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事销售工作,不仅需要了解客户的需求,还需要掌握一些心理学,从而掌控客户的心理,引导你的客户去购买自己的产品,为自己增加成功的筹码。
二、《完美成交的销售心理学》通过生动的解析及详实的事例,从销售员所应具备的销售心理素质,对顾客消费心理的透视及两者之间的心理博弈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理论和事例结合的很密切,很有说服力和实用价值。
三、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销售,同时也在从事着销售。政治家向民众“推销”政见、演员向观众“推销”自己的表演、科学家向社会“推销”自己的发明创造……总之一句话,无论我们从事什么职业,都离不开推销。
销售产品,其实销售的就是心理。有无数事实已经证明,那些令人艳羡的销售精英之所以能够迈向成功的峰顶,就在于他们能够通晓销售中所蕴含着的心理学技巧。故而,他们能够读懂客户的心理,能够明白以何种方式面对客户才能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完美成交的销售心理学》通过生动的解析及详实的事例,从销售者所应具备的销售心理素质,对顾客消费心理的透视及两者之间的心理博弈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给目前正在进行推销或将要跨入这个行业的销售者一些有益的启示。
冯耀龙,男,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人,1962年生。北京大学EMBA班客座教授,著名企业营销实战策划专家、演说家、亚洲培训十大名师,从事企业一线管理、运营、品牌策划、营销策划及营销实战逾三十年,在全国发表公众演说愈3800场,直接听众达120万人。
第一章 用你的真心换客户的动心——真正的销售从“心”开始
1、与客户架一座和谐沟通的“桥梁”
销售的基础在于沟通,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成功的销售,所以与客户和谐沟通是双方达成合作的关键。这就需要销售者搭建起一座稳固坚实的“桥梁”,将彼此心中所需所想都通过这个“桥梁”完成巧妙的对接。
沟通的方式有多种,主要表现为语言的沟通和非语言的沟通。但不管是哪一种,销售者至少应该让客户知道你是干什么的,你的东西有什么不同,你能给客户带来什么样的价值……同时,通过沟通,你应该达到让你的客户信任你、喜欢你的目的,在他需要你的时候,能准确地找到你,满足他某种需求的价值等等。
乔·吉拉德,一开始靠着一部电话、一支笔和顺手撕下来的一页电话簿来开展业务。他不停地打电话,只要有人接电话,他就记下对方的姓名、职业、爱好、是否买车、什么时候买、想买什么样的车等基本情况。虽然收获很少,但他掌握了大量客户的基本情况。
他隔三差五地打电话追踪他的客户,一年十二个月,每月都寄出设计不同的、上面印着“I like you!”的卡片给用户。他说:“我的名字‘乔·吉拉德’一年出现在你家十二次!当你想要买车,自然就会想到我!”他的执着和耐心感动了很多人。
乔·吉拉德还喜欢发名片,他把名片印成橄榄绿,像一张张美钞,他见人就发,而且要对方一定收下。他说:“销售者一定要让所有的人都知道你在卖什么,而且要一次一次地加深印象,让这些人一想到要买车,自然就会想到乔·吉拉德。”
乔·吉拉德每次和客户见面,就像一个舞台剧演员,肢体语言非常丰富。他总是笑容满面、充满自信,一会儿凑近你的耳边呢喃,一会儿又跪在地上引吭高歌,以此来引起客户的注意和好感。
乔·吉拉德用自己的辛勤、耐心和创意,利用电话、卡片、名片等物品,与客户搭建了一个强大的沟通“桥梁”,当客户有需要时,自然就想到了他。这种沟通不只是嘴巴说出的巧妙的话语,还有具体实物所创造的惊喜,因此,他的汽车开进了更多客户的家里,Money也源源不断地流进了乔·吉拉德的口袋。
有时你苦口婆心的“游说”,可能客户听而不闻,但是当你诚心诚意用心地去做一件事,可能会收到更好的效果。例如:改变你名片的颜色,参考一下人民币的颜色,让客户一拿到你的名片,就像拿到钱一样不忍丢弃,名片就成了你和客户沟通的“桥梁”。
你可以把名片上面的称谓换一下,把大区经理、总经理、主任等换成“愿意随时为您服务的某某”,让客户看到后有一种亲近的感觉;也可以把你的产品介绍再缩短简化一下,去掉冗长繁琐的修饰词;或者是递上一张卡片,充满深情地印上一句:“I like you!”,以此表达你对客户想说又不好意思当面说的话……你的精心设计,或许会在某一时刻触动到客户的心,进而达成意想不到的默契。
与客户交谈时语言的应用、语气的把握、讲话的姿态,都应能及时准确地向客户传达你的意愿、你的友好、你的真诚。在不同的客户面前你可以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建立不同的“桥梁”。与自以为有一点艺术细胞的客户交谈,你可以适时地施展一下你的才艺,或高歌一首,或抚琴一曲,成就一番伯牙与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和鸣;与号称“一瓶不倒,两瓶正好”的瘾君子,你也可以和他切磋一下酒艺,或许还能多一个酒友呢!
