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代(卷二)

中国时代(卷二)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师永刚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1-22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ISBN:9787506388986
版次:1
商品编码:12058462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10-01
用纸:特种纸
页数:37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美国主流媒体中国100年现代史

《纽约时报》版文化大革命十年文献

《时代》版朝鲜战争中美交战记录

《华盛顿邮报》版中美建交秘史

《纽约客》版邓小平的改革

《新闻周刊》版蒋介石兴衰故事

《生活》版中国百年影像记忆

一个中国 两种表达

一本各自表述的美国国家立场的中国实录

忠实记录美国国家利益的中国一百年意见书

中国版的《光荣与梦想》

图书版的《参考消息》

《时代》周刊围观中国的“政治技术内幕”

中国人了解现代百年史的“全政治内参”

100万字,25位学者,历时八年,六大美国主流报刊编就的一部美国观的中国现代史,中国人了解美国主流媒体刻录中国的方式与观察。


内容简介

西方如何认识中国?他们如何发现中国,发现同样的一件事的背后与我们认知不同的部分。《中国时代(卷二)》试图探究美国人对于中国历史的记录方式,以及他们如何看待中国,如何围观中国的方法。

了解他国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进而引发多层面更深入的思考。为此,我们需要一本原始的,没有任何修饰的美国人对于中国历史的记录方式,不管这是一种偏见还是洞见,不管是一种真知还是误读。

《中国时代(卷二)》美国人撰写的参考消息式的中国现代史,对我们认识正在快速前进的中国有着积极意义!

100万字,25位学者,历时八年,六本美国主流报刊编就的一部美国观的中国现代史,中国人了解美国主流媒体刻录中国的方式与观察。


作者简介

编者简介:

师永刚,曾从军十五载,现为香港凤凰周刊杂志社执行主编,作家,图书策划人,媒体研究人。内地画传热潮的策划与发起者、曾策划编著《宋美龄画传》、《蒋介石图传》、《邓丽君画传》、《切格瓦拉画传》等二十多本。另有研究凤凰卫视的专著《解密凤凰》、研究《读者》杂志的《解密读者》、研究花花公子杂志的《兔子先生》与美国《时代》周刊的传记《中国时代》等。


目录

序章:围观者记录的中国时间
图传 
1977—1978年 邓小平曲折复出
1979年  中国的新长征
1980年  清扫阴霾
1981年  社会主义的新变化
1982年  通向世界之门
1983—1984年 中国的精神污染
1985年  稍微减缓改革的步伐
1986—1987年 《时代》封面人物邓小平
1988年  蒋经国后的两岸
1989年  变化中的中国
1990年  不完全的解冻期
1991年  必须面对的移民潮和污染
1982年  正在崛起的巨人
1993—1994年 下一个超级大国
1995—1996年 遏制中国及中国的未来
1997—1998年 网络与中国新时代
1999年(A)  现代化中国军队
1999年(B)  新的心态,新的形势
1999年(C) 美国导弹和考克斯的挑衅
2000年(A)  新世纪的挑战和机会
2000年(B) 迷失的网络一代人
后记:制造中国版《光荣与梦想》

精彩书摘

邓小平曲折复出

1977-1978年

邓小平有望复出

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纪念周恩来总理逝世一周年的活动中,出现了要求立即恢复邓小平职务的大字报。

1977年1月中旬,在香港有谣传说,邓小平实际上已经被任命为总理。邓小平有可能复出的第一个政治迹象是来自北京的银幕上所放映的纪录片《 敬爱的周总理永垂不朽 》,影院中回响着邓小平在周的追悼大会上致悼词的声音。此后,100多万臂缠黑纱的中国人涌向天安门广场,他们哭泣着,高唱《 国际歌 》。不一会儿,整个广场似乎都被大字报( 几乎永远是政策变化的预兆 )覆盖了,它传递着一个准确无误的信息:“我们要求立即让邓小平出任总理;不要再让8亿人民等待;邓小平当总理,周总理可以含笑九泉。”

邓小平的复出从某些方面来说是一个政治奇迹,因为他已经两次在批斗中幸免下来。60年代,邓小平作为党的总书记,他开始从“大跃进”立场上退缩,倾向于进行温和的经济改革。

有关邓小平复出的猜测在1977年1月得到进一步的证实。华国锋及其12人政治局连续而且公开地出席纪念周恩来的活动。但邓仍然没有露面。自从邓再次露面以后,华的唯一公开的活动就是与来访的洪都拉斯共产党代表团举行会谈。

