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11
在社会中生存,不懂点社会心理学怎么行?
这可不是给专业人士准备的知识,而是我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社会心理学》可以帮助你了解以下事实:
·社会阶层是怎么出现的,身份和地位意味着什么?
·如何在社会中获取和保有权力?
·社会是怎么影响我们对自己的看法的?
·我们为什么打心底需要归属一个组织或群体?
·违规者、犯罪者、精神病患……社会如何对待这些“异常”的人?
·如何调节社会心理压力,在人生路上乘风破浪?
·群体行为的失控与可控,“乌合之众”是不是必然?
让我们和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社会学家卡尔·马克思,社会心理学先行者古斯塔夫·勒庞等学术巨人,一同探索社会背后的运作规律吧!
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根据侧重点的不同,又分为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清社会心理现象(原书第3版)》是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著作,开启了与心理学角度不同的另一扇大门。它以三个社会学的主要视角来探讨社会心理学:符号互动论、社会结构和个性以及群体过程。《社会心理学: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清社会心理现象(原书第3版)》同时具备很强的应用性和前沿性,书中探讨的社会心理现象如社会地位、自我和身份、社会化、压力与精神健康、社会态度、社会情感等,都是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范畴;并且,它根据社会进步与研究进展,及时进行了更新。无论是心理学的学生,还是大众读者,阅读本书都会对了解社会心理学有很大的帮助。
David E. Rohall,西伊利诺伊大学社会学副教授,负责教授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身份和社会化等课程。主要研究角度是社会结构和个性,包括社会结构条件是如何影响人们对自我和世界的态度的。
Melissa A. Milkie,马里兰大学帕克学院社会学教授。主要研究角度是符号互动论,包括文化理想是如何受性别、种族、社会阶层、自我概念和精神健康影响的。
Jeffrey W. Lucas,马里兰大学学院园分校社会学副教授。主要研究群体过程,以及对基本社会过程理论的实验分析。
译者序
致谢
序
第一篇 视角与方法
第一章 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引言
第一节 社会学、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
一、宏观社会学和微观社会学
二、社会学的和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三、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的历史背景
本节小结
读后思考
第二节 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视角
一、符号互动论
二、社会结构和个性
三、群体过程
四、三种视角的整合
本节小结
读后思考
第三节 你的社会心理学工具包
一、社会学的想象力
二、包里的其他工具
本节小结
读后思考
要点整合
总结
第二章 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视角
第一节 符号互动论视角
一、社会和能动性
二、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原理
三、符号互动论的两种学派
本节小结
读后思考
第二节 社会结构和个性视角
一、构成原则
二、接近性原则
三、心理学原则
本节小结
读后思考
第三节 群体过程的视角
一、过程研究
二、群体结构
三、群体间的各种关系
本节小结
读后思考
要点整合
总结
第三章 对人的研究
第一节 基本概念和问题
一、理论和假设
二、自变量和因变量
三、抽样问题
四、信度和效度
五、对人的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本节小结
读后思考
第二节 对人的研究的不同方法
一、定性研究
二、定量研究
三、混合研究方法
本节小结
读后思考
第三节 开展研究项目的各个步骤
本节小结
读后思考
要点整合
总结
第二篇 社会中的个体
第四章 社会分层的社会心理学
第一节 建构不平等
一、基本的社会分层过程
二、他群化现象
三、社会性别实践
四、多重的不平等:差异化实践和相互交叉
五、操纵和安排游戏
本节小结
读后思考
第二节 不平等的结构
一、社会分层的微观基础
二、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
