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菌菇、鸡肉、排骨、鸡蛋、肉末、豆腐、鱼……这里面一定有一种或几种你所钟爱的食材,各种做法,各种口味,百吃不厌!本系列图书不仅为您呈现出这些食材的百变佳肴,更为您捕捉它们背后有趣的故事,爱一种食材,爱得执着,爱得彻底……
青岛格润生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以企业形象策划、文化活动策划、平面设计排版,图书策划、广告承揽等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公司拥有经验丰富的策划团队,擅长为客户量身定做各种文化产品,并进行企业形象宣传、包装等业务。
第一篇 小身材 大营养
豆制品生产历史悠久/011
豆制品家族成员多/012
豆制品得来有传奇/014
历代文人墨客盛赞豆腐/016
想长寿,多吃豆/019
有些人不宜吃豆制品/020
第二篇 经典豆肴 舌尖诱惑
河北名菜—— 承德凉粉/022
山西名菜——高平烧豆腐/025
山东名菜——三美豆腐/028
山东名菜——博山豆腐箱/031
山东孔府名菜——金钩挂银条/034
河南名菜——韭菜炒豆腐干/037
安徽名菜——徽州毛豆腐/040
安徽名菜——金针菇黄豆芽/043
四川名菜——麻婆豆腐/046
湖北名菜——三鲜豆皮/049
江苏名菜——八宝豆腐羹/052
江苏名菜——扬州大煮干丝/055
江苏名菜——平桥豆腐羹/058
浙江名菜——腐乳肉/061
湖南名菜——油炸臭豆腐/064
江西名菜——活豆腐/067
广东名菜——东江酿豆腐/070
第三篇 家常豆肴 爽口爽心
原汁原味——凉拌菜
台南豆腐/075
肉松松花蛋豆腐/077
杂粮豆腐/079
印尼香脆豆腐沙拉/081
香辣豆干丝/083
陈醋三丝/085
腌花仁腐竹/087
南乳时蔬鸡/089
奇味金钩/091
风味黄豆芽/093
姜汁素菜卷/095
酒醉银芽/097
香辣豆皮丝/099
小火慢炖 焖煮烧
五香卤豆腐 /101
水煮豆腐/103
咸蛋黄烩豆腐/105
五彩雪花豆腐 /107
香卤腐竹/109
赛泥鳅/111
鲜蘑烧腐竹/113
土鸡烧豆干/115
牛肉烩豆芽/117
豆浆鳜鱼/119
豆浆炖羊肉/121
顺滑鲜嫩 蒸最鲜
香油火腿/123
五香素鸡/125
虾皇豆腐饺 /127
桂花豆腐/129
咸鱼干蒸豆腐/131
酱肉蒸白干/133
开胃香干/135
清蒸臭豆腐/137
虾干臭豆腐/139
酥香味浓——煎烤炸
香葱煎豆腐/141
酱香五彩豆腐/143
脆皮素烧鸭/145
软炸腐竹/147
农家臭豆腐/149
脆炸银芽/151
豆芽丸子/153
脆炸豆奶条/155
热油急火 家常炒
粒粒香豆腐 /157
臭豆腐炒肉丝/159
韭干炒鸡条/161
香干炒蒜薹 /163
雪菜炒豆干/165
鱼香豆腐皮 /167
橘香豆干/169
臭干炒金钩/171
豆豉炒鸭块/173
乳香肉蟹/175
软炒豆浆/177
汤汤水水 汤羹煲
芙蓉豆腐/179
韩式嫩豆腐锅/181
金蒜臭豆腐煲/183
蘸碟豆花/185
酸辣腐竹汤/187
金钩挂玉牌/189
酸汤绿豆丸/191
豆腐又名“黎祁”,《本草纲目》《天禄识余》及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均有记载。被誉为“国菜”的豆腐,其制法传为汉淮南王刘安所创,距今已 2000 多年。
公元前 164 年,刘安继承了父亲的王位,被封为淮南王。刘安为人好道,为了求得长生不老之药,不惜重金,广泛招请江湖方术之士炼丹修身。一天,有八个白发苍苍的老者登门求见,并介绍了自己的本领:画地为河、撮土成山、摆布蛟龙、驱使鬼神、来去无踪、千变万化、呼风唤雨、点石成金等。刘安看罢大喜,立刻拜八公为师,一同在都城北门外的山中苦心修炼长生不老仙丹。
当时淮南一带盛产优质大豆,这里的山民自古就有用山上珍珠泉水磨豆浆作为饮品的习惯,刘安每天早晨总爱喝上一碗。一天,刘安端着一碗豆浆,在炉旁看炼仙丹出神,竟忘了手中端着的豆浆,手一抖,豆浆泼到了炼丹炉旁的一小块石膏上。不多时,那块石膏不见了,豆浆却变成了一摊白生生、嫩嘟嘟的东西。刘安大胆地尝了尝,觉得很是美味可口。可惜太少了,能不能再造出一些让大家来尝尝呢?刘安就让人把他没喝完的豆浆连锅一起端来,把石膏碾碎搅拌到豆浆里,一时又结出了一锅白生生、嫩嘟嘟的东西。在炼仙丹这件事上,刘安虽是以失败告终的,但却偶然以石膏点豆浆,做出了“白如纯玉,细若凝脂”的豆腐。
……
很少有一种食物能拥有豆腐那样的魔力,承载了那么多转化的意义。由豆子转化成豆腐再转化成美味佳肴,这是一个化腐朽为神奇的过程。