邓小平再次复出

1977年7月北京的新华社宣布,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表决通过重新起用73岁的邓小平,恢复他的副总理、党的副主席和军队总参谋长职务。同时,公报说,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已经被从党内清除出去,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

邓的归来也是中国在过去20年不稳定的发展时期中具有戏剧性的起起落落。

邓小平的复出( 人们期待已久 )被蒙上神秘复杂的色彩。他官复原职的第一个信号是出现在1977年7月下旬,当时北京的一张大字报突然进入人们的视野。这张40英尺长的大字报写在黄色的纸上,醒目的黑字呼吁中国人民热情欢迎和坚决支持邓小平官复原职。然而,当天夜里,大字报被清除了,所有的信息痕迹都被从墙上刮了下去。一些中国问题观察家推测,大字报是一些邓小平的狂热支持者为加快其重新掌权而进行的尝试。然而,观察家们也注意到,今年春天曾在北京和广州出现的大字报还曾宣称邓小平被任命为总理,后来证明都是假信息。然而,在第一张大字报消失后的第二天,又有几份类似的大字报贴了出来。外国驻京记者听到敲锣打鼓的声音响遍大街小巷,估计那是在进行游行的彩排,准备庆祝邓小平的复出。

早些时候,100多万参加庆祝活动的人沿着冒热气的街道,涌向北京天安门广场,仅仅在15个月前,有人还曾在这里猛烈抨击过邓的“反革命背叛”行为。由于受邓复出的鼓舞,他们挥动着数千面旗帜,打镲敲鼓吹喇叭,燃放爆竹和烟花。在上海,有50万人走出来庆祝。与此同时,北京电视台播放了一部反映中国新领导层的影片剪辑。在华国锋的右边坐着邓小平,在华的左边是78岁的国防部长叶剑英。

据新华社的公报说,7月16日至7月21日,160名中央委员在北京举行会议。会议的目的是:讨论恢复邓小平的职务和对“四人帮”的最后处理决定。

更加引人注目的是华国锋对邓小平政策的支持态度。

虽然邓是毛长征时期的老战友,直到20世纪60年代,一直与毛主席保持密切的私人关系,但邓不同意毛1958年搞大跃进的做法,它对中国来说是一个灾难性的打击,特别是在农业领域,后果更加明显。在“大跃进”的后期,当时作为党的总书记的邓小平,推行了一个为恢复经济的农业改革计划。在1962年的一次讲话中,邓称 “为达到增加农业生产的目的,可以千方百计,哪种形式能够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不管黑猫白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邓的这一思想后来一直伴随着他。

两年以后,邓第三次被打倒,原因是顽固地坚持自己的立场。为防止科学院受到冲击,邓于1975年宣称:“科学院是搞科学研究的,不是研究白菜和大豆的。”他很实际地认为:“资产阶级的科学家也能做贡献,让他们工作远远强于让他们闲坐在那里无所事事。”

邓小平还提出全中国的工业都要置于中央的监管之下。邓还主张对“一部分工人”采取提高工资和其他刺激措施,提高生活水平。他指出:“如果没有足够的蔬菜和肉类,工业生产怎么能够正常进行?”他说:“搞平均主义是错误的,它否定差异的存在,不符合按劳分配的原则。”

国际外交的以赛玛利

《 纽约时报 》的文章表明,美国驻台北领事馆的签证窗口已经成了华盛顿—北京关系一个可靠的晴雨表。当美国与中国大陆的外交联系更紧密时,就会有许多台湾人申请获得美国居住权。如今这一活动又变得非常活跃了。

虽然台湾岛内的生活依旧,但在这个250英里长、距大陆海岸线100英里远的岛内已经可以看到一些紧张的迹象了。农民、出租车司机和商人们都会紧张地向美国的游客们询问关于卡特当局承认北京的时间表。许多大学也已经开始在报纸上刊登广告提供翻译服务,这样台湾人就可以用英语向华盛顿政府说明他们的担忧。最近几个星期里,已经有大约142000封信函寄往白宫和国会。台湾的香烟上也不再是“吸烟有害健康”的警告,取而代之的是鼓舞民众士气的口号:“保持自尊、自强,临危不惊。”

当然,保持冷静并不意味着放弃。远非如此。他们已表示拒绝放弃其基本的原则立场——北京不是中国的合法政府,因此蒋介石1949年逃离大陆后,在台北建立起来的国民党政府现在已成了外交领域的以赛玛利( 译注:《 圣经 》中的人名,意为被遗弃的人 )。自从1971年台湾被逐出联合国,让位于北京之后,共有39个国家已经和台北政府断绝了外交关系。迄今为止,只有23个国家还与台湾保持着外交关系,其中重量级的国家也只有美国和坚定反共的沙特阿拉伯这两个国家了。

