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语言演化生态学》原著于2001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本书以克里奥尔语为基点,以语言接触和演化为假设理论基础,推演了非洲语和目前全球流行的美式英语的发展及形成过程,其中重点讨论了发生语言学视野内的概念与方法论问题。这本著作采用人口基因学的方法来研究语言演化,引进“生态学”这样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分析语言的演化,其眼界横跨生物学、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纵深于克里奥尔语、美式英语等语言的历时发展演变,并对目前非洲等地动态的语言演化状态进行了宏观梳理,详尽地展示了作者自身的克里奥尔语观和语言演化生态观。
作者简介
萨利科科·S.穆夫温,美国享有国际声誉的社会语言学家,目前任芝加哥大学语言学系教授和系主任。在语言接触与演化、发生语言学、语言濒危等研究领域著述丰富。主要编著有《非洲式美语变体中的非洲民族主义》《非洲语言学问题》《非洲裔美国英语:结构、历史和使用》等。
译者简介:郭嘉,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现为天津市语言学会会员、入选天津市“131人才工程”第三梯队。曾翻译了国际著名学者戴维?克里斯特尔在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濒危语言:未来蓝图”会议上的主题发言“Endangered Language: What should we do now?”等多篇论文,并翻译出版《怎样学习》、《印象派艺术家与后印象派艺术家》等5部著作。
阿错,藏族,语言学博士、藏传佛教雕塑艺人、作家,南开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前从事汉藏语比较、语言接触研究,兼及语言哲学和哲学认识论研究;指导比较语言学和少数民族语言学方向硕士研究生。主要学术成果:《倒话研究》(2004)、《藏、汉语言在“倒话”中的混合及语言深度接触研究》(2003)、《藏语和阿尔泰语在语法系统上的相似性》(2006)等,主持或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
目录
前言
致谢
1 绪论
1.1 共同语即全体内化语
1.2 皮钦语、克里奥尔语和柯因内语
1.3 语言的演化
1.4 把语言看作物种
1.5 何为语言生态学?
2 克里奥尔语发展的创始人原则
2.1 引言
2.2 克里奥尔语的发展:各殖民地的历史给我们的启示
2.2.1 克里奥尔语发展研究方法概览
2.2.2 克里奥尔语的柯因内词源语言
2.2.3 正常的、未中断的语言传递和克里奥尔语的发展
2.2.4 自耕农场后期及各种不同的下层方言化阶段
2.2.5 从词源语言到克里奥尔语的连续性
2.2.6 特征选择的多样性
2.2.7 小结
2.3 创始人原则的证据
2.3.1 族裔的视角
2.3.2 结构的视角
2.4 结语
3 美式英语的发展:引入接触因素,摒弃社会偏见
3.1 引言
3.2 为什么美式白人日常英语不是克里奧尔语?
3.3 非洲裔美式英语的发展
3.3.1 对文献的评论
3.3.2 历史的启发:特征竞争假说
3.4 美式白人日常英语的发展:克里奥尔语的视角
3.5 结语
4 英语的正统与非正统分支
4.1 引言
4.2 带有欺骗性的命名传统
4.3 语言的接触是如何被忽视的
4.4 英格兰英语的发展历程:底层语影响何时起作用?
