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法:传习录中的知与行

心法:传习录中的知与行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宗承灏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15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1393352
版次:1
商品编码:12180435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10-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389
字数:293000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本书以王阳明的人生经历为主线索,以为什么要提出心学、什么是心学、什么是高层次的心学为辅线索,将王阳明一生行事与其弟子所著的记录其言行的《传习录》充分糅合,事迹为行,录为知,穿插来写,上行下知,逐篇解读。全面介绍了王阳明的传奇人生,更解读出阳明心学的核心精髓。

作者简介

  宗承灏,新一代非虚构历史作品领军人物,著名专栏作者,“中国好书榜”获奖作家。专注于分析和解构中国历史上各大利益集团的生存竞争与博弈规律,文笔如刀,抽丝剥茧,往往一针见血切中问题之要害。已出版《大明朝(1368—1644):从洪武到崇祯的权力变局》《帝国往事(605—758》:隋唐大繁华背后的暗伤》《武则天帝王笔记》等多部畅销作品。

精彩书评

  王阳明之路,即是自我之路,即是荣格说的“阿基米德点”,即是时空宇宙大爆炸的奇点。只有从自我这一点出发,才能生成宇宙,才能做历史的推友。王阳明多少做到了,这本书也无限接近于真实地王阳明。
  ——余世存

  我们这个时代缺乏王阳明的“痴”,这个时代的聪明人真应该看一看这本书。
  ——岳南

目录

序章 读懂王阳明,就懂了当下
行一 人生的头等大事
知一 开出一树好花
行二 重要的是心有方向
知二 内心强大才是真的强大
行三 凡知觉处便是心
知三 一颗心与世界的交锋
行四 装满自己,再倒空自己
知四(上) 处处须因事得宜
知四(下) 圆满不过是看上去很美
行五 生命是一场自我期许
知五 尽其言不如静其心
行六 让良知收获真自由
知六 人要活出一个真知
行七 繁华深处莫忘初心
知七 活好当下,才有诗意和远方
行八 得力处,便是用力处
知八 自己不足道,内心却强大
行九 来者不拒,去者亦不留
知九 半途离席的人生也完美
行十 让我们破了心中那个贼
知十(上) 人生需要一个关键词
知十(下) 一定要在“事上练”
行十一 静时念念去人欲
知十一 心何尝有内外之分
行十二 动与静,源于内心的恐惧
知十二 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行十三 无心方能真放心
知十三 圣人之心如明镜
行十四 人人心中有仲尼
知十四 汝心同归于寂
行十五 听从良知的召唤
知十五 无善无恶是天理
完结篇 人生达命自洒脱

