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曆史(套裝上下冊)

中國大曆史(套裝上下冊)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呂思勉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12-22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民主與建設齣版社
ISBN:9787513905145
版次:1
商品編碼:11598949
品牌:博集天捲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4-1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758
套裝數量:2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通俗曆史類讀者
  快速、係統、經典的國史教材,瞭解中國曆史公認的版本!
  呂思勉與陳寅恪、錢穆、陳垣並稱“史學四大傢”,在學界與大眾中都有著廣泛的影響力!
  《 中國大曆史(套裝上下冊)》是史學大傢呂思勉的經典傳世之作!
  《 中國大曆史(套裝上下冊)》堪稱“中國曆史大百科”,瞭解中國通史,讀者一本就夠瞭!

內容簡介

  《中國大曆史(套裝共2冊)》是我國曆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中國通史,也是呂思勉先生的第一部通史著作。1923年9月齣版,此後一再重印,成為20世紀發行量大、受歡迎的一部中國通史。
  《中國大曆史(套裝共2冊)》以曆史事件為經,以經濟、文化、社會製度、風俗為緯,詳細地記敘瞭中華五韆年的曆史發展、製度變遷、社會風俗更易、疆域的變化和文化的演變等,內容極為豐富。一書在手,中國曆史全知道。
  《中國大曆史(套裝共2冊)》原名《白話本國史》,此次齣版,改名為《中國大曆史》。為方便讀者閱讀,將繁體字轉化為簡體字,史料和文字做瞭精細校對,書中的民國紀元改為公元紀年。

作者簡介

  呂思勉(1884—1957),字誠之。生於江蘇常州,12歲以後在父母師友的指導下讀史書,16歲自學古史典籍。1905年起,先後在蘇州東吳大學、江蘇省立第一師範等校任教。1926年起,任上海光華大學國文係、曆史係教授兼係主任。抗戰期間,歸鄉閉戶著書。抗戰勝利後,重返光華大學。1949年後,任華東師範大學曆史係教授。
  呂思勉先生是我國現代著名的史學傢,知識淵博,學術造詣高。在中國通史、斷代史和各種專史領域都做齣瞭獨到的貢獻,為後人的學習研究留下瞭一筆寶貴的財富。與陳垣、陳寅恪、錢穆並稱為“史學四大傢”。著作宏富,有《白話本國史》《中國通史》等,於通史著述中頗有開創之功,影響深遠,流傳極廣。



精彩書評

  ★編著中國通史的人,易犯的毛病,是條例史實,缺乏見解,其書無異變相的《綱鑒輯覽》或《綱鑒易知錄》之類,極為枯燥。及呂思勉先生齣,有鑒於此,乃以豐富的史識與流暢的筆調來寫通史,方為通史寫作開一個新的紀元 。
    ——顧頡剛
  
  ★論方麵廣闊,述作宏富,且能深入為文者,我常推重呂思勉(誠之)先生、陳垣(援庵)先生、陳寅恪先生與錢穆(賓四)先生為前輩史學四大傢。
    ——嚴耕望
  
  ★清人章學誠在其名著《文史通義》中指齣:“能具史識者,必具史德。”正史齣於勝利者,而信史齣於旁觀者,從這部敘事心平氣和、解析鞭闢入裏的中國通史中,不僅能窺見作者的史德與史識,也可洞悉中國曆代王朝興替的周期律,令後來者鑒之,祈勿使後人復哀後人也。
    ——章立凡

目錄

上冊
緒論
第一章 曆史的定義
第二章 中國的曆史
第三章 現在研究史學的方法
第四章 本書的分期

第一篇 上古史
第一章 漢族的由來
第二章 古史的年代和係統
第三章 三皇五帝
第一節 三皇五帝時代社會進化的狀況
第二節 黃帝和蚩尤的戰爭
第三節 堯舜的禪讓
第四節 禹的治水
第四章 三王時代
第一節 羿的代夏和少康中興
第二節 夏殷的興亡
第三節 商朝的事實
第四節 商周的興亡
第五節 西周的事跡
第五章 春鞦戰國
第一節 春鞦
第二節 戰國
第六章 漢族以外的諸族
第一節 獯粥
第二節 東鬍
第三節 貉
第四節 氐羌
第五節 粵
第六節 濮
第七章 中國古代的疆域
第八章 古代社會的政治組織
第一節 古代社會的階級製度
第二節 封建
第三節 官製
第四節 教育和選舉
第五節 兵製
第六節 法律
第九章 古代社會的經濟組織
第一節 農業
第二節 工商業和貨幣
第三節 春鞦戰國時代社會經濟的變遷
第十章 古代的宗教和文化
第一節 古代的哲學和宗教
第二節 文字的起源和變遷
第三節 東周以後的學派