豆腐的第一个神奇之处是形态的转化。将普通的豆子研磨成豆浆,再经过熬煮,然后分离出豆腐渣,最后点卤水、挤压成型,这本身是从液体到固体的转化过程。如果你认为这样就结束了,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中国古人在劳动中凝聚了超常的智慧,他们赋予豆腐各种生命形态:有加入各种卤料卤制而成的臭豆腐;有通过人工发酵,使豆腐长出一层白毛的毛豆腐;有放在寒冷的室外,冻成千疮百孔的冻豆腐;有点过卤水而未挤压的豆腐脑。正是这些豆腐的生命形态异彩纷呈,才培养出一大批“粉丝“,我就是其中之一。
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臭豆腐让许多人望而却步,可是我却乐此不疲。街边的小摊位,摊主将卤制好的臭豆腐放入油锅,煎至一面金黄后翻面,盛碗、浇汤汁、加配料,有条不紊,每一道工序都不可或缺。上至权贵富贾,下至贩夫走卒,喜好这口者,都得按照先后顺序耐心候着。将浇好卤汁的臭豆腐放入口中,越嚼越香,这是不喜欢臭豆腐的食客难以理解的。我就曾经见过一位开豪车的大叔,将车停在路边臭豆腐摊位前,一口气吃了四碗后才心满意足地开车离去,也许这就是豆腐转化的魅力吧。
豆腐还有一个神奇之处是其味道的转化。豆腐本身没有味道,但是它却能以博大的胸怀去拥抱其他味道,最为典型的就是东北的冻豆腐。东北在冬季有吃冻豆腐的习惯。主妇会将豆腐切块放在室外,一晚就将豆腐冻得千疮百孔。冻豆腐一定要炖着吃,与白菜是绝配,否则就吃不出它的精髓。白菜手撕成条,五花肉切大片,粉丝泡软,如果有海带,味道更佳。取一口大锅,五花肉下锅炸出猪油,然后用葱、姜、蒜爆锅,依次放入白菜、粉丝、调料等,加入骨头汤,煮沸后放入冻豆腐,热气腾腾的汤汁就这样钻入了豆腐中。捞一块冻豆腐放入口中,豆腐中留存的汤汁在牙齿咬合之间会在口腔内四溅,浓郁的味道在味蕾上炸开、蔓延,让你回味无穷。
我钟爱豆腐,不仅是因为它拥有神奇的转化能力,更是因为它拥有容纳百川的胸怀。
说实话,我之前对这类题材的书籍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但《菇香菇色》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这本书的文笔非常独特,带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又夹杂着对生活的热爱,这种复杂的调调反而让我着迷。作者构建了一个非常立体的人物群像,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都活得真实而鲜活。我发现自己很容易就能和其中的某一个角色产生共鸣,仿佛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影子,或者看到了身边某个熟悉的人。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即使在平凡的生活中,也蕴藏着不平凡的力量。它没有教你如何去成功,也没有告诉你如何去改变世界,但它却教会了我如何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如何在失落时重新站起来,如何在平凡的日子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我感觉作者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引路人,用他的文字,带领我走过了一些人生的低谷,也让我看到了更多的希望。读完之后,我会更坚定地相信,生活本身就是一场充满惊喜的旅程。
评分《菇香菇色》这本书,带给我的感觉非常奇妙。它不像是一本我需要“读完”的书,更像是一个我需要“体验”的过程。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跳跃,却又有一种内在的逻辑,让你在看似杂乱的线索中,逐渐理清头绪,看到背后更深层的东西。我喜欢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叙事,它打破了我固有的阅读习惯,迫使我去思考,去主动构建故事的脉络。书中的一些意象非常独特,我甚至会反复去品味那些句子,试图从中解读出更多的含义。它挑战了我对“阅读”的定义,让我不再是被动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参与到创作的过程中。我喜欢这种被激发出来的思考,这种在字里行间寻找答案的乐趣。这本书不是那种轻松愉快的读物,它需要你付出一定的耐心和精力,但这份付出绝对是值得的。当你真正沉浸其中,你会发现自己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维度,看到了一个以前从未触及过的世界。它让我明白了,有时候,最深刻的理解,往往来自于最意想不到的探索。