最初,包括蒋介石的儿子、67岁的蒋经国先生在内的许多台湾领导人,都希望卡特总统搁置与北京政府恢复邦交关系的举动。他们指出,共产党政权还没有达到卡特总统的人权标准。但这一渺茫的希望已经破灭了,6月份美国国务卿万斯在一次讲话中宣布华盛顿政府决心加快与北京政府邦交恢复的进程——根本就没有提及台湾。

尽管如此,台湾在美国的游说活动仍旧保持相对低调。拥护台湾的人士已经尽力在许多市议会和州立法会通过决议,反对“以台湾利益为代价”和北京建立全面外交关系( 现已在21个州的立法会通过了决议 )。台湾港口城市高雄的官员们与乔治亚州的普莱恩斯市发表姊妹城市宣言,并邀请莉莲小姐前来访问( 被她礼貌地回绝了 )。在华盛顿,因为“韩国门”丑闻,台湾的游说活动已经降温了。文化和经济的交往仍在继续。但是台湾驻华盛顿大使詹姆士C.H.申介绍说,因为“TONGSUN公园综合征”,国会议员已经停止了访问台湾。到该计划停止之前,约有30名国会议员及他们的工作人员近200人已访问了台湾。

迄今为止,台湾的紧张还只是在外交方面的,而不是经济方面的。现在台湾已经是一个微型的工业强区。虽然,其人口只有1660万——仅为中国大陆的1/50,但是它与美国的贸易额在去年达到将近50亿美元,比中国大陆多出了14倍。台湾经济的迅猛增长——自60年代以来绝大多数年份都高于10%——已经使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了170亿美元。在1974—1975年间全球范围的经济衰退期间,台湾的通货膨胀率曾一度盘旋升至40%,但从那以来台湾当局已经使其降到了3%以下。

一些国家虽然和台湾切断了官方联系,但是台湾注意通过建立准官方贸易和文化办事处的方式,与这些贸易伙伴保持了关系。这些“私下”关系中最重要的当属和日本的关系,日本与台湾之间所谓“交流联合会”的工作人员都是一些“暂时请假”的外交部官员。1972年日本断绝了与台北政府关系并与北京政府建立外交关系,与此前相比,现在日本和台湾的贸易额还有所增长。

那么对于和美国断绝关系,台湾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紧张和担心呢?一些专家认为,美国放弃对台湾的防务承诺将会导致这样的后果:北京政府更有恃无恐,将尽力通过以经济报复相威胁或军事行动把在台湾的外国公司和投资者们吓跑。“如果一些人被吓跑了,”一位高级政府官员说,“这对我们来说,其经济后果可能会是灾难性的。”

台湾很可能具备了抵挡大陆军事进攻的能力。台湾空军拥有500架飞机,还配备了性能先进的美国F-5E歼击机,被认为是优越于大陆那些落后过时的飞行编队;另外,解放军也不具备使部队登陆台湾岛所需的两栖登陆舰。不过,如果美国决定断绝和台湾的官方关系,这可能会大大挫伤台湾人的士气。但是如果真是要断绝关系,在发生之前是无法知道台湾最终失去其最强大的盟国将对其造成多大的精神打击。

前言/序言

序章:围观者记录的中国时间

一本或者更多的美国报刊的中国观念,

傲慢或者偏见,指路牌或者参考消息,

关于选择美国的几本主流媒体作为对中国现代历史记录的补充的想定。

西方如何认识中国?他们如何发现中国,发现同样的一件事的背后与我们认知不同的部分。他们的立场,以及价值观,甚至他们为什么会记录,对于中国人来说也许并不重要的某一部分事实,或者他们发现的与我们同样经历的历史有着截然不同的认知,或者判断。巨大的差异,甚至立场鲜明的对立,或者干脆就是隔山打虎的胡思乱想的结论,但一切就这样被他们记录了。