第二篇 中古史(上)
第一章 秦始皇帝的政策
第二章 封建政體的反動
第一節 豪傑亡秦
第二節 項羽的分封和楚漢的興亡
第三節 漢初功臣外戚宗室三係的鬥爭
第三章 漢初的休養生息
第四章 漢朝的武功
第一節 匈奴
第二節 西域
第三節 朝鮮
第四節 閩粵南越和西南夷
第五章 前漢的衰亡
第一節 漢武帝的內政
第二節 霍光廢立和前漢的外戚
第六章 社會革命
第七章 後漢的興亡
第一節 光武的中興
第二節 後漢的武功
第三節 後漢的外戚和宦官
第八章 秦漢時代的政治和文化
第一節 官製
第二節 教育和選舉
第三節 賦稅
第四節 兵製
第五節 法律
第六節 學術

第二篇 中古史(中)
第一章 後漢的滅亡和三國
第一節 後漢的亂源
第二節 漢末的割據和三國的興亡
第二章 兩晉和五鬍
第一節 晉初異族的形勢
第二節 八王之亂
第三節 西晉的滅亡
第四節 鬍羯的興亡
第五節 鮮卑的侵入
第六節 東晉內外的相持
第七節 苻秦的盛強
第八節 淝水之戰和北方分裂
第九節 拓跋氏的興起
第十節 宋篡東晉和魏並北方
第三章 南北朝
第一節 宋齊的治亂
第二節 北魏的盛衰
第三節 東西魏的紛爭和侯景亂梁
第四節 周齊的興亡和隋的統一
第四章 軍閥和異族

第二篇 中古史(下)
第一章 隋朝的內政外交
第一節 隋文帝的內治
第二節 迴族的起源和分布
第三節 高車和柔然
第四節 突厥的起源
第五節 突厥的盛強和隋朝與突厥的交涉
第六節 朝鮮半島三國和中國的關係
第七節 隋唐的興亡
第二章 唐朝的初盛
第一節 唐太宗滅突厥
第二節 藏族的興起
第三節 印度阿利安人入藏
第四節 唐朝和朝鮮、日本的關係
第五節 從魏晉到唐中國和南洋的關係
第六節 武韋之亂和開元之治
第三章 從魏晉到唐的政治製度和社會情形
第一節 官製
第二節 教育和選舉
第三節 兵製
第四節 刑製
第五節 賦稅製度和民生
第六節 學術和宗教
第七節 門閥的興廢
第三篇 近古史(上)
第一章 近古史和中古史的異點
第二章 唐朝的分裂和滅亡
第一節 安史之亂
第二節 唐中葉後的外患
第三節 肅代到穆宗時候的藩鎮
第四節 宦官的專橫
第五節 黃巢之亂和唐朝的滅亡
第三章 五代的興亡和契丹的侵入
第一節 梁唐晉的爭奪
第二節 契丹的興起和侵入中國
第三節 周世宗的強盛和宋朝的統一
第四章 北宋的積弱
第一節 宋初和遼夏的交涉
第二節 宋初的政策和後來腐敗的情形
第三節 王荊公的變法
第四節 神宗的武功
第五節 元祐紹聖的紛更和徽宗的衰侈
第五章 北宋遼金的興亡
第一節 女真和金室的起源
第二節 遼朝的滅亡
第三節 北宋的滅亡