生动有趣的交谈,引人入胜的话题,可以提高客户的兴趣,把死板、单调、乏味的推销,变成生机盎然、津津有味的家常闲聊,聊天的过程中你再及时地递上名片,也许一桩看来不容易的生意就此达成了。
主动地去构建一座座与客户和谐沟通的桥梁吧!有了这座桥梁,你和客户之间才能有互惠互利的合作。
有一对年轻夫妇要买房子,销售者把他们领到房间后,看到房间里的地板已经很破旧,年轻夫妇心里便有些不满意。他们走到阳台上,看到院子里有一棵茂盛的樱桃树,这对年轻夫妇的脸上才表现出一丝兴奋的神色。
这对年轻夫妇对销售者说:“这座房子太破了,地板也坏了。”销售者说:“是的,这座房子的确有些破旧,但这里环境多好呀!院里还有一棵如此难得的樱桃树,一定会给你们的生活增添无限的乐趣。”
他们又到厨房,年轻夫妇看到厨房的设备生锈,还没等这对年轻夫妇把不满意说出来,销售者就对他们说:“这些都不是问题,我们可以全部换成新的,重要的是院里有这棵樱桃树,会让你们在这里度过最美好的时光。”销售者每次提到樱桃树,这对年轻夫妇的不满立即就消失了大半。
在这个小故事中,销售者敏锐地察觉到客户对樱桃树的喜爱,并且以此为“桥梁”,实现了和谐的沟通,将一场看似不可能达成的合作变成了现实。每当客户情绪不好的时候,销售者及时地提到了樱桃树,给了客户一个购买的理由,唤起了客户的购买欲,让他欲罢不能,最后下决心买下了这座房子。
真诚的交流,用心的沟通,是与客户架一座和谐沟通“桥梁”的重点。用心去搭建,桥梁就在你的心上、你的手中。
冯兄话吉 大作小序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与耀龙兄的结识,缘于道,缘于志合。耀龙兄是餐饮界之泰斗,营销界之大师,他的思维理念与我的道膳运营,如出一辙。今年4月~7月,半年内央视两次问津道膳,采编制成十九大献礼之作,这里面就蕴藏着耀龙兄的《完美成交的销售心理学》之奥秘。
《完美成交的销售心理学》,细细读来,既是硝烟弥漫的古战场,又是刀光剑影的竞技场,更是运筹帷幄的大道场。其行为是销售,其过程是心理,其结果是成交,其核心就是道。该书诠释了销售的最高境界,那就是无销,完美成交,天人合一,与道合真。
做销售,其实就是一个恋爱的过程,让用户了解你,爱上你,娶回你。我不是要买汽车,而是要买速度、地位;我不是要买化妆品,而是要买“美”、自信。做销售,也可称作是观心。观察是外在的,洞察却是内丰的。消费者的内心就好像冰山一样,你能轻易观察到的就是露出冰面的冰山一角;而消费者的真实动机深藏在冰面下,需要深入洞察才能撼动整座冰山。犀利的眼睛只能发现问题,只有睿智的头脑才能洞察真相,洞察用心,洞察人性。
道可道,非常道,道术相依,道法自然。我们讲求的不仅仅是面上的销售之术,而是其背后的无形之道,从这个意义上讲,《完美成交的销售心理学》又何止是一部营销学呢?!
