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現49幅視覺設計史上的傑作,作者包括揚·奇肖爾德、福田繁雄、保羅·蘭德、約瑟夫·亞伯斯、艾倫·弗萊徹等49位平麵設計大師。
▲剖析49個平麵設計中的核心理念,涵蓋色彩、字體、圖像、裝飾、信息圖錶、用戶友好設計等主題。
▲全彩呈現,印刷精美,直觀領略好設計的細節之美。
▲平麵設計師必讀,設計專業學生的入門手冊,本書將會啓發設計師開拓思路、做齣好設計。
點擊購買其他設計專業必讀書籍:
這是一本設計與創意的指導手冊,每一頁都直指優秀設計的關鍵元素。本書作者,《紐約時報》藝術總監史蒂文·海勒在書中匯集瞭49位平麵設計界大師的經典作品,藉此解析視覺設計中不可忽視的49個關鍵因素,涵蓋主題包括色彩、字體、圖像、裝飾、信息圖錶、用戶友好設計等等。
掌握本書中的49個關鍵,你將更透徹地理解設計史上優秀作品的精妙之處,並將其運用到自己的設計當中。這些大師級設計理念,將助你成就偉大的視覺設計。
史蒂文·海勒,《紐約時報》藝術總監、紐約視覺藝術學院(SVA)教授、美國平麵設計協會之聲(AIGA VOICE)編輯,以及《PrInt》《i—D》等多本老牌設計雜誌的特約編輯。編寫過120多本平麵設計暢銷書,包括《100個改變平麵設計的偉大觀念》《破譯視覺傳達設計》等等。1999年,海勒獲得瞭美國平麵設計協會(AIGA)終身成就奬。
蓋爾·安德森,美國設計師、作傢、教育傢,08年美國平麵設計協會大奬2008年終身成就奬獲得者,也是2009年插畫師協會的Richard Gangel art direction award獲奬者。安德森常在世界各地組織設計相關活動和演講。
緒論
成就偉大設計6
體驗設計
色彩10
黑白13
專色14
單色17
復色18
留白21
幾何化22
透視25
比例27
概念設計29
即興創作30
編排字體與圖像
標識字34
雕琢字體37
字母作為圖像38
模糊4 1
數字42
標點符號45
變形46
視覺雙關49
幻覺50
錯覺52
探索媒介和技術
虛化56
扭麯59
分層60
做舊63
拼貼64
紙藝67
碑銘主義68
動態設計71
用戶友好設計73
藉鑒設計史
抽象76
錶現主義78
復古80
裝飾83
邊框與花邊84
取樣87
戲仿88
鄉土91
過時法則92
溝通信息
簡約96
信息圖錶99
符號100
確定目標103
說服力 104
視覺批評107
敘事108
情緒111
情感112
詼諧幽默115
詞匯錶118
延伸閱讀120
索引122
緻謝125
圖片作者126
坦白講,這本書的裝幀質量和紙張選擇,讓我覺得它更像是一份政府頒發的行業規範手冊,而不是一本麵嚮創意人士的書籍。它的封麵樸實到幾乎讓人忽略它的存在,內頁采用的是略帶啞光的紙張,印刷的色彩還原度隻能說是“準確”,而非“驚艷”。但這恰恰反映瞭作者的齣發點——內容為王,視覺形式必須為信息服務。如果說市麵上大部分設計書都在炫耀設計師的個人風格,那麼這本書則像是一位冷靜的策展人,在為我們整理和歸檔行業的“通用語言”。我注意到,書裏對“用戶體驗”在平麵設計中的體現著墨筆重彩地著墨,這在傳統的設計書籍中並不多見。它不再將平麵設計局限在二維的審美範疇,而是將其視為用戶旅程中的一個關鍵觸點。比如,它細緻分析瞭“易於理解的圖標係統”如何影響用戶在App加載界麵時的等待感知,這種跨學科的整閤能力,讓我對這本書的定位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它不是教你如何畫齣最美的插畫,而是教你如何用視覺語言去解決現實世界中存在的溝通問題。對於那些剛剛從藝術院校走齣來,試圖在商業世界中立足的設計師來說,這本書提供的“商業理性”遠比那些空洞的“藝術自由”口號來得更實在、更接地氣。
评分這本《49個成就平麵設計的關鍵詞》的封麵設計,說實話,初看之下頗有些“套路化”的嫌疑。那種用大膽的幾何圖形疊加在柔和的背景上,中間配以醒目而略顯生硬的標題字體,仿佛是教科書裏最安全的那種範本。我本來是帶著一絲懷疑翻開的,期待著它能像那些深藏於獨立書店角落裏的“寶藏”一樣,用驚艷的視覺語言顛覆我的固有認知。然而,實際閱讀體驗告訴我,這本書更像是一個紮實可靠的“工具箱”,而不是一座激發無限靈感的“藝術殿堂”。它的內容組織邏輯清晰得令人贊嘆,每一個關鍵詞的展開都像是在給一個初學者做細緻入微的拆解示範。比如,關於“留白”的討論,作者並沒有止步於“呼吸感”這種泛泛而談的形容,而是深入到瞭不同文化背景下對“空”的理解差異,甚至引用瞭日本侘寂美學作為對比參照。這部分內容對於那些在設計中總是容易陷入“填滿一切”恐懼癥的同行來說,無疑是醍醐灌頂。我尤其欣賞作者在分析每個關鍵詞時,都配上瞭簡潔的圖例對比,雖然圖例本身的設計水平中規中矩,但其功能性——即清晰地展示“是”與“否”的區彆——卻做得非常到位。這使得閱讀過程既有理論深度,又不失操作指導的實用價值。總而言之,它更像是一份詳盡的行業標準指南,而不是一本用來做視覺挑戰的書籍。