三、社会地位和个性
本节小结
读后思考
第三节 群体当中的社会分层过程
一、社会交换过程的地位和权力
二、群体中的地位
三、社会网络中的权力
四、权力和地位的区别
本节小结
读后思考
要点整合
总结
第五章 自我和身份
第一节 作为过程的自我
一、主我、客我和自我的叙事
二、认同理论
三、情感控制理论
四、戏剧论的社会学
五、情境化的和多重的自我
本节小结
读后思考
第二节 自我和社会结构
一、自我概念的评价维度
二、种族、社会阶层、性别和自我
三、社会地位和社会身份
四、自我概念的测量
本节小结
读后思考
第三节 认同和群体过程
社会认同理论
本节小结
读后思考
要点整合
总结
第六章 终身社会化
第一节 发展中的自我
一、发展的阶段
二、其他人的角色
三、了解种族、阶级和性别
四、成人的社会化
五、儿童社会学
本节总结
读后思考
第二节 社会化的结构维度和时间维度
一、生命历程
二、社会化的载体
本节小结
读后思考
第三节 群体过程和社会化
一、寻找群体过程中的社会化
二、评估社会化的作用
本节小结
读后思考
要点整合
总结
第三篇 社会生活领域
第七章 越轨的社会心理学
第一节 越轨的互动论视角
一、民族方法学与越轨的社会建构
二、越轨的标签理论
三、去标签:放弃越轨身份
本节小结
读后思考
第二节 社会结构和越轨行为
一、失范和社会紧张
二、社会和自我控制理论
三、社会解体和遗传
本节小结
读后思考
第三节 群体关系和越轨
一、差别接触理论的原则
二、差别接触、性别和荣耀文化
三、实验室里越轨行为的研究
本节小结
读后思考
要点整合
总结
第八章 精神健康与疾病
第一节 精神健康的社会建构
一、定义精神疾病
二、精神健康与自我
三、修正的标签理论
本节小结
读后思考
第二节 压力产生的社会原因
一、应激源和结果
二、中介与调节资源
三、社会和经济特征:心理健康流行病学
本节小结
读后思考
第三节 作为身份特征的精神健康
本节小结
读后思考
要点整合
总结
第九章 社会态度
第一节 态度的性质和形成
一、态度的维度
二、态度和行为的联系
三、偏见
四、改变偏见
五、亲社会行为和态度
本节小结
读后思考
第二节 社会结构、态度以及行为
一、态度和社会化媒介
二、社会地位、认同以及态度
三、认同和态度的社会学模型
四、不同生命阶段的态度
本节小结
读后思考
第三节 群体过程和态度
一、身份建构理论
二、社会认同理论和态度
本节小结
读后思考
要点整合
总结
第十章 情绪和关系中的社会学
第一节 构建情绪与关系
一、定义情绪
二、情绪的社会化
三、身份、交往及情绪
四、从情绪到关系
本节小结
读后思考
第二节 影响情绪和关系的构造条件
一、权力、地位和情绪
二、感受的规则和标准
三、社区与关系
本节小结
读后思考
第三节 群体过程和情绪
一、感觉和社会交换
二、亲密关系的社会交换理论
本节小结
读后思考
要点整合
总结
第十一章 集群行为
第一节 构建集群行为
一、群体性歇斯底里理论
二、集群行为中的理智选择:紧急规范理论
三、价值累加理论
四、感知控制理论
本节小结
读后思考
第二节 聚众的结构和社会运动
一、社会结构和社会运动
二、集群事件中的行为
三、集体记忆
本节小节
读后思考
第三节 群体过程和集群行为
本节小节
读后思考
要点整合
总结
参考文献
第一章 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引言
我猜想你可能会说我在费心推测这个人,那天在教室里他对我如此粗鲁,并很坚定地告诉我,说我在学校里已经没戏了。我必须知道这个家伙要干什么。他是个蠢货?还是他那天心情很坏?我想知道为什么他要如此伤害我。我开始问周边的人。所有人都说他是个好人,于是我怀疑自己是不是有问题一一也许我说了些什么惹他恼火了。我试着问他,但他不愿意谈。后来教授告诉我,这个小伙子这些天日子不好过。也许这就是……
——KrVstal,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
要理解其他人的行为是困难的。社会心理学家想尽办法来考察社会世界,我们对于了解周围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也有着兴趣。你读这本书的原因是你也想通过学习心理学来了解人们。你甚至对于人类行为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和“理论”,例如,为什么一个人在学校里有很多或很少朋友。但是,诸如此类的观点,并不符合社会科学家构建一个理论的标准。可是,你与社会科学家的出发点是一样的:正如你会构建有关社会生活的理论那样,社会科学家尽力形成系统的解释来说明人们如何以常见的复杂方式去行动、思考或感受。
在本章开头,我们看到一位学生想要了解另一学生的行为。显然,那个学生对KrVstal做了些什么,从而使她想弄明白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行为。起初,她想到了那个同学的个性,“他是个蠢货?”,而那个学生没有告诉她为什么对她如此粗鲁,于是她想从其他人那里获得一些信息。她发现,其他人认为他很不错。她想到或许自己弄错了。渐渐地,她开始把有关那个人的信息拼凑起来,看看是不是他现在的生活环境导致了这种行为。
