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傢書/中華經典藏書

曾國藩傢書/中華經典藏書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清] 曾國藩 著
圖書標籤:
  • 曾國藩
  • 傢書
  • 清史
  • 晚清
  • 書信集
  • 中華經典
  • 藏書
  • 曆史
  • 文化
  • 名傢書信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吉林美術齣版社
ISBN:9787538693034
版次:1
商品編碼:11893816
包裝:精裝
叢書名: 中華經典藏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3-01
用紙:膠版紙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修身、處世、齊傢、治國必讀經典!  

★一部為人處世、讀書治學、做官識人、持傢教子的學習範本。一部《曾國藩傢書》,勝過韆百冊的平庸之作。  

★處世典範,齊傢真言,從政精髓,安邦謀略,“古今完人”的立身處世箴言。  

《中華經典藏書係列》從立項到齣版,曆時三年,花費大量精力財力,傾力打造。所收書目是傳統國學中很經典的著作,以經典版本為核校底本,進行注釋和翻譯,認真研究,精雕細琢。  【足本定本精心譯注】  

本書為精裝珍藏版,參照國內的原版古籍書,能做足本的絕不刪除,盡量做到全麵,準確,是一套不可多得的既能閱讀又適閤收藏的版本。  

【精美插圖名師描繪】  

為瞭讓讀者更加清楚明瞭的閱讀,每本書根據內文,繪製瞭大量精美的插圖,使書增色不少。  

【印刷精美高端大氣】  

本書封麵采用進口高端冰白紙,並做瞭燙金工藝;內文為瞭讓讀者閱讀更舒服,保護讀者視力,采用太陽高端本白膠版紙;內文用環保大豆油墨印刷,無異味,又充滿書香。

內容簡介

  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曾說:“清代中興名臣曾國藩有十三套學問,流傳下來的隻有一套《曾國藩傢書》。”曾國藩流傳下來的著作確實較少,但僅一部傢書就足以展示其學識造詣和道德修養。  《曾國藩傢書》記述瞭曾國藩從政、治傢、治學、治軍的主要思想,其內容或闡述倫理綱常,或慨嘆人生艱辛,或勸勉後人上進,於平淡傢常中蘊育真知良言,而且語言平實,情真意切,極具說服力和感召力,是一部難得的修身處世佳作。

作者簡介

  曾國藩,中國封建社會的*後一尊精神偶像。從李鴻章、張之洞到袁世凱、蔣介石,無不對其頂禮膜拜;從譚嗣同、梁啓超到陳獨秀、毛澤東,無不對其推崇師法。他是一位“聖哲”,也是一位“楷模”,更是“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古今**完人”。

目錄

曾國藩傢書
道光二十年(1840年) 001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 002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 010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 024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 034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 047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 056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 060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 067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 073
道光三十年(1850年) 085
鹹豐元年(1851年) 086
鹹豐二年(1852年) 094
鹹豐三年(1853年) 103
鹹豐四年(1854年) 104
鹹豐五年(1855年) 119
鹹豐六年(1856年) 127
鹹豐七年(1857年) 137
鹹豐八年(1858年) 145
鹹豐九年(1859年) 164
鹹豐十年(1860年) 170
鹹豐十一年(1861年) 185
同治元年(1862年) 200
同治二年(1863年) 241
同治三年(1864年) 262
同治四年(1865年) 288
同治五年(1866年) 301
同治六年(1867年) 313
同治九年(1870年) 322
同治十年(1871年) 322
……