4.5 族裔生态的重要性
4.6 相互可懂度及英语的语言接触史
4.7 强调相互可懂度的代价
4.8 结语
5 克里奥尔语发展的研究对发生语言学的影响
5.1 前言
5.2 克里奥尔语的发展中值得注意的一些事实
5.2.1 克里奥尔语并不比其他语言发展得更快
5.2.2 克里奧尔语并非由儿童创造
5.2.3 克里奧尔语并非源于标准变体
5.2.4 克里奧尔语及类似语言的一些特征源于底层语
5.2.5 词源语言在克里奧尔语的结构特征选择中并非唯一但十分重要的作用
5.2.6 克里奥尔语的发展无需特殊理论来阐释
5.2.7 克里奥尔语和其他日常语一样都历经竞争一选择过程
5.2.8 创始人原则阐释了克里奥尔语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
5.3 生态和语言演化
5.4 “克里奥尔化”是一个社会过程
5.5 接触在英语和法语历史上的作用
5.6 语言作为物种:变化的意义
5.7 一些结语
6 语言的接触、演化以及消亡一一生态学的影响
6.1 引言
6.2 作为物种的语言
6.3 语言的生态环境
6.3.1 物种外部生态的阐释:族裔的视角
6.3.2 物种内部生态的阐释
6.3.3 另一种物种外部生态的阐释:结构的视角
6.4 结语:历史是如何重演的
7 非洲古今人口迁移及其对语言学地貌的影响
7.1 前言
7.1.1 语言接触的多种结果
7.1.2 本章对现存文献的补充
7.1.3 在社会生态学中引入时间维度
7.1.4 源于克里奧尔语的方法
7.2 欧洲殖民的语言学影响
7.2.1 非洲的皮钦语和克里奥尔语
7.2.2 新的“地道”欧洲日常语
7.2.3 本土化的欧洲语言变体
7.2.4 为大多数人和殖民者服务的本土通用语
7.2.5 其他本土程度较低的接触语言
7.2.6 短暂的过渡
7.2.7 欧洲殖民化:语言学角度的评估
7.3 非洲前殖民地时期的人口迁移和语言接触
7.3.1 尼罗河流域人口的向南迁移
7.3.2 非洲的阿拉伯殖民化
7.4 前殖民时期黑人人口分布所带来的语言学影响
7.4.1 背景
7.4.2 非洲中部和南部的班图殖民化
7.4.3 地方自治主义和语言演化的相关性
7.5 结语:生态的分化作用
8 结论:整体蓝图
8.1 根据群体遗传视角从克里奥尔语考察语言演化
8.2 语言演化中的语言活力和语言濒危
8.3 语言演化中的关键生态因素:融合和隔离
8.4 殖民方式和语言演化
8.5 总结
参考文献
人名对照与索引
主题索引(兼术语中英文对照表)
译后记
精彩书摘
《语言演化生态学(修订译本)(汉译名著本16)》:
这种生态变化,包括词源语言重构过程中互相竞争的系统之间的差异,也解释了各种克里奥尔语间的结构变化。越来越多关于语码混合的证据表明,克里奥尔语表明语言之间的渗透程度比语言学界通常认为的要多。那些关于语码混合以及手语的文献表明,在多种族裔混杂的环境中,相对于语言或方言彼此间的界限,说话者更关心交际本身,并采用各种可能的方式进行沟通。语码混合,或者更普遍的说法,语言或是方言的接触,在平常的语言演化中所起到的核心作用比历史语言学和发生语言学所认识到的还要多。
竞争和选择(competition—and—selection)模型使我们能够更多地讨论语言演化的另一个方面,即在一个特定的言语社区中,一种语言的兴盛还是衰落是否是与其他语言竞争的结果。在第6章中,我跨越过去2000年的历史,调查了世界上一些语言的命运,重点考察了若干影响语言活力的生态因素。我指出在族裔层面上,对某些语言的无意识地采用或拒绝,与个体说话者对语言特征进行选择(这种选择促成了语言物种的形成)是同时发生的。这些选择并不是自始至终厚此薄彼。比如说,罗曼语的发展反映了两个事实:(1)在现今的罗曼语系国家,俗拉丁语(Vulgar Latin)比凯尔特语更加流行;(2)同时,俗拉丁语受到凯尔特语底层特征的影响,后来还受到法国的法兰克语(一种日耳曼语变体)以及伊比利亚阿拉伯语的影响(Posner 1996)。的确,俗拉丁语的胜利是一场得不偿失的“皮洛士的胜利”(pyrrhic victory),它在战胜其他语言竞争对手的同时也被它们一路修改。
对这类演化的理解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到,在今天的环境下,罗曼语所经历的改变,和在欧洲之外,与之交际的其他语言所经历的变化并无二致。比如,如今业已重构的新大陆法语、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的变体在消耗美洲原住民语言时自身也被本土化。这一事实,与欧洲的俗拉丁语与凯尔特语之间的接触有异曲同工之处。我们可以说历史在重演。
……
语言演化生态学(修订译本)(汉译名著本16)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