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游侠史论》共分三卷:《中国游侠史》、《侠的人格与世界》、《中国游仙文化》。从古代文献典籍、史学著作、文学作品中精心挑选了对游侠和游仙文化的叙述,加以一定的结构和顺序,并用多种文体形式,共同呈现出作为古代独特的文化现象。
目录
游侠研究的社会文化史维度(代序)
绪论
第一章 游侠:一种特殊的社会人群
释名与异称
类型区划
集团构成
与刺客的契合和分际
与儒墨理想的同异
所谓任侠
第二章 游侠的发展历史
在风雨洞中崛起:先秦游侠的勃兴
置身于社会生活的漩涡:两汉游侠的奋盛
衰世放狂:魏晋南北朝游侠的发展
治乱相替与任侠成风:隋唐五代游侠的风行
专制统治下的岑寂:宋元明清游侠的消歇
历史大变局中的回响:晚清游侠的流风余韵
第三章 游侠的社会关系
与公侯权贵相馈赠
在豪宗强右的庇荫下
强藩的招募与重用
义结盗匪与躬自为盗
融入农民起义的潮流
会党斗争的中坚
第四章 游侠的活动方式
意在炫夸的服饰佩戴
悖去常道的资财获取
走马纵犬与少年之戏
不尽合法的任侠义举
第五章 游侠的人格特征
慕义感分临难不苟的忠勇
重气轻死不爱其躯的疏放
修行砥名有以树立的自励
任张声势擅作威福的骄蛮
第六章 游侠衰落根由的究诘
恒定社会设计与游侠的社会存在
传统道德规范与游侠的价值取向
第七章 骑士武士游侠
骑士风度与游侠气派
武士精神与游侠崇尚
第八章 游侠的存在意义及评价
乱世重侠游:纷乱时事中的公道和良心
纵死侠骨香:足以振拨人心的崇高精神
主要参考书目
初版后记
再版后记
三版后记
新版后记
精彩书摘
《中国游侠史论》:
如《左传·庄公十九年》所载鬻拳,显然是一位性情刚烈的侠义之士。时巴人伐楚,文王领兵抵抗。后败回城门,为大阍鬻拳所拒。文王没法,只得率军转伐黄,败其师。回军途中,染疾而死。先前,鬻拳就曾强谏文王,并以武力迫其出兵。文王不幸身死,使鬻拳感到自己“惧君以兵,罪莫大焉”,所以料理完丧事即自杀以谢。鬻拳拒不纳文王,是因其怯敌辱国,而当君死国,便毫不犹豫以死相报,可谓侠节凛然。《文公二年》所载狼晖也同样。古时随君御车之人以右为尊,当秦晋战于觳,居右者为莱驹。后晋襄公抓住一俘虏,命莱驹处决,莱驹为俘虏的呼声所震,兵戈脱手,狼晖见状速斩之,由此取代莱驹之位。此后,先轸无故将他黜退,改用续简伯,这使他十分气愤。朋友问以“盍死之?”他答道:“吾未获死所。”朋友说:“吾与女为难。”他不同意,称“《周志》有之:'勇则害上,不登于明堂',死而不义,非勇也。”“吾以勇求右,无勇而黜,亦其所也。……子姑待之。”及秦晋彭衙之役,他一待两军列阵完毕即率徒属出击,晋师随之掩杀,结果秦师大败,但狼晖再没有回来。这种视名誉重于生命,虽名誉受损也不肯妄杀上司或就此轻生,以为杀人是暴乱之举,自杀是志行薄弱之征,必待国有战事,然后奋死于阵前的精神,实在是十分感人的。
与鬻拳、狼晖两人的行事不同,《晏子春秋·内篇杂上》所载北郭骚又另有让人扼腕感叹的地方。北郭骚家贫,靠结罘网、捆蒲苇和织屦履奉亲,因不能维持生计,求见齐相晏子。晏子仆人识得他是“不臣乎天子,不友乎诸侯,于利不苟取,于害不苟免”的贤士,极力怂恿主人满足其要求。晏子见如此清高之人独向己告贷,颇为自得,遂以钱粮相赠。北郭骚“辞金而受粟”,不道谢就走了。不久晏子因见疑于齐王而出奔,行前来辞。北郭骚沐浴而出,问明情由,只淡淡地说了句“夫子勉之矣。”晏子很失望,感叹自己不会识人,该有今天的出亡。北郭骚见晏子一走,立即召来朋友,告以“养及亲者身伉其难。今晏子见疑,吾将以身死白之!”然后穿戴齐整,让友人操剑奉笥从见齐王,力言晏子当世大贤,倘失其人,齐国必遭侵凌,自己不忍见齐国被侵,故先死一步,来此特请以一己之头为晏子开脱。友人将其头颅放入竹笥,然后告观者:北郭骚已为国而死,自己也将为北郭骚死。归家果然也自刎而死。齐君闻知惊骇,想到晏子得人爱戴如此,亲乘驿车将他追回。时晏子刚走到郊外,听说此事,感叹自己不识人到这种程度,被迫出亡,岂不很应该。北郭骚一旦受人恩惠,不惜以身相报。友人激于义气,感于知己,也能以死报答北郭骚的信任,真可谓人以群分。此后,有侯赢报平原君恩,刎颈而送之事,北郭骚及友人的侠行,足以与之相辉映。
……
前言/序言
中国游侠史论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