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脊梁:王立群解读华夏历史人物(精装)

中国脊梁:王立群解读华夏历史人物(精装)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王立群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22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ISBN:9787534787461
版次:1
商品编码:11886360
品牌:大象出版社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55
字数:175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编辑推荐

  关于孟子、屈原、岳飞等先贤英雄的爱国主义教育读物和学术出版物不乏其见,但本书与市场上常见的同类题材图书大不相同之处显而易见,一是该书是知名学者、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王立群教授的力作,文笔优美,文中所引用的材料丰富、鲜见,再加上王立新先生的妙解和精彩点评,读来让人大有裨益。
  另外,该书写法上很有创新和特色,可谓别具一格,既有文史读物的严谨和考据,又不乏通俗读物的行云流水和轻松活泼,为王立群教授所独创的“王体”,相信读者开卷后,定有眼前一亮的别样阅读体验。

《读书》杂志推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推荐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推荐

《中外书摘》推荐

《中国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为“百家讲坛”主讲人王立群先生在央视的讲座文字整理稿,集中讲述了中国历史上10位圣贤英雄,讲述他们为民请命、马革裹尸、一往无前推进改革等的英勇故事。他们用自己的鲜血书写了历史,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启迪了民众,他们用自己的脊梁撑起了民族的脊梁。
  本书中,解读了屈原路漫漫其修远上下求索的忠贞爱国,解读了苏武面对软硬兼施的忠诚不屈,解读了大汉绝代双骄卫青、霍去病所立下的不朽战功,解读了岳飞力挽狂澜顽强抗敌的耿耿忠心,解读了神医华佗妙手回春的高超医术和让人敬仰的高尚医德,记录了济世安民、王安石的变法图强,解读了孟子的伟大思想和智慧虽千秋万代却依然不断在给予后人以滋养和启迪等,可以说,他们都称得上中国的脊梁。
  关于“中国脊梁”,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有过论述:“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盖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毫无疑问,本书中,王立群先生所解读的10位先贤都是中国的脊梁,都对中国的历史做出过卓越的贡献,都是被时代所铭记的的,都是应该被我们不断怀念的。
  英雄永不过时,作者讴歌历史上英雄也是呼唤新时代的英雄,以激起民族奋起,争做民族的脊梁。

作者简介

  王立群,知名学者,河南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史记》研究会顾问,中国《文选》学会副会长,中央电视“百家讲坛”主讲人之一。曾独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选》版本、注释综合研究”项目,是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历代学文献辑考与研究”的资深研究员。

