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度分析:理論與爭議(第2版)

製度分析:理論與爭議(第2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韓] 河連燮 著,李秀峰,柴寶勇 譯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5-01-11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0202181
版次:2
商品編碼:11595098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經典譯叢·學術前沿係列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4-1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32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內容簡介

  20世紀90年代以來,“製度”成為社會科學研究的焦點,以“製度”為核心概念來解釋政治、經濟、社會現象的學術流派被統稱為新製度主義。本書在闡述製度理論的發展過程及新、舊製度主義差異的基礎上,全麵梳理新製度主義的三個流派,即曆史製度主義、理性選擇製度主義和社會學製度主義的內容、特徵、共性和未來走嚮,以及如何運用到經驗研究的問題,並分析其在製度變遷、路徑依賴、理念和研究方法方麵存在的爭議;旨在通過詳細梳理有關製度變遷機製的爭議和發展趨勢,探索齣能夠有效分析公共管理現象的理論分析框架。內容的全麵性、分析的深入性、研究的應用性和資料的前沿性是本書的特徵。

作者簡介

  河連燮,政策學博士,曾就讀於韓國延世大學和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現為韓國延世大學社會科學學院行政學係教授。曾任教育副總理政策輔助官、延世大學國際處處長和韓國行政學會編輯理事。主要研究方嚮是財務行政、製度分析、比較政策和教育政策,已齣版《政府預算和財務行政》、《財政學的理解》等著作,並在Public Budgeting & Finance,Journal of Public Budgeting,Accounting & Financial Management,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dministrative Sciences,Policy Studies Review,International Review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韓國行政學報》等期刊上發錶多篇學術論文。曾獲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公共與環境事務學院學術奬、美國公共事務與管理學院聯閤會優秀論文奬、延世學術奬、延世大學優秀研究業績奬和優秀教學奬。《製度分析:理論與爭議》一書曾獲韓國行政學會學術奬和韓國文化觀光部優秀學術著作奬。

目錄

第1篇 緒論

第1章 社會科學和新製度主義
1.1新製度主義理論
1.2新製度主義的爭議
1.3本書的構成

第2章 製度理論的發展
2.1馬奇和奧爾森的製度理論
2.2政治學和政策研究中的新、舊製度主義比較
2.3社會學及組織研究中的新、舊製度主義比較
2.4經濟學新、舊製度主義的比較

第2篇 新製度主義理論

第3章 曆史製度主義
3.1曆史製度主義的理論發展
3.2製度的含義
3.3曆史製度主義的主要觀點
3.4對曆史製度主義的批判
3.5曆史製度主義的最新走嚮

第4章 理性選擇製度主義
4.1理性選擇製度主義的理論基礎
4.2新製度經濟學
4.3理性選擇製度主義的主要觀點
4.4理性選擇製度主義的缺陷
4.5理性選擇製度主義的最新取嚮
4.6理性選擇製度主義的發展趨勢

第5章 社會學製度主義
5.1社會學製度主義的理論基礎
5.2作為認知-文化研究途徑的社會學製度主義
5.3趨同化現象
5.4對社會學製度主義的批判
5.5社會學製度主義的最新取嚮

第3篇 製度分析的爭議

第6章 製度變遷
6.1新製度主義與製度變遷
6.2近期的製度變遷理論:內部的、漸進的製度變遷
6.3製度設計:有意圖的、理性的製度設計的可能性

第7章 路徑依賴、時間、製度分析
7.1經濟學的報酬遞增和路徑依賴
7.2政治社會現象的路徑依賴
7.3路徑依賴和製度分析
7.4路徑依賴和時間
7.5路徑依賴和製度變遷

第8章 理念和製度
8.1理念的含義和類型
8.2新製度主義與理念
8.3理念和製度變遷
8.4理念和框架化
8.5理念的擴散與詮釋
8.6話語和製度
8.7結論

第9章 製度分析和研究方法
9.1社會科學的三種方法論
9.2案例導嚮研究和因果機製的分析
9.3因果關係的復雜性、時間和係統的過程分析

第4篇 製度理論的應用

第10章 政策理念和製度變遷——韓國對新自由主義的詮釋和適用
10.1新自由主義和選擇性詮釋:理論探討
10.2邁嚮新自由主義
10.3政治經濟脈絡和韓國的新自由主義
10.4概括和結論

第11章 教育和職業培訓政策的比較分析——以資本主義多樣性理論為中心
11.1資本主義多樣性理論
11.2生産體製和教育及職業培訓政策
11.3德國、日本和美國的比較
11.4概括和結論

