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精选了药酒良方两千余条,阐述了药酒的起源与发展、作用与选用、制作与使用方法,210余种常见病和部分疑难病症的药酒治疗经验,保健美容药酒的功效等,每方均按配方、制法、功效、主治、用法、宜忌、小提示等依次介绍,旨在指导读者配制和正确饮用药酒。
上古时期,中国人就已经懂得将药酒用于治病或保健。在早期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素问》中,就出现了“汤液醪醴论”这一记载酒的治疗作用的专篇。此外,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也记载了不少酒剂,如我们熟知的红蓝花酒等。如今,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药酒的运用与治疗范围日益广泛,且疗效颇为显著。
上古时期,中国人就已经懂得将药酒用于治病或保健。在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素问》中,就出现了“汤液醪醴论”这一记载酒的治疗作用的专篇。此外,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也记载了不少酒剂,如我们熟知的红蓝花酒等。如今,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药酒的运用与治疗范围日益广泛,且疗效颇为显著。可以说,药酒已成为人们养生保健和临床治病的常见剂型之一。
不过,饮用药酒一定要严格掌握剂量,万万不可肆意狂饮。正如李时珍所说“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消愁遗兴;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精,生痰动火”。外用药酒也不可使用过量,如不注意掌握好用量,有百害而无一益。
中国药酒配方精选
祛病养生延年益寿养颜美容
“酒,天之美禄也。面曲之酒,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消愁遣兴;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精,生痰动火。”
——李时珍
第一章 药酒常识
药酒从产生到发展
药酒——“百药之长”
使用药酒必读
杜绝长期过量使用药酒
哪些人不宜服用药酒
药酒不能与哪些药物同服
外用药酒须注意的使用方法
家庭如何制作药酒
冷浸法
热浸法
隔水煮炖法
煎煮法
酿造法
药酒的储存
附:
一 饮酒常识问答
为什么会醉酒?
“千杯不醉”是怎么一回事?
醉酒可以防止吗?
解酒有什么窍门?
二 中国名酒简介
白酒
啤酒
黄酒
葡萄酒
第二章 养生保健良方
补益滋养类药酒
补气养血酒
参椒酒
参杞酒
参芪酒
参枣酒
参芪术药酒
参桂养荣酒
参茸三七酒
参茸药酒
参茸酒(一)
参茸酒(二)
人参酒(一)
人参酒(二)
人参百岁酒
人参天麻酒
人参枸杞酒
人参茯苓酒
人参地黄酒
人参虫草滔
人参大补酒
人参姜蜜酒
人参葡萄酒
人参半夏酒
人参山药酒
人参白术酒
人参灵芝酒
人参三七酒
人参肉桂酒
枸杞酒
枸杞子酒
枸杞药酒
枸杞龙眼酒
枸杞桂心酒
枸杞香豉酒
枸杞菊花酒
神仙枸杞子酒
神仙酒(一)
神仙酒(二)
乌蛇黄芪酒
乌鸡参归酒
乌麻地黄酒
乌麻酒
杞圆酒
杞圆药酒
杞蓉药酒
杞菊强身酒
地黄枸杞酒
地黄养血安神酒
地黄糯米酒
归龙仙酒
归圆酒
归芪酒(一)
生脉益气酒
生脉益气补酒
鹿头酒
鹿血酒
鹿茸酒
鹿茸人参酒
鹿角霜酒
羊羔酒
羊不吃草酒
首乌当归酒
首乌延寿酒
首乌金樱酒
虫草田七酒
虫草黑枣酒
山药酒
山芋酒
鸡血藤酒
鸡蛋阿胶酒
百益长春酒
百药长酒
补血顺气酒
补虚黄芪酒
五加地黄酒
五加杞皮酒
地胡酒
地杞血藤酒
十二红酒
十全大补酒
大黄芪酒
大补药酒
双乌暖胃酒
双参酒
双蜂酒
白参酒
蛤参酒
西洋参酒
万金药酒
小金牙酒
黄精补酒
芪芍补酒
益气补虚酒
杜仲补腰酒
福禄补酒
何首乌酒
官方定风酒
周公百岁酒(一)
刺五加虫草酒
茅台人参酒
菊杞调元酒
芝麻巨胜酒
石斛山药酒
一醉不老丹酒
二至益元酒
长生固本酒
术苓忍冬酒
童子鳝鱼酒
青娥药酒
海松子酒
八珍酒
五精酒
养生酒
阳春酒
春寿酒
三圣酒
龙眼酒
狗脊酒
荔枝酒
雪花酒
戊戌酒
延年益寿类药酒
延龄酒
延寿酒
延寿获嗣酒
延寿瓮头春酒
延年不老菊花酒
延年百岁酒
延年益寿酒
延年山药酒
三仙延寿酒
三子益寿酒
三味杜仲酒
首乌延寿酒
首乌冰糖酒
补肾延寿酒
补肾地黄酒
人参不老酒
人参海马酒
玉竹高龄酒
玉竹长寿酒
长春酒
长生酒
长生药酒
壮身酒
壮身益寿酒
四仁酒
四季春补酒
枸杞酒
枸杞麻仁酒
地杞补肾酒
菊花酒
菊花延年酒
黄精酒
黄精延寿酒
百补酒
百岁酒
百益长寿酒
百岁长寿酒
杞菊酒
杞地红参酒
松子酒
松龄太平春酒
神仙延寿酒
神仙固本酒
桂圆延寿酒
桂杞延龄酒
苍耳延龄酒
助阳益寿酒
保命延寿药酒
当归延龄酒
黑豆延龄酒
种子延龄酒
补精益老酒
扶衰仙凤酒
清官长春酒
周公百岁酒(二)
疗疾延寿酒
二子龙眼酒
东北人参酒
长寿无忧酒
归菊神仙酒
刺梨滋补酒
春寿红白酒
麦冬却老酒
柏子四补酒
