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2-24
弗洛伊德:“被壓抑之物將會重返。”
蓮花生大師:“望嚮欲望的本質,會看到無邊光芒。”
不要害怕和壓抑欲望,而是應該重新疏導、駕馭它,為我們所用。
因為欲望乃是強有力的生命能量,可把我們引導至自由與極樂。
你常滿懷興緻去吃期待已久的大餐,食畢不僅沒有滿足感,甚至更為失落?總是嫌另一半陪你的時間不夠多,常在愛中感到孤單?沒有辦法忍受彆人不將你放在眼裏,老是覺得自己不被喜歡?稍不順心,就暴飲暴食,焦躁難耐?孩子不聽你的話,即憤怒不已,斥聲責罵?
追根究底,一切都是欲望在作祟。
弗洛伊德與佛法認為欲望是人對人世痛苦現實的自然反應,一旦脫離欲望,我們就不再是自己。透過欲望,反而能幫助我們瞭解自我,麵對生活的煩瑣與生命的睏頓。因此,本書以佛陀的“四聖諦”為架構,印度神話《羅摩衍那》為經緯,融會貫通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並結閤個案研究,提齣各種實際建議,調和我們對欲望的矛盾觀點,讓我們對人類的欲望,有耳目一新的認識,進而通過欲望的驅力,達到身心靈的和諧與平靜。
書中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名為“欲望的渴求”,講述的是人麵對欲望的一般心理與反應;第二部分名為“執著”,說明人一旦瞭解世上絕無可以帶來滿足的客體時,將會産生何種變化;第三部分名為“執之止息”,它點齣,對待欲望,除瞭放棄與執著之外,仍有第三種方式能引導我們,讓精神驚人地成長;第四部分“欲望之道”告訴我們如何利用欲望而非為其所用,進而達到喜樂的境界。
羅馬剋·愛普斯坦(Mark Epstein),美國著名精神科醫師,在紐約市自行開業,常受邀演講,談論佛教禪修法對心理治療的價值。已齣版多本著作,包括Thoughts without a Thinker,Going to Pieces Without Falling Apart,Going on Being。常為Tricycle:The Buddhist Review,Yoga Journal等雜誌撰稿。
緻謝
前言 因噎廢食
第一部 欲望的渴求 / 001
第一章 《羅摩衍那》 / 003
故 事 / 007
風神之子 / 011
缺少瞭些什麼 / 013
第二章 左 道 / 017
中 道 / 020
情欲渴求 / 023
喂食每個人 / 027
齣神狂喜 / 032
障礙之主 / 035
第三章 欲求不滿 / 041
間 隙 / 044
半甜半苦 / 049
銘刻在石上 / 053
第二部 執 著 / 057
第四章 分離的滋味 / 059
愛中的孤單 / 062
客體的終結 / 067
第五章 不堪迴首 / 071
餓 鬼 / 073
剋 製 / 078
第六章 齣 離 / 083
齣離心 / 084
塔帕斯與卡瑪 / 087
無限之岸 / 092
第三部 執著的終結 / 099
第七章 從客體到主體 / 101
主體的誕生 / 102
一丁點空間 / 105
“存在”與“施為” / 108
第八章 促進發展的環境 / 113
少即是多 / 114
靜定與急躁 / 118
媒介區 / 120
第九章 果 實 / 129
抵 抗 / 130
他者的欲望 / 133
河 岸 / 134
恩 典 / 138
內觀的主體 / 140
欲望稀少 / 143
第四部 欲望之道 / 147
第十章 忠 告 / 149
欲望之道的幾項原則 / 151
藍 綫 / 154
不可摧毀性 / 160
第十一章 跳進跳齣 / 165
參考書目 / 170
1. 焦慮的反麵不是寜靜,而是欲望。
2. 與其說禪修減輕我的焦慮,不如說禪修讓我焦慮更輪廓分明。它讓我帶著焦慮去正視那個讓我感到睏惑的世界,讓我對世界理解得更全麵。也許可以這樣說,禪修帶我看齣焦慮的另一麵是欲望。兩者互相依賴,而非兩不相乾。
3. 欲望把人帶離自己,帶入人際關係之中,卻也同時把人帶入自己更深處。焦慮則將人帶迴自己,但隻是迴到那個已知的自己。
4. “分離”與“閤一”其實並不是對立的,而是一體的兩麵,就像潮起和潮落。
5. 事實上,由欲望引入的不安全感,要比我們認定的舒服感更接近佛教所說的實相。
6. 就像世界各大宗教認定的,人如果完全臣服於欲望,後果將不堪設想。不過,又猶如修行欲望之道的人所發現的,欲望必然會帶來的失望一樣可以是有趣的。它能深化我們的內在生命,茁壯我們的靈性,照明事物的實相。
7. 規避孤單感終屬徒勞,因為孤單感隻是我們用來掩飾不安全感的麵具。正如佛陀教導過的,最能體會何謂“無我”的時刻,莫過於最沒有安全感的時刻。
8. 正如心理治療師所發現的,人傾嚮於追逐滿足,眷戀過去曾帶給我們滿足之物,而不是去學習怎樣與欲望過程必然會産生的“分離”共處。藥物、酒精、性、吃喝、購物、調情、色情刊物和賭博,全都是我們用來規避失望的方法,然而它們正是最粗糙的執著。在情緒的層次,執著一般都跟堅持對方要完全符閤我們的期望有關。
9. 通過親密關係我們認識到,愈把對方看成客體,失望的時候就愈多。但這不是壞事,因為善加利用,失望感便可以成為改變我們彼此對待方式的契機。由於無法找到百依百順的客體,我們會慢慢認識到他人是有自主性的主體。不斷遭受挫摺可以讓齣離心生起。當我們接受瞭沒有人可以滿足我們一切需要的現實,就能以“如其所是”的眼光看待我們的伴侶,不是依我們想象的方式看他們。
10. 佛法就是把生活過得豐滿。
……
弗洛伊德遇見佛陀:精神分析和佛教論欲望 [Open to Desire: The Truth About What the Buddha Ta]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弗洛伊德遇見佛陀:精神分析和佛教論欲望 [Open to Desire: The Truth About What the Buddha Ta]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薦!!
評分薦!!
評分還不錯,一直在找,配送很快!
評分非常好,推薦分享
評分很好很強大
評分推薦!!
評分歸根到底,復古幾何兒,入會規格
評分這本書閱讀後對人的的心理有很好的調節作用,會更加平和去對待事物。
評分很好!!!!!!!!!!!!!!!!!!
弗洛伊德遇見佛陀:精神分析和佛教論欲望 [Open to Desire: The Truth About What the Buddha Ta]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