精彩書摘

  如果說20世紀70年代社會科學研究的核心概念是“集團”,80年代的核心概念是“國傢”的話,那麼90年代以後的關注點則集中在“製度”。近期在政治學、經濟學、教育學和社會福利等領域,以“製度”為焦點解釋國傢政策和社會現象的學術流派被統稱為“新製度主義”。本書的目的是全麵梳理有關新製度主義的理論及存在的爭議。
  新製度主義與其說是理論,不如說是一種分析視角或分析框架。社會科學,尤其是政治學和行政學的終極目的是解決社會問題。然而,社會問題並不是一開始就貼著“問題”的標簽齣現的。在日常生活中,人們能夠看到的一般都是錶麵現象或所謂的 “事實”,要想透過事實發現存在的深層次社會問題,就應對社會現象進行解釋,而這種解釋則需要依賴分析視角或分析框架。在社會科學研究中,分析框架類似於眼鏡的鏡片,通過它人們纔能見到這個世界,而且隨著鏡片的不同,人們所能看到的世界存在一定的差彆。因此在解釋現象為主要目的的社會科學研究中,分析視角或分析框架的重要性絲毫不亞於人們已經掌握的社會現象或事實。
  新製度主義的特徵是,在解釋政治、經濟、社會現象時強調 “脈絡”的重要性,而這裏的脈絡指的就是製度。新製度主義既批判以“原子化個體”解釋社會現象的行為主義理論,也反對運用宏觀變量解釋社會現象的功能主義視角。新製度主義中的“製度”,指的是對個體行為産生影響的結構性製約因素。所謂的“製度分析”,就是主要研究結構性製約因素通過互動如何對個體行為和國傢政策産生影響,以及這種結構性製約因素本身如何形成並發生變化的問題。
  在方法論上,新製度主義堅持其獨特的立場。新製度主義對主流社會科學發展一般化理論的學術取嚮,以及詮釋主義主張社會現象的研究應停留在解釋特定現象所具有的具體意義的立場,都持批判的態度。新製度主義者承認在社會科學研究中一般化理論的開發幾乎是不可能的,但同時還認為社會科學也不能因此就視因果關係的重要性,停留在特定現象的解釋層麵。換言之,新製度主義者認為可以開發規則性因果理論,但這一理論的適用要受到時空脈絡的製約。由此可以認為,新製度主義在方法論方麵是以尋求中層理論為其特徵的。
  本書與西方學術界有關製度研究的學術著作的區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第一,同時闡述新製度主義的三個流派。新製度主義可以分為曆史製度主義、理性選擇製度主義和社會學製度主義,這三個理論流派在理論淵源、分析視角和分析途徑等方麵存在明顯的差異。已有的著作大多隻介紹或分析其中的某一流派,這就使讀者很難全麵瞭解和掌握新製度主義所包含的內容。本書通過對這三個流派的比較和綜閤,使讀者可以更清晰、全麵地把握新製度主義。
  第二,本書是筆者以一以貫之的視角闡述新製度主義的理論及其應用的科研成果。雖然也有著作在內容上包含新製度主義的各個流派,但由於是對多位學者論文的匯編,存在觀點模糊、內容重復和缺乏深度的局限性。本書剋服的就是這一缺陷。然而需要解釋的是,本書的經驗分析部分(第4篇)隻有運用曆史製度主義分析政策的研究論文,這實際上與作者的研究旨趣傾嚮於曆史製度主義有關。
  第三,有些學者在其著作裏主張將新製度主義細分為更多的流派,但筆者認為,由於其他流派基本上都是從這三個流派派生齣來的,因此進一步的細分可能會導緻很難全麵瞭解新製度主義的問題。因此,如果讀者想要準確把握新製度主義的基本主張,應對本書所闡述的三個流派進行深入的學習。

前言/序言


製度分析:理論與爭議(第2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製度分析:理論與爭議(第2版)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製度分析:理論與爭議(第2版)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製度分析:理論與爭議(第2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好書呀好書

評分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對於大多數社會現象的分析很有用,值得一讀!~~~

評分

不錯的書,買迴傢收藏看看

評分

值得看的書

評分

質量不錯,物有所值,挺好的

評分

。。。。。。。。。。。。。

評分

值得看的書

評分

商品還行

評分

送貨快,質量好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製度分析:理論與爭議(第2版)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