精彩书摘

  知一开出一树好花
  【原文】(1)
  爱问:“‘在亲民’,朱子谓当作‘新民’,后章‘作新民’之文似亦有据。先生以为宜从旧本作‘亲民’,亦有所据否?”
  先生曰:“‘作新民’之‘新’,是自新之民,与‘在新民’之‘新’不同,此岂足为据?‘作’字却与‘亲’字相对,然非‘亲’字义。下面‘治国平天下’处,皆于‘新’字无发明。如云‘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如保赤子’,‘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之类,皆是‘亲’字意。‘亲民’犹《孟子》‘亲亲仁民’之谓,‘亲之’即‘仁之’也。‘百姓不亲’,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所以亲之也。《尧典》‘克明峻德’便是‘明明德’,‘以亲九族’至‘平章’、‘协和’,便是‘亲民’,便是‘明明德于天下’。又如孔子言‘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便是‘明明德’,‘安百姓’便是‘亲民’。说‘亲民’便是兼教养意,说‘新民’便觉偏了。”
  【原文】(2)
  唐诩问:“立志是常存个善念,要为善去恶否?”
  曰:“善念存时,即是天理。此念即善,更思何善?此念非恶,更去何恶?此念如树之根芽,立志者,长立此善念而已。‘从心所欲,不逾矩’,只是志到熟处。”
  “精神道德言动,大率收敛为主,发散是不得已。天地人物皆然。”
  王阳明毕竟不是生在普通人家的孩子,说他生在大明王朝第一流的官僚家庭也不为过。他的父亲王华是成化十七年(1481年)辛丑科状元,到正德元年(1506年)已经担任礼部左侍郎,成为内阁辅臣候选人之一。
  王华,字德辉,号实庵,晚年又号“海日翁”,曾在龙泉山的寺庙中读书,故后人尊称他为“龙山先生”。
  天顺六年(1462年),十七岁的王华以“三礼”参加院试,辞章优秀。阅卷的官员不相信如此干净漂亮的文字出自一个乡间少年之手,于是对他进行复试。复试中王华一挥而就,所作文章依旧不凡。阅卷的地方官员不禁大为感叹,认定此子他日必大魁天下。
  从此之后,王华名声大噪,远近富户大族都备下厚礼,登门邀请王华教育自己的子弟。
  成化初年,浙江学政张时敏在对余姚的一帮士子进行仔细考校后,做出一个大胆的预测。他说:“谢迁与王华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将来都是状元的料,前途不可限量。”
  果然,谢迁后来成为成化十一年的状元,日后终成一代名辅;而王华则是成化十七年的状元,只是遭遇刘瑾之祸而未能实现自己的志向。
  宁良当时是掌管浙江一省民政的布政使,他想要为子弟挑选一位好老师,于是便请浙江学政张时敏推荐。张时敏说:“浙江士子之中,学业优异者不在少数;若只是为子弟的举业择师,可推荐的也不少;若论学品兼优,最堪为人师表者,非王华莫属。”宁良欣然采纳了张学政之言,礼聘王华为师。
  宁良的老家在湖南祁阳,王华受聘后便被安排住进了宁家的梅庄别墅。宁良出仕前曾在这里读书,当时别墅里还有数千卷藏书,这让一心好学的王华大喜过望。王华白天用心授课,晚上则博览藏书。虽然他在当地待了三年多时间,但从来没有进过城。如此刻苦勤奋,学问自然愈加精进,于是被人戏称为“五经司令”。
  当时在祁阳士子中,嫖妓酗酒之风盛行。王华虽然孤身在外,但是他从未放纵过自己。在他结束聘期要回浙江时,当地士子为他在江边亭楼设宴饯行。
  宴席一直持续到后半夜才结束,所有人都醉醺醺地离开了,只剩下王华被安排在楼中留宿。待王华进入楼中,刚要宽衣就寝,恍惚间就发现两个美貌的年轻女子坐在帐中。他虽有几分醉意,但仍能自我克制,可他刚要转身退出,发现门不知何时已被死死锁住。
  两个女子向他走来,王华作势将她们推开,可对方扭着腰肢又黏了上来。“读书的种子”平日里只知道读圣贤书,从未经历如此不堪的场面。情急之下,王华破窗而出,卸下一块门板掷入江中,然后跳上门板,连夜渡江而去。那帮等着看好戏的人不由得投来惊异和赞叹的目光……
  成化十七年(1481年),王华高中状元,被授为翰林院修撰。没过多长时间,他又被皇帝任命为每日进讲的日讲官。每次进讲,他都要高声朗语,言辞贴切。当时负责向皇帝进讲的官员有好几位,有的在进讲前会不眠不休准备很长时间,生怕没有做足功课出了差错。
