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已经成为我国未来较长时期扶贫攻坚的主战场。《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研究丛书:连片特困山区可持续生计问题与协同发展机制研究》以连片特困山区为研究区域,学习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运用经济学、管理学、民族学、社会学等基本原理,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选取武陵山片区、南岭山片区作为分析案例,开展大样本数据调查,在对可持续生计问题与协同发展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连片特困山区具体区情,构建连片特困山区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对连片特困山区生计资本状况、生计脆弱性问题、经济政策发展变化、扶贫政策绩效评价等进行研究;根据连片特困山区跨行政区划的地域特征,探讨整合资源等优势,加强区域协同,构建协同发展新机制;并通过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对国外先进经验进行比较借鉴,最后从政府政策和制度保障两方面提出连片特困山区农户生计水平提升及区域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连片特困山区生计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连片特困山区可持续生计问题与协同发展机制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提出与界定
第二节 可持续生计问题与协同发展机制理论解释
第三节 可持续生计问题与协同发展机制方法论基础
第三章 连片特困山区生计资本状况调查研究
第一节 自然资本状况
第二节 金融资本状况
第三节 物质资本状况
第四节 人力资本状况
第五节 社会资本状况
第四章 连片特困山区生计脆弱性问题研究
第一节 脆弱性概念界定
第二节 连片特困山区生计脆弱性实证分析
第三节 研究主要结论及相关政策含义
第五章 连片特困山区经济政策发展变化研究
第一节 连片特困山区扶贫政策发展变化
第二节 连片特困山区经济政策发展变化
第六章 连片特困山区扶贫政策绩效评价研究
第一节 政府扶贫资金投入的扶贫绩效
第二节 连片特困山区农户小额信贷的扶贫绩效
第三节 连片贫困山区人力资本投资的绩效分析
第四节 东西部协作扶贫的绩效分析
第七章 连片特困山区协同发展机制研究
第一节 连片特困山区协同发展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连片特困山区协同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第三节 连片特困山区协同发展的路径与机制
第八章 武陵山片区生计资本禀赋及协同发展战略分析
第一节 武陵山片区概况及生计资本禀赋
第二节 武陵山片区发展面临的机遇及挑战
第三节 武陵山片区发展的目标定位
第四节 加快武陵山片区协同发展的战略对策
第九章 南岭山片区扶贫攻坚对象特征及区域协同发展分析
第一节 南岭山片区农户贫困现状分析
第二节 南岭山片区贫困现状分析
第三节 南岭山片区扶贫攻坚对象特征分析
第四节 南岭山片区扶贫攻坚面临的问题分析
第五节 促进南岭山片区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十章 国外生计水平提升政策比较与经验借鉴研究
第一节 美国的贫困治理及移民政策
第二节 欧盟的贫困治理及少数民族的扶持政策
第三节 澳大利亚民族构成与政策演变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的贫困治理政策演变
第十一章 连片特困山区协同发展的政策和制度保障研究
第一节 坚持“三结合”,用好用活国家扶贫开发政策
第二节 实行税制改革,提升连片特困山区财政收入能力
第三节 加快机制转型,强化连片特困山区脆弱性治理
第四节 推进扶贫开发,实现扶贫模式向“精准扶贫”转变
第五节 配合主体功能区建设,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第六节 健全教育培训支持体系,促进人力资本的形成积累
第七节 打造多层次合作平台,创新区域协作机制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精彩书摘
《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研究丛书:连片特困山区可持续生计问题与协同发展机制研究》: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连片特困山区生计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连片特困山区生计问题的提出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贫困人口在大幅度地减少,中国政府在消除贫困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由于地域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均衡,随着扶贫工作的不断推进,贫困人口在农村的密集程度越来越呈现出连片性特征。《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指出:“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 ,努力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在《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划定的14个集中连片生计特困地区,其中有11个包含民族自治区,包括滇桂黔石漠化区、滇西边境山区、武陵山区、西藏、四省藏区以及新疆南疆三地州等片区。这14个集中连片又是生计资本薄弱的地区,其中,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此前已被明确实施特殊政策,其他11个则属新划分的集中的连片特困地区。最新数据显示,新划分出的11个生计资本薄弱地区覆盖超过500个县,面积超过140万平方千米,总人口超过2亿人,其中农村人口约1.9亿人。按2008~2010年三年数据平均计算,这些地区的县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750元,县域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72元,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2667元,仅分别相当于同时期我国西部地区平均水平的49.1%、43.7%和73.2%。