评分我對這類工具書一直抱有一種復雜的情感:既需要它們來夯實基礎,又害怕它們會扼殺我的創造力。這本《49個成就平麵設計的關鍵詞》的閱讀體驗,恰好落在瞭一個微妙的平衡點上。它的結構設計非常巧妙,並非簡單的綫性敘述。更像是一套模塊化的知識矩陣。你可以在任何一頁隨機打開,都能找到可以立刻應用到手頭項目的點子。我尤其對其中關於“情感連接”這一關鍵詞的闡述印象深刻。很多書會用宏大的敘事去談情感,但這本書卻將它拆解成瞭“色彩情緒記憶庫”、“紋理觸感聯想”等極具體的操作單元。這讓我意識到,原來那些打動人心的設計,背後都有著可量化的心理學支撐。書的排版上,幾乎每三到四頁就會有一個“實踐挑戰”的小版塊,雖然這些挑戰的內容相對基礎,但它強迫讀者不能僅僅停留在閱讀層麵,而是必須動手去實踐作者提齣的理論。這就像是給一個正在學遊泳的人,不斷地扔到水裏,逼著他去調整姿勢。雖然過程中有些小小的挫敗感,但那種“我明白瞭”的瞬間成就感是無可替代的。這本書成功地將抽象的設計理念,轉化為瞭一套可操作的工程學流程。
评分閱讀這本《49個關鍵詞》的過程,更像是在進行一次係統性的“設計詞匯量”的重塑。它沒有采用那些充滿激情和煽動性的語言來鼓舞人心,反而用一種近乎冷酷的客觀性,剖析瞭平麵設計領域中那些真正具有“成就”導嚮的要素。我發現,很多我自認為已經掌握瞭的“訣竅”,在這本書裏被解構成瞭更基本、更純粹的元素。例如,關於“信息架構”的討論,它並沒有把它歸類為網頁設計或信息圖錶的專屬,而是將其提升到瞭所有平麵作品的底層邏輯。它展示瞭即使是一張簡單的活動海報,也需要一個清晰的“導航路徑”,引導觀眾的視綫從標題到行動召喚的每一個步驟都無縫銜接。這種對底層邏輯的執著強調,讓我對那些看似隨性、實則精心編排的偉大作品有瞭全新的認識。這本書的強大之處在於它的“去風格化”,它抽離瞭特定設計師或流派的影響,試圖提煉齣一種普適性的、跨越時代的、能夠帶來實際“成就”(無論是商業成功還是有效傳達)的設計要素。我很少會推薦一本書是“必讀”,但對於那些渴望從“會做設計”邁嚮“做好設計”的專業人士,這本書提供瞭一套不可或缺的、經過時間檢驗的底層代碼。
评分說實話,當我聽說這本書的主題是“49個關鍵詞”時,我腦子裏立刻浮現齣一堆老掉牙的行業術語,比如“品牌識彆”、“視覺錘”、“信息層級”之類的。我本來是想找點能讓我晚上失眠,冥思苦想如何打破常規的設計哲學,結果翻開後發現,它更像是一份給甲方匯報時能迅速提高專業度的“速查手冊”。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極其直接,幾乎沒有文學性的修飾,直奔主題。例如,在談到“可讀性”時,它立刻跳過瞭所有關於字體曆史的冗長敘述,直接用數據和圖錶告訴你,在特定媒介和受眾群體下,最佳的字重和行高範圍是多少。這種“硬核”的理工科思維在平麵設計領域,尤其是在追求商業效率的今天,顯得尤為可貴。我試著將書中的一些建議應用到我正在進行的一個營銷活動的海報設計中,特彆是關於“對比度”和“焦點引導”的章節。結果非常顯著,原本平淡無奇的設計,因為更精準地控製瞭視覺權重,反饋率立刻提高瞭大約百分之十五。這本書的價值不在於它提供瞭什麼驚世駭俗的藝術見解,而在於它係統地、科學地梳理瞭那些被經驗主義長期掩蓋的設計規律。它不是啓發你做“好”設計,而是教你如何避免做“爛”設計,這在實際工作中,往往更重要。
評分非常棒!感謝快遞小哥~很滿意~
評分很不錯,內容詳細。
評分京東買書真方便,買瞭好多好多瞭。
評分還不錯,值得買
評分好大一本硬書皮沒磕角第一感覺就舒服?,有空再看書太多!
評分一下買瞭很多 圖書節很劃算都很滿意哈哈
評分挺好挺好挺好挺好挺好挺好
評分翻瞭下感覺不錯,快遞都很快,但是!兒童節下單,然後說沒貨等采購,等瞭半個月,你從其他成城市調貨過來都不至於這麼久,他們比我晚下單第二天就到貨瞭
評分京東六一八活動購買,價格很給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