下冊
第三篇 近古史(下)
第一章 南宋和金朝的和戰
第一節 南宋初期的戰事
第二節 和議的成就和軍閥的翦除
第三節 海陵的南侵和韓侂胄的北伐
第二章 南宋金元的興亡
第一節 濛古的由來
第二節 濛古徵服漠南北
第三節 金朝的滅亡
第四節 南宋的滅亡
第三章 濛古的武功
第一節 大食盛強以後西域的形勢
第二節 濛古的西徵
第三節 濛古和朝鮮日本
第四節 濛古和南方諸國
第四章 元朝的衰亡
第一節 汗位繼承的紛爭
第二節 元朝的政治
第三節 元朝的滅亡
第五章 宋遼金元四朝的政治和社會
第一節 官製
第二節 學校選舉
第三節 兵製
第四節 刑製
第五節 租稅製度(上)
第六節 租稅製度(下)
第七節 鈔法
第八節 學術風俗
第四篇 近世史(上)
第一章 明朝的對外
第一節 明朝的武功
第二節 瓦剌的強盛
第三節 濛古的再興
第四節 倭寇和豐臣秀吉
第二章 明朝的內治
第一節 宦官的專權
第二節 權臣和黨禍
第三章 清朝的興起
第一節 清朝的先世
第二節 建州女直的盛衰
第三節 海西女直的南遷
第四節 清太祖的興起
第五節 遼東西的戰爭
第四章 明朝的滅亡
第一節 流寇和北都陷落
第二節 福唐桂三王的滅亡
第三節 鄭氏和三藩
第五章 清朝的盛世
第一節 滿洲內部特殊勢力的消滅
第二節 清朝對待漢人的政策
第三節 順康雍乾四朝的政治
第六章 近代的濛迴藏
第一節 種族和宗教的變化
第二節 黃教的盛行和天山南路的迴教
第三節 衛拉特的盛強和清朝徵服濛古
第四節 清朝平定西藏
第五節 清朝平定衛拉特
第六節 清朝平定迴部
第七節 清朝徵服廓爾喀
第七章 近代的西南諸族
第一節 湘黔的苗族
第二節 滇黔的濮族和金川
第三節 兩廣的粵族
第八章 近代的後印度半島
第一節 平緬麓川的滅亡和緬甸建國
第二節 清朝和緬甸的交涉
第三節 黎莫新舊阮的紛爭和清朝討伐新阮
第四節 暹羅的建國
第九章 清朝的中衰
第一節 乾隆時的衰機
第二節 嘉慶時的內亂
第四篇 近世史(下)
第一章 中西交涉的初期
第一節 西人的東來
第二節 基督教初入中國的情形
第三節 中俄初期的交涉
第四節 西南最初對待外人的情形
第五節 五口通商
第六節 英法兵攻破京城和東北的割地
第二章 鹹同時的大內亂
第一節 太平軍
第二節 撚軍
第三節 迴事
第三章 藩屬的喪失
第一節 英俄的亞洲侵略和伊犁交涉
第二節 安南和緬甸、暹羅的喪失
第三節 中日甲午之戰和朝鮮的喪失
第四節 教土保護權的變遷和德據膠州
第四章 清朝覆亡和民國的興起
第一節 革新的原動力
第二節 鹹同光三朝的朝局
第三節 戊戌政變和庚子之亂
第四節 滿濛藏的危機(上)
第五節 滿濛藏的危機(下)
第六節 清朝的末運
第五章 明清兩代的政治和社會
第一節 官製
第二節 學校選舉
第三節 兵製
第四節 法律
第五節 賦稅製度(上)
第六節 賦稅製度(下)
第七節 幣製的變遷
第八節 學術思想的變遷
第五篇 現代史
第一章 從武昌起義到正式政府成立
第一節 武昌起義和各省光復
第二節 臨時政府的成立和北遷
第三節 大藉款宋案和贛寜之役
第四節 正式總統的舉齣和國會解散
第二章 俄濛英藏的交涉
第一節 俄濛交涉
第二節 英藏交涉
第三章 五月九日的國恥
第一節 五口通商以來外交上形勢的迴顧
第二節 日占青島和二十一條的要求
第四章 帝製復闢和護法
第一節 帝製運動
第二節 對德宣戰和復闢
第三節 護法戰爭和南北議和
第五章 南北分裂後的變故
第一節 皖直戰爭
第二節 軍政府的絕續和北方下統一令
第三節 贛豫陝的戰事和川湘鄂之爭
第四節 直奉戰爭
第五節 北方黎徐的更迭和南方廣州之變
第六節 各省的紛擾
第七節 裁兵廢督和自治的潮流
第六章 最近的濛藏
第一節 濛古的取消獨立和再陷
第二節 六年後的英藏交涉
第七章 最近的交涉
第一節 巴黎和會的失敗
第二節 華府會議的參與
第三節 魯案的解決
第四節 共同齣兵和中東路
第五節 鬆黑航權和尼港事件
第六節 中俄的新交涉
第七節 中國和德奧的新交涉
第八節 日本在東北的形勢
第八章 最近的財政
第一節 民國時代的財政情形
第二節 中國的內外債
第三節 新銀行團的復活
第四節 最近的關稅問題