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分布呈现以下特点:①在空间分布上,与我国区域经济分布差异具有相关性。同我国的区域经济差异分布相似,由东至西,往内陆延伸,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数量依次增多,东部地区涉及数量少,中部地区涉及的数量开始增多,西部地区涉及的数量最多。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有着改善生计资本现状、摆脱生计困难、发展地区经济的强烈愿望。②在地域分布上,多集中在内陆和不同类型的山区。这些地区自然地理条件差,交通极为不便,武陵山区就是其中的典型。可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具有生计资本薄弱的共同特性。同时,这也正是本书以连片特困山区为研究区域的主要依据。③在生活方式上,延续着传统的生活方式,主要资源多用于从事第一产业。第二、三产业都较为落后,但由于第一产业很难带动经济发展,因此,这类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都不高。④在对外关系上,其与外界的沟通联系较少,具有相对的封闭性。由于这些地区的地理条件差,地势复杂甚至险要,区位偏远,人们很难到达边远山区,导致其与临近地区的沟通联系非常少,外界的优秀产业、先进管理理念、多元文化难以渗透到这些地区,从而形成生计资本薄弱的恶性循环。这些原因造成的结果是,仅凭自身力量发展本地区经济变得困难重重,且呈现恶性循环。因此,为摆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生计资本薄弱的恶性循环,必须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才能取得真正实效。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生计安全与质量问题是当今我国连片特困山区的核心问题,稳定的生计可以使有关的政策协调发展、消除贫困并可持续地利用资源。为推进武陵山老、少、边、贫地区经济协作和功能互补,促进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特别是协调鄂、湘、渝、黔四省(直辖市)毗邻地区加快发展,2009年年初,国务院正式发文成立国家战略层面的“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国发〔2009〕3号。2011年12月1日发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将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滇西边境山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燕山—太行山区、吕梁山区、大别山区、罗霄山区等区域的连片特困山区和已明确实施特殊政策的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作为新十年扶贫攻坚的主战场。2011年年底,为积累以跨省片区为单元组织大规模扶贫攻坚的经验和方法,中央决定在武陵山片区率先开展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根据国务院批复的《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武陵山片区将着力解决瓶颈制约和突出矛盾,加快连片特困地区发展和脱贫致富步伐,为全国扶贫攻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可见,连片特困山区可持续生计与协同发展机制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扶贫攻坚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学术界对于贫困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对于贫困的理解已从收入的贫困转变为创造收入的能力、机会和权利的贫困。就连片特困山区而言,当前扶贫攻坚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经过前一阶段的扶贫开发,农村已经建立了一定的基础设施,农户拥有了一定的生计资本,连片特困山区的农村贫困问题已经转化为农户在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作用下的适应性和生计可持续性问题。
基于此,本书运用民族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等理论和方法,立足于微观农户角度,选择连片特困山区的典型样本县、市作为数据采集点进行实地调研,借助DFID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及SEI和克拉克大学的综合性脆弱性分析框架,研究我国特定区域、特殊人群的生计问题,分析其掌握的生计资本现实状况,剖析这些人群生计脆弱性的原因和特征,研究协作区协同发展机制,探寻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降解生计脆弱性、实现可持续生计政策和制度的保障。本书的研究对于开展武陵山片区试点工作、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及确保全国人民共同实现全面小康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紧迫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关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问题的研究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问题,不仅呈现出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扶贫攻坚难度大等特点,而且,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转换,既往的减贫模式已经很难适应该类地区的贫困治理事业,迫切需要完成理论视角的转换。同时,连片特困地区多具有自然地理条件的复杂性和经济社会文化多元性并存的特征,以“发展主义”为核心的“同质化”贫困治理方案,不仅难以实现减贫的目标,反而会面临巨大的生态风险、社会风险和文化风险。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问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其减贫与发展有着自身独特的规律(吕方,2012)。
1.贫困区域及类型划分研究
