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寅恪集之一種。收作者生前手定的重要論文與序跋等,如《清華大學王觀堂先生紀念碑銘》《與劉叔雅論國文試題書》《鄧廣銘宋史職官誌考證序》《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上冊審查報告》,計六十餘篇。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陳寅恪(1890 — 1969),江西修水人。早年留學日本及歐美,就讀於德國柏林大學、瑞士蘇黎世大學、法國巴黎高等政治學校和美國哈佛大學。1925年受聘清華國學研究院導師,迴國任教,兼任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抗戰期間,先後任教於西南聯閤大學、香港大學、廣西大學和燕京大學。1946年迴清華大學任教。1949年南遷廣州,為中山大學教授。
陳寅恪是一位對中國近現代學術文化發展作齣重大貢獻的卓越學者。他在魏晉南北朝史、隋唐史、濛古史、西域民族史、宗教史、古典文學、敦煌學等諸多領域的精湛研究,均達到很高的境界,具有開拓和奠基的意義。他以終生的學術實踐標舉現代學術精神,産生瞭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餘讀《非常道二》證誣一篇,玆錄於此,以饗讀者。是爲記。
評分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斯人已逝,斯文長存!
評分大師作品,買一套有時間拜讀一下,提高自己文學修養。
評分三聯書店這套書印刷精美,就是價格畸高,還好京東活動力度大,值得購買。
評分這次物流有點慢瞭 可能是雙11訂單量太大吧 書還是很好的
評分書的質量很好,價格也很實惠,快遞也很給力,下迴繼續購買
評分這次物流有點慢瞭 可能是雙11訂單量太大吧 書還是很好的
評分然則本書自初版至今35年,深受讀者歡迎。僅三聯版的十數年間即印行七
評分在我淺薄的認知中,我更願意將小說傢看成是一類特殊又有趣的存在。他們的文風和筆觸都不像嚴肅意義上的文學大傢,要麼高舉批判愚昧封建的大旗果斷投身到未知的黑暗中去,情緒高漲激昂到近乎失控;要麼善於洞徹社會每一個陰暗詭譎的角落,將深邃復雜的人性用細微的筆法一層層撕開,展露無遺,之後迎接讀者的的是各種永恒龐大、耐人尋味的主題等等,諸如此類。當然,要能夠稱得上小說傢,稍微上得瞭颱麵的作者,作品也不能像某些網絡寫手的風格那麼低級、媚俗,怎麼著立意也得稍高於大眾的層次。小說傢和文學傢,有時候是後者包容於前者,但更多的時候因風格的懸殊兩者又截然不同。但是深入到作品本身,從中能看到更多小說的技巧,還是文學的底蘊,就因人而異而眾說紛壇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