桑葚桂圆酒
龟台四童酒
草还丹酒
冬青子酒
万寿药酒
寿星酒
益寿酒
五子酒
回春酒
还童酒
耐老酒
固本酒
颐年酒
健步酒
养荣酒(一)
期颐酒
蜂蜜酒
乌鸡酒
扶衰酒
轻身酒
合和酒
滋阴壮阳类药酒
壮阳酒
壮阳补肾酒
助阳酒
助阳补肾酒
助阳丹药酒
锁阳酒
锁阳韭子酒
锁阳苁蓉酒
淫羊藿酒
……
第三章 内科疾病疗方
第四章 外科病症疗方
第五章 皮肤科疾病疗方
第六章 五官科疾病疗方
第七章 妇科疾病疗方
药酒虽然功效神奇、安全健康,但它并不是人人都适合用的,也不是可以无限量、无期限地使用的。人们在用药酒的时候,必须注意一些禁忌。
杜绝长期过量使用药酒
大多数药酒须限量服用。一般来说,每个人都有其耐受力,也就是说,每个人的用量也是不一样的。在服用药酒的时候,可根据个人情况,用凉开水将其稀释后再服用。药酒本身就含有一定的洒精,如果人们不计后果地大量摄入,很有可能会损害自身健康,这种损害是多方面的,对心脏、胎儿的发育和神经系统都有不良影响。正所谓“物极必反”,用药也须适可而止。通常情况下,普通人每次饮用药酒的量在10~30毫升,早、晚各一次。当然,也可以根据自身体质适量增减。用药酒的时候,可以先少服,再过渡到正常服用量。此外,体重在60千克左右的人,每日摄入60度的白酒不宜超过100毫升,每个人每日摄入洒精的量必须控制在45毫升以下。体重较60千克还要轻的人以及女性,酒和洒精的摄入量还要相应减少。
药酒一定要辩证的服用,要根据自己的年龄、体质、嗜好来选择药酒。一般情况下,药酒的主治功能是很明确清晰的,如患者有特殊情况,一定要经医生诊断后,再遵医嘱选择用药。
哪些人不宜服用药酒
孕妇及一些疾病患者不宜服用药酒。通常,酒量稍好的人,在药酒的服用量上可以比一般人多一些,不过也不能暴饮:平时酒量稍差的人,在服用药酒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要先从小剂量开始,再一步步过渡到正常需要的用量:对于有癌症、心脏病、肝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癫痫病、慢性疾病、感冒、中风、骨折和酒精过敏的人来说,服用药酒必须遵医嘱。一般情况下,此类人应该少服或者不服为宜:对于妇女来说,在妊娠期、哺乳期不宜使用药酒,如果在行经期间,女性的月经正常,也应尽量避免使用有活血功效的药酒:对于年老体弱者来说,服用药酒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但是由于自身新陈代谢较慢,因此在用药酒的时候不宜过量。
……
我是一位在养生领域有着多年探索经验的爱好者,接触过不少关于食疗、草本疗法、甚至是传统中医的書籍。坦白说,很多时候,它们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过于碎片化,让人难以形成系统性的认知。而这本书,以一种极其稳健且深入的姿态,重新审视了药酒这个古老而充满魅力的饮品。它没有停留在“泡什么酒、加什么料”的浅层面上,而是花了相当大的篇幅去探讨药酒的“灵魂”——药材的选择与炮制。书中对不同药材的药理特性、炮制手法(如炒、炙、蒸、晒等)对药效的影响,都进行了细致的阐述,并配以大量的案例和图解,让我对“为什么”和“怎么做”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一点对于我这样追求“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读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此外,书中关于“酒”的选择也有独到的见解,不像市面上很多资料一味强调高度白酒,而是根据药材特性,推荐了不同酒精度数、不同风味基酒的搭配,这无疑大大提升了药酒的口感和安全性。我甚至觉得,这本书的内容,已经超越了“入门”的范畴,更像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进阶”参考书,为我对药酒的理解打开了新的维度。
评分读这本书,就像是走进了一个充满智慧与生活气息的药酒世界。它不是那种硬邦邦的教科书,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者,在耐心地、细致地为你传授着关于药酒的宝贵知识。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度”的把握,比如关于药酒的饮用量、饮用时机,以及如何根据季节变化来调整药酒的配方,这些都是非常人性化且实用的建议。它并没有鼓吹过度饮用,而是强调适量、适时,才能真正发挥药酒的养生功效。此外,书中还涉及了一些关于药酒的“禁忌”和“注意事项”,这对于避免潜在的风险至关重要,让我感到非常安心。它不仅仅告诉你“能做什么”,更会提醒你“不能做什么”,这种严谨的态度,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极大的保障。我个人对书中关于“女性健康”和“男性保健”的药酒配方尤为关注,感觉它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健康小困扰,而且是用一种更加自然、健康的方式。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药酒并非只能是“爸爸辈”的专属,它也可以是现代人追求健康生活的一种时尚选择,一种充满智慧的仪式感。
