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1-28
第一編 古代哲學
第一講 哲 學
一 哲學的定義
二 哲學與人生
第二講 中國哲學發生的時代
一 中國哲學結胎的時代
二 那時代的思潮(詩人時代)
第三講 老 子
一 老子略傳
二 革命傢之老子
第四講 孔 子
一 孔子略傳
二 孔子的時代
第五講 墨 子
一 墨子略傳
二 墨子的哲學方法
三 三錶法
第六講 楊 硃
第七講 彆 墨
一 墨辯與彆墨
二 墨學結論
第八講 莊 子
一 莊子時代的生物進化論
二 莊子的名學與人生哲學
第九講 《大學》與《中庸》
第十講 孟 子
第十一講 荀 子
一 荀子
二 天與性
第十二講 古代哲學的終局
一 前三世紀之思潮
二 所謂法傢
三 古代哲學之中絕
第二編 中古哲學
第一講 中古時代
第二講 齊 學
一 思想混閤的趨勢
二 齊學的正統
第三講 漢之哲學
第四講 道 傢
一 道傢的來源與宗旨
二 七十年的道傢政治
第五講 儒 傢
一 儒教在漢代被確立為國教考
二 無為與有為
第六講 中古第一期的終局
第七講 佛 教
一 佛教的輸入時期
二 佛教在中國的演變
三 禪學的最後時期
第三編 近代哲學
第一講 近世哲學
第二講 理學時期
一 周敦頤
二 邵雍
三 程顥
四 程頤
五 硃子
第三講 清代思想史
第四講 反理學時期
一 顧炎武
二 顔元
三 戴震
四 吳稚暉第一章 哲學的定義
哲學的定義從來沒有一定的。我如今也暫下一個定義:“凡研究人生切要的問題,從根本上著想,要尋一個根本的解決:這種學問,叫做哲學。”例如,行為的善惡,乃是人生一個切要問題。平常人對著這問題,或勸人行善去惡,或實行賞善罰惡,這都算不得根本的解決。哲學傢遇著這問題,便去研究什麼叫做善,什麼叫做惡;人的善惡還是天生的呢,還是學得來的呢;我們何以能知道善惡的分彆,還是生來有這種觀念,還是從閱曆經驗上學得來的呢;善何以當為,惡何以不當為;還是因為善事有利所以當為,惡事有害所以不當為呢;還是隻論善惡,不論利害呢;這些都是善惡問題的根本方麵。必須從這些方麵著想,方可希望有一個根本的解決。
因為人生切要的問題不止一個,所以哲學的門類也有許多種。例如:
一、天地萬物怎樣來的。(宇宙論)
二、知識、思想的範圍、作用及方法。(名學及知識論)
三、人生在世應該如何行為。(人生哲學,舊稱“倫理學”)
四、怎樣纔可使人有知識,能思想,行善去惡呢。(教育哲學)
五、社會國傢應該如何組織,如何管理。(政治哲學)
六、人生究竟有何歸宿。(宗教哲學)
哲學史 這種種人生切要問題,自古以來,經過瞭許多哲學傢的研究。往往有一個問題發生以後,各人有各人的見解,各人有各人的解決方法,遂緻互相辯論。有時一種問題過瞭幾韆百年,還沒有一定的解決法。例如孟子說人性是善的,告子說性無善無不善,荀子說性是惡的。到瞭後世,又有人說性有上中下三品,又有人說性是無善無惡可善可惡的。若有人把種種哲學問題的種種研究法和種種解決方法,都依著年代的先後和學派的係統,一一記敘下來,便成瞭哲學史。”“
哲學史的種類也有許多:
一、通史。例如《中國哲學史》《西洋哲學史》之類。
二、專史。
(一)專治一個時代的,例如《希臘哲學史》《明儒學案》。
(二)專治一個學派的,例如《禪學史》《斯多亞派哲學史》。
(三)專講一人的學說的,例如《王陽明的哲學》《康德的哲學》。
(四)專講哲學的一部分的曆史,例如《名學史》《人生哲學史》《心理學史》。
哲學史有三個目的:
(一) 明變。哲學史第一要務,在於使學者知道古今思想沿革變遷的綫索。
例如孟子、荀子同是儒傢,但是孟子、荀子的學說和孔子不同,孟子又和荀子不同。又如宋儒、明儒也都自稱孔氏,但是宋明的儒學,並不是孔子的儒學,也不是孟子、荀子的儒學。但是這個不同之中,卻也有個相同的所在,又有個一綫相承的所在。這種同異沿革的綫索,非有哲學史、不能明白寫齣來。
(二)求因。哲學史目的,不但要指齣哲學思想沿革變遷的綫索,還須要尋齣這些沿革變遷的原因。例如程子、硃子的哲學,何以不同於孔子、孟子的哲學?陸象山、王陽明的哲學,又何以不同於程子、硃子呢?這些原因,約有三種:
(甲)個人纔性不同。
(乙)所處的時勢不同。
(丙)所受的思想學術不同。
(三)評判。既知思想的變遷和所以變遷的原因瞭,哲學史的責任還沒有完,還須要使學者知道各傢學說的價值,這便叫做評判。但是我說的評判,並不是把做哲學史的人自己的眼光,來批評古人的是非得失。那種“主觀的”評判,沒有什麼大用處。如今所說,乃是“客觀的”評判。這種評判法,要把每一傢學說所發生的效果錶示齣來。這些效果的價值,便是那種學說的價值。這些效果,大概可分為三種:
(甲)要看一傢學說在同時的思想和後來的思想上發生何種影響。
(乙)要看一傢學說在風俗政治上發生何種影響。
(丙)要看一傢學說的結果可造齣什麼樣的人格來。
例如古代的“命定主義”,說得最痛切的,莫如莊子。莊子把天道看作無所不在,無所不包,故說“庸詎知吾所謂天之非人乎?所謂人之非天乎?”因此他有“乘化以待盡”的學說。這種學說,在當時遇著荀子,便發生一種反動力。荀子說“莊子蔽於天而不知人”,所以荀子的《天論》極力主張徵服天行,以利人事。
但是後來莊子這種學說的影響,養成一種樂天安命的思想,牢不可破。在社會上,好的效果,便是一種達觀主義;不好的效果,便是懶惰不肯進取的心理。造成的人纔,好的便是陶淵明、蘇東坡;不好的便是劉伶一類達觀的廢物瞭。
中國哲學在世界哲學史上的位置 世界上的哲學大概可分為東西兩支。東支又分印度、中國兩係。西支也分希臘、猶太兩係。初起的時候,這四係都可算作獨立發生的。到瞭漢以後,猶太係加入希臘係,成瞭歐洲中古的哲學。印度係加入中國係,成瞭中國中古的哲學。到瞭近代印度係的勢力漸衰,儒傢復起,遂産生瞭中國近世的哲學,曆宋元明清直到於今。歐洲的思想,漸漸脫離瞭猶太係的勢力,遂産生歐洲的近世哲學。到瞭今日,這兩大支的哲學互相接觸,互相影響。
五十年後,一百年後,或竟能發生一種世界的哲學,也未可知。
中國哲學史的區分 中國哲學史可分為三個時代:
(一)古代哲學 自老子至韓非,為古代哲學。這個時代,又名“諸子哲學”。
(二)中世哲學 自漢至北宋,為中世哲學。這個時代,大略又可分作兩個時期:
(甲)中世第一時期。自漢至晉,為中世第一時期。這一時期的學派,無論如何不同,都還是以古代諸子的哲學作起點的。例如《淮南子》是摺衷古代各傢的;董仲舒是儒傢的一支;王充的天論得力於道傢,性論摺衷於各傢;魏晉的老莊之學,更不用說瞭。
(乙)中世第二時期。自東晉以後,直到北宋,這幾百年中間,是印度哲學在中國最盛的時代。印度的經典,次第輸入中國。印度的宇宙論、人生觀、知識論、名學、宗教哲學,都能於諸子哲學之外,彆開生麵,彆放光彩。此時凡是第一流的中國思想傢,如智顗、玄奘、宗密、窺基,多用全副精力,發揮印度哲學。
那時的中國係的學者,如王通、韓愈、李翱諸人,全是第二流以下的人物。他們所有的學說,浮泛淺陋,全無精闢獨到的見解。故這個時期的哲學,完全以印度係為主體。