这种无奈也许从很早就开始出现了。在19世纪的时候,马可·波罗或者西方的探险者就开始了他们自己的亲历记事。故事像是发生在天国,遥远、神秘、华丽、伟大、传奇、辉煌,这些献辞天生符合历史中对于1900年或者更早的中国的历史描述。而其后的历史则在1900年之后的西方目击者中,开始变异了。他们对于中国的好奇,像对一个正在发生的变化中的神秘事件的仔细探听或者历险。帝国的崩溃、新世界的出现、落后愚昧的农民和军阀、帝王式的新统治者,溥仪、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日本人、美国人,“二战”、抗战、帝制、新共和以及政权,革命者的红色苏维埃、新中国,逃到台湾的中华民国,英国、葡萄牙遗落的两个殖民地……“文化大革命”、伟人的离去,开放、奥运……中国从来没有一个百年经历如此多的巨变,如此多的灾难,如此多的奇迹。这一切全在一代人或者两代人、三代人的眼前发生了。这个百年如此丰富,又如此经历不凡。而这样的历史,在每个记录者的笔下都发生了变异。那些历史的撰稿人所写的“正在发生的中国时间”,则不断地提醒着我们,他们对于这段历史的真实图景或者假象,甚至误解。

东西方的经纬使东方人与西方人的认知如此截然不同,却又高度一致。共同的利益以及对于世界的想象力,包括我们需要发现的事件的西方位置,对于行进的、改革的、开放的,以及更加希望得到认同的中国人来讲,如此急切,也更加重要。

而对于身处这个时代的中国人来说,这一切意味着他们需要更多的坐标,或者路牌。

而在更多的路牌中间,在中国的这一百年间经历天翻地覆变化的时候,美国——这座世界文明突然出现的高峰,则在平静地延续着他们的历史。而他们所拥有的价值观或者文明,使这些围观者们,则从很久以前就开始记录着远在东方的中国。

这些记录者中,就有《时代》周刊的背影,就有《纽约时报》的眼神,就有《纽约客》的文化注视,就有《新闻周刊》的报告中的只言片语,就有已退出历史舞台的《生活》杂志的中国影像……

美国人的主流媒体群所记述与想象的一百年间的中国,代表着某种文明对于另外一种文明的打量,甚至好奇。一部美国主流媒体群版本的中国百年现代历史,就这样无意中形成了。

这些媒体在中国的声名之大远超过中国人对它的了解。如《时代》周刊,这本号称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美国新闻杂志,在某种意义上已成为美国人所描述的“历史的基本草稿”。它巨大的被“神话”了的影响力与它所谓的 “《时代》好像是由一个人之手写出来给另一个人看的立场与记述”的风格,使这份诞生在20世纪20年代的杂志,不仅成为美国人创立的价值观下描述世界历史的方式,甚至许多世界知名的新闻周刊,例如美国的《新闻周刊》、《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德国的《镜报》甚至中国的一些著名杂志在封面设计、内部新闻的分类上都借鉴了《时代》的方式。

但这本杂志对于中国人来说仍然很陌生与神秘。许多中国人只知道它的名字却很少见到过这本杂志的全面目。这个悖论具体体现在一些知识分子或者学者或者一些可以真正接触到这本杂志的人所制造出来的假象。至少在20世纪80年代后的今天,我们可以无数次地听到《时代》所评选出的某人成为它的封面人物,从《参考消息》或者官方的新闻机构透露出来的只言片语让许多人对这本神秘的、陌生的英文杂志心生好奇。它是西方的官方新闻代言。这种可怕的价值观就这样在一部分中国读者的心目中诞生了,哪怕这是一本自由主义至上,甚至它的创办人卢斯或者历任的主编们所曾经持有的反华立场。虽然这一切在卢斯去世前数年,反华态度才开始有所转变。中美建交后,对华报道才变得比较充分、客观。

关于《时代》对于中国的报道的开始,许多人都把这归结于曾在中国游历过的卢斯的中国情结上,但我更愿意认为,这一切只在于《时代》作为一份世界级杂志的雄心与对中国的尊敬而进行的遥远的描写,而卢斯的中国情结恰好成为一个理由而已。精明的卢斯很早就发现了中国的重要,他在最早创刊的前三期就开始零散地介绍中国。虽然只有几百字或更少的介绍,但系着辫子的中国,走向共和的中华民国,仍然被他们快速地介绍给美国。中国就这样偶然地出现在了这份杂志上。一位资深的媒体研究者称,“在早期,《时代》对中国的报道涉及政治层面的比较多,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中国开始在世界的经济舞台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时代》也相应加大对中国报道的力度,同时也拓宽了报道的范围,把中国的文化、体育、教育、经济等多个层面的东西介绍给世界。”

