅程。这本书并非简单地罗列历史事件或人物传记,而是巧妙地将九位在精神世界中留下深刻印记的作家置于聚光灯下,通过比较他们的思想、创作理念以及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展现出他们是如何如同建筑师一般,一点一滴地构建我们所理解的精神现实。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洞察力,他不仅深入剖析了这些作家作品的核心,更挖掘了他们思想形成过程中那些不为人知的侧面。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迷宫中寻宝,每一次发现都带来豁然开朗的惊喜。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不同作家之间思想关联和差异时的手法,他能够捕捉到那些微妙的共鸣,也能清晰地辨析出他们之间截然不同的哲学立场。这种对比不仅仅是为了展示学术上的严谨,更是为了引发读者对自身思想和认知模式的深刻反思。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文学、哲学乃至艺术在塑造人类精神世界中所扮演的至关重要的角色,也让我对“创造”这个词有了全新的理解。它并非总是惊天动地的变革,更多时候,是那些默默耕耘的思想者,以文字为砖石,以概念为梁柱,搭建起一座座精神的殿堂,供后人瞻仰和栖息。
评分这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精神盛宴”。作者以极其精妙的笔触,为我们呈现了九位塑造了精神世界的思想巨匠。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关于这些作家本身的介绍,更是一场关于思想的比较哲学之旅。作者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们穿越不同的思想领域,观察这些伟大的灵魂如何各自开辟道路,又如何在不经意间相互呼应、相互启发。我非常欣赏作者对每一个作家及其作品的深刻理解,他能够敏锐地捕捉到他们思想的核心,并用清晰易懂的语言将其阐释出来。更难得的是,他并没有将这些作家孤立开来,而是通过巧妙的比较,展现了他们思想的共通之处、差异之处,以及这种差异和共通如何共同推动了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与这些伟大的思想家进行了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他们对生命、对真理、对美的追求,至今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评分646466425364554844
评分包裹最后一本,没保护措施,书角已破碎!
评分还可以,大师之作
评分一本好书,值得拥有。
评分物流快,書的品相很好
评分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包裹最后一本,没保护措施,书角已破碎!
评分物流快,書的品相很好
评分还可以,大师之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