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普遍焦虑,无法好好享受生活,《心之道》正以此为主题,解读现代人焦虑的根本原因;
瓦兹在西方的影响力匹敌克里希那穆提的心灵宗教作者,本书为北美“现代哲学”类销量名列前茅的作品,受到包括美国身心灵大师狄巴克·乔布拉及《时代》在内多个名人及媒体推荐;
小开本适合随身携带,更契合灵修作品的阅读定位,书中并配有插图、书签(可与内文互动),具有阅读趣味。
《心之道》是一本西方人写的东方哲学类著作。作者针对现代人面对的危机,即一个人如何生活在一个他永远不能从中获得安全感的世界,从东方禅学思想的角度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答。他指出这个问题本身包含着它的解答——人们恰恰应该接受生活中充满痛苦与不安全感的事实,而不应该拒绝和逃避它们。为了有一个充实的人生,人们应该拥抱现在,活在当下。
阿伦·瓦兹(1915—1973),美国神学博士,禅宗信徒,对印度与中国的哲学宗教有精深的了解。他的思想受到铃木大拙的影响,同时又不局限于东西方宗教和哲学的某一领域。瓦兹生前出版有二十多部有关宗教哲学和心理学的著作,在美国几乎每一部都是畅销书,并被以多种语言在全球翻译出版,其中包括他著名的作品《禅道》。作为一个狂热的演讲者,瓦兹在20世纪60年代定期出现在广播节目中,并主持了热门的系列电视节目《东方智慧与现代生活》。他在美国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吉杜·克里希那穆提。在1959年出版的《垮掉禅、方形禅与禅》中,瓦兹为美国“垮掉一代”的禅修实践命了名。他与美国著名生态诗人加里·斯奈德之间也有深厚的友谊,为美国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提供了哲学上的助力。
李沁云,本名李婧,先后于北京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取得理学学士和文学硕士学位。曾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现为纽约大学东亚系讲师。以写作为终身事业,并热爱电影、旅行和素食。
★“任何需要修正生活进程的人都可以从这本书里获益。”
——狄巴克·乔布拉(迈克尔·杰克逊人生导师/克林顿赞赏的身心灵大师)
★阿伦·瓦兹是“迷幻一代”值得尊敬、深思熟虑的大师。
——美国《时代》周刊
★阅读阿伦·瓦兹对我们是一种挑战,它让我们探索一种思考的全新道路,启发我们去过一种更加充实满足的生活。瓦兹的遗产存在于《心之道》之中。这本书充分展示了他锐利的智慧、敏捷的机智、迷人的优雅。对那些于我们所有人来说都至关重要的永恒问题,它清晰而又智慧的处理方式是无与伦比的——《心之道》是一本重要的书。
——葛瑞格·摩顿森(《三杯茶》作者)
★瓦兹也许是为西方阐释东方行为准则的当代阐释者中重要的一位,他有一种罕见的天赋,能“优雅地书写那些不可书写之物”。
——《洛杉矶时报》
★《心之道》并不是要让我们去逃避,而是让我们能在碰巧身处之地继续——继续生活下去,而不去想象推动世界,乃至下一个时刻运行的负担是我们的。它不是一种虚无主义的哲学,而是一种基于现状的哲学——我们应该活在当下,应该坦率地认识到,我们存在于一个破碎的波峰处。
——菲利普·韦尔赖特(《艺术与文学》)
★这本书完全逆转了所有关于人类现状的一般思路。这个世界的危机状况迫使我们面对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人如何生活在一个,许多人都被剥夺了宗教信仰的安慰,他永远不能从中获得安全感的世界?作者指出这个问题本身包含着它的解答——幸福,精神洞察与确信都只能在这样一种认识中被找到,即无常和不安全感是生活中不可避免、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简单而明晰的方式写就,这本书是一部及时的作品。
——(伦敦)《书籍交换》
但外在的表现力终究不是阿伦•瓦兹让自己的思考得到人们肯定的决定性原因。事实上,一个人一切的矛盾生成,是因为在他内心产生的矛盾与分裂。因为所谓的理性与感性的分歧,人们总要在选择时面临所谓的岔路。自我意识上的分裂必然会导致内在能量的折损,而这种矛盾进一步扩大则会产生人与世界的对立。分歧让人与人不再和睦,让人与世界充满敌意,甚至连看自己也觉得“面目可憎”。没有人喜欢这样的世界。我们为什么不能跟自己、他人和这个并不一定糟糕的世界讲和呢?
评分以前从来不去评价,不知道浪费多少积分,自从知道积分可以抵现金的时候,才知道积分的重要。后来我就把这段话复制了,走到哪,复制到哪,即能赚积分,还非常省;特别是不用认真的评论了,又健康快乐能么么哒。
评分不错~
评分感觉一般,宣传大于内容
评分很想着急看到这本书下单后很快就收到了,感谢!
评分外国人的叙述方式和中国人不同,在通过翻译成中文,不知道是不是太高深,太走心了这本书,不适合看热闹的人看
评分包装挺好,还没有看。
评分书很不错,快递很快。。
评分很好,我很喜欢这款产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