《时代》杂志告诉世界的中国是这样的:他们刊登了至少500万字关于中国的报道。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蒋介石、宋美龄等50多位中国人成为《时代》的封面人物。而更老牌的《纽约时报》对于中国报道的介入,则可以延伸至晚清。这家自19世纪中期创刊,历经150余年仍踞美国乃至西方主流媒体的领袖地位的老牌报纸。至少在1854年,就有文电从晚清的北京传送至遥远的纽约,而晚清的中国,正经历着“千年未有之变局”,从神秘封闭的东方老大沦为“东亚病夫”,帝制遭遇千年未遇之质疑,士大夫政治没落,积弱之国,以及西洋初遇中华时的碰撞,都在遭遇前所未有之变。《纽约时报》以当时中国人还未具备的近代眼光和技术,即时、全面、连续地观察和记录了这段历史,这种跨越百年的文献式的报道方式,令人惊叹。而由《纽约时报》的晚清变局之报道集《晚清的帝国》,在中国出版后,更是以其独具一格的报道模式与视角,而被评价为“这是力图以时报原始资料重现一个世界大国之编年史的伟大尝试”。而这家报纸至少自晚清至今,刊发了关于中国方面的报道达数千篇,近百万字。这种独特的美国主流报刊群对美国主流社会形成美式“中国观”的影响线索进行了实证的探索。这些媒体对于中国的关注与《时代》上的中国,相映成章,一个即时性的甚至带有美国式的中国观就此形成。而他们这种连续性的报道,则间接地撰写了一本独特的美国史观的中国的现代史。

另一本虽然已走入历史的美国《生活》杂志,则用影像记录了他们认识的中国。那些他们理解的中国人的肖像,拂去历史的尘埃,仍可以清晰地看出当时的中国表情,带着初次面向世界的生涩与腼腆。这些美国主流媒体所描述的中国,代表着美国人对于中国自晚清以来的观察,以及认识。

这份报纸对于中国的某种关切,更多的时候在于他们试图找到了解中国人的方法。而他们在自己的20世纪80年代的某一天的报纸中关于美国观察中国的方式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中国不是一块‘禁地’,在空中已有间谍卫星的年代,已经没有‘禁区’”。中国领土的总面积比美国50个州的总面积稍大,在美国侦察卫星的镜头下,中国的一切暴露无遗。然而在世界上众多的国家中,数中国最为神秘,其神秘令世界好奇。……

对这个问题,有两个答案,一个很容易理解,另一个则让人吃惊。第一个答案是美国对中国了解并不多,因为中国非常神秘,从而掩盖了一些事实,让人捉摸不透。另一个让人吃惊的答案是,美国对中国的了解除了有可能比不上苏联,比其他任何国家都要多。

一个在中国研究了20多年中国问题的专家说:“‘汉学’现在在美国非常流行,现在美国有10个比较大的和50个比较小的学术中心在研究中国,约有5000万美元的私人捐款最近用于这方面的研究。”

对中国的观察与研究已成为美国政策演变中不可缺少的基础。为了取得必要的资料,做出现实的分析,美国政府和学术界的专家们都在利用大量各种各样的公开和非公开资料。美国最大的领事馆位于中国香港,在那里有一个翻译组,收集和分析大量的中国期刊,有些期刊还是从偏远的地方偷运出来的。北京的电台广播以及其他一些内部电台的广播,都在美国设在中国周边的先进侦听设备的监听之下。无人驾驶飞机、高空飞行的U—2飞机和卫星照相记录下公路、铁路、钢铁厂、油井、核工厂、导弹射击场和军队的行动。他们很早就预报了中国3颗原子弹爆炸的时间。这种围观者的心态在《时代》杂志以及后来的《新闻周刊》的字里行间弥漫,到处都是他们无法想象的世界,有关中国的信息量如此之大,以致政府和学术界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面临同一个问题,即如何去梳理和鉴别这些资料。< 中国时代(卷二)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中国时代(卷二)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时代(卷二)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中国时代(卷二)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同事推荐的书目,非常棒,包装精美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书不错!但包装真是差劲的不能再差劲了,就一个纸的大信封,我滴妈呀,这能算是包装吗?来的的时候包装都是破损的,里面的书也磨破了!懒得退!习惯好评而已!

评分

好评好评,下次还来,支持支持京东,好评

评分

买了几本书,网上推荐的,从另一个视角看中国。

评分

美国主流媒体中国100年现代史

评分

好很好,非常好,一本好书,呵呵呵呵呵

评分

物流高效,包装完好,印刷精良,没得话说

评分

发货速度还可以,包装不错。已看完一本,很客观,不像国内那些类似书籍带着意识形态的片面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中国时代(卷二)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