目录

何以脊梁/ 001
1934 年10 月,鲁迅先生在《太白》半月刊第一卷第三期发表了题名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文章。鲁迅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因为当时的社会中弥漫着“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1934 年8 月27 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的类似论调。在文章中,鲁迅先生说,如果单据一些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因为先是自夸地大物博,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寄希望于国联,再后来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信“地”,信“物”,信“国联”,唯独没有相信过“自己”,所以早就失掉自信力了。同时,鲁迅先生认为,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因为“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正是这些人,构成了中国的脊梁。
孟子:中华民族的人格铸造者/ 047
《孟子》是先秦儒家最为重要的代表性著作之一,它与《论语》并称为“论孟”,被奉为儒家经典。但是,《孟子》虽与《论语》并称,二者的区别实在不小。那么,《孟子》的精神实质是什么?它又有什么魅力?
屈原:爱国是他永恒的信念/ 060
屈原是一种民族精神,是一种文化符号。屈原代表着坚守理想的精神,代表着独立不迁的人格,代表着拳拳的爱国之情,代表着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面旗帜……屈原用自己的生命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树立起了一座令后人仰望千年万年的丰碑。
苏武:一个不屈的脊梁/ 086
在中国,上过学没上过学的人都知道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活在爷爷讲给孙子的故事里,他活在戏曲里,他活在影视剧里。总之,他一直活在国人的记忆里,从不曾被忘记。虽然,他只是一个牧羊倌,但他的精神内核是忠贞不渝,是对国家的忠贞,是对民族的忠贞。他就是苏武。
张骞:一位青年的强国梦/ 106
汉武帝建元二年(前139),一位26 岁的年轻人,奉命开始了一次西行探索。他的西行,开辟了一条千古传颂的丝绸之路,让世界得以了解一个精彩的中国。这位感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伟丈夫是26 岁的张骞。他奉汉武帝刘彻之命,开始了一场彪炳史册的旅行。
卫青与霍去病:绝代双骄/ 121
汉武帝即位以来,最为关注的强国大事即是对匈作战。在这场长达四十余年的战争中,涌现出了一批抗匈名将,其中,最为突出的首推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的“骑奴”(以奴隶身份充当骑兵侍从)卫青。他由奴隶到大将军,为汉帝国的对匈战争建立了殊功,起于尘埃,成于金身,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位战神。他究竟是谁?他为汉帝国建立了什么殊功?另一位在对匈作战中立下奇功的战神仍是从这个家族中走出来的少年英才霍去病,一样出身低微,一样彪炳史册,一样为大汉帝国的开疆拓土立下千秋功业,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们两位可谓大汉帝国的绝代双骄。
李广:不教胡马度阴山/ 135
经过卫青、霍去病的连年出击,匈奴右贤王部受到汉军严重打击,但是,匈奴单于及左贤王部尚未受到重创。汉武帝及时调整了战略,将打击的重点放到了匈奴单于及左贤王部。攻打匈奴单于及左贤王部的战争将会怎样展开呢?匈奴单于在右贤王部遭受重创后将如何应对汉军的进一步打击呢?在这对匈的最后大决战中大汉名将李广是否终于否极泰来封侯了呢?他的悲剧结局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
华佗:敬业神医/ 152
在世界华人圈,有一个约定俗成的习惯,每当人们发自内心地感谢一位医生的医术精湛时,经常会送给这位医生八个字:
华佗再世,妙手回春。
就是说,在世界华人的心目中,华佗是神医的代称。
华佗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民间医生,他以自己高超的医术为病人解除痛苦,在当时就非常出名。但是,中国古代名医众多,为什么后人称赞医生医术高明的时候,偏偏要说华佗再世呢?华佗的医术,究竟有哪些神奇之处?他为什么会成为后人心目中的神医呢?
岳飞:一颗精忠报国之心/ 237
岳飞是个家喻户晓的大英雄,从公元1141 年他屈死杭州风波亭至今,在这么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中国人民一直没有忘记他,每当我们遭受外侵之际,全国上下的爱国志士和人民群众,无不以岳飞为榜样,起而抗争,抵御外侮,保家卫国奋勇杀敌。八百七十余年来,岳飞成了中华民族的骄傲,成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精神象征,成了中华民族抗击御敌的一面旗帜。
王安石:一个改革先行者/ 179
在中国的历史上,他是一个毁誉参半、极富争议的人物。称誉者把他视为一代贤相、圣人,说他以天下为己任,以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果敢无畏地变法,改变了北宋建国百年以来逐渐形成的贫弱局面;说他是中国11 世纪伟大的改革家;说他是三代以下中国唯一的完人。诋毁者则把他视为奸邪小人,说他的变法直接导致了靖康之难,正是他将北宋王朝引向覆亡,他是亡国祸首,千古罪人。对于同一个人,评价为什么会有天壤之别呢?他究竟是谁呢?
岳飞:一颗精忠报国之心/ 237
岳飞是个家喻户晓的大英雄,从公元1141 年他屈死杭州风波亭至今,在这么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中国人民一直没有忘记他,每当我们遭受外侵之际,全国上下的爱国志士和人民群众,无不以岳飞为榜样,起而抗争,抵御外侮,保家卫国奋勇杀敌。八百七十余年来,岳飞成了中华民族的骄傲,成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精神象征,成了中华民族抗击御敌的一面旗帜。