我们大部分人也在做同样的努力,收集和利用有关其他人的信息,得出结论。从这一点上看,我们都是社会科学家。搜索周围世界的线索,看看人们如何以一定的方式行动以及以这种方式行动的原因。但是,有关人们行为的社会科学与有关某个个人的理论之间有两点关键的区别。第一,社会科学家不依赖推测。相反,他们会系统地检验理论,根据所了解的东西来修改理论。第二,社会科学家并不针对单个人的行为去构建理论,而是努力构建理论宋解释当面临相同的情景,或当担任相同的角色时,或处在相同的场景中,不同的人们为什么以同样的方式来行动。社会心理学家形成理论,随后用观察、调查、实验和其他研究方法来检验理论。上述方法是揭示社会世界的秘密的强有力的手段,使社会心理学家得以达到目的,即解释和预测人们的行为。
社会心理学是系统研究社会环境中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学科。社会心理学家以不同的方法研究人的行为,在社会学方面得到过训练的学者,他们会关注超越即时社会环境的一些因素。本章开头所述的学生Krystal可以通过综合分析其他层面来进行社会学意义上的探索。她可以研究更大的社会条件,这些社会条件可能正在加重她的同学所面临的社会问题。或许他最近因经济衰退失去了工作,他的工作单位大规模削减了工作岗位。这种经历对他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使他在日常生活中变得烦躁不安。看来,当社会学家研究社会心理学时,他们评估更宏观的社会条件对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影响,并且将重点放在社会如何影响社会交往的意义上。本书旨在为你提供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家形成的理论和研究。在本章,我们要对社会学领域以及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家把社会学这一较大领域囊括进他们的研究工作中去的方法,做一简略的回顾。
……
此书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的社会心理学著作。学过一点社会心理学史的人都知道,社会心理学产生在社会学和心理学的接合部上,所以社会心理学有两门母科学一一社会学与心理学。这两门母科学都很乐意把社会心理学作为本学科的组成部分。造成社会心理学具有双重地位的情况有许多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是社会心理现象和社会行为的客观存在。要把它们研究透彻,只有在社会学和心理学两门学科共同努力下才能做到(现在看来光这两门学科还不行)。第二是社会心理学建立的历史本身。因为这门学科是在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知识体系内孕育成熟的,是在社会学和心理学两门学科互相作用、互相融合中发展而成的。
由于这两门母科学的历史发展和研究传统的不同,于是形成了社会心理学的两种不同的研究取向,即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从这两种取向的发展史上看,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有冯特、奥尔波特、勒温、麦独孤等学者。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有孔德、黎朋、迪尔凯姆、米德等人。这两种取向在研究对象、手段、目的、方法和国际上的代表性杂志等诸多方面都不相同。其中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研究对象。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着重研究个体的社会心理过程,而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则强调影响个体社会心理的那些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
从心理学系毕业的学生大多对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不大熟悉。其实,学习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非常有意义。它为我们了解和研究人们的社会心理和行为,了解我们的社会,开启了另一扇大门,指出了另一条研究途径。举个研究自杀的例子。按照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我们主要考察自杀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应激源、个性特征,导致自杀行为产生的心理冲突,以及心理控制点、社会支持可能的中介或调节作用等。但是,自杀必然反映着社会问题,可能还与环境因素有关,甚至有地区的差别。据报道,我国农村老年人的自杀率较高。