张贺程 (中国葛洪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道膳传承研发人,江苏省句容市科协副主席)
2017年7月22日
这本书简直是颠覆了我对销售的认知!以前总觉得销售就是能说会道,把产品吹得天花乱坠,然后等着客户买单。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明白,真正的销售高手,玩的是心!书里讲的那些“攻心必杀技”,不是什么套路,而是深入人心的洞察。比如,它会告诉你如何通过一个看似不经意的眼神交流,就能捕捉到客户内心最真实的顾虑;如何通过巧妙的问题引导,让客户自己说出购买的理由,而不是被你强行说服。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同理心”的部分,作者花了大量篇幅去剖析如何真正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理解他们的痛点,然后提供真正能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不仅仅是销售技巧,更是一种人生智慧。我以前总是在想方设法地“推销”,现在我学会了“倾听”,学会了“服务”,学会了“建立信任”。而且,书中有很多案例分析,都非常贴近实际,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反而让人手不释卷,恨不得立刻就去实践。自从用了书中的一些方法,我明显感觉到客户的抵触心理少了,成交的转化率也大大提高,甚至还有客户主动推荐新客户给我。这感觉,真的太棒了!
评分这本《完美成交的销售心理学》简直就是为我量身打造的!我一直是个内向的人,做销售对我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每次面对客户都心慌意乱,不知道该说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说。这本书给了我巨大的信心和勇气。它没有教我那些我做不到的浮夸技巧,而是从最根本的心理层面去剖析问题。比如,它讲到如何克服内心的恐惧和不安全感,如何建立自信,如何与不同类型的人建立有效的沟通。我特别喜欢书里关于“倾听的艺术”那一章,以前我觉得销售就是说,但这本书告诉我,最重要的不是说,而是听。听客户的潜在需求,听他们的顾虑,听他们的期望。我学会了如何通过有效的提问,让客户主动吐露心声,而不是被我“逼问”。还有关于“非语言沟通”的部分,原来一个眼神、一个手势、甚至坐姿都能传递巨大的信息,而我以前完全忽略了这些。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地去“卖东西”,而是成为一个真正能够帮助客户解决问题的伙伴。我的状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害怕与人交流,甚至开始享受与客户沟通的过程。
评分我一直认为销售是一门艺术,而这本书,无疑就是这门艺术的“圣经”。我是一个有一定销售经验的人,但总感觉在某个瓶颈期无法突破,尤其是在面对一些难以搞定的客户时,总是显得力不从心。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它不仅仅是提供了技巧,更是揭示了销售背后深刻的心理机制。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人性的弱点”的洞察,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弱点,以一种非常正面的方式,引导客户做出决策。书中的“诱饵效应”和“互惠原则”的运用,让我茅塞顿开,原来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是在“说服”客户,实际上是在引导他们“自我说服”。而且,作者对于“反驳”的处理方式也给了我很多启发,不再是僵硬地回应,而是巧妙地将客户的反驳转化为成交的机会。这本书的逻辑非常严谨,每一个观点都有扎实的理论支撑和生动的案例佐证,读起来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性。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把书中的理论付诸实践,相信它一定会帮助我突破瓶颈,迈向更高的销售境界。
评分作为一个刚入行的新人,我对于销售工作充满了迷茫和焦虑。每天面对形形色色的客户,我常常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开口,更不知道如何留住客户。这本书简直就是我的“救命稻草”。它没有用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销售心理学原理娓娓道来。书里关于“第一印象”的建立,以及如何快速与客户建立信任的技巧,对我来说简直是及时雨。我学到了如何通过微笑、眼神交流和真诚的问候,在短时间内给客户留下一个好印象。此外,书中关于“需求挖掘”的部分也让我受益匪浅,我明白了原来销售不是要强行推销,而是要深入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然后提供最适合的解决方案。读了这本书,我不再害怕面对客户,而是充满自信地去与他们交流,去了解他们,去帮助他们。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学习销售技巧,更是在学习如何与人打交道,如何做一个更有价值的人。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能够“影响”他人的能力非常着迷,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对这种能力的好奇和渴望。它不是教你那些流于表面的“油嘴滑舌”,而是深入到人心的“攻心术”。作者对于“认知偏差”的解读,让我大开眼界,原来很多时候,客户的购买决策并非完全理性,而是受到各种潜意识因素的影响。书中关于“锚定效应”和“稀缺性原则”的运用,让我看到了如何巧妙地引导客户的价值判断。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异议”时的思路,不再是简单的“兵来将挡”,而是将异议视为进一步深入了解客户内心世界的契机。这本书的逻辑非常清晰,每个章节都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理解销售的本质。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地等待客户的“上钩”,而是能够主动地去创造成交的机会。读完这本书,我不仅提升了我的销售技能,更重要的是,我对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自信地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评分好
评分值得购买。
评分书的内容和名字一样精彩。
评分书的内容和名字一样精彩。
评分好
评分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
评分京东的书就是好,贵了点物流快。
评分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
评分好书好说!值得推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