精彩书摘

  在国家民族危亡之际,不少仁人志士挺身而出,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救亡图存。
  第一,解救国家危亡。
  一种情形是危难已显但尚未形成实际危害,在此时刻他们挺身而出,将危险因子消灭在萌芽状态。春秋时期的弦高可谓典型代表。
  弦高是郑国的一位商人。鲁僖公三十二年冬,西方的秦穆公为了谋求向东发展,为参与中原争霸赢得更多的筹码,决定偷袭郑国。秦穆公时期,秦国与郑国相比,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都要强于郑国,一旦偷袭成功,郑国必定伤亡惨重。但是,从秦国到郑国,路途遥远,全副武装的秦军浩浩荡荡地远行千里,必定会引人注目,要想偷袭郑国成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师之所为,郑必知之。……且行千里,其谁不知?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僖公三十二年》,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490页)。果不其然,当秦国军队行进到滑国这个地方时,他们的行动被郑国人发现了,这个郑国人便是弦高。弦高经常来往于各地经商,那次他从郑国赶着一大批牛去往周王室所在地,恰巧也到了滑国,很快便发现了秦国的意图,出于对国家的热爱与责任感,弦高决定想办法阻止这场国家灾难。
  弦高是个生意人,脑子活,他知道解决问题首先要抓住问题的关键所在,秦国偷袭郑国,“偷袭”是关键,如果郑国知道秦国的意图,有所准备,秦国的偷袭便不攻自破。然而,偷袭不成,劳师动众的秦国也或许会孤注一掷,直接来个明面上的战争,这对于郑国来说也非好事,如何说动秦国也是一个问题。
  弦高思索一番之后,决定兵分两路:一方面派人快马加鞭赶回郑国,向郑国国君郑穆公报信;另一方面自己伪装成郑国的特使,送给秦国四张熟牛皮,又送去了十二头牛,让秦国犒劳将士。弦高在送去礼物之时,以特使的口吻“转述”郑穆公的意思,当然,这是弦高自己杜撰的郑穆公之语,他说郑穆公听说秦国行军要经过郑国,便特意派自己来犒劳秦军(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僖公三十三年》,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495页)。弦高这是告诉秦军,郑国已经知道了你们的行动,你们再想偷袭是不可能了。接着弦高又说,郑国贫乏,为秦军在滑国准备了一天的军需供应,如果秦军停止行进军需供应就会给他们,而如果继续往郑国前进,郑穆公则准备了一天的军事防备(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僖公三十三年》,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495页)。此番话刚柔相济,不卑不亢,也就是说,你们不打,好酒好肉供着你们;你们要打,我们也不惧你们。如此一来,秦军便被动了。再加上远在郑国的秦国内应因为弦高的送信而被郑穆公发觉了,秦军认识到此番偷袭是不会成功了,正面攻击又没有后援,所以最后终止了既定计划,灭了滑国班师回朝了。
  弦高用自己的胆识与智慧,无声无息地为郑国免除了一场致命的灾难。他冒着相当的危险,自掏腰包为秦国送去财物,主动为国出力,如果不是出自对国家的热爱,怎么会有如此举动?弦高犒师之后的表现,也进一步表明了他的本心。郑国上下知道弦高的义举之后,对其甚为感激,郑穆公给予弦高高官厚禄,以示奖赏,弦高拒绝了。他说自己是郑国的一员,国家危难之时,自当挺身而出为国纾难解困,他做此事是因为心中有国,而不是为了得到国君的赏赐。他是生意人,但他不会拿着国家命运做生意。如果接受赏赐,不仅不合自己本愿,而且还会败坏郑国风俗,这不是仁者所为(郑伯乃以存国之功赏弦高,弦高辞之曰:“诞而得赏,则郑国之信废矣。为国而无信,是俗败也,赏一人而败国俗,仁者弗为也。以不信得厚赏,义者弗为也。”何宁《淮南子集释》卷十八《人间训》,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272页)。
  解救国家危难,还有一种情形,便是危难已经切切实实发生了。是甘愿做亡国奴,还是奋起抵抗,救亡图存?这是必须面临的抉择。历史上,卫青、霍去病、李广、辛弃疾、岳飞、宗泽、文天祥、戚继光、袁崇焕等人,面对外敌入侵,坚决抵抗,奋勇杀敌,或者让外敌伤亡惨重,保护了国家百姓,或者减缓了外敌入侵的步伐,挺起了中国的脊梁。在他们身上,对国家的热爱,以及主动的担当精神,是他们共有的特性。
  第二,谋求国家生存。
  在历史上,还有许多英雄人物,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只为了谋求国家的生存,维护国家的利益。这类人物,其图存也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类是在大国夹缝中图存。
  此类型以春秋时期的子产为代表。子产是郑国的执政大夫。郑国在春秋时期是个小国,只有初期郑庄公时期光辉过,之后便渐趋衰落。再加上郑国在地理位置上也不太占便宜,它处于中原地带,地势平坦,是“四战之地”。诸侯争霸,无论是东方的齐国、南方的楚国,还是西方的秦国、北方的晋国,扩张势力时都会将触角伸到郑国。因此,春秋时期的郑国经常挨打,霸主们揍了郑国一顿之后,便让郑国做他们的小弟。这个小弟做得还很委屈,左右为难:跟着晋国走,楚国不愿意;跟着楚国走,晋国就发怒,随时都有被灭了的危险。
  ……