精彩書摘

  第一章 中西交涉的初期
  第一節 西人的東來
  歐亞的交通,本來有好幾條路:其一,從西伯利亞,越烏拉山脈,而至歐俄。其二,從濛古高原,經俄領中央亞細亞,而至歐洲。其三,從印度經伊蘭高原、小亞細亞,而入歐洲。其四,就是由地中海入黑海,齣波斯灣,到印度洋的海路瞭。
  中國和歐洲,古代的交通,已略見第二篇上第四章第二節。此後直接的往來頗少。到元朝興起以後,歐洲和中國的交通,纔頻繁起來。這時候歐洲的商人,也有從西伯利亞南部到和林的。也有從天山南路到大都的。而海路的交通,亦極繁盛。黑海沿岸的君士但丁、剋裏米等,在當時,都是重要的商埠。卻是土耳其興後,歐亞兩洲交通的樞紐,為其所握。從西方到東方,不得不彆覓航路。而這時候,又適值西人航海事業勃興之時,就釀成近世西力東漸的曆史瞭。西人的東航,共分兩路:其一是繞過非洲的南端,到東洋來的,這便是葡萄牙。公元1500年(明孝宗弘治十三年),始闢商埠於印度的加爾各答和可陳。公元1510年(武宗正德五年),略取西海岸的臥亞。進略東海岸及锡蘭,據摩鹿加、爪哇、麻六甲。公元1517年(正德十二年),就到廣東來求互市。
  當時的官吏,雖然允許瞭他,還隻在海船上做交易。到公元1563年(世宗嘉靖四十二年),纔得租藉澳門為根據地。
  其先尋得西半球,再摺而東行的,便是西班牙。公元1492年(弘治五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公元1520年(正德十五年),麥哲倫環繞地球一周。公元1565年(嘉靖四十四年),始進據菲律賓群島。建馬尼剌於其地。當時中國的人民,前往通商的極多。
  繼葡、西而至的,是荷蘭和英吉利。而其勢力,反駕乎葡、西之上。荷蘭人以公元1596年(神宗萬曆二十四年),航抵爪哇和蘇門答臘。鏇設立東印度公司。於好望角和麥哲倫海峽,都築砦駐兵,在航綫上,就頗有勢力。公元1624年(熹宗天啓四年),進據颱灣。後來颱灣為鄭氏所奪,而荷蘭又奪瞭葡萄牙的锡蘭(公元1658年,清世祖順治十五年)和西裏伯(公元1660年,順治十七年)。清聖祖滅鄭氏時,荷蘭曾發兵相助。因是得特許,通商廣東。又日本人當時,因嚴禁傳教故,連西洋人的通商,也一概拒絕。隻有荷蘭人,卻嚮不傳教,仍得往來長崎。於是東洋的貿易,幾為荷蘭人所壟斷。
  英吉利的航行印度,起於公元1579年(萬曆七年)。公元1600年(萬曆二十八年),創設東印度公司於倫敦。明年,航抵蘇門答臘、爪哇、摩鹿加。
  漸次同荷蘭、葡萄牙競爭。公元1613年,進抵日本的平戶。公元1635年(崇禎八年),也到澳門來求互市。葡萄牙人不願意他來,開炮打他。英吉利人也還擊,把葡人炮颱打毀。葡人纔告訴中國官吏,許他齣入澳門。然而英國在中國的貿易,畢竟為葡人所妨礙。其在日本的貿易,也為荷人所排斥。隻有在印度,卻逐步得勢,淩駕其他諸國之上。
  以上所述,是西人從海路東漸的情形。還有一條路,卻是從陸上來的。俄羅斯本來行的是封建政體,從給濛古徵服以後,仍分為無數小國,服屬於欽察汗。而梯尤愛耳、莫斯科二公最強。元仁宗時,梯尤愛耳公叛。莫斯科宜萬一世,代濛古人,把他徵服。於是受命於濛古,得統轄其餘的小侯,威勢日盛。公元1462年頃,宜萬三世,就叛濛古而自立。
  先是拔都建國之後,把東部锡爾河以北的地方,分給他的哥哥鄂爾達。從此以北,而抵烏拉河,則分給他的兄弟昔班。歐人就他所居宮帳的顔色,加以區彆。稱拔都之後為金帳汗(拔都居浮而嗄河下遊的薩萊),鄂爾達之後為白帳汗,昔班之後為藍帳汗[亦稱月即彆族(Usoeg)]。昔班的兄弟脫哈帖木兒的後人,住在阿速海沿岸,稱為哥裏米汗。金帳汗後嗣絕後,三傢之裔,都要想入承其統,爭奪不絕。宜萬三世叛時,欽察汗阿美德(白帳汗後裔),號令隻行於薩萊附近。公元1470年(明憲宗成化六年),阿美德伐俄,戰敗陣亡,欽察汗統係遂絕。後裔據窩瓦、烏拉兩河間,又分裂為大斡耳朵(Orda)、阿斯達拉乾(Astrakan)兩國。這時候,薩萊北方的喀山,為哥裏米汗同族所據;和西方的哥裏米汗,鹹海沿岸的月即彆族,都薄有勢力。俄人乃和喀山、哥裏米兩汗同盟。公元1502年(明孝宗弘治十五年),哥裏米汗滅大斡耳朵。公元1532年(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①,俄人滅喀山。公元1534年,滅阿斯達拉乾。
  哥裏米附庸於土耳其,到公元1783年(清高宗乾隆四十八年),亦為俄所滅。月即彆族,還有在葉尼塞、鄂畢兩河間的,西史稱為失必兒汗(Sibir)。
  俄人既興之後,收復瞭可薩剋族,叫他東侵。擊破失必兒,東略西伯利亞之地。公元1587年(明神宗萬曆十五年),始立托波兒斯剋。自此托穆斯剋(公元1604年,萬曆三十二年)、葉尼塞斯剋(公元1619年,萬曆四十七年)、雅庫次剋(公元1632年,明毅宗崇禎五年)、鄂霍次剋(公元1638年,崇禎十一年),相繼建立。公元1639年,直達鄂霍次剋海,又想南下黑龍江。清俄兩國
  的衝突,就要從此發生瞭。
  ……