  明朝的官员俸禄是很低的,如果没有灰色收入,很难应付在京城做官的开支,尤其是交际方面的开支。一个京官要想在京城混得顺风顺水,需要付出的往往是俸禄的数倍或数十倍,乃至上百倍。低品级的京官大多是没油水可捞的职位,而支出又相对较高,所以京官中的大部分人都生活得很清苦,整日巴望着被外放的机会。
  王华在物质方面没有过高的要求,生活十分节俭,且应酬往来极少,面对清苦的生活也能安之若素。好在朝廷不时给些额外的奖赏或补助,这样王华总算可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十一岁的王阳明被父亲带到了京城,并在他的严厉监督下接受儒家传统教育。通常情况下,伴随着这种教育的是先生的戒尺和家长的棍棒。父亲王华告诉他,这样的教育对个人和国家都是很有必要的。王阳明虽然心怀不满,但也只能接受。
  父亲王华像是看管犯人一样敦促王阳明做功课,这让王阳明叫苦不迭,也让他无限怀念和爷爷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在王阳明的作息时间表上,除了睡觉和吃饭,其他时间都要用来学习。他的生活就是背不完的四书五经,写不尽的八股文章。王阳明能够感觉到,父亲看自己的眼神里充满了焦虑和怀疑。焦虑是因为他脑子里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让父亲无从把握,而怀疑则是因为他不相信王阳明能够自觉地学习,成长为一个令他满意的读书人。
  王阳明虽然置身于父亲王华所营造的紧张的学习氛围中,不过有爷爷在旁宠护着,还是有机会忙里偷闲。与父亲王华相比,爷爷王天叙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显然要宽容许多,他既可以接受一个坚守传统儒学的儿子,又可以接受一个天马行空、不按常理出牌的孙子。
  在不多的空闲时间里,王阳明为了让小伙伴们都跟自己玩,便省下自己的果品、点心,拿给伙伴们分享。王华得知儿子此举后,也不免大为赞叹,如此年纪就能克制私欲以遂其志,实在难得。
  据说,王阳明小的时候就有了做圣贤的想法。虽然这时他的圣贤理想还不够真实,但是可以看出,他为自己谋划的人生路径迥异于大部分同龄人。也许有人会问,在王阳明的内心世界里,他所认为的圣贤到底有着怎样的面目呢?
  《传习录》第一篇就是“新民”与“亲民”之争,或许可以为我们的认知打开一个缺口。
  王阳明与朱熹在“新”与“亲”上各执一词并非文人之间的炫技,是两人在政治价值取向、为政理念上存在着差异。王阳明作为后辈,并没有冒犯朱熹的意思。心学不是凭空而来的,更不是王阳明独自开创的,在一定程度上,心学只是对儒学道统的一种继承和开创。
  作为王阳明的首席弟子,徐爱心有疑惑,他问王阳明:“《大学》一书,明明德确实很重要,可是为什么又要强调‘亲民’呢?”
  王阳明的回答是:“在儒学中,修己和治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比如说像我父亲这样一个人,如果有一天从风光无限的京官生活一下子跌落尘埃,生活的困顿且不去说它,最难忍受的还是世人的白眼,尤其是来自那些不明底细的故交旧友的非议。到了那时,生有异才有什么用?笔绽莲花又有什么用?也只能以文章为游戏,自轻自贱了吧。巨大的生存压力之下,如果再无一点儿精神的空间,那真要把人给生生闷死。修禅,遁迹山水,都是为了解脱。说是万念俱空,一丝不挂了才去潜心禅修,但实际上还是对现实俗物眼不见心不烦的逃避。‘明明德’是要倡立天地万物一体的本体,也就是关注我们的精神世界;亲民(关怀和爱护民众)是天地万物一体原则的自然运用,也就是在追求精神世界同时,更要实实在在地去接地气。”
  他同时还说:“明明德必须要体现在‘亲民’二字上,只有亲民才能彰显出光明的德性(明明德)。比如我们爱自己的父亲,同时也要兼爱别人的父亲以及天下所有人的父亲。做到这一点后,我们心中的仁德才能真实地同自己的父亲、别人的父亲以及天下所有人的父亲成为一体。只有成为一体,孝敬父母的光明德性才能完全彰显。”
  朱熹作为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强调的是“存天理,灭人欲”,他的善政理想就是,君王个人或辅助君王的人都应该洗涤身心,成为有德之人。不仅如此,他们作为统治者,还要使被统治者也成为有德之人。