(三)近世哲學。唐以後,印度哲學已漸漸成為中國思想文明的一部分。譬如吃美味,中古第二時期是仔細咀嚼的時候,唐以後便是胃裏消化的時候瞭。吃的東西消化時,與人身本有的種種質料結閤,彆成一些新質料。印度哲學在中國,到瞭消化的時代,與中國固有的思想結閤,所發生的新質料,便是中國近世的哲學。我這話初聽瞭好像近於武斷。平心而論,宋明的哲學,或是程硃,或是陸王,錶麵上雖都不承認和佛傢禪宗有何關係,其實沒有一派不曾受印度學說的影響的。這種影響,約有兩個方麵:一麵是直接的。如由佛傢的觀心,迴到孔子的“操心”,到孟子的“盡心”“養心”,到《大學》的“正心”,是直接的影響。一麵是反動的。佛傢見解盡管玄妙,終究是齣世的,是“非倫理的”。宋明的儒傢,攻擊佛傢的齣世主義,故極力提倡“倫理的”入世主義。明心見性,以成佛果,終是自私自利;正心誠意,以至於齊傢、治國、平天下,便是倫理的人生哲學瞭。這是反動的影響。
明代以後,中國近世哲學完全成立。佛傢已衰,儒傢成為一尊。於是又生反動力,遂有漢學、宋學之分。清初的漢學傢,嫌宋儒用主觀的見解,來解古代經典,有“望文生義”“增字解經”種種流弊。故漢學的方法,隻是用古訓、古音、古本等等客觀的根據,來求經典的原意。故嘉慶以前的漢學、宋學之爭,還隻是儒傢的內訌。但是漢學傢既重古訓古義,不得不研究與古代儒傢同時的子書,用來作參考互證的材料。故清初的諸子學,不過是經學的一種附屬品,一種參考書。不料後來的學者,越研究子書,越覺得子書有價值。故孫星衍、王念孫、王引之、顧廣圻、俞樾諸人,對於經書與子書,簡直沒有上下輕重和正道異端的分彆瞭。到瞭最近世,如孫詒讓、章炳麟諸君,竟都用全副精力,發明諸子學。
於是從前作經學附屬品的諸子學,到此時代,竟成專門學。一般普通學者,崇拜子書,也往往過於儒書。豈但是“附庸蔚為大國”,簡直是“婢作夫人”瞭。綜觀清代學術變遷的大勢,可稱為古學昌明的時代。自從有瞭那些漢學傢考據、校勘、訓詁的工夫,那些經書子書,方纔勉強可以讀得。這個時代,有點像歐洲的“再生時代”(再生時代西名Ponaissance,舊譯文藝復興時代)。 歐洲到瞭“再生時代”,昌明古希臘的文學哲學,故能推翻中古“經院哲學”(舊譯煩瑣哲學,極不通。原文為Scholasticism,今譯原文)的勢力, 産齣近世的歐洲文化。我們中國到瞭這個古學昌明的時代,不但有古書可讀,又恰當西洋學術思想輸入的時代,有西洋的新舊學說可供我們的參考研究。我們今日的學術思想,有這兩大源頭:一方麵是漢學傢傳給我們的古書;一方麵是西洋的新舊學說。這兩大潮流匯閤以後,中國若不能産生一種中國的新哲學,那就真是辜負瞭這個好機會瞭。
第二章 哲學與人生
前次承貴會邀我演講關於佛學的問題,我因為對於佛學沒有充分的研究,拿淺薄的學識來演講這一類的問題,未免不配;所以現在講“哲學與人生”,希望對於佛學也許可以貢獻點參考。不過我所講的有許多地方和佛傢意見不閤,佛學會的諸君態度很公開,大約能夠容納我的意見的!講到“哲學與人生”,我們必先研究他的定義:什麼叫哲學?什麼叫人生?然後纔知道他們的關係。
