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庙从祀与乡约

孔庙从祀与乡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朱鸿林 著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50632
版次:1
商品编码:11740886
品牌:三联书店
包装:精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5-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82
字数:296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孔庙从祀与乡约》论文十三篇,分为两组。前八篇研讨的孔庙从祀问题,其实质是明代衡量学术的原则和标准,由此可见朝廷、以及当时的一般意见对于道学和个别人物(如王阳明)的看法。后五篇论乡约,有两篇通论和三个具体个案。在明代地方社会的治理中,宗族和乡绅起过重要的作用,士人在乡里主导的风俗教化与官方主导的相对严酷的里甲、保甲制度,彼此能够替换、互补,这是乡约制度在当时渐趋流行的原因。

作者简介

朱鸿林,毕业于香港珠海学院中国文史学系及中国文学研究所,1984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东亚学博士学位。历任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研究员等。现为香港理工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香港孔子学院院长等。


目录

总序 儒者从祀孔庙的学术与政治问题 元儒熊禾的传记问题 元儒熊禾的学术思想问题及其从祀孔庙议案 元儒吴澄从祀孔庙的历程与时代意涵 《王文成公全书》刊行与王阳明从祀争议的意义 阳明从祀典礼的争议和挫折 王阳明从祀孔庙的史料问题 国家与礼仪:元明二代祀孔典礼的仪节变化 中国近世乡约的性质、有效性及其现代意义略论 二十世纪的明清乡约研究 明代中期地方社区治安重建理想之展现——山西、河南地区所行乡约之例 明代嘉靖年间的增城沙堤乡约 附:《明代嘉靖年间的增城沙堤乡约》书后 20世纪初越南北宁省的村社俗例 文章出处

精彩书摘

  其一是说礼部尚书沈鲤是在听闻内阁上疏支持并祀王守仁、陈献章和胡居仁之后,才急忙上偏袒独祀胡居仁的奏疏以阻挠内阁主张。其二是说沈鲤后来在自刻的奏疏集中,却没有收入这篇在沈德符看来是导致阁部互相猜疑的会议奏疏。沈德符这里所说,是不认同沈鲤之所为的。他的疑问言下之意则是,沈鲤后来也对自己当时所说不满,或者恐怕给批评者留下攻击的把柄,所以才在自选集中不载该疏。我们考察了相关的文献,发现沈德符的前一说其实是错误的,后一说则能引发对问题深处的追究。
  事情其实是沈鲤先上疏,内阁申时行不以为然,然后上疏反对,并且争取到神宗的同意。沈鲤的《议孔庙从祀疏》开头便说:“谨遵奉明旨,于本月(十一月)十五日,会同九卿、科道、儒臣,齐赴阙下,裒集众论,较量其间。”《万历起居注》记载,是月十八日庚寅大学士申时行等所题的奏疏内,已经明说:“今该部复议,乃请独祀布衣胡居仁,臣等窃以为未尽也。”可见阁疏是因部疏而上的。事实的情形和沈德符说的恰好相反。从当时高层的决策过程来看,事情也不应像沈德符所说的。奏疏,皇帝可命内阁拟旨回答,内阁在一般情形之下,正是可以先看到部疏的。相反,阁臣上疏的内容,在皇帝未批答之前,部臣是看不到的。申时行当时作的正是直达天听,扭转形势之事。实情是申时行反对沈鲤的会议报告,不是沈鲤怀疑申时行作梗而上疏遏止。沈鲤认为部议不受尊重而对申时行有猜疑,这是可信的,但他却不
  ……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次在京东的购物经历很不错,书是正版的,价格上还算比较实惠,而且品相上还是不错的。此外在送货上,物流比较快,比较及时。因为这个书有时候购买下来有时效的需要,送的及时了,对于使用来说还是挺重要的。所以综上来说,这次还是挺好的,以后也会继续在京东购买。

评分

一定好好读

评分

京东正版价格实惠,物流迅捷,支付方便,隆重推荐。

评分

書的內容不用說了,書的裝幀也很好,是很好的閱讀體驗

评分

这套书都还不错,目前的收集目标。

评分

很好!定价也很实在了!

评分

《儒者思想与出处》论文十九篇,主要是关于明代经世诸儒的一系列个案研究,书中前三篇为明代思想史研究一般通论、后三篇涉及清初思想。深入讨论真德秀《大学衍义》和丘濬《大学衍义补》,是对经世之学做理论层面的思考,之后展开湛若水、叶春及、吕坤、项乔诸儒的专题,是论述经世之学从中枢到地方再到乡里展开的具体情况

评分

此次点校整理的《郑珍全集》,为“遵义沙滩文化典籍丛书”之一,此书的出版将有力地推进清代文化史和贵州区域文化的研究。

评分

书是好书,只是太多了,需要静下心来读!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