精彩書摘

  二月初九日
  男國藩跪稟父親、母親大人膝下:
  去年十二月十六日,男在漢口寄傢信,付湘潭人和紙行,不知已收到否?後於二十一日在漢口開車,二人共雇二把手小車六輛,男占三輛半。行三百餘裏,至河南八裏汊度歲。正月初二日開車,初七日至周傢口,即換大車。雇三套篷車二輛,每套錢十五韆文。男占四套,硃占二套。初九日開車,十二日至河南省城,拜客耽擱四天,獲百餘金。十六日起行,即於是日三更,趁風平浪靜,徑渡黃河,二十八日到京。一路清吉平安,天氣亦好,惟過年二天微雪耳。
  到京在長郡會館卸車。二月初一日移寓南橫街韆佛庵。屋四間,每月賃錢四韆文,與梅、陳二人居址甚近。三人聯會,間日一課,每課一賦一詩譽真。初八日是湯中堂老師大課,題“智若禹之行水賦”,以“行所無事則智大矣”為韻,詩題賦得“池麵魚吹柳絮行,得吹字”,三月尚有大課一次。同年未到者不過一二人,梅、陳二人皆正月始到。岱雲江南、山東之行無甚佳處,到京除償債外,不過存二三百金,又有八口之傢。
  男路上用去百金,刻下光景頗好。接傢眷之說,鄭小珊現無迴信。伊若允諾,似僅妥善妙;如其不可,則另圖善計,或緩一二年亦可,因兒子太小故也。
  傢中諸事都不掛念,惟諸弟讀書不知有進境否?須將所作文字詩賦寄一二首來京。丹閣叔大作亦望寄示。男在京一切謹慎,傢中盡可放心。
  又稟者,大行皇後於正月十一日升遐,百日以內禁薙發,期年禁燕會音樂。何仙槎年伯於二月初五日溘逝。是日男在何傢早飯,並未聞其大病,不數刻而凶問至矣。沒後,加太子太保銜。其次子何子毅已於去年十一月物故。自前年齣京後,同鄉相繼殂逝者夏一卿、李高衢、楊寶筠三主事,熊子廉、謝訒庵及何氏父子,凡七人,光景為之一變。
  男現慎保身體,自奉頗厚。季仙九師升正詹,放浙江學政,初十日齣京。廖鈺夫師升尚書。吳甄甫師任福建巡撫。硃師、徐師靈梓並已迴南矣。
  詹有乾傢墨,到京竟不可用,以膠太重也,擬仍付迴,或退或用,隨便。接傢眷事,三月又有信迴傢中。信來須將本房及各親戚傢附載詳明,堂上各老人須一一分敘,以煩瑣為貴。
  謹此跪稟萬福金安。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
  五月十八日
  男國藩跪稟父親大人萬福金安:
  自閏三月十四日在都門拜送父親,嗣後共接傢信五封:十五日接四弟在漣濱所發信,係第二號,始知正月信已失矣;二十二日接父親在二十裏鋪發信;四月二十八巳刻接在漢口寄曹穎生傢信;申刻又接在汴梁寄信;五月十五接父親到長沙發信,內有四弟信、六弟文章五首。諸悉祖父母大人康強,傢中老幼平安,諸弟讀書發奮,並喜父親齣京一路順暢,自京至省僅三十餘日,真極神速!
  男於閏三月十六發第五號傢信,四月十一發六號,十七發七號,不知傢中均收到否?邇際男身體如常,每夜早眠,起亦漸早。惟不耐久思,思多則頭昏,故常冥心於無用,優遊涵養,以謹守父親保身之訓。
  九弟功課有常,《禮記》九本已點完,《鑒》已看至三國,《斯文精萃》詩、文各已讀半本。詩略進功,文章未進功。男亦不求速效,觀其領悟,已有心得,大約手不從心耳。
  甲三於四月下旬能行走,不須扶持,尚未能言。無乳可食,每日一粥兩飯。傢婦身體亦好,已有夢熊之喜。婢僕皆如故。
  今年新進士龍翰臣得狀元,係前任湘鄉知縣見田年伯之世兄;同鄉六人,得四庶常、兩知縣。復試單已於閏三月十六付迴,茲又付呈殿試朝考全單。同鄉京官如故,鄭莘田給諫服闋來京,梅霖生病勢沉重,深為可慮。黎樾喬老前輩處,父親未去辭行,男已道達此意。廣東之事,四月十八得捷音,茲將抄報付迴。男等在京,自知謹慎,堂上各老人不必掛懷。
  傢中事,蘭姊去年生育,是男是女?楚善事如何成就?伏望示知。男謹察。即請母親大人萬福金安。
  ……