评分老实说,我之前对泡药酒的印象,停留在一些老一辈的“秘方”或者药店里那些包装朴素、味道浓烈的瓶子里。总觉得那是一种比较“old school”的养生方式,而且操作起来总感觉有门槛。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之前的认知。它的语言风格非常现代、活泼,一点也不显得沉闷。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里强调了“循序渐进”和“量力而行”的原则,这对于我这种容易冲动、害怕失败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它没有一上来就让你去挑战那些复杂的高难度配方,而是从最基础的、最常见的药材开始,一步步引导你熟悉整个过程。而且,书中对“工具”和“环境”的要求也讲得很细致,比如如何选择合适的酒坛、如何清洁消毒、甚至连储存的环境都有建议,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却能直接影响到药酒的品质和安全,作者考虑得非常周全。我最期待的部分是关于“常见病症的药酒调理”以及“日常保健型药酒”的介绍,感觉这本书非常实用,不是那种只停留在理论层面的书,而是真正能指导我们如何在生活中实践的。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动手尝试,为我的免疫力提升和改善睡眠贡献一份力量。
评分翻开这本书,扑面而来的不是枯燥的理论,而是一种温润的、充满生活气息的“烟火气”。作者的文字功底可见一斑,他/她把泡药酒这个听起来略显“老派”的事情,描绘得既有仪式感又不失现代的便捷。我一直觉得,很多传统养生方法之所以难以普及,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描述得过于晦涩,或者过于强调“祖传秘方”,让人望而却步。但这本书完全不一样,它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益友,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药酒的原理、功效,以及如何根据自己的体质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药材。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辨体识药”的章节,它没有简单地罗列药材,而是引导读者去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比如是偏寒还是偏热,是虚还是实,然后再根据这些信息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药材组合。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我一直担心自己乱泡一气,反而会适得其反。书中的图片也很精美,无论是药材的展示,还是泡制过程的图解,都清晰明了,极大地降低了操作的难度。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how-to”的指南,更是一本关于“认识自己”和“关爱自己”的百科全书。我甚至已经开始憧憬,在冬日里,一杯暖暖的药酒下肚,那种由内而外的舒畅感。
评分刚翻了几页,就感觉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一直对药酒的神奇功效有所耳闻,但总觉得它高深莫测,遥不可及。家里的老人经常会自己泡一些,但做法总是含糊其辞,说什么“经验之谈”,听得我一头雾水。这次偶然看到了这本书,简直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制的。序言部分就讲得很接地气,没有那些拗口的专业术语,而是用非常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药酒如何一步步融入生活,成为一种健康养生的方式。我尤其喜欢里面提到的一些关于“药食同源”的理念,原来很多我们日常食用的食材,也能成为泡酒的绝佳配角,而且还能带来意想不到的保健效果。这本书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一堆复杂的药材和配方,而是从最基础的“为什么要泡药酒”、“泡药酒的基本原则”讲起,这让我这种零基础的初学者完全不会感到畏惧,反而充满好奇和探索的欲望。它似乎在告诉我,泡药酒不是什么神秘的仪式,而是可以融入日常生活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养生方法。我迫不及待地想继续往下看,特别是关于如何选择药材、如何处理药材、以及如何控制酒的种类和比例的部分,这些都是我非常关心的细节,希望能从中获得一些实用的指导,为自己和家人泡上一壶健康的药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