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英(作者),美国卡内基美伦大学艺术硕士、匹兹堡大学戏剧制作硕士。台湾知名电影美术指导。自留美期间开始接触剧场实务工作,曾从事歌剧、百老汇剧场服装设计及电影美术设计相关工作。从1994年开始,投入侯孝贤导演电影的美术指导及服装《千禧曼波》《刺客聂隐娘》等。曾获亚太影展优佳美术指导、金马奖优佳美术指导、台北电影节优佳美术指导。
谢淳清(作者),法国公立东巴黎大学 艺术博士;日本东京多摩美术大学 艺术学学士
吴孟芸(绘者),台湾知名插画家。台北艺术大学毕业,主修油画,毕业后远赴意大利修习版画,作品散见于各书刊报章杂志,也担任过台北金马国际影展的绘制视觉。除了风格特立的插画之外,也是布娃娃的精造者。
陈逸轩(译者),高雄人。接生过许多文字。人生状态显示为努力学习中。
蔡正泰(摄影),台湾资深剧照师及摄影师,1978年入行,拥有近四十年的电影专业工作经历。曾参与台湾老、中、青三代知名导演的重要作品,如侯孝贤、杨德昌、陈国富、徐小明、王小棣、吴念真、陈玉勋、林正盛、姚宏易、周杰伦等人。自《戏梦人生》起,即担任侯孝贤导演电影的剧照师工作,迄今逾二十年。
★史诗一般的电影诗篇,一部需要凝望,而不只是观看的佳作。
——著名电影媒体网站indieWIRE
★很迟缓,很轻柔,画面美到让你屏住呼吸。
——英国专业电影杂志Total Film
★每天都在等风、等雨、等丛林鸟叫、等马的情绪,雕刻每一个节奏。
——舒淇
★电影出来后,大家对于美术和摄影方面的赞誉非常高,甚至认为那是本片精彩的部分,而我在现场的观察,一开始不是这样的,都是磨出来的……拍电影的大部分时间总在等云到,或等阳光、等风起、等雾岚。
——《刺客聂隐娘》编剧谢海盟
《拜访刺客 唐传奇》
01 刺客登场
02 刺客的训练
03 刺客的任务
04 道姑师父与嘉诚公主
05 故事中的故事:青鸾舞镜
06 刺客的心机
07 刺客的回忆
08 刺客返家
09 刺客的窥视
10 刺客潜入胡姬房
11 敌对阵营的杀手
12 黑衣追杀部队出动
13 刺客与磨镜少年的山村时光
14 刺客的对决
15 奢华的晚宴与暗藏的杀机
16 神秘的冰山美人田元氏
17 最后的道别与送行
18 故事的尾声
后记 拜访刺客 唐传奇
《唐 风尚》
前言
01 Envisage 时?空?情?景
02 光影明迷此曾在
03 华丽,此曾在
04 青鸾故事 镜像心影的原型及其变奏
05 以性情为基调 以幻奇为格局
06 黑衣的女子
07 异地飘落的牡丹 雪月高洁的肃杀
08 藩镇世界的静观者
09 幽暗的虎视
10 情迷胡姬香氛间
11 一面是冷艳夺目 一面是迷离出奇
12 志怪、灵兽与漩涡涌现的咒语
13 穿越帷幕的风景
14 平安的时光
15 仿佛来到璀璨的终点
后记 刺客聂隐娘
后记 唐 风尚
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才把第一册细细品味完,那种感觉就像是跟着导演侯孝贤进行了一场深入的田野调查。书中对于改编自裴鉶传奇小说的考量和取舍,分析得极为透彻。它没有停留在简单的叙事梳理,而是深入探讨了如何将古典文学中那种含蓄、写意的东方哲学,转化为当代影像语言的挑战。特别是对于“刺”与“隐”这两个核心意象的解读,书中提供了多组对比性的文本分析和镜头草图,让人清晰地看到,创作团队是如何在保持原著精神内核的同时,又赋予其全新的现代性思考的。这种对文本深度的挖掘和对电影创作过程的细致解构,让这部电影的观看体验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仿佛突然间解锁了许多隐藏的层次。
评分作为一名对影像技术略有涉猎的业余爱好者,书中关于摄影和后期制作的章节无疑是我的“宝藏”。它详尽地记录了摄影指导如何运用胶片特有的颗粒感和色彩深度来模拟唐代的朦胧美学,以及在数字时代如何平衡这种复古情怀与现代叙事需求。技术性的讨论并没有让人觉得枯燥,反而通过大量的技术指标对比图和具体的灯光设计图,将抽象的“感觉”具象化了。例如,书中详细对比了不同焦段镜头在表现人物内心挣扎时的微妙差异,这种对技术工具如何服务于艺术表达的深度剖析,对于所有想深入了解电影制作的人来说,都是一份无价的教材。它展示了技术如何成为艺术的延伸,而非束缚。
评分读完这套书,我感到最大的收获是理解了“慢工出细活”的真正含义。这不仅仅是关于时间投入的问题,更是关于创作群体之间如何达成一种罕见的、近乎宗教般的共识。从编剧、导演、演员到每一个幕后人员,他们都在朝着一个共同的、清晰的、甚至有些清高的艺术目标前进,拒绝妥协,拒绝迎合市场。书中对演员舒淇表演状态的记录尤为精彩,那种在极度内敛中蕴含巨大能量的表演,是长时间沉浸在角色和氛围中才能达到的境界。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诞生案例”,证明了在浮躁的时代,依然可以有人愿意沉下心来,打磨一部能够经受住时间考验的作品。它让我对电影艺术本身,生出了一种久违的敬畏之心。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实在令人惊艳,拿在手里就能感受到沉甸甸的质感,那种复古的纸张味道混合着淡淡的油墨香,一下子就把人拉回了那个风云变幻的唐代。从内页的排版到插图的选取,都能看出设计者对电影美学有着深入的理解。特别是那些幕后拍摄的场景照片,光影的处理简直就像电影画面本身,每一张都像是一个定格的艺术品,让人忍不住想去探究每一个镜头的背后故事。我尤其欣赏它在细节上的考究,比如对古代服饰纹样的复原考证,那种一丝不苟的精神,让人对这部电影的匠人精神有了更深的敬意。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介绍,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它让“诞生”这个过程变得立体而可触碰,远超我对一部电影周边书籍的预期。
评分最让我震撼的是关于武术设计和场景美术的部分。里面的访谈记录揭示了武术指导是如何摈弃好莱坞式的花哨打斗,转而追求一种极简、写意、更贴近实战和情感表达的动作风格。那些关于如何“不动声色地杀人”的哲学讨论,真是太有意思了。再看场景搭建,那些关于台湾、大陆乃至日本取景地的选择与改造,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对“氛围感”的极致追求。有一段描述了搭建一处山中小屋的场景,仅仅为了捕捉到特定的光线角度,剧组等待了数周,这种近乎偏执的坚持,完美解释了为何最终的画面能呈现出那种“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意境。这让我明白了,伟大的影像作品,从来都不是偶然的。
评分里面的折叠起来的图片,有一张明显大于其他的,于是起皱了。
评分商品还是不错的,送货速度也很快
评分好大一本书
评分打造一个不曾去过亦无法再度到达的盛况,
评分电影书做成这个样子才会引人入手。能看到很多电影院里无法定格的细节。唯一问题油墨味实在有点重。
评分里面的折叠起来的图片,有一张明显大于其他的,于是起皱了。
评分聪慧却又安静的女孩隐娘,自幼被道姑带走,
评分图片很精美,质量好
评分用细腻的角度及文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