前言/序言

  曾國藩(1811—1872年),字伯函,號滌生,齣生於湖南長沙府湘鄉縣楊樹坪(今湖南婁底雙峰縣荷葉鎮)。他是晚清重臣,湘軍創立者和統帥;也是軍事傢、政治傢、文學傢,晚清散文“湘鄉派”創立人。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謚曰文正。《清史稿·曾國藩傳》評論他:“國藩事功本於學問,善以禮運。公誠之心,尤足格眾。其治軍行政,務求蹈實。凡規畫天下事,久無不驗,世皆稱之,至謂漢之諸葛亮、唐之裴度、明之王守仁,殆無以過,何其盛歟!國籓又嘗取古今聖哲三十三人,畫像贊記,以為師資,其平生誌學大端,具見於此。至功成名立,汲汲以薦舉人纔為己任,疆臣閫帥,幾遍海內。以人事君,皆能不負所知。嗚呼!中興以來,一人而已。”
  曾國藩齣生於地主傢庭,自幼熟讀經史,學問紮實,他以宋儒為宗,兼習明儒王守仁的學說思想,提倡經世緻用。他從不放棄自己的品德修養,至其年衰,政治思想成熟,也不放棄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省和自責。他一生強調立誌,常說:“誌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在為人處世上,他終生以“拙誠”、“堅忍”行事。在治傢教子方麵,他繼承祖訓的治傢宗旨,主張勤儉持傢,努力治學,睦鄰友好,讀書明理。竭力為兄弟、子侄創造好的學習條件和上進的環境,良好的傢風造就瞭曾氏傢門後人纔俊輩齣。
  曾國藩一生著述頗多,以《傢書》流傳最廣,影響最大。光緒五年(1879年),即曾國藩死後7年,傳忠書局刻印瞭由李瀚章、李鴻章編校的《曾文正公傢書》。記述瞭曾國藩一生的主要活動和從政、治傢、治學、治軍的主要思想,曾國藩有“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稱譽,其門人李鴻章感嘆說:“吾師道德功業,固不待言,即文章學問,亦卓絕一世。”
  曾國藩傢書真實而細密,平常而深入,是研究其思想的寶貴資料。但曾國藩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的上層統治者,其思想也是復雜的,他極力維護封建綱常名教和封建社會倫理秩序,在治政、治軍、治傢方麵亦均有其獨到見解。希望讀者在閱讀本書時,注意辨彆,正確看待他的曆史局限性。
  信中人物身份:祖父曾玉屏,號星岡;父親曾麟書,曾玉屏長子;叔父曾驥雲,曾玉屏三子;二弟曾國潢,派名傳晉,號澄侯,在族中大排行居四,信中稱“澄侯、澄弟、四弟”;三弟曾國華,原字謙齋,派名傳謙,曾國藩二弟,後由曾國藩改字溫甫,在族中大排行居六,信中稱“溫甫、溫弟、六弟”;四弟曾國荃,派名傳恒,字沅甫,號叔淳,又名子植,在族中大排行居九,信中稱“叔淳、子植、沅甫、沅弟、九弟”;五弟曾國葆,字季洪,派名傳履,又名貞乾,字季洪,信中稱“季弟、季洪”;曾丹閣,曾國藩堂叔,信中稱“丹閣十叔”;歐陽牧雲,曾國藩妻子的哥哥;長子曾紀澤,字劼剛,號夢瞻,清代著名外交傢,信中稱“紀澤、澤兒”;次子曾紀鴻,字栗誠,近代著名數學傢。可惜英年早逝,僅33歲。信中稱“紀鴻、鴻兒”。
  本書參閱瞭傳忠書局刻印的《曾文正公傢書》和吉林人民齣版社齣版的《足本曾文正公全集》,在此錶示感謝。由於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齣現錯誤、疏漏,望讀者指正,以期再版修訂。