1984年国务院曾把相对集中的贫困县划分为18个贫困片区,即沂蒙山区、闽西南地区、闽东北地区、鲁儿虎山区、太行山区、吕梁山区、秦岭大巴山区、武陵山区、大别山区、井冈山和赣南地区、定西干旱地区、西海固地区、陕北地区、西藏地区、滇东南地区、横断山区、九万大山地区、乌蒙山区及桂西北地区(张磊,2007)。1989年,中国科学院姜德华等(1988)将741个低收入县划分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贫困类型、东西部接壤地带贫困类型、西南喀斯特山区贫困类型、东部丘陵山区贫困类型、青藏高原贫困类型和蒙新干旱区贫困类型6类21个亚类。1994年郭喜来等将“八七扶贫攻坚”确定的592个贫困县分为3类10个亚类,即中部山地高原环境脆弱贫困带、西部沙漠高寒山区环境恶劣贫困带、东部平原山丘环境危急及老革命根据地孤岛型贫困带(郭喜来和姜德华,1995)。《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把我国按照区域特征划分为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涵盖了我国主要的山脉地带、荒漠化地区、高原地带、喀斯特地貌地区等,这就意味着,这些地区属于贫困问题与生态脆弱高度耦合的区域,每一个片区减贫与发展所面临的生态约束、资源约束均存在着差异,同时,各片区的主要致贫原因和减贫方式也将会有很大的差别。
2.贫困成因研究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成因可分为主观成因和客观成因两个方面。主观成因方面:①农户主体成因。思想观念落后、经营机制影响、教育投入少(刘治金,2012)、文化程度低(李雪萍和王蒙,2012)、家庭人力资本匮乏(陈应鹤,1991;陈琦,2012)、生活消费习惯(饶华敏,2012)等是造成集中连片地区贫困的重要原因。②公共决策成因。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缺乏协调(李乐为和岑乾明,2011)是导致其贫困的重要诱因。客观成因方面:①自然风险。张大维(2011)透过对渝鄂湘黔交界处149个村的案例分析发现,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灾害具有多发性和高频性;灾害影响具有广泛性和深度性;灾害与贫困具有重合性和一致性;灾害、脆弱性、可行能力、贫困等要素之间具有相对的继替性和循环性。②资源环境瓶颈。人口压力大,资源承载超荷(王映雪,2009;张榆琴和李学坤,2012)。
3.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治理策略
当前,我国扶贫开发模式逐步由“整村推进”模式整合为集中连片开发模式。吕方(2012)认为,连片特困地区的扶贫开发事业,需要通过整体认识连片特困地区减贫与发展道路的独特性,激活“发展的想象力”,开创新型的贫困治理模式。其中“发展的想象力”包含着多元发展、多重视角、文化自觉三个层面的基本内涵。王震和夏英(2012)认为,连片开发模式中资金的整合机制,促进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项目扶持机制,以及连片开发区的统一管理等机制对于产业开发、农民收入的提高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屠飞鹏(2012)认为,由于我国政府治理在类型上都属于政府主导型,连片特困地区县级政府作为县域治理最主要的主体,政府公务人员的素质,政府治理权力的运行结构,行政文化等因素直接关系到治理成效。因此,连片特困地区县级政府在治理转型中也面临着自身治理的压力,要实现贫困治理转型,提高其治理能力甚为关键。吴国宝和郭建宇(2012)认为,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未来十年中国扶贫开发主战场解决宏观区域贫困问题的同时,也应通过创新扶贫方式来解决贫困户和贫困村等微观层面的贫困问题。汪三贵和殷浩栋(2013)指出,农村扶贫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着瞄准效率偏低等问题,从而导致“益贫困地区”大于“益贫困户”的政策偏差。廖锦成等(2012)认为,应建立片区扶贫发展协作新机制,构建“大扶贫”格局。李灿松和孙智明(2012)认为,应采取内生增长方式构建特色反贫困机制。《2013年连片特困区蓝皮书》中指出,连片特困区要想跳出“贫困陷阱”,必须借助外部援助,而且应该是非常规性的援助措施;但又必须吸取以往“输血式”扶贫的教训,应着眼于长期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
(二)关于省际结合部连片特困山区贫困问题的研究
1.贫困现状的调查研究
从徐鲲和冉光和(2009)对重庆三类贫困村的调查,王丽华(2011)对湖南湘西八个贫困县的调查,张大维(2011)对渝鄂湘黔交界处的调查,崔荣芳(2011)对湖南湘西州的研究,陈兰等(2012)对重庆酉阳县的调查,谭贤楚和朱力(2012)对湖北恩施州的调查,童中贤等(2012)对湖南湘西的研究,李俊杰和李海鹏(2013)对武陵山区37146个贫困农户的贫困维度的研究,总结省际结合部高山区的贫困呈现如下特征:①地缘性特征凸显,集中于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经济基础薄弱、人力资本积累水平低及生产方式落后的地区。②贫困群体构成特征明显,生存型贫困户占调查总户数的25%,温饱型贫困户数量占65%,发展型贫困户数量占10%。贫困集中在缺少主要劳动力、家庭成员有生病或残疾、家里有在读书的大学生等此类别的居民家庭中。刘璐琳(2012) 概括了这些地区的四个特点:一是少数民族比例高;二是贫困人口集中连片;三是生存条件极其恶劣,是典型的“原生态贫困”;四是社会发育程度较低,脱贫成果很难巩固。郭福亮等(2012)认为,省际结合部是一种特殊的地理单元,部分地区与“民族走廊”相交错,经济相对落后;在社会转型期,是社会管理的薄弱区和复杂区,因边界问题造成的各种纠纷增多。李俊杰和李海鹏(2013)依据阿马蒂亚?森的“多维贫困”理论,分析了武陵山区37146个贫困农户的贫困维度分布情况,结果发现“养老保险”、“劳动力剥夺”、“耕地面积”、“收入多样性”和“饮水”五个维度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剥夺。
2.致贫原因的研究
(1)自然因素制约:张绪清(2010)认为,高海拔、喀斯特地貌等脆弱性生态是导致乌蒙山区落入“贫困陷阱”的主要原因。张大维(2011)透过对渝鄂湘黔交界处149个村的案例分析发现,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灾害具有多发性和高频性;灾害影响具有广泛性和深度性;灾害与贫困具有重合性和一致性;灾害、脆弱性、可行能力、贫困等要素之间具有相对的继替性和循环性。这些都显示出加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灾害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前言/序言
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研究丛书:连片特困山区可持续生计问题与协同发展机制研究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