  王阳明认为,人是万物之灵,同时又是天底下最高级的动物,因此要特别关注人自身的病痛苦难,要重视人的自由性和主体性,否则的话,为政者就没有是非之心。
  王阳明确信,如果这个世界每一个个体都能推己及人,由远而近,将恻隐之心投注于每个人,那么这个世界就可以实现万物一体的理想。生命时时欲飞,然而在道德的重扼下,却总是飞不起来。有时看似轻盈地将要越过去,还是会被一根看不见的绳子拽着,想要飞却怎么也飞不起来。
  人来到这个世界究竟应该怎样活?走什么样的路?立什么样的志,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王阳明一生都将在这几个问题上打转转,而他来到这个世界的意义,用黄宗羲的话说:“以心学教天下,示人作圣之路,改变了理学将心物分为二的错误路线,让人步趋唯诺,无非大和真觉。”
  在《传习录》中有一篇关于立志的篇章,王阳明的弟子唐诩问:“立志就是要时常心存善念,就是要为善去恶吗?”
  王阳明认为,人心存有善念之时,才是最能体现生命本质特征之时,所以善念对于人心而言本该是人心的常态,所以没有必要“刻意”去存善念,所谓的“立志”并不是要人心去开疆拓土,去创建善念,而是持守此天理不失的“守成”之道。孔子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只是立志到熟处而已。精神、道德、言行举动,大多以收敛为主,发散是不得已。天地间的人和万物都是这样的。
  生命不管处于何种阴暗崎岖的境地,都能感受到云遮雾掩背后那一丝“良善之光”在向你招手,而人的主观克制之力可以在瞬间引导良知重现,而不是让你在阴霾之中越陷越深。生命的本性是阳性的,是积极向上的,所以存此良善之心是阳明心学的核心命题。而在修持此心时,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收敛”二字,也就是谦虚、谨慎、不抛弃不放弃、不好高骛远。而与之相反的状态是发散,发散就是指一个人始终处于激进的、亢奋的状态,结果导致用力过猛,步子迈得过大。
  祖父王天叙曾经对他说过一段魏晋文人的故事,嵇康有一次问孙登,人这一生应该有什么大追求才算圆满。孙登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道:“你懂得火吗?火烧起来会产生光,但是火的燃烧却不需要用光,在这个因果关系里,用光是果。同样的道理,人活着并拥有才华,但才华也不是人活着的前提条件,在这个因果关系里,用才是果;用光看,首先要有木材来生火,用才呢?那得要洞明事理,要懂得自保之道,如果人都死了,才高八斗又有什么用呢?”
  孙登实际上是借用这则火的寓言,交给朋友一个人生的妙方,火、光、薪三位一体,火为主体,光为附属,薪为根本,火得薪而燃,光得火而亮,无薪便没有一切,或者才是王道。
  而他的朋友嵇康却对此不以为然,用一句“才多识寡”便堵住了朋友之口。等到被拖到洛阳东市砍头时才真正明白,但一切都晚了。他所能做的也只是向行刑者提出最后一个要求,取过心爱的古琴,对着日光下自己的影子在高台上再弹一曲《广陵散》。
  其实对于一个年轻人,实现自我价值的路径有各种可能性。这时候,摆在王阳明面前有两条路可供选择:一是一心扑在科举这件事上,像父亲王华那样当一个状元;二是加入当时社会的主流文化圈,潜心修习辞章之道,成为像李梦阳,何景明那样文名遍天下的大家。
  而这两条路,都算是人生的正道。所谓正道,不过是全力求取现实世界的荣华。不过王阳明对于现实的荣华看得并不是那么重,功名对他的吸引力是什么?无非是可以借助这个平台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当精神世界遇到堵塞的时候,王阳明想到了现实世界,而现实世界的圆满并不比精神的圆满来得更加容易。人生在世,本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每天被俗物裹挟前行,像一粒尘埃飘来荡去,没完没了地寻找着来处与归途。辗转不得,强求不得,唯有将此心专注一处方可得。有时候,做一个知行合一的人,总是会比一个寡淡漠然的人来得疲惫。而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自己最大的敌人不是这副招摇过市的臭皮囊,而是皮囊之下那颗不让自己平静安分的心。
  ……