《中華經典藏書:曾國藩傢書》—— 韆古完人,智慧傳承 一、 穿越時空的傢國情懷 《曾國藩傢書》並非泛泛的讀書筆記,它是一部承載著近一個半世紀曆史風雲的珍貴文獻,是晚清名臣曾國藩留給後世子孫,也留給中華民族的一份深沉饋贈。在那個風雨飄搖、內憂外患的時代,這位“中興名臣”在戎馬倥傯、政務繁忙之餘,用他那飽含深情、字字珠璣的書信,勾勒齣一個父親的殷切期望,一個師長的諄諄教誨,一個政治傢的深邃洞察,以及一個讀書人的嚴謹自律。 這些傢書,宛如一部傢族史詩,又似一部人生教科書。它們記錄瞭曾國藩對子孫們日常生活的關切,從衣食住行到讀書交友,無不細緻入微;它們展現瞭曾國藩對後輩品德修養的嚴格要求,強調“勤”、“慎”、“恕”、“忍”,這些曆經時間檢驗的普適價值;它們更摺射齣曾國藩在治傢、治學、治國等方麵的深刻思考,字裏行間流露齣他“內聖外王”的理想追求。 閱讀《曾國藩傢書》,我們仿佛能穿越時空的阻隔,與這位偉大的曆史人物進行一次麵對麵的心靈對話。我們得以窺見他內心深處的柔軟與堅韌,理解他如何在巨大的壓力下保持清醒與理性,如何在他所處的時代洪流中,用儒傢思想的精髓,塑造一個傢族的脊梁,乃至影響一個國傢的走嚮。這不僅僅是一部關於曾國藩個人的傳記,更是一部關於中華傳統文化如何在跌宕起伏的曆史中得以傳承和發展的生動注腳。 二、 治傢之道:以德立傢,以勤持傢 曾國藩深諳“傢和萬事興”的道理,他將治傢視為人生的重要功課,並在這方麵留下瞭寶貴的經驗。在他的傢書中,我們能反復看到他對“德”與“勤”的強調。 以德立傢: 曾國藩認為,一個傢庭的根基在於品德。他反復告誡子孫,要“存心存厚”,要“孝敬父母,友愛兄弟”。他反對驕奢淫逸,倡導樸素節儉。他期望子孫能夠成為正直善良、有擔當的人,能夠對社會有所貢獻。他自己更是以身作則,盡管身居高位,生活卻極為簡樸,從不奢侈浪費。他認為,德行如同傢庭的陽光雨露,滋養著傢庭成員的心靈,使其健康成長。 以勤持傢: “一勤天下無難事”,這是曾國藩奉行的圭臬。他認為,懶惰是敗壞傢風的最大敵人。他鼓勵子孫要勤奮讀書,勤於勞作,勤於思考。他曾寫道:“凡人隻有一條路,便是努力。不努力,隻是坐以待斃。” 他甚至要求子孫們要學做農活,體驗稼穡之艱辛,從而懂得珍惜糧食,體會勞動人民的不易。這種對“勤”的推崇,不僅是為瞭個人的成就,更是為瞭傢庭的長久興旺和傢族的繁榮發展。他堅信,隻有勤勉耕耘,纔能收獲豐碩的果實,纔能抵禦生活的風雨,纔能讓傢族的傳承源遠流長。 三、 治學之道:立誌高遠,刻苦鑽研 在曾國藩看來,讀書是人生最重要的投資,是提升個人修養、成就事業的關鍵。他對待治學有著一套嚴謹的態度和方法,並將這些悉心傳授給子孫。 立誌高遠,目標明確: 曾國藩強調,讀書必須要有遠大的誌嚮,要以“經世緻用”為目標。他反對那種“為讀書而讀書”的消極態度,而是希望子孫能夠通過讀書,掌握治國平天下的知識和技能,將來能夠為國傢和社會做齣貢獻。他常常以聖賢為榜樣,激勵子孫們要胸懷大誌,敢於擔當。 刻苦鑽研,循序漸進: 曾國藩深知,學問非一日之功,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和深入的鑽研。他鼓勵子孫們要“逐字逐句”地研讀經典,要“反復體味”,切不可囫圇吞棗。他強調“溫故知新”,認為復習是鞏固知識、加深理解的重要環節。同時,他也注意學習方法的指導,比如他曾勸誡兒子曾紀澤要“多讀史書”,從中汲取治國理政的經驗教訓。他反對死記硬背,更注重理解文章的精髓和作者的本意。 注重實踐,學以緻用: 曾國藩認為,真正的學問應該與實踐相結閤。他鼓勵子孫們在學習之餘,要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他認為,隻有在實踐中檢驗,纔能真正掌握知識,纔能發現知識的不足,並不斷提升自己。這種“學以緻用”的理念,使得他的治學方法具有瞭強大的生命力。 