我們先說人生。這六月來,國內思想界,不是有玄學與科學的筆戰麼?國內思想界的老將吳稚暉先生,就在《太平洋》雜誌上發錶一篇《一個新信仰的宇宙觀及人生觀》。其中下瞭一個人生的定義。他說:“人是哺乳動物中的有二手二足用腦的動物。”人生即是這種動物所演的戲劇,這種動物在演時,就有人生;停演時就沒人生。所謂人生觀,就是演時對於所演之態度,譬如:有的喜唱花麵,有的喜唱老生,有的喜唱小生,有的喜搖旗呐喊;凡此種種兩腳兩手在演戲的態度,就是人生觀。不過單是登颱演劇,紅進綠齣,有何意義?想到這層,就發生哲學問題。哲學的定義,我們常在各種哲學書籍上見到;不過我們尚有再找一個定義的必要。我在《中國哲學史大綱》(上捲)上所下的哲學的定義說:“哲學是研究人生切要的問題,從根本上著想,去找根本的解決。”但是根本兩字意義欠明,現在略加修改,重新下瞭一個定義說:“哲學是研究人生切要的問題,從意義上著想,去找一個比較可普遍適用的意義。”現在舉兩個例來說明他:要曉得哲學的起點是由於人生切要的問題,哲學的結果,是對於人生的適用。人生離瞭哲學,是無意義的人生;哲學離瞭人生,是想入非非的哲學。現在哲學傢多憑空臆說,離得人生問題太遠,真是上窮碧落,愈鬧愈糟!
現在且說第一個例:二韆五百年前在喜馬拉亞山南部有一個小國——迦葉——裏,街上倒臥著一個病勢垂危的老丐,當時有一個王太子經過,在彆人看到,將這老丐趕開,或是毫不經意的走過去瞭;但是那王太子是賦有哲學的天纔的人,他就想人為什麼逃不齣老、病、死,這三個大關頭,因此他就棄瞭他的太子爵位、妻孥、便嬖、皇宮、財貨,遁跡人山,去靜想人生的意義。後來忽然在樹下想到一個解決:就是將人生一切問題拿主觀去看,假定一切多是空的,那末,老、病、死,就不成問題瞭。這種哲學的閤理與否,姑不具論,但是那太子的確是研究人生切要的問題,從意義上著想去找他以為比較普遍適用的意義。
我們再舉一個例,“譬如我們睡到夜半醒來,聽見賊來偷東西,我那就將他捉住,送縣究辦。假如我們沒有哲性,就這麼瞭事,再想不到“人為什麼要作賊”等等的問題;或者那賊竟苦苦哀求起來,說他所以作賊的原故,因為母老,妻病,子女待哺,無處謀生,迫於不得已而為之,假如沒哲性的人,對於這種籲求,也不見有甚良心上的反動。至於富於哲性的人就要問瞭,為什麼不得已而為之?天下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有多少?為什麼社會沒得給他做工?為什麼子女這樣多?為什麼老病死?這種偷竊的行為,是由於社會的驅策,還是由於個人的墮落?為什麼不給窮人偷?為什麼他沒有我有?他沒有我有是否應該?拿這種問題,逐一推思下去,就成為哲學。由此看來,哲學是由小事放大,從意義著想而得來的,並非空說高談能夠瞭解的。推論到宗教哲學,政治哲學,社會哲學等,也無非多從活的人生問題推衍闡明齣來的。
不鄙文叢:中國哲學常識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不鄙文叢:中國哲學常識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內容紙質都不錯,值得閱讀……
評分很好的書,一流的物流,當天下單當天就收到瞭,為京東速度點贊!等有時間瞭靜下心來慢慢看瞭
評分收到書瞭,包裝很完整,封麵很清新,打算晚上迴傢慢慢看。
評分很不錯的一本書,瞭解中國建築常識很有幫助
評分多看看總是好的,說不定哪一天就見到古物瞭~~
評分中國哲學值得研究一番,
評分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
評分一直喜歡鬍適先生的文字,他的哲學常識照樣追捧,要好好閱讀,做好筆記!
評分均價十塊錢一本 還是很超值啊 以後會再買
不鄙文叢:中國哲學常識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