前言/序言



中國大曆史(套裝上下冊)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中國大曆史(套裝上下冊)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中國大曆史(套裝上下冊)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中國大曆史(套裝上下冊)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書是精品,沒的說,快遞給力。

評分

不錯不錯。…。…。…。…。…。…。…。…。…。…。…。…。…。…。……

評分

黃仁宇的<赫遜河畔談中國曆史>、《中國大曆史》、《萬曆十五年》……每一部都那麼炙手可熱。曆史書有很多,黃仁宇的書讓讀者讀得很輕鬆,感覺很新鮮。這也許是最重要的。作者在著作的意圖上,首先確立起一個大意嚮,“利用歸納法將現有的史料高度的壓縮,先構成一個簡明而前後連貫的綱領,和西歐與美國史有瞭互相比較的幅度與層次,”然後去做進一步的研究。可見,這種“大”曆史的著述方式,注重的是對曆史宏觀綫條的勾畫,注重的是曆史本身相沿成型(即湯因比所說的文明類型,或斯賓格勒所說的文化形態)的狀描,並且是在區域曆史的相互比較中凸現其曆史特質。這種曆史著述,固然沒有引經據典滿篇考證那樣的學理感,沒有繼承傳統史學用以佐政或臧否人物的用途,但是卻可以使我們免除習史的價值負纍。

評分

確實真的是十分的不錯啊~!

評分

最喜歡的作品!

評分

很不錯哦,老公也很喜歡。

評分

喜歡 大師到底是大師

評分

到貨挺快,是要送人的,但是封裝是壞的,已申請換貨,等待答復中。

評分

書是好書,對曆史研究的嚴謹認真都很好。但叫大曆史不知何用意。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中國大曆史(套裝上下冊)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