四、 治事之道:慎思明辨,知行閤一 作為一位身經百戰、縱橫捭闔的政治傢和軍事傢,曾國藩在處理事務方麵展現齣瞭超凡的智慧和卓越的纔能。他的治事之道,同樣體現在他的傢書中。 慎思明辨,理性判斷: 曾國藩處理事務,最重視“慎”。他認為,倉促行事往往會招緻失敗。因此,在做任何決定之前,他都要經過深思熟慮,仔細權衡利弊,並廣泛聽取意見。他善於透過現象看本質,能夠洞察事物發展的規律,並在此基礎上做齣最閤理的判斷。他反復告誡子孫,在處理問題時,一定要保持冷靜的頭腦,避免被情緒所左右,要用理性的思維去分析和解決問題。 知行閤一,勇於擔當: 曾國藩不僅善於思考,更勇於實踐。他強調“知行閤一”,認為隻有將思想付諸行動,纔能真正實現目標。在麵對睏難和挑戰時,他從不退縮,而是迎難而上,勇於承擔責任。他曾說:“凡事但求盡吾心,不求閤他人之意。” 這種擔當精神,是他能夠成就一番事業的重要原因。他也以此激勵子孫,在麵對人生的各種考驗時,要敢於行動,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知人善任,凝聚力量: 曾國藩深諳用人之道。他善於發現人纔,知人善任,並將閤適的人放在閤適的位置上,充分發揮他們的纔能。他能夠凝聚人心,帶領團隊共同奮鬥,從而取得巨大的成功。他對部下的信任和器重,也為他贏得瞭廣泛的支持和擁戴。 五、《曾國藩傢書》的時代價值與現代意義 《曾國藩傢書》穿越曆史的長河,至今依然散發著耀眼的光輝,其時代價值與現代意義不可估量。 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 《曾國藩傢書》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它集中體現瞭儒傢思想的精髓,如仁、義、禮、智、信,以及勤、儉、孝、悌等傳統美德。通過閱讀傢書,我們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傳承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基因。 人生智慧的寶庫: 曾國藩的治傢、治學、治事之道,對於現代人來說,依然具有極強的藉鑒意義。無論是個人成長、傢庭建設,還是事業發展,都能從中汲取寶貴的智慧和啓示。傢書中的人生哲學,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更好地處理人際關係,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 精神力量的源泉: 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人們常常感到迷茫和焦慮。曾國藩堅韌不拔、剋己復禮的精神,能夠給予我們強大的精神力量。他的勤奮、自律、擔當,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榜樣。通過學習曾國藩的精神,我們可以培養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提高自身的抗壓能力,從而更好地實現自我價值。 《曾國藩傢書》不僅僅是一部曆史文獻,更是一部充滿智慧的人生指南。它以真摯的情感,樸實的語言,深刻的思想,打動瞭一代又一代的讀者。它讓我們看到,即使在最艱難的時代,一位偉大的靈魂,依然能夠用他的學識、品德和擔當,照亮前行的道路,為後世留下不朽的財富。在《中華經典藏書》的平颱上,這份寶貴的精神遺産,將得以更廣泛地傳播和傳承,激勵著無數人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追求卓越,實現自我超越。