评分这本《菇香菇色》真的是让我爱不释手!第一次看到这个书名,就觉得很有意思,带着点神秘又有点烟火气,让我忍不住想一探究竟。拿到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开,就被作者细腻的笔触深深吸引了。书里的文字仿佛带着温度,每一个字都像在耳边低语,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我特别喜欢作者对细节的描绘,无论是人物的微表情,还是场景的氛围渲染,都刻画得入木三分。读着读着,我感觉自己就置身于书中那个独特的世界里,和书中的人物一起经历喜怒哀乐。它不是那种快节奏、情节跌宕起伏的书,而是更像一杯陈年的普洱,需要你慢慢品味,才能体会到其中的甘醇和回味。我很少读到这样能触及我内心深处,让我产生强烈共鸣的作品,它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也让我对一些事物有了新的认识。这本书就像一位老朋友,不经意间就温暖了我的心房,让我觉得生活的美好无处不在,只要你用心去感受。我强烈推荐给所有热爱生活、追求内心平静的朋友们,它一定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评分不得不说,《菇香菇色》这本书的设计感真的绝了!从封面开始,就充满了艺术气息,那种低饱和度的色彩搭配,加上独特的排版,瞬间就吸引了我的目光。打开书,里面的插图更是让我眼前一亮,每一幅都充满了想象力,与文字相得益彰,把故事的意境烘托得淋漓尽致。我是一个很注重阅读体验的人,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纸张的触感、墨水的味道,都让我觉得很舒服。更重要的是,内容本身也极具深度。作者的文字功底可见一斑,句子优美流畅,情感表达也非常到位。虽然我不能剧透具体情节,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本书在探索人性的复杂性、描绘人际关系的微妙之处方面,做得相当出色。它不是那种简单的善恶二元对立,而是展现了人物内心深处的挣扎和成长,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反思。我常常在读完一章后,会停下来思考很久,书中的一些观点和桥段,真的会引发我对自己生活和经历的审视。它提供了一种看待世界的新视角,让我在迷茫时找到了指引,在困顿时获得了力量。
评分我最近在读的这本《菇香菇色》,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是一场心灵的旅行。作者用一种非常治愈的笔调,描绘了都市生活中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细微之处。我尤其欣赏作者对生活细节的捕捉能力,比如清晨洒进窗户的第一缕阳光,雨滴落在窗台的声音,或者是一顿简单却温暖的晚餐,这些都被赋予了别样的意义。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会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它没有宏大的叙事,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但却能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深刻的哲学思考。作者似乎在用一种非常温柔的方式,引导读者去关注自己内心的声音,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去理解人与人之间那些无声的联结。我一直觉得,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感到焦虑和不安,是因为我们离自己的内心太远了。而这本书,就像是一座桥梁,帮助我重新找回了与自己对话的能力。每次读完,都会觉得内心被洗涤了一遍,充满了力量,也更加懂得如何去珍惜当下。
评分会哈会哈更会哈更会哈更会哈会哈更会哈更会哈更
评分给一个大大的赞?
评分逛书店时偶然看到这本有趣的菜谱,从小吃到大的土豆。
评分好书
评分图片效果特别的精美,材料解说很明确,跟你描述一起做就完全可以做成一道专业水平的菜肴。是新手入门的必备书籍,制作方式不一定非常复杂,主要是菜的制作特别的精细。
评分还好
评分还可以
评分好是好,认真烹才能好
评分OK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