前言/序言

  934年10月,鲁迅先生在《太白》半月刊第一卷第三期发表了题名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文章。鲁迅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因为当时的社会中弥漫着“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1934年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的类似论调。在文章中,鲁迅先生说,如果单据一些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因为先是自夸地大物博,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寄希望于国联,再后来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信“地”,信“物”,信“国联”,唯独没有相信过“自己”,所以早就失掉自信力了。同时,鲁迅先生认为,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因为“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正是这些人,构成了中国的脊梁。
  鲁迅先生是这样说的: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全集》第六卷《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2页)
  鲁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他刚刚完成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的小说《非攻》(写于1934年8月),对墨子为民众利益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性格与精神深有了解,对中国的历史与传统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他不但认为中国人并没有失掉自信力,而且从古至今都不乏脊梁式的人物,所以他一口气列出了四种中国的脊梁: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
  短短的几十个字,鲁迅先生从帝王将相家谱的“正史”之中,发现了中国的脊梁。虽然仅是举例的性质,却将中国脊梁的核心与特质抽出来了。今不惧辞费,不避画蛇添足,尝试赘述之。
  埋头苦干的人
  鲁迅先生讲的第一种人是“埋头苦干的人”。所谓“埋头苦干”,实际上是由两个层面构成的:一是“埋头”,二是“苦干”。如果要再进一步分析的话,“埋头”是前提条件,意思是平心静气、排003除干扰、“咬定青山不放松”、心无旁骛、专心致志、不务虚名。“苦干”,意思是不怕艰苦、不畏艰难、不避艰辛、任劳任怨、尽力工作。能不能埋下头来,决定着能否苦干;只有埋下头来,才有可能苦干。正如鲁迅先生所言,从古至今,中国就不乏埋头苦干的脊梁。
  鲁迅先生思考中国脊梁这个问题的时候,是在他刚刚完成小说《非攻》一个月之后。所以说,有理由相信,鲁迅对墨子的了解与理解,对其中国脊梁问题的叙述是有直接影响的。
  先秦时期有两大显学,一是儒家,二是墨家。儒家在先秦是显学,先秦以降,还是显学,所以司马迁在《史记》中,不仅破例将儒家学派的创始者孔子编入“世家”之中,写了《孔子世家》,而且对孔子的弟子也做了梳理,写了《仲尼弟子列传》,对其他儒家学者也写了不少传记,如《孟子荀卿列传》等。比较而言,墨家就没有那么“走运”了。墨家在先秦是显学,先秦以后,就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司马迁在《史记》中没有给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翟设立专传,仅仅在《孟子荀卿列传》的最后附记了二十四个字,算是最终没有完全忽略这个先秦的显学。司马迁的记载是:
  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
  或曰在其后。(《史记》卷七十四《孟子荀卿列传》,中
  华书局2014年版,第2855页)
  ……
  无论过去,抑或现在,这些“中国的脊梁”,他们埋头苦干,他们拼命硬干,他们为民请命,他们舍身求法,他们救亡图存……他们用自己的一腔热血、满怀正气改天换地,谱写出一篇篇被后人传颂的时代壮歌,也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在他们身上,我们感受到的是他们的崇高理想,他们的坚定信心,他们的顽强意
  志,他们的进取精神,他们的奉献意识,他们的历史使命感,他们的担当精神。他们心系国家,情系民众,变法图强,济世安民;他们不惧挫折,脚踏实地,前赴后继,直面死亡。他们,没有理由不值得我们肃然起敬。
  鲁迅先生说:“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鲁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3页)历史的书卷在不断翻动,时代在不断前进,中国脊梁的具体形象也不断在变化,但不管怎么变,其精神是不变的。在新时期,走在前列的开拓者当然是中国的脊梁,埋头苦干、不甘落后而奋力直追的人,同样是中国的脊梁,他们共同构成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中坚力量。
  收入本书的数篇文字,是我近些年在央视《百家讲坛》参与集体选题中承担的部分以及在其他一些场合讲演的部分内容。此次将这些文字汇集起来时,竟然发现,它们均指向一个主题——中国的脊梁,由此又想起了鲁迅先生的文章,于是围绕这段文字,略微做了一点解释,稍加一点扩充,放在前面,权当为序。
  王立群2015年冬于北京

中国脊梁:王立群解读华夏历史人物(精装)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中国脊梁:王立群解读华夏历史人物(精装)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中国脊梁:王立群解读华夏历史人物(精装)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中国脊梁:王立群解读华夏历史人物(精装)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棒。。。为什么一定要超过二十个字才给京豆啊。。??真的很麻烦

评分

本书为“百家讲坛”主讲人王立群先生在央视的讲座文字整理稿,集中讲述了中国历史上10位圣贤英雄:孟子、屈原、苏武、李广、华佗、王安石、岳飞等,讲述他们为民请命、马革裹尸、一往无前推进改革等的英勇故事。

评分

书的质量很好,写的也好!赞?

评分

大家读好书,传播正能量!

评分

王立群教授的书,对历史,对文化,不一样的见解

评分

质量好,物流快!

评分

东西不错,还会再买,点赞一下

评分

枕边之书,装帧倒是豪华,作者选择的人物较杂,也算是开阔了视野。

评分

早上十点下单下午三点收到,京东自营就是快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中国脊梁:王立群解读华夏历史人物(精装)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