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窟:克孜尔石窟(第2卷)

中国石窟:克孜尔石窟(第2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 等 编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ISBN:9787501007752
版次:1
商品编码:10683784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1996-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93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国石窟:克孜尔石窟(第2卷)》主要讲了图版、克孜尔中心柱窟主室券顶、与后室的壁画、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的乐舞形象、图版说明、实侧图、龟兹事辑(二)等内容。

内页插图

目录

图版
克孜尔中心柱窟主室券顶
与后室的壁画
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的乐舞形象
图版说明
实侧图
龟兹事辑(二)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实际上,麈尾形如树叶,下部靠柄处则常为平直状,所谓“员(圆)上天形,平下地势”(陈代徐陵《麈尾铭》);副以长毫,所谓“豪(毫)际起风流”(梁宣帝《咏麈尾》诗)。它有点像现代的羽扇,可不是扇。但是,麈尾绝不像拂尘,这是肯定的。拂尘的形制、用途与麈尾大不相同。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公元401年,鸩摩罗什到了长安,后秦王款待他以国师之礼。从此,他就在长安国立译场逍遥园,从事佛经的翻译,与直谛、玄奘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他和他的弟子共译出佛经74部,384卷,对中国佛教文化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2]

评分

东晋开国元勋、大名士王导有一篇《麈尾铭》:“道无常贵,所适惟理。谁(《艺文类聚》作‘勿’)谓质卑,御于君子。拂秽清暑,虚心以俟。”(见于《北堂书抄》卷一百三十四,《艺文类聚》卷六十九,《太平御览》卷七百零三)麈尾本来的用途似乎是“拂秽清暑”,大约兼有拂尘、扇子的功用,可是,“御于君子”,经清谈名士手执以后,身份倍增。谁还敢说它“质卑”呢?所以陈代徐陵《麈尾铭》引申王导的话说:“拂静尘暑,引饰妙词。谁云质贱,左右宜之。”

评分

全书依次为:《敦煌莫高窟》5卷,《巩县石窟寺》1卷,《克孜尔石窟》3卷,《库木吐石窟》1卷,《永靖炳灵寺》1卷,《天水麦积山》1卷,《龙门石窟》2卷,《云冈石窟》2卷,《安西榆林窟》1卷。石窟的开凿起源于印度,在中国起自十六国时期,延续至明清,长达一千数百年之久,尤以北朝、隋、唐、宋、元各代更为盛行。无数艺术匠师们根据当时的宗教信仰、社会...(展开全部)中国文物出版社与日本国平凡社合作出版的大型彩色系列图书。A4版精装,由中日两国著名学者夏鼐、宿白、金维诺和长广敏雄、冈崎敬、东山健吾等组成编辑委员会,各有关文物考古单位负责编辑

评分

很好的一套书

评分

窟118、92、77、47、48、117窟,多为方形窟。后期有大像窟(47窟是最大的),指中心礼拜窟特别高大的石窟,这类石窟的前室都凿出露天大佛像,为仿巴米扬大佛像窟的式样开凿而成,此窟分为前后室,左右两壁各凿出的五排方孔,应为木窟檐的痕迹,从正前壁残存的大圆孔石台的大立佛像站立的情况来看,这里曾有一个高16米左右的大立佛,这在龟兹地区可算是最大最高的佛像了,后室,大约原台上塑有的涅槃佛,只是可惜被毁坏了。用简单的粗线条勾勒出轮廓,再在残廊内大笔涂抹,此壁画风格可用“用笔粗犷,色彩明快,人物简单古朴而又不失神彩”来形容,单从画风上大家也可以看出它的建造是比较早的,此窟作用一般是用来观佛礼佛的。还有禅定及天宫伎乐图等,以佛传故事为主,反映小乘佛教思想为主,犍陀螺艺术风格较为明显。

评分

评分

速度给力,商品质量有保证,超赞!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