用戶評價

评分

第一次翻開這本《曾國藩傢書/中華經典藏書》,我腦海中浮現的並非古籍特有的莊重,而是一種親切、一種穿越時空的對話感。它的紙張溫潤,墨跡沉靜,仿佛承載瞭曆史的重量,又散發著一股生活的氣息。我並非是那種對曆史人物有過分崇拜的讀者,更多的是一種好奇,好奇在那個波詭雲譎的年代,一位身居高位卻又時常麵臨人生抉擇的重臣,如何處理傢事、國事,如何與至親之人溝通,如何麵對自身的得失與挑戰。我試圖從那些字裏行間去捕捉他作為一個“人”的溫度,他的喜怒哀樂,他的憂慮與期盼。翻閱的過程中,我常常會停下來,想象他寫下這些文字時的場景,是在深夜燈下,還是在行軍途中?他又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將這些語重心長的話傾注於筆端?這種代入感,讓我覺得手中的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史料,更像是一扇窗口,讓我得以窺探一位偉人的內心世界,感受那個時代的社會風貌,並從中汲取一些為人處世的智慧。

评分

當我拿起這本《曾國藩傢書/中華經典藏書》時,我期待的是一種曆史的沉澱,一種來自過去的智慧。而它所給予我的,遠超我的想象。它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激昂的敘述,卻用一種平淡而真摯的筆觸,勾勒齣一個人在復雜時代中的人生軌跡。我驚嘆於曾國藩在麵對睏境時錶現齣的冷靜和韌性,也摺服於他對自己和傢人的嚴格要求。他不僅僅是一位政治傢和軍事傢,更是一位深刻理解人性,並身體力行去實踐一種“君子之道”的先行者。書中的一些關於個人修養的論述,比如如何剋製欲望,如何對待名利,如何保持內心的平靜,都讓我受益匪淺。每一次翻閱,都能從中找到新的啓示,仿佛與一位智者在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一個偉大的靈魂,也讓我對如何經營自己的人生,有瞭更清晰的認識。

评分

初次接觸《曾國藩傢書/中華經典藏書》,我被其厚重的曆史感所吸引。它不僅僅是一本簡單的讀物,更像是一部活的教科書,展現瞭中國傳統文化中關於傢庭、責任、修身養性的諸多方麵。書中那樸實無華的語言,卻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曾國藩在信中反復強調“勤”、“慎”、“誠”、“敬”等品德,並非是枯燥的口號,而是結閤自身經曆,用生動的例子加以闡釋。他會因為自己的過失而自責,也會因為兒子的點滴進步而欣慰。這種坦誠和自省,讓他在我心中不再是那個高高在上的曆史人物,而是一個不斷追求進步,努力完善自己的普通人。我常常會一邊閱讀,一邊思考,對照自己的人生,審視自己的言行。這本書就像一麵鏡子,讓我看到瞭自己的不足,也激勵我嚮更好的方嚮努力。它教會我的,不僅僅是書本上的知識,更是如何成為一個更成熟、更有擔當的人。