这不仅仅与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关,还与医疗、养老保险制度、贫困差异、人口迁移等种种社会因素有密切关系。如果说自杀只反映了个体内在因素,那显然是不对的。因此,我们对个体或群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进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同时,还必须对影响这些社会心理现象的社会条件进行考察。因此,只有我们对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两种取向都有所熟悉和掌握,我们才会具备从事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素质。而本书就是学习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的一本很好的入门读本。
这本书的第一个特点是,它是以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的三个主要理论视角,即社会学取向的三个主要特征,作为主线来阐述社会心理学内容的,并贯穿全书。这体现了本书的严谨性和科学性。这三个视角分别是符号互动论、社会结构和个性以及群体过程。符号互动论着重探讨人们在相互交往时是如何协商和构建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意义的;社会结构和个性这一视角,关注人们在社会上占有的位置和担任的角色是如何在交往中互相作用的,关注社会结构是如何影响个体的;群体过程聚焦于个体一旦组成群体后会发生什么,该视角关注个体在群体间的位置及群体内和群体间交往时产生的基本的社会心理过程。我们可以这样来学习这本书:一方面沿着这三个视角,或称研究方向,来考察作者如何用它们来看待和分析形形色色的社会心理现象。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从这三个视角对各种社会心理现象的剖析中反过来理解这三个视角。
本书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前沿性。作者紧随着学科迅速发展的步伐,对社会心理学领域中的理论和研究继续进行更新(见本书作者序)。其例子有,符号互动论在人一动物交往研究中的扩展(动物文化)(第一章);有关认知社会学的阐述(第二章);对“多重认同”的讨论(第五章);根据标签理论对越轨行为的分析(第七章);对有关人际关系的社会学研究,特别是社会关系对个人的影响(第十章)。通读全书,我们随时可以感受到清新之风扑面而来。
本书的第三个特点就是应用性。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第3版的每一节末尾都有“读后思考”的内容,帮助读者将所得知识应用到个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强调了知识的应用性。有关本书介绍的理论和相关研究结果在各领域的应用,则随处可见。所以该书所涉及的应用范围应是比较广泛的,如教育、心理健康和医疗卫生、企业管理斗孑曰场营销、公共管理等。此书的出版想必也会受到相关领域读者的欢迎。
此译本是集体劳动的结晶,参加翻译的有:第一章郑全全;第二、三章张锦;第四、五章王艇;第六章彭琳;第七章王晓梅;第八章叶君惠;第九章黄紫娟;第十章叶君惠;第十一章王晓梅。孟繁兴和王晓梅博士对本书文字进行了校对。
在此,我们要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廖岩编辑,没有他的关心、敦促和辛劳,此译文是难以及时付梓的。译文中的错误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译者
二。一四年八月一日
于杭州西溪
社会心理学: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清社会心理现象(原书第3版)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社会心理学: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清社会心理现象(原书第3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应该是正的
评分书的质量很好
评分不错呢,这个商品
评分从社会学角度看社会心理现象的经典作品!值得购买!
评分.............
评分好东西,好东西,好东西
评分视角不是传统的,比较特别,有参考价值,很好!
评分给单位买的,物流不错,推荐
评分评100字也不给金豆,评100字也不给金豆,评100字也不给金豆,评100字也不给金豆!
社会心理学: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清社会心理现象(原书第3版)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