前言/序言

  序章读懂王阳明,就懂了当下
  写作是一件幸福的事,仅靠一支笔,或者一副键盘,就可以比别人多活出一个世界。
  从掌握一些常用汉字后,我就迷恋于用文字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无数个不眠的夜晚,沉浸于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无法自拔。
  那些生动而寂寥的文字,如同内心世界释放出来的亿万精灵。心灵如镜,烛照万物。
  很多时候,我也会抱怨当下,信誓旦旦地要去寻求所谓的突破。会在白天一根一根拔掉自己爱惜过的羽毛,让自己滚落尘埃;当黑夜来临,又会一根一根捡起自己拔掉的羽毛,想让它帮助自己的灵魂摆脱世俗的引力,获得暂时的宁静。很多时候,才发现自己不过是一只想飞却飞不起来的鸟人。落在地上,可笑地蹦跶;飞在天空,又无力地扑腾。
  有人说过,思想没有障碍就是自由。而我要说,人生没有更多期待才是自由。
  我本不想再写王阳明,毕竟已有那么多珠玉在前。可我还是很遗憾地看到了满书架的王阳明,满世界的鸡汤味儿。其实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真的不需要灌那么多心灵鸡汤。
  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了安身立命,习惯了将生活当作日子过,将视野局限于以自我为中心、以私利为半径的那个小小圆圈之中。我们在嘲笑庸人哲学不值一提的同时,却又义无反顾地在用世俗的方式体验这个世界。我们在嘲笑别人的可笑之处的同时,又在身体力行地制造着别人围观的笑话。当下是一个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话语时代,从现实到网络,从旧文本到新媒体,一口唾沫就可以掀起滔天巨浪。虽然王阳明临终之前留下一句话:“我心光明,亦复何言!”但在他活着的时候,他又何尝不是一个多言之人。连他的朋友都劝他少说话。他主动反省,他说,一个人话一多,必定气浮、志轻,气浮的人热衷于外在炫耀,志轻的人容易自满松懈。
  第一次知道王阳明这个人,是在中学时期。政治老师在课堂上将其作为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狠狠地批判了一番,说他唯心,不客观。不曾想,多年后,王阳明又摇身一变成为浮躁而疲惫的现代人寻求内心安宁的心灵导师。他们希望自己迷失方向的心灵之舟,能够得到圣贤者的指引。不少人将其心学简单地理解为心灵鸡汤似的精神诉求,只闻鸡汤美味,不见万物观照。就像俗务缠身的我,走进王阳明,何尝不是为了能够明心见性、摒弃杂念?
  无论是过去被批判的王阳明,还是被现代人奉为心灵导师的王阳明,都不是王阳明本人。如果给王阳明贴上身份标签,我们可以说他是“十六世纪以来最伟大的演说家、最伟大的哲学家、仕途不如意的官员、二流诗人、道德典范和坚定的行动主义者”。他甚至和我们这些庸常之人有很多共性:和老友喝最辣的酒,好为人师,用世俗的成功标准衡量自己,用不着边际的梦想代替思考,对一个早已抛弃了自己的体制抱有不眠不休的幻想,对生养自己的土地有着深刻的感情。
  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说:“二十一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还有人说,王阳明的横空出世,照亮了中国思想史的天空。
  今天,当我走近王阳明的时候,我最希望做到的是打开内心的三重疑问大门。
  第一扇门上写着:为什么是王阳明?
  第二扇门上写着:为什么是王阳明创建了心学?
  最后一扇门上写着:为什么王阳明能够创建心学?
  历史是技术无限进步和人性无限循环的历史。王阳明生活在明朝,关于明朝,我们从各种历史文本中了解到的是,皇帝一个比一个变态,文人一个比一个扭曲,是一个享乐主义大行其道的疯狂时代,从焚香、品茗、营造、戏曲、房中术,华丽丽地糜烂。王阳明出生并成长于江南的一个小县城,虽然中间因求学和官场颠沛在北方做过短暂的停留,但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光还是留在了湿漉漉的南方。从南京、绍兴、南昌、赣州,乃至更远的贵州和广西,成长、衰老,并死亡。
  王阳明告诉我们,人生的最高境界很难达到,但我们应心向往之。虽不能至,还是要在心间供奉一轮明月。有人说,王阳明身逢其时。中国的儒、释、道哲学在经历了多个王朝的激荡、融汇后,在赵宋王朝迸发出亮丽的火花,成就了所谓的天下至理——理学。等到了明代中叶,也就是王阳明生活的时代,儒、释、道又各显高下,各有侧重,各行其道,各成其法。
  道家所重在天地自然,而佛学讲究心性意识,不过由于禅宗的介入冲淡了佛学的宗教精神,赶着其信众回归庸常的生活。王阳明的心学是在宋儒基础上的重新构建,他并没有跳出“理”的大前提独立建构一种新哲学,他的“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不过是儒学的一次内部改良,或者说是修正。他将“天理”移入人心,突出人在天地间的主体地位,将道德他律转变为道德自律。他所召唤的是先秦儒生士子们苦苦追寻的家国天下的现实问题。宋代理学家以宇宙论作为人生哲学之根据,而宇宙论大多采用的是道教先天无极之说,从而赋予儒学一番新生命与新气象。
  宋代理学的开山祖师是宋仁宗时代的周敦颐,也就是那篇传颂千古的美文《爱莲说》的作者。不过对于儒生们来说,他们最为推崇的是他的另一项学说——《太极图说》。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阐释了“无极”这一概念,所谓“无极”,就是万物的造物主,是天地运行的标准。将“无极”学说发扬光大的是周敦颐的两个弟子,此二人是亲兄弟。哥哥叫程颢,弟弟叫程颐。多年以后,兄弟二人虽然师出同门,却将老师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中的“无极”之论一分为二,一曰“理”,一曰“道”。
  哥哥程颢认为,人性本善,天理就在人的心中,人只需在自身上下功夫就可以了。
  而弟弟程颐则认为,人不能仅仅只在心上下功夫,而应该与外界有所交流与沟通,这样才能寻求天理,也就是应该依靠外界的力量“格物致知”,让自己达到人性至善。
  兄弟二人各持其道。朱熹继承了程颐的思想,而陆九渊则继承了程颢的思想。朱熹和陆九渊凭借各自的天资与修为将两种思想发扬光大,这就是后来的程朱理学与陆九渊心学。
  要了解陆九渊心学,就必须与朱熹理学相参照。朱熹理学讲究的是读经书和持敬,所谓持敬就是统一自己的精神,抑制人的欲望,自觉天理。他的实践方法就是静坐。而陆九渊心学也同样重视静坐,不过陆九渊主张直面世界,直观地感悟真理。他们的终极目标都是要求得天理, 心法:传习录中的知与行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心法:传习录中的知与行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心法:传习录中的知与行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心法:传习录中的知与行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心法:传习录中的知与行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