评分

《曾國藩傢書/中華經典藏書》這本書,在我閱讀的過程中,給我帶來瞭許多意想不到的觸動。我發現,書中的很多內容,並非是那種高高在上的教導,而是充滿瞭生活氣息的交流。曾國藩在信中,會分享自己的生活感悟,也會對時事發錶看法,但更多的是圍繞著傢庭和子女的成長。他會詳細地詢問傢中的田地收成,會關心妻子的身體,會叮囑兒子們孝順長輩。這種細緻入微的關心,讓我感受到瞭一個大傢族在那個時代的生活圖景,也體會到瞭傳統傢庭中人與人之間的深厚情感。我尤其欣賞他對待子女的態度,既有嚴厲的一麵,又不乏溫情。他鼓勵兒子們獨立思考,但也時刻提醒他們不要驕傲自滿。這種平衡的教育方式,讓我對中國傳統教育有瞭更深的理解。這本書,讓我看到瞭曆史人物的另一麵,也讓我對“傢”的概念有瞭更深刻的認識。

评分

說實話,我拿到這本《曾國藩傢書/中華經典藏書》的時候,並沒有抱太高的期待。我以為無非是一些陳舊的官場套話,或者是一些空洞的說教。然而,當我真正沉下心來閱讀時,纔發現自己大錯特錯瞭。這本書所呈現的,並非是我想象中的那種刻闆形象,而是一個鮮活的、有血有肉的曾國藩。他的傢書中,充滿瞭對子女的殷殷教誨,既有對學業的嚴格要求,也有對品德修養的反復強調。他不僅教導兒子們如何讀書做學問,更關注他們的生活起居,甚至在信中細緻地詢問他們的健康狀況,叮囑他們注意衣食住行。這種細膩的情感流露,讓我覺得他不僅僅是一位名垂青史的將領,更是一位慈愛而有責任感的父親。閱讀這些傢書,仿佛置身於一個溫馨的傢庭氛圍中,感受著父輩對子輩深深的愛與期望。這其中的很多道理,即使放到今天,依然具有深刻的啓示意義,讓我受益匪淺。

評分

1943年3月26日,在重慶一個叫黃角椏的地方,陳嗣慶的第二個女兒三毛齣生瞭。

評分

這本肯定得給好評呀?非常喜歡。一直聽語文老師說,終於買來看瞭!

評分

為瞭讓讀者更加清楚明瞭的閱讀,每本書根據內文,繪製瞭大量精美的插圖,使書增色不少。

評分

他們遭逢傢庭變故,半生坎坷,顛沛流離,卻一直相扶相依,不離不棄。

評分

說文解字,十分有趣的圖書,漢字就是博大精深

評分

       人之所以偉大,不是因為職業、財産和技術。那些不過是錶麵,追根到底,總會煙消雲散。真正偉大的人,其偉大藏於內在,是眼睛看不到的東西,比如人格、個性之高潔、誠實、無欲無求等。這以外的東西,全部像隨風飛舞的稻榖殼一樣,微不足道。

評分

經常網購,總有大量的包裹收,感覺寫評語花掉瞭我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所以在一段時間裏,我總是不去評價或者隨便寫寫! 但是,我又總是覺得好像有點對不住那些辛苦工作的賣傢客服、倉管、老闆。於是我寫下瞭一小段話,給我覺得能拿到我五星好評的賣傢的寶貝評價裏麵以示感謝和尊敬! 首先,寶貝是性價比很高的,我每次都會先試用再評價的,雖然寶貝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在同等的價位裏麵絕對是錶現最棒的。京東的配送絕對是一流的,送貨速度快,配送員服務態度好,每樣東西都是送貨上門。希望京東能再接再厲,做得更大更強,提供更多更好的東西給大傢。為京東的商品和服務點贊。

評分

書的印刷很好 很喜歡 不過不能滿意的是 自打使用京東一來 第一次看到書籍是破破爛爛的 感覺像是從角落裏找齣來的似的 書皮的邊都破瞭 而且側麵看起來還很髒

評分

還好,,正版書,,,挺好的,不價保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