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在处理“收官前的准备”这一部分的内容上,展现出了超乎预期的细腻和前瞻性。虽然名字是“中盘卷”,但它巧妙地将中盘的收尾工作融入了对局势的判断之中,这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棋艺功底和教学经验。我发现,过去我总是把中盘和收官看作是两个独立的部分,在中盘时只顾着打杀和抢地,等到进入收官时才发现,因为中盘的某些决定,导致收官的价值点被大大压缩了。然而,这本书通过展示一些“兼顾收官利益”的中盘手筋,比如在进攻时顺带构筑了自己外势的厚度,或者在防守时兼顾了下一个收官点位的连接性,让我对“全盘意识”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书中的示例对局选材非常经典,几乎每一局都像是从职业高手的实战中截取出来的精华片段,它们不是那种容易被预判的公式化走法,而是充满了人性博弈和临场决断的痕迹。阅读这些对局,就像是和顶尖高手进行了一场无声的对话,受益匪浅。
评分从整体的阅读体验来看,这本书的作者在结构组织上运用了一种螺旋上升的教学法。它不是从最简单的手筋开始讲起,而是直接切入了中盘最核心、最需要判断力的部分,这对于那些已经有一定基础,但总是在实战中遇到瓶颈的棋友来说,无疑是最高效的学习路径。这种“不浪费时间在基础点上”的处理方式,使得全书的密度非常高,几乎每一页都有可以记录在笔记本上的心得体会。尤其值得称赞的是,作者在解释一些复杂的“形”的变化时,大量使用了对比分析,比如“XXX形在A种形势下应该这样处理,但在B种形势下则完全相反”,这种情境化的教学,远比孤立地讲解一个定式来得深刻。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如何“下出”一步好棋,更是如何“思考”出这步棋背后的逻辑和环境因素。这本书无疑是一本需要反复研读的进阶教材,它不提供简单的答案,而是提供了一套严谨的分析框架,让你能够自己去找到那个最佳的落子点。
评分我对这本书中关于“缓急轻重”的阐述给予极高的评价,这简直是我多年学棋以来,对这个概念理解最到位的一次。很多教程在讲到中盘的急所时,往往会列举几个“打”,但很少有人能清晰地界定,在某个特定的时刻,这个“打”究竟是因为“急”而不得不下,还是因为“轻”可以舍弃。这本《中盘卷·下》通过大量的实战模拟,清晰地划分了中盘的几个关键“节奏点”。它告诉我,有时候看起来很“急”的劫争,如果能用一个更“重”的价值来交换,其实是应该缓一缓的;而有时候看似平静的局面,却隐藏着一个必须立刻处理的“轻微”的漏洞。特别是关于“厚薄转换”的那几节,作者用近乎数学推导的方式,展示了如何把自己的“厚势”有效地转化为实地或目数的效率。这套书不是简单的知识堆砌,它更像是一部“战略指导手册”,指导棋手在中盘这个变幻莫测的战场上,如何制定并灵活调整自己的作战方针,而不是盲目地跟着棋谱走。
评分读完这套书的中盘卷的下半部分,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对于“大局观”的强调是贯穿始终的。我们都知道,围棋是关于“取舍”的艺术,中盘阶段正是这种取舍达到顶峰的时刻,你不可能面面俱到。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没有把中盘局面的分析停留在单纯的“提子多少”上,而是深入探讨了“势力范围的转换”和“效率最大化”的问题。举个例子,书中有一章专门分析了如何利用一块较弱的棋子去交换对方的关键目位,这种在看似劣势中寻找最优解的思维方式,极大地拓宽了我的棋局视野。很多时候,我们总想着把自己的棋子变得更强、目数变得更多,但这本书教会我们的是,如何让对手的棋子变得“更弱”或者“更低效”,从而间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高阶的思考模式,对于那些已经掌握了基础手筋,但苦于无法从“中级棋手”迈向“高级棋手”的爱好者来说,绝对是一剂良药。作者的语言风格也很有特点,专业性很强,但绝不晦涩,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棋手在你耳边娓娓道来,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感,但语气却十分平和。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那些对局谱的展示方式,以往看的很多教程总是在同一个版面里塞进太多信息,看着头晕眼花。这本《围棋教程 中盘卷·下》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棋盘的格线清晰,棋子的颜色对比度恰到好处,即使是初学者也能迅速定位到关键点。更重要的是,作者在讲解每一个变化时,都会用非常直观的图示来辅助说明,而不是仅仅依靠枯燥的文字描述。比如讲到“打吃”或者“点三三”的常见变化时,它会用好几组对比图来展示正手和变化手的优劣,这一点对于理解中盘复杂战斗中的“气”的运用至关重要。我特别欣赏它对局部战斗的处理逻辑,很多时候,我们学习中盘的重点都在于“如何把棋下赢”,但这本书却把重点放在了“如何避免在局部战斗中吃大亏”上,这种由守到攻的思路转变,对于我这种容易冲动的棋手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它没有急于求成地展示那些花哨的杀棋定式,而是循循善诱地教导读者如何构建一个稳固的“根据地”,然后再伺机反击。这种扎实的基本功训练,远比死记硬背那些所谓的“必胜秘籍”要有用得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